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择业观培育路径
2023-04-19郑月红
郑月红
(南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对高校毕业生而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和奋斗方向,是实现个人价值、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履行培育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职责。为此,本文拟通过调研了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进而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优化就业指导和择业观培育的路径。
1 大学生择业观现状
大学生择业观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择”指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与规划,“业”指大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与实际情况确定的目标职业,“观”指大学生规划和选择职业过程中对职业发展及职业总体情况的认知。根据择业观内在与外在联系,将其划分为择业认知、择业价值、择业理想、择业心理和择业实现五个维度[1]。
1.1 调研方式与对象
调研自编调查问卷,覆盖择业观五维度,共计30 题。面向南通部分高校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609 份,其中,大一年级163 人,大二年级164 人,大三年级191 人,大四年级91 人;男性176 人,女性433 人。
1.2 调研结果数据分析
(1)择业认知方面
调研数据显示,有62.23 %的调研对象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综合数据来看,调研对象认为就业岗位供应不平衡(占比92.61 %)、岗位需求地域差异明显(占比70.71 %)和用人单位要求过高(占比65.96 %)是导致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其中,不同年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存在差异(p=0.01),大一年级调研对象对就业形势的认知相对乐观,大二年级调研对象对就业形势最为担忧。
调研对象认为当前毕业生择业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占比达32.18 %。其次是“大学传统就业教育模式弊端较多,不够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占比为22.82 %。同时,“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也是一个比较共性的问题,占比为19.05 %。此外,“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和“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了解不够”也是较为集中的问题,分别占比14.45 %、11.49 %。
(2)择业价值方面
79.31 %的调研对象认为择业价值的首要体现因素是薪资待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大学生最关心的薪资待遇是满足自我的最基础需求。综合来看,薪资待遇、工作前景、专业对口、工作环境和工作稳定性是调研对象判断择业价值的主要指标,个人兴趣和地理环境也是其关注的因素。男女生在高薪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p=0.019),男生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有26.7 %的男生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更加重要。
调研对象认为影响主体对择业价值判断的主要因素包括就业形势、实践和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及个人品质,占比均高于60 %。此外,父母亲友、社会舆论也会影响大学生对择业价值的判断,多数调研对象认为家人对其择业价值判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因人而异;且认为家长的传统择业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职业选择。
(3)择业理想方面
在工作区域选择方面,与以往普遍“追求大城市”不同,有62.88 %的调研对象选择在生源地和离生源地比较近的区域就业。这种地域选择对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机会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稳定性和职业发展前景。
在就业单位类型方面,调研对象更倾向于“稳定”,选择毕业后报考事业单位的占比33.5 %。这一结果与学生择业理想中“工作稳定性”相互印证,也与李秀玫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普通高校的学生更倾向于考公务员[2]。选择自主创业的调研对象相对较少,仅占7.72 %,与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热潮并不相符。有9.52 %的调研对象表示从未想过就业或不就业,此类消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懒就业、慢就业、不就业”现象。
考研是最受欢迎的方向,有492 人选择考研,占比高达80.79 %,说明以提高学历层次来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新趋势已形成。
(4)择业心理方面
调研显示,近40 %的调研对象持有观望从众等心态,有14.29 %的调研对象担心毕业就是失业,反映了部分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的迷茫、困惑状态,部分学生就业心态并不稳定。
有69.62 %的调研对象认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自身的择业心理产生了影响,8.7 %的调研对象认为疫情对自身的择业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快递和网络直播这些新兴行业在经济复苏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对新兴行业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有74.71 %的调研对象对新兴行业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5)择业实现方面
多数大学生的择业规划停留在想法阶段,各年级调研对象有明确目标并制定了规划的不足1/3,其中,一年级调研对象有明确目标并制定了规划的最少,仅24 %。极少有学生认为应从大一入学开始规划职业生涯,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53.69 %)认为毕业前6 个月开始求职最合适,且男女差异显著(p<0.05),选择尽早开始择业准备的调研对象中女性占比更高。
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在工作与期望不一致时选择“继续深造”,将考研考博当作解决就业难题的最优解,这样的选择有些盲目,提升学历并不能代替职业规划。
2 高校择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超半数的调研对象认为设置择业观教育课程很有必要,其中22 %的调研对象特别提到需要实践性的择业就业指导。对于“您为就业做过何种准备”这一问题,“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工作,与已入职人员交流”是最受欢迎的就业准备方式,占比48.77 %,而“参加毕业交流会、讲座等活动”相对占比较低,仅30.38 %。可见,学生对择业教育是认可且有需求的,并且期待择业观教育更贴近实际。因而有必要分析现有择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优化择业观教育。
2.1 培育主体意识不够,跟风式择业有市场
调研发现,大学生择业目标及规划不够明确,受传统观念或父母、家庭影响较大,主动性不强,择业时更看重高薪酬等功利化指标,仅有少部分倾向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择业前准备不足,对择业劣势的分析过于强调客观原因,忽略对自我能力进行评估和提升。此外,高校的择业观教育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不足,未能有效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对未来规划和择业目标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导致跟风式择业。
2.2 择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培训师资欠专业
从高校层面来说,校内择业观教育尚未形成体系,未科学制定择业观养成规划,使择业观教育指导贯穿整个大学阶段,面向学生所处求学阶段有梯度地开展,实现“全程化”教育指导,而是主要面向毕业生开展[3]。从社会层面来说,未使择业指导工作覆盖大学入学前和毕业后,体系不完整。
高校就业指导师通常由辅导员兼任,但由于辅导员接受的相应培训较少,就业指导专业度不足,且日常工作繁杂琐碎,弱化了该项职能。部分高校成立了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就创业中心,但由于人员配备不足或服务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2.3 择业指导内容有局限,实践性有待加强
目前,尚无开设专门的择业观课程的实践,一般将择业观教育列为就创业指导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已开设的就创业指导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往往偏重理论指导,内容局限于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岗位信息及签约流程告知等方面,关于学生个性分析、能力提升、潜能开发等方面的内容较少,对学生择业“痛点”把握不准,操作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足[4],指导实效性有限。
3 提升大学生择业观教育效果的路径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激发个体潜能,使个人更好地应对自然和社会,进而更好地帮助个体积极、幸福生活[5]。将之应用于择业观培育,能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3.1 促进积极的择业认知,提高大学生择业效能
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的积极方面,促进人以乐观的方式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因此,择业观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意识到悲观、跟风等消极的认知方式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要协助大学生发掘自身的积极品质,帮助其在弥补个人不足或解决内心冲突中,建立积极的认知方式,明确自身定位,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择业效能感[6]。例如,制定贯穿大学四年的择业观教育方案,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特点和需求,在第二课堂中安排“学长领航”经验分享会、一对一模拟求职面试、简历制作比赛等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积累经验、提振信心,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积极的择业认知。
3.2 建立积极的教育关系,提升大学生择业理想
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择业观教育的价值追求。因此,择业观教育要从现实人的角度出发,以尊重、平等的态度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关注和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择业需求[7],善于发掘学生所具备的积极品质,以积极的育人理念,赋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品质和能力,在促进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择业观教育要重在平时,尤其注意面向学业困难、人际交往困难等重点群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个别谈心谈话,积极调动其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其主动参与就业创业项目、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维度、多渠道激发积极情绪体验,让其从思想观念上认同就业创业的能力和质量与择业观紧密联系,从而自觉调校积极的择业观。
3.3 提升专业认同感,增强大学生择业信心
专业认同感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效,还关系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对专业的信心,强化专业认同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在校学习效果,促进自我潜能挖掘,提高个人专业素质,从而明晰职业生涯规划,自觉完善专业所需知识结构,更科学地选择合适的职业岗位,加快角色转变,显著提升职业适应性。专业认同感的提升是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发力。从高校角度看,可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即将专业发展历史、发展前景、代表人物、岗位面向、社会价值等内容渗透于专业课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树立使命感,从而加强专业认同;也可采取专项教育的方式,例如组织“HR 面对面”求职讲座、名家大咖“信仰公开课”等,借力更接近真实职场的环境、更具权威的业内人士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
3.4 建构积极的培育环境,助力大学生择业实现
高校应进一步加深对就创业教育的改革与探索,重视择业观培育,理清教育思路,重构教育内容,形成合理的就创业教育体系与格局,提升就创业教育成效。高校应将择业观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二级学院具体实施时,要充分考虑专业特征,加强与用人单位双向交流,更为贴近就业市场,并以此为导向,规划课程体系,编写教学大纲,从而为择业观培育提供积极环境支持。在设计就创业必修课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和需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助力大学生择业实现。
4 结 语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促进积极的择业认知、建立积极的教育关系、提升专业认同感及建构积极的培育环境等,是提升大学生择业观教育成效,帮助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路径。未来还需在择业观教育理念、体系构建和内容安排方面继续探索,不断增强其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