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2023-04-19山东省临沂第六中学本部吴琳琳
■山东省临沂第六中学(本部) 吴琳琳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实践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应对挑战,本文深入探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导学模式的概念、推动作用以及实践措施,旨在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为初中数学教学指明方向。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推动作用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的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每个环节和过程都有具体的做法和目的,只要认真去理解、把握教学思想,不要使模式程式化、教条化,能够创造性地根据学科特点、课型及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预设,灵活运用好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并能充分运用教学资源,课堂上能以“学”定“教”,以“学”定“导”,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导学式教学模式对新授课教学比复习课教学更有效,对理科教学比文科教学更有效,只有在借鉴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完善、补充,就能发挥它更大的效益。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导式提问、小组合作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数学学习更有吸引力。这种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授,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这种方法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是数学技能的掌握,更是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一模式下,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选择学习路径。同时,通过小组任务和讨论,学生学会了有效地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想法,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
(四)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学生在解决问题和讨论探究中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这种深度学习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掌握,还有助于知识的延伸和应用。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践性的学习
传统数学教学偏重于公式和定理的灌输,却忽略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仅停留于表面,难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习得的知识缺乏联系实际的环节,因此难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进行推理、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
(二)学生的被动问题比较突出
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和深入思考,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真正的兴趣与动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地死记硬背,而非真正领会数学内涵和逻辑。学生的学习方式常常受制于应试压力,而非探究知识的乐趣。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多元化思维的评估,仅以分数衡量学生的表现,无法全面了解其在沟通、合作、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不利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难以准确反映其真实学习水平。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变革中,一些教师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未能及时创新,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教师依赖传统的授课方式,局限于板书和讲述,忽视了更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教学形式的应用,不仅使教学过程缺乏活力,而且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一)引导式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引导式提问和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逻辑思维,通过辩论和交流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使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为例,通过引导式提问,教师可以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应用。如“表示海拔的时候,正数代表高于海平面,负数代表低于海平面,那么当我们站在海平面上,海拔是多少?”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引出正负数概念,启发他们思考数学背后的逻辑。针对具体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设计引导式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教授加法和减法规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实际情境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创设财务管理场景,让学生讨论在收入与支出中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是如何应用的。这样的实际情境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正负数的运算规则。在引导式讨论中,教师也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如“你能否想象出一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负数的应用呢?”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找实际案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
(二)设计小组任务,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设计小组任务能够锻炼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通过分组让学生共同完成任务,他们需要相互交流、协作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倾听和表达,还培养了其团队协作能力,掌握了交流技巧。
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设计“整式乘法实际问题探究”小组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整式乘法的知识来解决。例如,提供一个关于土地面积计算的场景问题,让学生利用整式乘法计算不规则形状的土地面积。这样的任务要求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问题,合作解决,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整式乘法展示和解释”任务,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特定的整式乘法题目,要求他们深入研究、展示并解释解题思路。例如,出示一道多项式相乘的题目,让学生合作研究不同的解题方法,然后在班级中进行讲解。这样的任务能够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解释能力。再次,教师可以设置“整式乘法竞赛”任务,让小组之间进行竞争与合作。教师给出一系列整式乘法题目,要求学生分组竞赛,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根据各自擅长的部分进行分工,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同时鼓励他们相互协助、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可以设计“整式乘法问题解决方案的创造性展示”任务,给出一个复杂的整式乘法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多种解决方案,然后每个小组展示解题思路,从而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三)制作数学相关游戏,提高学习参与度
制作数学相关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游戏或活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趣味性十足的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数学知识,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为例,第一,教师可以设计“勾股定理拼图游戏”,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作为拼图的三条边长,让学生组成多个拼图,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拼图边长找到符合勾股定理的拼图组合。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室外场地设计“勾股定理实地测量活动”。在学校操场或其他空旷场地设置直角三角形标志,让学生用测量工具如直尺、测量线等进行实地测量。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测量结果验证勾股定理,亲身体验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第三,教师可以设计“勾股定理寻宝游戏”。在校园内设置多个藏有谜题的点,每个点代表一个直角三角形,学生需要根据给出的边长提示找到符合勾股定理的三角形点,并收集隐藏在该点的谜题。寻宝的趣味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四,教师可以组织“勾股定理数学竞赛活动”。举办勾股定理数学竞赛,通过出题、答题、解答环节,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勾股定理知识。竞赛活动不仅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五,教师鼓励学生设计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PPT 演示、视频展示等形式,将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如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建筑物的高度、寻找实际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等,不仅能够加深对勾股定理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能够将数学内容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图像化和生动化的展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具体、更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教师使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可以进行实时演示,学生可以即时参与互动和讨论。
以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变化。第一,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随参数变化的情况,让学生通过实时动态展示观察二次函数图像与参数a、b、c 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对二次函数图像特点的理解。第二,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交互式学习。教师可以借助数学软件设计交互式的二次函数图像绘制程序,让学生通过拖动参数的值实时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自主调整参数,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际问题的二次函数应用。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二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抛物线的运动轨迹、建筑物的设计等,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学习动力。第四,利用多媒体制作互动性强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设计互动式的数学游戏或模拟实验,如通过数学软件制作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动画,让学生通过点击或操作来观察和分析二次函数图像。这样的互动资源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第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二次函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次函数相关的解题步骤、技巧和实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第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些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背景知识和应用案例。例如,介绍一些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数学历史人物或事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五)完善评价体系,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完善评价体系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实践措施,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灵活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师生之间更有效的互动和沟通,同时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以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为例,完善评价体系包括多个方面,如课堂表现、作业质量、项目完成情况等。第一,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解答,并结合课程知识进行讨论,同时评估学生的表现和理解程度。通过这种互动评价的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深度,全面评估其问题解决能力。第二,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作业题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自主学习情况也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作业题目,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反比例函数应用场景,并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评价,包括自主查找资料、辅助工具应用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三,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存在困难,教师可以采用更生动形象的示例,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实例,或者采用分层次的讲解方式,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这样的调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第四,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综合性的测评活动,如小测验、月末考试等,来了解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后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第五,基于评价结果,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例如,如果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应用的实际场景理解不深入,教师可以引导其更多地思考实际问题,并展示更多案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合作精神,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要持续创新,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一步完善导学模式,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