“双减”政策背景下对有效英语课堂提问的实践探索
2023-04-20赵冰杰
赵冰杰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1)
一、有效课堂提问问题的提出
为落实“双减” 政策,实现减负增效,教师要立足于课堂,通过有效提问,和学生建立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但是,目前的课堂提问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为了提问而提问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让学生单纯回答“Yes!” “No!” 的问题意义不大,即便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也要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第二,提出的问题重知识,轻文化。结合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应局限于文本本身,还要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含义。第三,问题之间缺少关联性,尤其在篇章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抓大放小”,即先着眼于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提出针对文章主要内容、写作意图或框架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形成对篇章的总体认识,然后再去提问一些细节内容,检验学生对篇章内容的理解。第四,教师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够充足。如果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往往希望学生回答问题的用时越短越好。然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不利于高阶思维的形成。第五,提问对象的选取过于随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师选取提问对象时,要根据提问对象的差异,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答对问题后得到正向反馈,收获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乐于参与课堂活动。第六,课堂提问后的评价语言和反馈形式单一。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越具体,语言越丰富,形式越多样,越能激发学生继续回答问题的热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有必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通过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效率,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并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积极探索。
二、有效提问的实践探索
(一) 重视提问内容
1.提出高质量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有联系的。通过高质量的提问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联系所学内容,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 人教版新目标八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 parents?” Section B 的文本“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 中有这样一句话: “Doctors say too much pressure is not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 根据这句话,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 What do you think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 这个问题的设置是有梯度的,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上下文迅速找到答案(Having time to relax and thinking for himself or herself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教师继续追问: “What else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 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有的学生会结合上一节课的内容,给出 “Reading books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 “Playing sports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 或者 “ Getting on with the family members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 等回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不去担心语法方面的错误,要先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之后再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得体。教师在学生实在想不出其他答案时,要给予适时点拨。教师可以通过 “The earlier kids learn to be independent,the better it is for their future.” 启发学生答出:“Learning to be independent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 “Learning to take care of himself or herself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 和 “Learning to do chores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等内容。教师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甚至能回答出 “Learning to think independently is good for a child's development.”
教师可以在课堂总结的时候,对一些明显的错误予以纠正。由此,通过提问和追问,教师引导学生实现了单元之间内容的整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深度挖掘标题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单元标题传递的信息很多,以人教版《Goforit!》 (新目标) 英语教材为例,每个单元的标题都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或是关于单元的语法点,或是有关单元的话题。单元标题还是检查学生预习习惯的试金石。以人教版新目标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为例,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标题引入单元重要语法内容即过去进行时外,还可以让学生就标题内容展开充分的联想和讨论。例如,教师通过标题让学生想象暴风雨来临时的情景,鼓励预习习惯好的学生主动说出 “We can hear the rain beating against the window when the rainstorm comes.”,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描述暴风雨来临前的场景,如 “We can hear strong winds and thunder before the rainstorm comes.” “We can see the dark sky because of black clouds.” “We can see lightning.” 。同样,学生能够描述暴风雨过后的场景,如“We can see fallen trees and broken windows.” 或者“We can see the beautiful rainbow…”。当然,学生课堂上的积极互动和他们课下的预习是分不开的。教师通过深度挖掘单元标题,鼓励学生一方面提前预习本单元内容,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如 “snowstorm” “sandstorm” “lightning” “thunder”等和 “rainstorm” 相关的词汇。
3.深度挖掘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懂文化,一方面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另一方面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 》 对文化知识内容要求中指出,“了解英美等国家的主要传统节日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比较中外传统节日的异同,探讨中外传统节日对文化认同、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可见,文化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人教版新目标八上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B 的阅读文本中提到了北美的感恩节。内容包括感恩节的日期、意义和传统食物及食物的制作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寻找有关感恩节的细节信息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节日起源及中外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问题。例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可能包括 “Why is Thanksgiving a time to give thanks for food?”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感恩节的起源,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出其他问题,如“Which Chinese festival is a time for families to get together and celebrate with a big family meal?” 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不难想到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等传统中国节日。通过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异同,学生既复习了时间的表达,如: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又拓展了农历日期的表达方式,如: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eighth lunar month”,还做到了话题内容整合,因为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Unit 2 “I think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中有关于中秋节内容的介绍。
(二) 注重提问技巧
1.注意问题的梯度和提问对象的选取
毋庸置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还是学习方法都存在着差异性。另外,目前中学普遍班额较大,能否兼顾教学主体的学习状态并尊重个体差异,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切实问题。因此,教师备课时,既要熟悉教材内容,又要掌握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把不同难度的问题抛给不同的学生。例如,对于一些封闭性的问题,甚至只需回答“Yes” 或“No” 的问题,可以让学习比较有困难的同学尝试着完成;对于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他们只要认真阅读文本,使用常见的阅读策略找到答案即可;对于学习程度较高的同学,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是要进行语言转换甚至总结概括的问题。仍然以人教版新目标八下Unit 5“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内容为例,结合第二段,设置最简单的问题: “Were people busy before the rainstorm came?” 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回答,即便答不对,教师依然可以引导学生轻而易举地从文中找出答案。如果能答对,就会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比较简单的问题: “What were Ben's family doing before the rainstorm came?” 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直接从文本中找到答案。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 “Why did Ben's mom have to make sure the flashlights and radio were working? ” 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同时需要他们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通常会给出类似下面的回答 : “Flashlights are necessary because there will usually be a power cut at the time of the rainstorm.As for the radio,it can help people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news.” 这样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其他同学的语言学习也起到了启发和示范作用。
2.注意评价语言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并持续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反馈,就会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对回答问题的上瘾机制,让学生喜欢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不要一味使用“Excellent!” “Good!” 等语言,简单却不重复的评价语言,如 : “Exactly!” “Absolutely!” “Precisely!” 等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鼓励他们主动去查询这些词的含义和用法。其次,评价的语言要尽可能具体,如: “I totally agree that doing chores helps develop independence.” 教师甚至可以使用paraphrase 的方式重复学生的答案,让学生感受自己被倾听、被尊重、被理解。最后,教师评价时态度要真诚,并辅以恰当的肢体语言。比如,在学生答对问题时,教师除了给予及时的语言反馈,如: “Wow,you just gave me the most impressive answer ” 还要不失时机地竖起大拇指表示对答案很赏识,反馈时也可以通过点头微笑、和学生击掌、拍拍学生肩膀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反馈,让学生感觉亲切、自然,能够充分沉浸在语言学习的真实环境中。
3.提出的问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不难发现,“双减”政策的落实,一方面,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学生的课余生活变丰富了;另一方面,由于评价体系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所以学生依然面临学习压力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因此,教师上课时的提问也要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让他们体会到被理解、被关爱。比如,针对运动的话题,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Where do you exercise?” “Who do you exercise with?” “What's your favorite form of exercise?” 等;较难一些的问题: “What's the benefit of exercising?” “Besides safety,what other things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 while exercising?”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运动时要注意安全,在疫情防控居家隔离期间的运动要适度,避免或尽量减少对邻居和他人的打扰;有难度的问题: “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to those who lack interest in exercising?”。面对学生的学业压力及社会交往方面的焦虑,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及时给予引导。比如,教师课堂上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Do you have problems with your schoolwork?” 或者类似“Can you get along with your family?” 具体的问题包括: “Do you often make mistakes in grammar?” “Do you have the habit of making word cards?” “Will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if you feel upset?”。教师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和学生建立情感共鸣,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不只是拘泥于提问的形式本身。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思路,提高语言能力,增强文化意识,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等。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当然,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教师一定会形成对有效课堂提问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让课堂教学更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