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3-04-20武启
武 启
(长春外国语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后,许多教育专家对其进行了多角度解读。其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认为: 当下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均衡化。他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因材施教理念体现不够,内容难度的梯度设计不够,无法保证个性化和选择性等。新课程标准直面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落实因材施教、开展差异化教学等。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施意义和落实分层教学实践操作,是落实新课改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分层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 分层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方案的需要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 》 (以下简称新课程) 出台后,在学习和贯彻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最鲜明的导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新课程,就要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实施方面,体现核心素养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课程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贯彻新课程,就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贯彻新课程,就是要坚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分配不同任务,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分层教学,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各有所得、各展其长。
(二) 分层教学是落实英语新课标的需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要求“充分考虑学习条件、学习时限和学生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按照英语能力发展进阶” “课程以分级体系为依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抱有合理期待,让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在教学评价环节“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发展”。追求平等且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摒弃以往整齐划一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初中英语学科教师应与时俱进,革新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梯度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施分层教学,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三) 分层教学是实施差异化教学的需要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南宋时期的教育家朱熹也曾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 西方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古今中外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即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对此,笔者深以为然。由于成长环境各异、学习经历不同以及身心发育的差距等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应用分层教学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各层次的学生,从而推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现核心素养高效培养。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操作
(一) 实施学生主体分层,在科学、合理和实事求是上下功夫。基本原则是: 根据学生实际划分层次,科学合理制定培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研究要求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设计科学合理的分层方案。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课堂表现、课下任务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方面,把学生划分为A、B、C 三个不同类型。其中,A 类是学习基础较为扎实,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良好的学生;B 类是学习基础一般,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较为得当的学生;C 类学生是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得当的学生。
划分层次并不是为了戴着有色眼镜区别对待学生,相反,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和指导。在这三类学生中,对A 类学生,除课内任务和基础知识的夯实外,要适当设定拔高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升学习技能,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实现更多自我突破。针对B 类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出制约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指导,帮助学生自主采用合理的方式观察和理解知识,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对待C 类学生,教师应投入更多耐心、爱心和精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英语成绩。
(二) 实施教学内容分层,在加工、重组和统筹分配上下功夫。核心思想是: 实现有针对性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培养效果。
教学内容方面的分层是指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重组和分配,循序渐进地全面提升学生培养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3 Section B 3b 阅读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对读后的任务设计和拓展内容进行分层。对于C 类学生,教师可在skimming 环节合理引导并介绍泛读方法: Find the main idea with out reading every word.It is a good idea to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in each paragraph a little more carefully.在泛读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二次阅读。教师可要求B 类学生整理归纳the pros and cons about kids doing chores,完成课后2c 的练习。书中课后2d 练习提取了书中重点短语,要求学生运用短语造句,目的是实现知识的落实与运用。在此环节练习中,教师可先要求基础一般或较为薄弱的学生读出自己的造句,然后由程度较好的A 类同学对现有句子进行加工、润色,使其成为可应用于作文写作的比较成型的表达方式,为本单元话题写作做好铺垫。这一方式不但考虑到了任务分层,还促进了全员参与的合作探究,调动了所有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实现了对其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此外,本单元的教参中建议可以设计 “Debate”,即就“中学生是否应该从事家务” 这一话题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任务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尤其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应创设情境给予他们更多表现和锻炼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课后分组任务,在两组中,由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同学负责搜集论点、论据,层次较好的同学进行归纳整理,提炼观点。在课堂上,正反双方各派三到五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利用小组合作的成果展开辩论,最后教师做点评并帮助学生建立有关做家务的正确观点。在整个环节中,学生体会了合作的乐趣,小组成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创造了精彩的辩论效果。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还能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文化意识。可见,合理创新的分层教学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特点,又做到了因材施教,达成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 实施教学方式分层,在整合、发掘和优化资源上下功夫。达成目标是: 通过课内外融会贯通,实现教育资源有效利用。
实施分层教学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采取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游戏法等方式,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展开教学,使每个层次、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此外,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同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英语知识、开阔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对于A 类学生,教师可让其尝试阅读纯英文书籍、观看英文字幕电影,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阅读量,更好地开阔眼界;对于B 类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微课等资源,帮助其系统地梳理知识,由浅入深,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C 类学生,教师可从基础入手,化繁为简,为学生创设简单且趣味性强的学习任务,并对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分层教学的实践体会
为了科学有效实施分层教学,避免在改革创新中出现偏差,教师要着重把握好三个关口。这里所说的关口,指的是重要的教学理念和关键性的教学环节。
一是分层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关。传统教学的弊病在于内容统一,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而现实中,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参差不齐,采用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任务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极不科学。分层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符合核心素养培养方向。教师应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树立全新的“因材施教” 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发掘分层教学的实用价值,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是分层教学要守住课前准备关。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分层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的“三备” 是备教学内容、备教学对象、备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在整体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学情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其次,将学生分层,分析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类型,比例大致为3 ∶5 ∶2。对学生的分层细化在课堂实践中体现在排座位和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等方面。再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层次的不同,预设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比如授之A 类学生以渔: 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对知识的传授点到为止,重在开拓其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授之B 类学生以识鱼: 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熟记消化知识,以便其能再现和运用所学知识;授之C 类学生以爱吃鱼: 应用直观演示法和游戏教学法,重新燃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其爱学乐学,积极参与学习并有所收获。
三是分层教学要贯通课后指导关。课后作业及指导是分层教学的巩固与延续。如果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那么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指导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延续,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布置有梯度的作业,适时给予不同的指导。教师应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例如,设计紧扣教材的基础性作业和练习必做题给B、C 类学生;B 类学生在完成必做作业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做一部分题进行巩固与提升;对于A 类学生的作业及练习内容可采取适当删减和添加。例如,为其减掉重复和过于简单的作业项目,增加个性化作业和拔高题以做能力拓展等。由此还要认识到,分层做课后指导是实现A 类学生的拔高、B类学生的上阶梯以及C 类学生的进步的有效措施。例如,在课后作文指导方面,针对B 和C 类学生,要修正其作文中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和语法错误,引导他们学会审题,多运用与本话题相关的课文原句或借鉴、背诵范文,这样可以保住基础作文分数。而为A 类学生面批作文时,应指导他们脱离课文原句的保守输出和简单的范文束缚,为其挖掘更好的思维方式,渗透更高级的文字表达方式。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通过对学生主体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式分层等方式,能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在分层学习中实现学生英语水平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今后一线英语教师还要在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和实践分层教学策略,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修正,让分层教学成为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载体,实现英语教学的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