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思路探议
2023-04-20王南怡
王南怡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大单元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想要让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发挥有效的作用,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的设计工作,当下的教育改革背景中引导学生实现主动的学习是当前课堂转型的根本所在,因为单元的教学中引导好学生的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践行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关键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思路;探议
引言
大部分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都习惯了以陈旧的教育教学思维方式来展开教学。实际上在现阶段的时代发展进程中,初中语文的课程教学理念应当不断更新与完善,大单元教学设计方式的运用,较为贴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向。因此让初中语文教师意识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并尝试运用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来提高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应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当关注的重点。
1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大单元能够将各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紧密的联系,其体现了语文的逻辑性。每一篇独立文本的存在意义在于使大单元的学习达到目的,同时,大的单元式学习目的也在指导着每一个独立文本,使之成为一个较为完备的课程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检索、分类、比较和重构等学习技能。一个大的课程可以分成几节课,每个课都有一个专项的练习:读书、文风、作者的文章、词语的累积、组织的层级、表达方式、角色的描写、语言的表达、语言的挖掘等等主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库,如此一来就能使零星知识系统化重构。
2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教师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大部分教师现阶段课程教学的基本单位仍然是单篇课文,换句话说,教师通常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并未将教材编排的规律和优势性特征发挥到最大程度。而实际上教材在单元编写的过程中,是以主题式课文选择的方式完成单元划分的。换句话说,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特定的主旨,因此每一单元中的不同篇章内容都有相似性。而单元主旨通常与这一单元最主要的教育教学目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教师过于注重单篇教学,而忽略了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来构建课堂教学活动,那么就无法让学生站在更高角度完成单元知识点的梳理和知识结构的构建工作。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素养,都无法起到更为良好的作用。
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3.1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语文知识结构
新时代,教师要实施大单元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对语文的认识的现实需要,制订相应的教学对策。采用了大单元的教学方法,能够指导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内容上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累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他们的举一反三和学习的习惯,促进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自我发展和实际应用。在进行大单元学习时,要从单元的整体出发,掌握课本的内部关系,做到教学的有机结合,做到知识的连续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系统化思维,从而建立起更为完整的知识库。例如,在对八年级下册二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课题的重点在于人类与自然的联系。人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人都应该爱护自然环境。本单元所选取的课文呈现出多种形态,反映出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在这单元中,有《大自然的语言》,《大雁归来》等。因此,在进行大单元的学习时,必须使同学们完全熟悉、理解、把握文本特征等,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具体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和教材的要求来调节课堂的编排次序。同时,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系统更为完整,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3.2围绕单元教学核心内容,形成一套通用的学习技巧
学生在学习每个单元的语文课文时,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式地通读文章,而应深入探究本单元内容的核心思想,在特定的主题范围内发挥思维能动性,来分析不同课文之间的异同。在课文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总结出一套适用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并将其迁移到其他同类型课文的学习中[4]。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描写了很多民间习俗,如《社戏》《春酒》《安塞腰鼓》等,展现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可以窥见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学习中,学生要重点把握作者在文中是如何体会情感、如何运用多种描述手法和表达方式来展现文章内涵的,从而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3.3创设单元情境指引学生进行单元学习
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授课,在开展语文大单元授课时也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点。相较于单一的说理式课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一些直观的图片、视频等信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对于一些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人物传记,在学习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涉及《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几篇文章,学生对于这些人物不是很了解,为例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前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直挂的影视作品来创设教学情境,先为学生展示本单元藤野先生、鲁迅先生、居里夫人、托尔斯泰涉及的人物图片信息,随后对要学习的几个人物的事迹和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例如在讲解鲁迅的《藤野先生》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借助一些影视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引入下,学习文本内容的时候也能更好的理解。在学习托尔斯泰时可以通过小说经典情节来辅助学生理解托尔斯泰。对于所学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切入点为学生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教学顺利开展。
结语
大单元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如何使其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课标引领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大单元教学实践更能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的核心知识入手,把单元内容整合起来,对单元内容进行分析,创设情境教学,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可以積极参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媛,杨宝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5):1-4.
[2] 王光宗.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J].甘肃教育研究,2021(0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