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推进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
2023-04-19江苏省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江苏省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周 玲
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聚焦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发挥高中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真正将教书育人落实到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是新课标重点提倡的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堂评价等三个角度系统诠释了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强调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以完善的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优质的环境。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探究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推进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困境
(一)课堂教学活动不完善
课堂教学活动是影响高中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完善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快速提升。然而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并不完善,还未完全摆脱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理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设计进行机械讲解,理论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很少有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且主动参与意识相对薄弱。教学评价作为重要的课堂组成部分则呈现形式化的状态,教师大多以生硬的习题形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或者干脆不评价,这就造成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不完善。不完善的教学活动很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缺乏有力保障。
(二)教与学缺乏对应衔接
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教的过程以及学生学的过程直接决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的“教”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当前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衔接不到位的情况,很多教师本着学科本位理念,基于学科知识的传播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行为没能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需求出发,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意识。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则以被动听讲为主,即便有主动建构地理知识体系的意识,也只能按照教师的统一教学进行被动学习。这种情况下,教与学出现错位,未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行为导致教与学目标不统一,因此很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功能不健全
教学评价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功能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促进课堂教学计划的调整,推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当前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学评价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评价功能也没能得到全面发挥,导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大多流于形式。教师主要通过简单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当堂课程学习内容提问,或以练习题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教学评价未能体现在每堂课中。除此之外,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以成果性评价为主,忽略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这就导致教学评价只有成果检测功能却未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无法发挥其对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教学评价功能的不健全没能发挥促学、促教的功能,严重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高中地理课堂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
(一)完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评一致性重在强调教、学、评目标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正确引导教、学、评等教学环节的实施。在教学评一致性落实过程中,教师会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认知特点出发,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可以通过主动思考及自主探究深入研究地理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的体验,从而实现思维、能力及情感品格的发展。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中,高中地理教师会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及时开展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及学生“学”的双向过程进行全面评价,推进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完善,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二)强化教与学的对应衔接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对应、相统一的行为。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强化教与学的对应衔接,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学行为的统一。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中,高中地理教师会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教师在课堂上会作为指导者角色,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给予学生相应的教学指导。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展现自我的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究地理问题,并请求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教师的帮助下打开学习思路。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深化学生的地理课堂学习体验,进而推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健全教学评价功能
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教学评价的作用,健全了教学评价的功能。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探究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中健全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教学活动开展。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中,教师会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展开全面评价,通过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成果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科学的反馈,促使教师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坚定不移地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评价具备促教、促学、导向等功能,能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催化剂。
三、教学评一致性推进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以核心素养为焦点的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中的“一致”主要指向教学目标。教、学、评的过程应重点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共同推进教学目标达成。高中地理教师在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统领地理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地理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中,教师应重点明确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焦点的教学目标,围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合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学生深度参与课堂互动,主动建构地理知识体系,共同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其次,教师应对课堂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学生需要通过怎样的学习方式提升核心素养,将教、学、评等主要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推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以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走进桂林山水》教学为例,学生需要借助关于桂林山水的视频、图片等研究其地貌类型、特点、成因及影响,提升区域认知素养;合作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明确圈层间的相互作用,提升综合思维素养;通过野外考察探究喀斯特地貌的社会功能,提升地理实践素养。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科学设计贴合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决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内容。教学模式的设计要从学生的核心素养现状出发,通过教师的“教”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通过学生的“学”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及品格素养,通过全面的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行为。在教学评一致性落实过程中,教师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时应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现状进行调查,明确学生对人地协调观念的认知程度、对地理区域特点的了解状况及感知程度以及对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力等。在明确学生的核心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课堂内容设计贴合学情的教学模式,立足学生学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科学组织学生探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评价,发挥教学评一致性的优势。
以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的成因》教学为例,大部分高中生对自然灾害成因中的社会因素的认知不够深刻,这说明学生在本堂课程中需要重点提升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素养。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自然灾害成因的社会因素分析中,组织学生以项目合作的形式探究如何通过改变社会因素减少自然灾害。教师采用项目组内互评、对项目成果的评价鉴定两种方式展开教学评价,以借助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对多元新型教学法的把控
教师的“教”是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落实的首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致力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应具体分析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究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在生动鲜活的地理课堂中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在探究多元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教师应强化自身对新型课堂的把控能力,认真分析学生可能会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科学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出正确引导。
以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自然灾害的成因》教学为例,基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教师组织学生对城市郊区的城镇化过程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活动开始之前,学生需要合作制定具体的调研计划及调查问卷,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仔细监督。在巡视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指出学生调查计划及问卷设置中的不足,引导学生进行完善。教师应深度参与学生探究过程,与学生共同制定实践计划。这样的“教”能够高度契合学生的需求,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组织学生深度思考及探究课堂内容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中,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而教学评价侧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是通过学生的“学”达成的,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不断增强自主探究意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自主挖掘地理问题,深度思考地理现状,科学推理地理本质与规律,实现思想、能力及品格的发展,获得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应转变被动的学习心态,主动建构符合个人需求的地理知识体系,在深度思考及探究中实现核心素养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以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列举当地的特色工业产业,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影响其区位选择的因素。在案例的具体分析中,学生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展开深度剖析,思考当地之所以发展该特色产业的主要因素。在具体案例分析、深度思考原因、探究讨论、成果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及区域认知能力素养能够得到有效发展。
(五)建构过程与成果相融合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一致性中的教学评价具有点睛之笔的作用。教学评价的实施能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展开全方位评价,呈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展现课堂教学效果,为教师及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依据,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教学评价的实施能够及时跟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为核心素养的提升保驾护航。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地理课堂实施中,教师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推进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融合,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落实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特别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动态调整教学计划,为正确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真实的评价依据。
以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探讨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的体现方式。在合作探究中,教师可以为小组每位成员准备一张评价表,要求学生在自评的同时对同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旁听与巡视的方式筛选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对其展开过程性评价。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投票的方式对整个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的不足,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在新旧教育体制交替阶段,高中地理正处于新型教学模式的摸索期,教师应秉承新课标理念,挖掘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优势,科学探究教学评一致性的具体应用,发挥教、学、评三个课堂环节的合力作用,打造高品质的高中地理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堂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