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探析

2023-04-19杨学义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合一育人

杨学义

(海东市教育研究室,青海 海东 810700)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具体实践方法,起初提出的是“教学合一”主张,旨在拉近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教学做合一”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延伸。“做”的含义并不是人的活动本能,而是以生活环境为基础的实践行为,是在行动中产生思想,再由思想衍生全新价值的创造过程。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教学与实践不可分割,便是“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实质。

一、初中语文教学使用“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的意义

“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下五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以教学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语文教育的魅力,实现语文知识的内化。第三,“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倡导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充分检测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第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人文素质,学生能通过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直观体验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第五,“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的应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综上所述,“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能将语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高效的育人策略。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的具体措施

(一) 明确探究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教学主题明确、探究方案合理,教师须结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主题,并科学合理地设计探究方案,在特定的主题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讲,若想在语文课堂上切实贯彻“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师须积极引领学生进入主题探究情境中,根据教学需求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驱动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做合一”策略引导学生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探究和深度理解,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0 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为例,课前教师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件全貌,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语气、结构的品读和拆解,体会人物形象和情感,继而对“再塑生命”这一主题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后,语文教师须立足教材内容设计几个有价值的课堂探究主题,将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作为出发点组织主题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根据《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围绕海伦·凯勒设计以下探究主题:

主题1:品鉴海伦·凯勒的文学作品,探究其在文学领域达到的成就。

主题2:探寻海伦·凯勒的人生轨迹,并结合其生平事迹和个人经历分析她的思想观念及人生态度。

主题3:以海伦·凯勒为探究中心,对与她一样勇敢抗争人生命运的其他人物展开探讨,并找出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提炼优秀品质与高尚情操。

主题4:分析察看他人对海伦·凯勒的评价,根据评价内容从不同角度对海伦·凯勒进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主题5:综合对海伦·凯勒的了解,探究其人生观、价值观,并由对海伦·凯勒人生理念的解读引发学生对自己人生观念的思考,促进探究主题进一步升华。

以上几个主题均紧紧围绕课程内容科学设计,主题内容层层深入,均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探究与理解。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事先搜集与本节课探究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合分类后拿到课堂上作为自己的探究实践资料使用。课堂上语文教师再加以适当指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与此同时,在主题明确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能充分贯彻“教学做合一”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 制订学习计划,在课堂上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以往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的实施,教师应着手创新教学模式,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传递。语文教师立足教材内容和新型教学模式,在明确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后,需要为学生制订完善的学习方案,以学习方案为导向驱动教学进程,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迎合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深度探寻。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5 课《秋天的怀念》教学为例,教师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为学生设计学习方案:

层次1: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内容。通过反复的文本阅读让学生了解文章全貌,并简单概括作者写了关于自己以及母亲的哪几个事件,从文本出发熟悉文章具体内容和整体结构,走进作者笔下创设的文章情境中,为后续对文章的深层解读奠定基础。

层次2: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基于对文章内容的熟悉与感知,进一步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思考作者写下这些内容的意图,探究作者想要借此传达的思想感情。比如文章中有大篇幅对母亲的描写,“悄悄躲出去”“忍住哭”等行为均能感受到母亲对作者的理解、心疼和担忧,也为文章后续“我”答应到北海看菊花、看望母亲埋下伏笔,作者对母亲的遗憾与怀念之情显露无遗。

层次3: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具体写法。通过对作者词句用法、文章结构的分析,探究文章的具体写法,在此环节教师可以适当抛出一些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究指明方向。例如:“文章中没有一处字眼提到怀念,但作者的怀念之情却喷薄欲出,这一点是如何做到的呢?”学生可以围绕问题展开对文章写法的探讨,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对文章片段进行仿写,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即学即用。

层次4:总结阅读收获。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由人及己,说出自己的感悟,可以围绕“感恩父母”“直面困难”等主题结合实际生活总结阅读收获。

立足文本始末制订以上多层次的学习计划,能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起到辅助作用,并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概括、梳理、分析、品味、探究等,从阅读文章开始层层深入,了解文章写作意图和具体写法,再结合实际引发现实思考,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探究过程。教师在旁加以引导,能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文章魅力的同时提升自我,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贯彻“教学做合一”育人理念,呈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组织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生活

组织实践活动是“教学做合一”育人理念的主要贯彻手段,实践活动是探究主题和学习方案的实现载体。若想将“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有效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并确保其发挥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合作探讨这一系列的学习行为,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可通过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9 课《苏州园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立足教材文本,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的迁移应用策略。此环节教师可结合当地特色,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景观描写手法后为当地知名景观写一篇风景介绍,此项任务须依靠参与实践活动来完成。例如,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了解本地景观,搜集与景观相关的民俗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资料,并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真听真看真感受,合作完成一篇完整的景观介绍。如此一来,学生依靠自身实践亲自获取学习资料,亲身感受本地文化和著名景观的历史内涵,不仅可以实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还能加深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深入体验实践生活,拥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这些实践活动是“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贯彻手段,通过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学做合一”理念得到了充分践行,学生能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更深刻的学习感悟,呈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 加强沟通交流,师生协作共进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氛围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呈现,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决于师生间的多元化沟通交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育人策略时,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对不懂的知识内容积极发问,勇于质疑,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感悟体会,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喜悦,从而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师生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多元沟通交流的价值,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有效贯彻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基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对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及时予以评价,采取激励性教学策略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赞赏与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也要及时纠正、指导,为学生指明学习进步的方向,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其次,教师应注重多样化交流评价的有效落实。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发现彼此的长处与短板,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在此过程中,“教学做合一”中的“学与做”理念被充分落实,加之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此外,教师也可以在交流评价环节引进社会评价,将学生的日常学习成果上传至家校平台,鼓励家长配合学校、教师参与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确保学习成果评价公平公正,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引进,不仅为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改良提供了关键指导,还间接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做合一”育人理念,并积极应用在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应给予高度关注,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以此达成初中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打造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合一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