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3-04-19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苏厝小学陈秋霞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苏厝小学 陈秋霞
大单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符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规律和设定特色,以单元主题为线索串联语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整体性。相较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整合课程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有助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教学优势,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设计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素养、引领学生自我构建,最终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无论是从小学语文教材角度来说,还是从小学生自主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发展角度来说,大单元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大单元教学具有明确的主题,人文主题线索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审美的发展,能够为小学生理解单元文本内容提供主题指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能够将单元人文主题作为串联单元内各篇课文的线索,也可以作为语文知识点衔接的线索。学生可以按照主题线索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有方向地探究语文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语文课程模块化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包含丰富的语文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料。开展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设定好的单元结构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调整,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形成一个个语文学习模块,这些模块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键,而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模块化学习中实现文化素养、语言运用与建构、文化审美等各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纷纷根据核心素养导向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形成单元主题为线索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学生自主探索与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良莠不齐,影响了大单元教学活动效果,从而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单元探究活动,对小学生语文基本素养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果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就会难以跟上教师的引导,导致课堂单元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主探究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学生的语文探究效果,从而影响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成效。
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能力差异较大,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单元主题,影响了大单元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精准掌握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中各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样才能找准角度引入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设计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但是,如果教师提取的大单元主题不够准确,或者划分的大单元范畴不够清晰,就会导致引入的学习资料不符合单元主题,无法为学生提供辅助,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对策
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优势,利用大单元教学活动定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应当精准把握语文教材内单元主题,围绕主题拓展大单元范畴,串联大单元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有方向地深入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形成相应的人文体验,快速掌握语文要素与学习方法,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更具体地研究语文大单元教学,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具体教学对策如下。
(一)培养整体意识,提升思维品质
核心素养下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教师应当立足单元整体进行教学,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单元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课程内容与单元主题优化单元导读,将导读作为学生参与大单元学习的重要资料。在导读中,学生能够清晰了解本次大单元学习活动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结构,形成清晰的学习导向。
根据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本单元包括《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分别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充满智慧的道理。教师将这四篇课文与“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习作:看图画,写一写”“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内容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取人文主题为“寓言”,获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语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根据提取出来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师应当分析本单元主题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第一,“寓言”这一人文主题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与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和文化审美意识;第二,本单元语文要素侧重“阅读与理解”,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辅助学生发展阅读理解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建构能力。
至此,教师已经明确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侧重,可以按照这样的侧重进一步设计大单元导读模块:第一,随机抽读一则伊索寓言故事,说说寓言故事与你以往阅读过的文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第二,带着这种不同分别阅读《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验证你的观点。第三,分别找到这四则寓言故事的“核心道理”,尝试将道理给你的同伴讲明白。
通过大单元导读活动,教师进一步将本单元的文本内容以“寓言”整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导读过程中解读寓言中的道理,初步掌握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本环节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认知,更能够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看待本单元内容,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
(二)设计学情内容,把握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控程度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主题线索,以主题线索联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真实具体的学情调整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优化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形成真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意识、驱动学生深入探索的活动,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在大单元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根据大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了解学生学情,根据学情生成目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调整线索的方式与呈现方式。
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寓言”,语文要素是“阅读语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整合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确定学情调查方向:第一,你是否阅读过寓言故事?都有哪些呢?第二,你喜欢阅读寓言故事吗?为什么?第三,阅读寓言故事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第四,你是如何从寓言故事中了解到“道理”的呢?教师利用这样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寓言故事认知和阅读经历。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学情,按照学情生成大单元教学目标,并在目标中体现核心素养导向:通过大单元学习了解寓言故事的表达方式、故事题材和现实价值;能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了解其中的道理,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形成独特的见解;能够运用寓言故事的表达方式传递道理,为他人讲述寓言故事。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始终围绕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班级学生对寓言故事较为感兴趣、具备寓言故事阅读基础的实际情况。教师提出教学目标不仅可以为学生参与大单元教学活动提供明确导向,更能够在目标中体现语言运用与构建、文化素养和文化审美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导向。
(三)培养阅读习惯,实现自我建构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基础,也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构成之一。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自主阅读与思考体验,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完成自我建构,同步形成语文文本的阅读理解和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完成课程导读活动之后提出自主阅读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意识,阅读与思考。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复述阅读形成的见解,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既能满足学生的自主阅读与发散思维需要,又落实了语文要素,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则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将不明白的词语画出来,并猜测大致意思;对课文讲述的道理进行简单猜测和推理验证。一名学生阅读了《鹿角和鹿腿》这一故事,画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并对这两段内容的描述进行简单分析,认为这个故事的道理应当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自主阅读过后,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观点,并利用课文中的部分语句进行反向推理验证。这种自主阅读与讲解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讲解的过程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本环节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掌握阅读与思考方式,强化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健全评价体系,培育学习兴趣
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形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成果。
完成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立足单元主题设计相应的评价体系。考虑到班级学生自主发展需要,教师分别提出“学生自主评价”“小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在学生自主评价中,应当根据单元主题和语文素养进行评价,包括是否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否能够对本单元人文主题形成独到见解、是否可以掌握寓言故事的阅读理解方式等,引导学生回顾大单元学习过程,辅助学生客观认知自己。同时,教师与学生分别开展评价,主要从寓言故事的阅读理解结果、学习寓言故事阅读和道理表达的过程、学生在大单元教学各环节的学习表现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其他人眼中的自己。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在接受他人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阅读与学习方法,产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兴趣,为课后自主学习和自主成长提供可靠建议。
(五)单元梳理展示,提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将教学过程和资源整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知识点,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系统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运用能力和构建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根据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分别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寓言的题目和道理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思考阅读部分与习作部分的关联,并提出要求:“根据图示提出道理的讲述方法,根据寓言故事尝试绘制图画”。之后,教师为学生呈现“寓言”主题的思维导图,分别设置寓言故事的特征、道理呈现方法、如何解读寓言故事、如何讲述寓言故事四个子标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填充思维导图,以此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知识点。学生纷纷根据教师呈现的知识资料和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在发散思维、联动寓言故事和表达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对“寓言故事警示”的理解,从而发展人文素养和文化思维。
通过展示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对大单元学习成果进行梳理、整合与归纳,让学生在掌握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同时,将人文主题内化为文化素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单元主题教学不仅可以整合教材内容,引领学生在单元主题线索之下逐步深入学习与探索,而且能够为学生搭建单元主题自主学习空间,辅助学生深入理解单元内容,进一步感受人文主题,掌握语文要素,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