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2023-04-20万琛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世界历史十月革命

万琛

摘  要: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爆发于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后的十月革命,其本意是奏响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号角进而夺取世界革命胜利;十月革命爆发后,的确引发了欧洲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但是这些国家的革命未能成功;而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党人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大胆而成功地进行了苏联一国范围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建设。苏联成功的国家工业化,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经济垄断,给世界其他落后国家开辟了一条赢得经济独立的非西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世界历史;十月革命;工农联盟;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日益得到广泛采用。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交通日益便利。生产和消费日益具有世界性。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形态》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历史”的观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十月革命一般较多地与“一国胜利论”联系在一起。其实,十月革命的本意是以俄国无产阶级为先锋队,首先夺取俄国革命的胜利,进而引发西欧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从而取得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可以说,指导十月革命的理论,既包括“一国胜利论”,也包括“世界革命论”。 虽然,十月革命后的几十年,苏联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这其中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涉及一系列理论,值得梳理和研究;同时,苏联的工业化成就,为落后国家实现经济独立开辟了新的道路。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最初的工业化设想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欧洲的确存在革命形势。1918年11月,德国爆发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之后德国巴伐利亚州成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1918年11月,匈牙利共产党成立,并着手成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3月,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在这样的革命形势下,俄國布尔什维克和列宁是对世界革命抱着热切希望的。1918年1月,列宁在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人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时说:“现在的局势与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期的不同了,它把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先锋队的光荣使命交给了我们——俄国的被剥削劳动阶级了:我们现在会清楚地看到革命的发展会多么远大;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社会主义定将胜利。[2]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 在1919年3月6日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中,列宁充满信心地预言:“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有保证的。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3]

后来,俄国内战爆发,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就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列宁依然对世界革命充满信心。1920年1月,列宁在《为战胜邓尼金告乌克兰工农书》中号召人民为“建立全世界苏维埃联邦共和国而斗争”。[4]

由此看来,在十月革命引发欧洲革命的有利形势下,布尔什维克和列宁是指望西欧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然后在西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别是德国)的援助下,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

在1918年3月份出版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列宁明确表达了“要向德国人学习”、等待德国工人阶级援助的思想。列宁说:“要向德国人学习!仍然忠实于与德国工人的兄弟联盟。……我们要赢得时间,我们会等得到他们的,他们一定会来援助我们。”[5]

列宁对德国的工业技术、管理秩序是尊重和推崇的。列宁认为,德国人是先进的。在《当前的主要任务》中,列宁明确指出:“事实正是这样:德国人除了体现残暴的帝国主义而外,同时还体现了纪律、组织和在最新机器工业基础上的紧密合作以及极严格的计算与监督原则。”[6]

试想,如果德国的十一月革命获得胜利,如果德国成功地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那么,德国工人阶级就能用先进的技术、机器设备来直接援助俄国工人阶级,苏维埃俄国的国际环境就会宽松得多。而如果苏维埃俄国(苏联)旁边有一个苏维埃德国,那么或许俄国就不会出现后来的肃反扩大化,俄国国内的政治民主、群众参与程度就会高得多,苏联就不会有那么严重的官僚特权问题。

其实,列宁晚年是在深深的忧虑和纠结之中度过最后的岁月的。列宁晚年,一方面有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发展“重工业”的思想(见列宁著作《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另一方面,又有着“我们能不能支持到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那一天呢?”这样的忧虑。

可以说,列宁既是革命的浪漫主义者,既坚信“世界革命的前途不但是美好的,而且是非常美好的”(《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又是革命的现实主义者,在晚年,清醒而坚定地坚持要在俄国推进农业合作社和发展重工业,以保卫苏维埃政权,等待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但是,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列宁期待已久的欧洲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没有到来,西欧资本主义进入稳定发展期,胜利地捍卫了苏维埃政权的布尔什维克面临着孤军奋战的严峻的、崭新的挑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单独建设社会主义,还是继续坐等欧洲社会主义革命?

在这里,能否成功地在苏联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建成重工业就成了焦点问题。因为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关乎苏联的国防安全和经济独立。

苏联工业化与工农联盟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唯一的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7] 然而,在落后的俄国,如何建立这样的大机器工业?

在1882年《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8]

从上文中提到的列宁关于世界革命的诸多讲话,可以推断,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专门写给俄国人的序言对列宁是有着深刻影响的。因为列宁一生一世都在努力用俄国革命来推动世界革命。可以说,列宁主义是列宁探索由俄国革命带头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

事实上,作为深谙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革命家,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思想是有着深刻理解的。列宁一直是一位忠诚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论者;一直到1922年2月,列宁都坚信,“要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就必须有先进国家的工人的共同努力”。[9]

1921年6月,列宁在《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俄共的策略的报告提纲》这篇文章中指出:“工人国家并不废除国有制,只是把一些矿山、森林区、油田等等租给外国资本家,以便从他们那里获得能加速恢复苏维埃大工业的补充装备与机器。” [10]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和此处列宁的观点,俄国大工业的恢复,是需要从先进国家获得装备与机器的。

但是翻看列宁后来的文章《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 ,会发现,列宁有了明确的在俄国发展重工业(大机器工业)的思想。列宁指出:“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知道,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重工业是需要国家补助的。”[11]

而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列宁指出:“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我们就有可能在我国用厉行节约的办法把任何一点积蓄都保存起来,以发展我们的大机器工业,发展电气化,发展水力机械化泥炭开采业,完成沃尔霍夫水电站建筑工程等等。”[12]

既然晚年的列宁有在俄国发展重工业的思想,那怎样才能获得资金?列宁提出了节约的办法,提出了国家补助的办法,而且指出了发展大机器工业的政治前提——保持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

这里,就自然涉及工农联盟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布尔什维克和列宁,在工農联盟的问题上,是有过失误的。1921年春天发生的喀琅施塔得事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列宁灵活务实地改变了策略,很快地利用粮食税、商品贸易关系,改善了和农民的关系,成功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或许更确切些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准备向共产主义过度(要经过多年的准备工作),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依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谨慎、勤勉、能干的‘主人’,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 [13]

而在《论合作制》这篇文章中,列宁更是明确把无产阶级国家领导下的合作社看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形式,列宁说:“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权力,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最小农结成联盟,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已有保证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通过我们从前鄙视为买卖机关,并且现时在新经济政策下我们从某一方面也有理由加以鄙视的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而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现在我们有理由说,在我们看来,但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14]

这里的逻辑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布尔什维克手中,政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如果采取正确的农民政策,在尊重并发展农民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就能成功地巩固工农联盟,而巩固的工农联盟,是胜利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如果布尔什维克有一支信仰坚定、纪律严明、廉洁奉公的党员干部队伍,就能团结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俄国顺利地发展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并且用机器等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料来装备农业,改造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把一家一户的小型农业改造成使用机器的社会主义大农业。

虽然列宁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但是,列宁组织合作社的思想、发展重工业的思想给后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和国家工业化做了理论准备。后来苏联工业化巨大成就,也证明了列宁这些思想的正确。

苏联快速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成功尝试

在列宁逝世以后,布尔什维克党内经历了激烈的党内斗争,最终确立了依靠苏联自己的力量实行农业集体化和快速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路线。

苏联共产党,以建立美好幸福生活的远景为号召,激励着全体人民的建设热情,从而在极短时间内,使苏联在经济、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事实表明,从1928年到1940年,苏联新建了9000个大型工业企业,整个工业生产能力增长了9倍。[15]

苏联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完整独立的大工业体系。对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和国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系列重工业部门,如汽车、拖拉机、机床、飞机、发动机、大型涡轮机和发电机等制造业也都相继建立起来。到1937年,苏联已实现机器设备的自给,并开始出口。[16]

这样的建设速度和建设成就,是史无前例的。这里,需要说明: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工业化道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西方工业化道路,即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二、非西方工业化道路,国家主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一般来说,由私有资本主导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投资少,收益快,因此,为了最快地追逐利润,私人资本自然会投资于轻工业;因此,按照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路径,轻工业是第一个工业化对象,经过较长时期之后,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且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然后才有能力投资重工业。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过程。

而且,英国、法国这样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可以通过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来积累资金;而苏联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苏联的工业化,是典型的非西方工业化,通常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苏联工业化的资金是依靠农业来首先获取资金,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出机器设备,等到重工业发展之后,用机器、设备、化肥等现代农业生产资料来装备农业。当然,内部资金积累还有其他方式,例如外贸、公债、国营企业的利润等等,但农业税收是基础。

在这一问题上,苏联共产党的这种“剪刀差”政策常常受到批评,被看成是对苏联农民的掠夺政策;但是,这里需要澄清一个事实,如果苏联共产党不用这种方法发展机器大工业并进而装备农业,苏联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否会更快地提高?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苏联共产党当时不依靠农业积累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那么,毫无疑问,苏联将无法快速建立国防工业,那样苏联就会在法西斯德國的进攻下灭亡,十月革命的成果就会丧失,巴黎公社的悲剧将会在苏联重演。而如果苏联被法西斯德国灭亡的话,苏联的农民和工人阶级将会失去政权,生活会更加悲惨。任何一个对苏联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负责任的领导人,都不会坐等苏联灭亡,都有义务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苏联的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只不过是农民阶级首先支援了工人阶级。

斯大林对苏联面临的险恶国际形势是有清醒认识的。1931年2月,斯大林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中指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17]

其实,问题不在于应不应该实行“剪刀差”政策,而在于适时调整政策,即当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之后,逐步缩小乃至取消“剪刀差”,逐渐降低工业品价格,同时提升农产品价格,同时国家对农村的教育、医疗福利事业进行投资,组织农民兴修乡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把农民转化为社会主义农业工人,同样享受城市工人阶级的福利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快速工业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集体化和重工业优先战略,还在于苏联成功地运用了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德国和美国的资金、技术、机器、设备和人才,并派遣技术人员到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

上文提到,人类社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历史就日益成为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先发技术优势,固然可以用来侵略掠夺,但是,客观上,也为落后国家后发赶超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史称“大萧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大批工人失业,包括大批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面临历史提供这一有利条件,苏联政府不失时机地从西方国家招募技术专家:1930年,数千人;1932年增至2万人,其中以德国人和美国人为最多。当时苏联重工业部门有各种外国专家6800人,其中美国工程师约有1700人。1932年,有200名德国人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工作。有730多名美国专家于不同时期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作过。[18]

不仅如此,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为了缓解危机,还急于向国外输出机器设备。苏联被西方国家看成输出资本和设备的重要场所。 1931年苏联购买的设备机器设备约占当年世界机器进出口总额的1/3; 1932年则达到一半左右。 苏联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买主。 [19]

苏联二三十年代的对外开放政策,显著地促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例如,1931年以前,苏联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而通过引进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技术设备,新建了高尔基汽车厂并且扩建了莫斯科和雅罗斯拉夫原有的汽车厂,到了1936年,汽车产量就达16万辆。苏联利用国外的技术设备,大力发展拖拉机制造业,例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后拆运至苏联重新组装的;1924年,苏联的拖拉机全依赖进口,而到了1934年,苏联已经能生产拖拉机8.89万台,完全实现自给并出口。 [20]

总结和启示

苏联的快速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尝试,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背景之下,工人阶级与劳动农民为捍卫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人类自主进步事业的伟大尝试。苏联快速工业化的成就,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开辟了崭新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为落后国家实现经济独立,开辟了新路。

苏联快速工业化的成功,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确。毫无疑问,没有十月革命,就不可能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不会有工业化的伟大成就。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前提。

苏联工业化的成功,离不开巩固的工农联盟和对外开放政策。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对农民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无论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还是在苏联推进集体化时期,由于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改善,加上苏联共产党用美好前景激励广大工农群众,苏联共产党和领袖斯大林,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难以理解“斯达汉诺夫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工业、农业战线上的众多劳动英雄)。而如果没有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就会失去农民的支持,就无法展开工业化。而不适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设备,苏联就会丧失宝贵的发展机遇,就难以在十年左右完成工业化。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落后国家摆脱西方国家控制,实现经济独立,具有启示意义:

第一;落后国家首先需要坚持十月革命道路,争取在该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这个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需要实行恰当的正确的农业政策,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这个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需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在国内厉行节约,为发展重工业积累资金;

第四;这个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需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参与并利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利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来促进自身的工业化;同时,在对外开放中,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第五,这个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需要培养造就自己的干部队伍和工程技术专家,并要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正做到不忘初心,行穩致远,后继有人。

十月革命开辟了崭新的、非西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为落后国家人民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控制,实现本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和经济独立,提供了崭新的选择。这一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是落后国家人民走向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佳选择,是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自苏联之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成功地使中国摆脱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控制和奴役,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就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这一工业体系,为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和中国的工业化成就,有力地证明:人类社会的确存在另外一条非西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落后国家要赢得独立自主,振兴民族工业,需要开辟新的非西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而十月革命,为人类开辟了这条新路。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89页。

[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4~435页。

[3]《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34页。

[4]《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2页。

[5]《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2页。

[6]《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2页。

[7]《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9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9]《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7页。

[10]《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8页。

[1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6页。

[1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1页。

[13]《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2页。

[14]《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82,684,687页。

[15]顾海良: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第353页。

[16]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22页。

[17]《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274页。

[18]黄宗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史论》, 红旗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第143页。

[19]黄宗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史论》,红旗出版社, 1993年4月第1版,第145页。

[20]黄宗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史论》,红旗出版社, 1993年4月第1版,第151页。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发生在1月7日却为何叫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苏联及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的1917年十月革命
图志
图志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左翼力量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
乌托邦思想、工程及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