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情境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2023-04-20陶佳娴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作业

陶佳娴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 》的发布,语文教学越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发现,学生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这启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情境作业设计的研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注重积累,提升思维,形成能力及素养。

一、作业情境化设计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

作业情境设计是在作业中设计情境任务,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作业情境设计在落实课标、助力“双减”、提升品质、改变应试教育和“假情境化” 设计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与时俱进,响应课标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学习任务群来连通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巩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 的学习情境,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构建自己的思维定向,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自己认知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胸怀家国,更早地关注关心社会时事,形成文化自信,构建正确价值导向,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 助力“双减”,提升学习质效

“双减” 背景下,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对教师作业的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设计研究承担着重要职责,提升作业质效与作业负担反比例增长。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实现积极的言语实践行动,而良好的情境创设不仅能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提供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的真实语言实践环境,又能切实让学生实践感受革命精神。情境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有效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投入,获得动力,提升学习效率。

(三) 落实载体,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的学习活动确实无法脱离发生的情境和社会文化。“人的核心素养是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培养、发展起来的,‘情境’ 已是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教学改革的世界话语。” 语文作业旨在通过对语文知识的感知、分析整合、实践运用,再到创新迁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日常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典型、具体的情境作为语文作业的载体,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巩固,梳理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和外延,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原有认知架构迁移运用到新的知识领域中,注重学生思维向纵深和宽广面的发展和开拓,以此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优秀的思维品质发展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 突破现状,适应学段特征

现阶段的小学情境作业设计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作业设计甚至出现了“虚假情境化” 的问题,即披着情境化的外衣,但脱离了此情境,这些作业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因此现阶段,努力突破语文作业情境化不足的现状,以丰富的情境拉近作业素材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同时也有助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高年段小学生在复杂而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抽象思维能力的锻炼机会。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业情境设计策略探究

(一) 挖掘资源 情境共融

“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这三类情境在作业设计中应各有侧重,同时又能相辅相成,共通融合。

1.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沉浸式角色经历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以及本单元的主题进行拓展和提升。挖掘相近的、社会生活中呈现的语文素养任务资源,依照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语文作业设计,让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和锻炼语用能力,达成语言文字阅读、探究各方面能力的深入发展。

教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 时,可以布置情境作业,让学生围绕这篇课文中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探索宇宙太空的素材。教师可以结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新闻以及王亚平的采访视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假设你成为一名记者,你也要采访这些为航天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请你拟定采访提纲,梳理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事迹和成就,并体会这些航天英雄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对他们的尊敬和自豪之情。

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收录了《马诗》 等古诗,但古诗不能仅停留在对诗句的记忆上。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特征: 托物言志。笔者当时让学生体验室内设计师的角色,让多位各有风骨的历史名人作为学生的顾客,请学生根据这些名人的特点,为他们的书法选择喜欢的古诗作为装点,可以配上画作或其他素材,给这些名家书房进行软装潢。让学生体验趣味,在情境中锻炼语用能力。

2.创设个人体验情境,创新性交流表达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人主观感受,注重个体的需求与表述。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组织学生投入创设的情境,用心感悟,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与交流。

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对于现代诗做了主题设置,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其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表达感受到的情感。教师还要进行读写结合的大情境创设,让学生从阅读顺利过渡到创作表达。

3.创设学科认知情境,实践性个人实操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中的语文学习目标,在作业设计时创设学科认知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教学重难点的巩固和拓展。

比如部编版语文三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就在作业单上明确了表格梳理的方法,提示不仅可以按照时间梳理,也可以按照地点或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梳理,并提示学生抓好关键词填写表格。请学生就这种方法进行迁移,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或最近读的长篇故事,利用表格进行梳理。这样能做到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的有效迁移,达成语文学习的目的。

布置大情境任务式作业,可以融合三类情境,任务设置可以平行相连,也可以纵深相依,层层相关,给学生提供材料信息和思维支架,提升学生对时事的关注,让学生真正作为社会的主体体验职业使命,参与时事讨论、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信息提取、分析、解释以及转换表达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 多面关注,细化要求

当前作业情境设计比较笼统,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设计不够细化。情境化作业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能满足学生心理特征发展需求。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重构作业,有机赋能,让作业具有选择性,结构合理化,增强对所有学生的适用度;让作业设计更为科学、细致。

1.分层选择性,结构合理化

在设计情境化作业时,可以设置必做、选做,使作业设计更加灵活。还要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将社会生活情境作业、个人体验情境作业以及学科认知情境作业进行合理组合分配,将客观的、有标准的作业以及主观开放的作业进行不同比例侧重的排布。比如第一学段学生应以客观题为主,且作业设置以单文本简单情境为主,引导口语表达主观感受为主;而第二、三学段可以加大主观题比例,且可以创造更加复杂的多文本情境,让学生通过提取分析信息表达自身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2.类型多样化,培养促全面

情境化作业设计的类型要尽量多样化,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比如主观观察、人际交流、自由写作和撰写报告等。类型的丰富性也旨在让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得以综合发展。比如通常在设置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时,都会形成对上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 目标明确,规范步骤

为提升作业的实际效能,进行情境化的作业设计,教师必须确立作业完成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才能创设情境,设计作业,组织学生参与。在完成一项情境作业时要实践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备生备课: 教师要了解学情,诊断当前学生核心素养的不足,还要解析教材,把握主题和要素重点,了解教材文本特性以及书后习题的侧重点;第二个步骤是确立目标: 在之前备生备教材的基础上,确认作业检验巩固与核心素养形成的重点目标;第三个步骤是创设情境: 通过联系已学知识形成的经验,或联系日常语文应用实际,或回归生活实际情境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完成作业,并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第四个步骤是设计年段螺旋上升的任务群作业: 旨在设计的作业可以延续课内外情境,并且各项作业之间有一定内在逻辑,此外作业事项之间可以通过整合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组合后能反映相对真实的情境,实现情境作业的连续性、顺序性以及整合性三大特性。

比如寓言单元、神话和童话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有对人物形象的把控。但由于学段学生的特性,所以可设计的作业也要具有螺旋上升趋势,不能趋于扁平。在学习寓言的课文时,作业设计可以鼓励学生从所选择的典型事例视角感受人物品质;而四年级的神话和童话单元,则引导学生在课后寻找细节描写,完成批注。

(四) 多元主体,跟踪评价

情境化作业的评价要注重主体的多元化、情境的延续化以及评价体系长线化。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情境作业主观性更强,评价时标准性不强,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所以可以进行多元主体的评价,从家长、教师、同学以及自己,甚至是其他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评价,以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延续情境化

实践作业评价时要集思广益,要求教师评价不跳脱于情境,能利用情境角色进行评价。学生、教师和家长均可代入情境角色进行评价。教师要构建从设立到评价的全面闭环,给学生完整的体验感,消解情境创设的假大空,或为创设情境而创设的作业弊端,在评价阶段仍然延续情境,让学生有完整的体验感。比如室内设计师的情境化作业,设计评价表时,就可以以顾客甲方的身份进行评价。

3.评价体系长线化

此外,教师可以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量身定做跟踪评价量表,并且做好持之以恒的评价,帮助体现和充分梳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与能力发展轨迹,便于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做好过程性评价。同时,也能给教师作业设计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挖掘生活、文本资源,创设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学科认知情境的融合情境,设立层级任务群。细化作业设计,要做到符合学生年段特点,分层选择,结构合理,类型多样,能按照步骤,从备课备生,到确认作业目标,直至最后设计作业情境,布置随年段螺旋上升的任务群作业。在情境作业评价方面也要采用多元化、情境化以及跟踪系统化的方式,进行长效评价,形成情境化作业的闭环。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作业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快来写作业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