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创新智慧养老的思考

2023-04-19彭丽萍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智慧

彭丽萍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人文与旅游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1)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1]。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对养老服务提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要求[2]。为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政府层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提高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的质量、鼓励积极面对老龄化、支持家庭照顾者、推动科技创新等,社会机构和个人层面也需要积极配合和响应。只有多方协同,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从2013 年开始起步,历经10 年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文梳理总结国外智慧养老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探讨先进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探索智慧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途径,从智慧养老角度探究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思路。

1 智慧养老的内涵及其创新实践的优势

1.1 智慧养老的内涵

智慧养老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该模式由社区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丰富便捷的养老服务[3]。本文研究的智慧养老指“物联网+养老”的模式,即依托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养老服务[4],从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1.2 智慧养老创新与实践的优势

我国老龄化呈现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与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抚养比大幅上升,以及未富先老等特点,给养老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困难。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社会机构养老三种。传统的养老手段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养老需求,而智慧养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首先,智慧养老有利于提升服务效能。智慧养老可提供更为便利、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改善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可突破时间限制,实现24 小时不间断安全和健康监测;可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老年人口健康状况预测、预警和及时干预;可借助信息互联促进高龄老人社会交往,维持精神健康,提升幸福感。

其次,智慧养老有利于资源整合优化。相比传统养老模式,智慧养老可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分析整合资源,有利于资源合理分配和管理,提高养老服务效率。这对于政府、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及个人都有积极意义,可有效应对老龄人口急剧增长和人口红利萎缩的问题。

再次,智慧养老有利于养老产业发展。智慧养老推动新兴技术在养老领域持续应用,促进养老产业上下游产业技术创新及智能产品开发应用,创造智慧养老相关工作岗位,延长养老产业链条。

综上所述,智慧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确保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满足老年人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优化资源分配及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2 国外智慧养老的实践经验

20 世纪后期至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加大养老服务方面的投入,在智慧养老模式方面有较多实践经验。

2.1 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为智慧养老提供保障

美国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在养老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例如,美国国会早在1935 年就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建立老年人储备基金;1965 年开始实施医疗照顾保险制度;20 世纪80 年代通过了长期护理保险法,为贫困和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和医疗保障。德国建立了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和补贴,其本质是一种按照商业保险机制筹资,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制度安排。日本先后颁布了《国民年金法》《社会福祉士和介护福祉士法》和《护理保险法》等,2000年正式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创新护理模式[5]。相关法律和制度为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2.2 推动科技和服务创新,为智慧养老提供支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在智慧养老方面的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美国,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家居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在智慧养老市场得到广泛应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和贴心的养老服务。许多知名科技公司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智慧养老领域产品的研发工作,例如,谷歌的Alphabet 旗下的子公司Waymo 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便利的交通服务。新加坡政府积极支持智慧养老科技的研发和创新,通过资金投入、研究机构支持和科研项目扶持等方式,鼓励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智慧养老技术的研发。日本为全力应对超老龄社会的到来,加大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及相应智能设备的开发,例如,重点扶持移动辅助、助力步行、处理排泄和健康检测等技术的研发,以提供安全和便捷的居家护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自我管理,减轻照护者负担[6]。

2.3 打造服务平台和系统,为智慧养老提供媒介

德国整合医疗健康服务与智慧养老服务,建立了健康管理平台和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全面、更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7]。新加坡建立了智能健康管理平台,整合了医疗健康信息和个人健康数据,为老年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提供药物管理、健康监测和健康建议等个性化服务。

2.4 创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为智慧养老完善服务

新加坡建设了老年人智能社区,提供丰富多样的智慧养老服务,包括社交活动、健康咨询、康复护理和文体娱乐等,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生活状态。德国重视构建社区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了一系列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健康中心,并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等。日本以“在地安老”为核心推进城市建设,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和环境下安心养老。多国政府倡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交往,鼓励养老机构举办各种社交活动,通过虚拟技术为居家老人提供远程健身、康复训练等服务,为养老服务开拓了新思路。

2.5 吸引多元主体参与,为智慧养老吸纳人才和资金

新加坡的学校及培训机构在老年学、护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设置了丰富的老年照护相关课程,鼓励学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实操训练,培养了大批专业的医护人员、社工和照护员工。这些专业人员在智慧养老服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新加坡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吸引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平台、渠道与资金,推动了智慧养老健康、持续、多元化发展。

3 国外经验对我国智慧养老创新发展的启示

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智慧养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多层次、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其应用和推广并非摒弃传统模式,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我国的养老事业起步晚、负担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在国情、经济发展、人口基数、老龄化程度和社会文化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一些国家作为养老服务先行者取得的经验值得我国思考和借鉴。

一是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发达国家在养老体系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与政策息息相关。这些政策涉及医疗保健、护理、社会保障和福祉服务等。我国政府可设定明确的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目标,出台相关政策,还可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身养老事业,并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及其他优惠政策,加强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智慧养老相关产业发展。

二是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智慧养老模式构建涵盖医疗健康、居家生活、社交互动和精神关怀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并注重个性化需求和人文关怀,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我国智慧养老模式的创新也应注重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并提供更多精神层面的服务。

三是完善养老服务平台。国外经验表明,开展智慧养老,尤其是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其运作方式是借助互联网环境和智能技术搭建养老信息平台,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8],家庭养老借助服务平台也产生较多创新做法。我国政府可引导并支持创新科技在养老产业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在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加大投入和推广力度。

四是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智慧养老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我国可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开发适老智慧产品,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优化产品,重点攻关关键技术、智能设备、管理应用等三方面,研发生产操作简洁、功能强大的智能化助老产品。

五是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国外经验表明,智慧养老并非完全依靠智能化设备,摒弃人工护理,其实施仍需要大力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现阶段,高科技养老产品只是辅助手段,且其开发与应用必须基于专业护理知识,注入人文内核。发达国家在养老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形成了完整体系,拥有统一严谨的大纲、规范的理论教学和扎实的实践培训。我国应根据智慧养老的需要,健全养老产业从业人员教育培养体系,加大对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培训力度,跟踪最新养老服务理念和技术,加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4 我国智慧养老创新的路径

4.1 党和政府主导智慧养老发展方向

养老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和任务,如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制造,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建设兼顾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社会;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从战略高度为智慧养老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准确领会政策精神,并将其贯彻于智慧养老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养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此框架下,各级地方政府可发布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智慧养老发展。一是加强卫生健康部门、科技部门、社会福利部门的协同,共同推动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和落地。二是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创业支持等方式推动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加大智慧养老领域创新投入,推动养老领域技术与服务融合发展。三是设立智慧养老产业基金,资助智慧养老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四是加大对智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完善智慧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推进老年人健康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智能化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五是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老年人关爱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尤其为行动受限的高龄老人提供远程陪伴、关怀和文化娱乐等支持。

4.2 科技创新推动智慧养老功能完善

智慧养老的实现需要技术支持,可面向几个方面创新。一是创新智慧养老平台功能。应用互联网、传感网、远程监控、通信、无线移动管理、大数据与智能分析等技术,整合各类养老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智慧养老多元主体间数据互通,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后勤服务和信息管理效率。二是创新智慧养老服务内容。应用先进的健康监测和传感器技术,结合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创新远程诊疗、药物管理、饮食建议、疾病预警、康复训练等功能,以帮助老年人及时获得医疗关怀,维持较为健康的生活状态。应用智能监控、大数据和AI 分析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行为模式,自动响应紧急情况,及时发送警报并提供紧急援助。应用智能家居技术调控温度、湿度、亮度及家电,使老年人的居家环境更为安全和舒适。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社交互动、心理支持、游戏娱乐和认知训练,降低孤独风险。三是创新智慧适老产品开发。要跨越设备操作的鸿沟,重视人性化和细节化,让科技真正成为老人的助手。例如:以不增加老年人操作负担和不压缩生活空间为目标,将健康监测和预警、警报功能集成于老人常用工具和设备,如轮椅、拐杖、手机、手表等;将生命体征、睡眠质量、坠床跌倒等监测功能集成于智能床垫等;将自动清洗、辅助站立、自动抽纸擦干等功能集成于智慧马桶;等等。

4.3 社会参与促进智慧养老社区建设

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社区养老将成为主要养老形式,因而加大社区养老力度,推进社区养老建设是当前及未来养老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我国在养老社区建设方面已有一些实践。例如,社区提供共同住宅,让年长者在同一小区内共同生活,享受社交互动和相互支持,减轻孤独感。社区中心提供健康检查、健康咨询、社交活动、共用社区车辆等服务,还为低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手工艺品制作、导游等培训和再就业机会。社区中心通常由志愿者和社区组织管理,鼓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又如,广州、深圳等城市建立了多功能智慧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上门护理、家政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支持。北京市朝阳区智慧养老社区整合了智能家居设备、健康监测系统、在线医疗等,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和医疗保健支持。上海市张江镇智慧养老社区引入智能门禁、智能健康监测等技术,提供24 小时监护、健康咨询等服务。

未来,国内可大力推广智慧养老社区建设,整合智能安防、健康监测、智能家居等系统,提供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社交互动等服务,营造老年人所需的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社区还可基于大数据技术搭建互助培训和再就业信息平台,助力老年人加强社会参与,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贡献[9]。

4.4 企业自主探索智慧养老商业模式

智慧养老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可立足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服务,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商业模式创新。例如,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探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集养老、医疗、托育业务于一体的国有养老托育运营平台,涉老业务包括居家护理、定期健康检查、远程医疗咨询等,实践中创新了数字化健康记录和电子健康监测办法,开发了各种智能设备助力老人健康管理。当前,共享养老设施也蕴藏了大量商机,企业可自主研发共享养老设施,例如共享厨房、健身房、康乐设施等。

未来,国内企业可不断探索智慧养老产业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服务,促进社会各界更具体地关注和支持老年群体的福祉,这既是构建亲老、爱老、敬老社会的重要路径,又能为养老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市场需求,还可带动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

4.5 专业人才支撑智慧养老品质提升

专业人才对行业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智慧养老行业和产业需要具备服务能力、信息技术和管理才干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首先应明确,智慧养老仍然需要专业而尽责的一线服务人员。《“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鼓励聘用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推动行业专业化发展”。应大力提升养老护理员、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从业人员和潜在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还应重视对这类人才进行创新科技应用培训,建设技术支持和帮助平台,鼓励一线人员跟踪最新的养老服务和技术创新不断学习。其次,需要大力培育和吸引具备智能设备开发应用、远程医疗系统开发应用、数据分析等技能的人才,并引导其切实深入老年人日常生活调研需求,将最新科技应用于养老服务,大幅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后,智慧养老还需要熟悉养老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组织、协调和管理养老服务团队,推动智慧养老健康发展的管理人才。

5 结 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十四五”期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将基本建立,在此框架下,我国依据本国国情,合理借鉴国外有益理念和经验,全方位、多维度优化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以创新技术手段赋能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个性化、高品质、有温度的服务,有利于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智慧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