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方高师教师教育“金课”课程体系审视

2023-04-20向帮华钟晓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金课师范院校

向帮华 ,钟晓燕

(1.长江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2.西南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教育,课程为本。2022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只有以高水平师范大学为主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教师,才能够保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1]2018 年全国教育本科大会及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均强调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建设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之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金课”等优质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拟从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相关背景、现状入手,对我国地方高师职前教师课程体系的建设加以审视反思。

一、地方高师职前教师教育“金课”课程体系背景

(一)“金课”体系彰显“四新”精神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及2018年全国本科教育大会以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成为新时代我国职前教师培养课程改革的关键,势在必行,也是高等师范院校聚力高质量、聚焦特色化、围绕国家提出的“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及新文科)建设的积极举措。2022 年4 月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2018 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均强调教师教育的重要性。2018 年6 月全国本科教育大会指出:全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早在2011 年10 月教育部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就明确指出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要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高校“水课”问题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前所述,2018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专门强调打造“金课”理念。

(二)创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专业发展要求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肩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重要使命。除了2018 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5 年以来全面推广全员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等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了新时代教师培养的方向。值得指出的是2011 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 年教育部先后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了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合格标准并没有过时。相关文件明确指出三个《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师教育的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把贯彻落实各级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认真制订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而如何“创新教师培养模式、逐步建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正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从高师人才就业主阵地之基础教育界的课程改革看:新时代建国以来实际意义上的第九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其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八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此,作为为基础教育战线培养教师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构建专业化的课程体系是职前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相关标准及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内在要求等倒逼培养教师的主要阵地之各级师范院校改革相关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我国地方高师院校落实国家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精神及建设教师教育“金课”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设地方高师教师教育“金课”是一线期盼

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合格的未来教师”意味着什么?其基本的入职条件应包括哪些方面?如何保证“未来的教师”达成这些入职条件?这些均与教师准入制度相关。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广大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核心要义,但目前仍存在着“教师教育工作弱化”现象,如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主阵地丢失,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水平滞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不高等。为此,应明确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定位,加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师范院校生源质量,加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优化教师教育相关资源,以推动师范院校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2]在实行开放教师教育的今天,教师准入制度既涉及以什么样的方式、通过什么内容实施师范生的职前教师教育,又涉及到以什么样的考试形式、通过什么考试内容选拔和甄别想要进人教师队伍的非师范生等许多问题。[3]在此,通过对我国相关地方省属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调研,我们发现高师院校相关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相应的不足及改进的必要,需要与时俱进,适时淘汰“水课”“劣课”,建设“金课”“优课”进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乃一线实践期盼。

(一)课程类型体系专业落实程度不够

从课程的类型上分析,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基本上分为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操作性的课程稍有体现,但是与实质意义上的操作课程与创新创业类课程还有差距。以我国西部地区师范院校A 校为例,学校统筹教师教育发展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设置的理论课程主要为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师职业道德三门必修课程;实践课程主要为口语、书写、心理教育、班级管理、教育技术运用五门必修,音乐、美术、体育、形体、写作、课堂教学训练五门选修;通识课程主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修课。目前,A 校在国内以教育学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为支撑,依托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建设平台,突出“双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推动新时代“新师范”建设与改革,打造教师教育大学科、大通道、大平台、大资源格局;同时较早开设了“互联网+教育”等师范专业特色新课程,对于相关师范专业学生开拓信息社会时代互联网意识、培养教育信息素养很有价值,但是A 校设计的教师教育理念落实于每一个具体师范专业的实际操作存在差异现象。该校教师教育学院给学校相关师范专业提供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或理念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或发挥足够的作用。

(二)课程结构体系比例不尽合理

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存在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现象。在课程结构比例上,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比例不高。按照一贯认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比例应该保障在所有课程总量的30%左右,甚至更高。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是体现每个高校培养师范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内涵与核心素养的核心课程,也是提高职前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以我国西部地区师范院校A 校为例,学校统筹教师教育发展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通识课程。实际上具体专业在设置培养方案时因为对教师教育课程重视程度、学科专业壁垒、学科沟通机制等原因,相关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例显得较为薄弱。以A 校2019 年通过迄今在用的培养方案某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为例,直接相关的教师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仅占10%,学分比例仅占11.5%;就是教师教育课程与专业实践及教育实践课程学分之和也才22.4%。

(三)课程内容体系有陈旧现象并影响实践

近年来大多数师范院校进行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并增加了相关选修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及区位条件等客观原因,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依然存在内容体系陈旧、实践环节质量欠佳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学科教学法教材内容还有陈旧现象,师范生专业素质考核较为单一。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机会及实践课时等存在差异,加之近几年新冠疫情等客观原因,线下观摩实习见习的时间都时常受到冲击。2018 年以前不少师范院校实习时段一般是4~6周。最近几年相关师范院校加强了师范生的实习时间,按照教育部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能够保证在一个学期左右。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是听一周课,讲课次数有限,班级管理实习时间不多,造成实习效果打折扣或实习质量缩水。

三、构建地方高师教师教育“金课”课程体系建议

按照全国本科教育大会指出的“四个回归”思想,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应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4]

(一)构建知识结构课程体系

高校“水课”问题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谁往课程里面掺了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水课”是教师的个体特质、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程本身的特征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5]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人,在其所教学科知识够用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师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其次,加大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比例,为深化新课程改革提供适当的空间。最后,不断完善提升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丰富课程类型体系

丰富课程类型,在现有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增加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最新科技发展相关的开放性课程;同时强化学生的师范专业实操技能训练课程。同时还可以根据新时代师范专业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增加微课程等课程。随着互联网+教育改革力度的推进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高师院校设置合理的“互联网+教育”及基础教育虚拟课程教研室相关内容的创新课程类型显得愈发必要。

(三)整合课程内容体系

新时代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该紧密关注践行国家第九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在师范生准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中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高度关注“核心素养、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相关课程内容的整合。由于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也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出适应专业化需要的教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主要是教育专业课程的内部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与相关学科专业课程的协调等。同时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要关注学习科学、脑科学等最新研究进展,适时将相关内容整合进入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

(四)强化实践应用课程体系

全国教育大会已经明确新时代的教育目的方针,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高师院校相关教师教育课程应该积极回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相关师范院校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条件将一线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课堂引进高校开展实时互动观摩,充分利用2022 年国家建成的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丰富学校的翻转课堂、慕课建设资源弥补学生专业实践的不足。新时代教师的评价素养非常重要。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情境性的现代教育评价成为主旋律,呼唤教师在正确解读教育评价时代内涵的基础上重构评价素养体系。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能够从事日常教育教学评价活动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情意的综合表现,具有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助推教育评价范式转型等时代价值。[6]

(五)打通职前职后培养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生教育都是高考选拔制为主进入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专业学习,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主要靠几年的师范教育培养与自身的认识提高。这点与国外发达国家教师入口的方式差异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转型风潮的过程中不排除存在有的高校折腾徘徊及办学定位不明晰等现象。现在国家已经明确了师范院校的办学路径,就应该顺应国家战略,需要强化师范生专业体认与生涯规划教育,打通职前职后培养体系。建议今后在相关地方高师院校专业认同方面的课程进一步加强。推动师范教育改革是对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的坚决回应,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应然之举。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强以地方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师范教育发展,突出师范院校优势;加强“师范性”建设,将师德教育贯穿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之路,推动师范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将新时代精神充分贯彻到师范教育的各个方面,彰显师范教育的中国气象。[7]

(六)匹配设置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等课程

近年我国已经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取得教师资格的前提条件。为此,师范院校也要增强办学紧迫感,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创造条件,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整合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加强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与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衔接。

(七)课程契合师范专业认证发展趋势

2020 年8 月1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及公费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新时代的师范教育发展需要广大师范院校做好师范专业认证与应对国家上述政策改革的具体适合校情的师范生教育考核的制度体系,需要从内部办学向主动申请认证评估并向国际评估并轨的意识转变,顺应时代发展,放眼全球办学。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理应先行先试,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建构“特色课程体系”为突破口和抓手,破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瓶颈,既要大胆改革,也不要“为改而改”;既要勇于试验,也要避免急功近利式的盲目追求政绩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当下积极契合师范专业认证体系及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内容基础上,为教师教育改革做出应有贡献。

四、结语

课程是搭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键桥梁,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尤为重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8]同时教师教育“金课”课程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广大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积极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法规精神,将全国教育大会及全国本科教育大会措施落到实处,为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四有好教师”队伍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金课师范院校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