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04-19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第一小学郭伟红

天津教育 2023年36期
关键词:价值观情绪目标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第一小学 郭伟红

小学生处于心理和认知快速发展的阶段,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自我认同的挑战,其心理健康需要得到充分关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明确提出,小学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心理学更侧重于探索和强化个体的积极品质和潜能,如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同理心等,这些品质对学生应对生活挑战、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发展健全的自我观念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未来成功铺平道路。

一、人性优势的挖掘:积极品质塑造策略

(一)优势识别与培养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发掘并强化学生的个性优点和技能特长,通过观察学生在不同学科和活动中的参与和表现来识别学生的特长。教师的任务是通过积极的反馈和适当的指导来强化这些优点,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其才能的机会,包括学校的艺术展览、科学博览会或体育比赛,也可以是课堂展示、校报投稿或学校广播站的参与,这些平台能够让学生在更广泛的社群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教师也可以通过正面反馈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在特定领域取得进步或表现出色时,肯定的话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我注意到你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非常专注,运用的方法非常巧妙,解题思路很新颖”。教师的正面反馈还应延伸到日常行为和品格表现上。当学生在课堂上帮助同学、展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或在学校活动中表现出责任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认可,如“我看到你今天帮助了同学,你真的很善良、很热心。”然而,重点关注优势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劣势,教师应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如,针对内向沉默、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私下和这名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提供温暖、鼓励和支持。教师可以温和地询问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不舒服或害羞的原因,并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这种私下交流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愿意在课堂上发言。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交流技巧,帮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更加有准备和自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造一些低风险的发言机会,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或者在课堂讨论的开始阶段给予学生时间准备自己的发言。优势识别与培养策略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保持对学生优点的敏感度,并通过积极的反馈和恰当的指导来强化这些优点。

(二)核心价值观塑造

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致力于培养学生内在的道德指南和行为准则,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人的道德和伦理发展,也是社会功能和谐运行的基石。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诸如诚实、尊重、责任、公平和同情等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学习经验中。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强调诚实和正义的故事作为阅读材料。在讨论这些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诚实对人物命运的影响,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诚实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观教育。

在处理课堂纪律或学生冲突的时候,教师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面对违反纪律的行为,教师应保持冷静,避免立即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或打扰他人,教师可以平静地邀请该学生谈话,而不是当众指责。私下,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并解释其行为为何不恰当,同时强调课堂规则的重要性。当处理学生间的冲突时,教师应保持中立,听取各方的观点。例如,两个学生发生争执时,教师可以分别与他们对话,了解事情的不同角度,一起探讨解决冲突的方法,同时教导学生要以尊重的态度与对方沟通。此外,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强化公正和尊重的价值观,无论是处理学生的问题,还是与同事和家长的交流,这种一贯的行为模式有助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实践中,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遇到的情境作为教学时机,如课堂上的小争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站在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立场来解决问题,诚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并寻找共同点。通过教师的引导、示范和支持,学生能够学习重要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观,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应用这些价值观,形成健康的社会行为模式。

二、心理问题的预防:预防性心理干预法

(一)情绪调节训练

情绪调节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识别、理解和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应对日常压力和挑战的能力。情绪调节训练的首要步骤是教会学生识别不同的情绪,包括基本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以及更复杂的情绪,如挫折感或同情心。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或情感卡片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识别这些情绪。例如,教师描述一个情景,让学生讨论角色可能感受到的情绪,或者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故事中的角色现在感到怎么样?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感觉?”这种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识别不同的情绪。在学生学会识别不同的情绪后,教导学生如何适当地表达和管理这些情绪。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几种简单有效的冷静技巧。深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呼吸练习,如“四方呼吸”,即吸气四秒、憋气四秒、呼气四秒、停气四秒,重复几次,这种呼吸法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减轻焦虑或紧张情绪。另一种方法是倒数技巧,如从十倒数到一,同时想象一个平静的场景,如海滩或森林,帮助学生从情绪激动的状态中抽离出来,恢复冷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在感到沮丧、愤怒或悲伤时,找一个信任的人谈心,释放情绪,同时有助于学生获得有益的建议。写日记也是一种有益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花几分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训练强调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教师应着重于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绪是如何与思考方式和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或每周花一定的时间记录自己的感受、经历以及对这些经历的反应。例如,学生可以在日记中描述当天发生的事件以及自己的情绪反应,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我觉察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课程内容,如阅读理解或社会学习,来帮助学生理解情绪与思维方式的关系。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角色或讨论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学生能够学习如何评估情绪、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对情绪的影响,以及如何用更积极的方式来处理情绪。

(二)正向思维培育

正向思维培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如何认识并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培养其乐观的态度。在具体实施中,包括教授给学生识别消极思维的技巧,如悲观预测、过度概括或只关注负面信息等。教师可以构建一个特定的场景,如学生在考试前感到紧张。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现如何面对这种情境。这时,教师可以指出角色中的悲观预测,如“我一定会失败”和过度概括,如“我什么都不擅长”,教授给学生学会识别日常生活中的消极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更积极的方式面对困难,如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为考试所做的准备,帮助学生形成如“我已经准备得很充分,我有能力应对这次考试”的积极思维。思维重构练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下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初步反应,指导学生如何转换这些想法形成更积极的思想,如“考试是一个挑战,但我已经尽力准备,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积极的自我肯定是培养正向思维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练习帮助学生创建个人的自我肯定语句,每个学生思考一到两个与其个人优势和目标相关的自我肯定语句,如“我可以做到”“我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我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教师还可以设立积极的课堂规则和期望,来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设定一个“积极分享”环节,鼓励每个学生轮流分享当天或前一天发生的一件积极的事,可能是一件小事,如帮助同学、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或体验到的一个快乐瞬间,鼓励学生学会识别和欣赏生活中的积极方面,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自我决定性塑造:内在动力培养措施

(一)目标设定与追求

目标设定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定有效的目标。有效的目标应具体、可达成、相关且具有时间限制,这种目标设定方式有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意图,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教师指导学生设定具体和可实现的目标,这意味着目标应足够明确,以便学生能够了解何时达成这一目标,不是模糊的“我要好好学习数学”,而是“我要在下次数学考试中得到至少80分”。为了实现这一具体的目标,学生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分解目标过程,将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或短期目标,使之更易于管理和实现,如每天复习特定的数学概念、每周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练习题,以及定期参加小组学习会来讨论难题。这样的分解使目标看起来更加可管理和可达成,同时帮助学生跟踪自己的学习进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强调目标的相关性,可以适当制定与学生个人兴趣相关的目标,如学生在几何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可以指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如“掌握所有基本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目标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如“在本学期末之前”,有助于激励学生按时达成目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并教授给学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或策略。具体而言,学生要进行定期的自我检查,如每周回顾完成的习题数量和质量,从而看到自己的进步,识别哪些领域还需要更多努力,鼓励学生在每次评估后进行自我反思。学生可以问自己:我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是否需要调整学习计划?通过这种反馈和调整,学生能够学会如何灵活地处理挑战,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动力和专注力。

(二)执行力培养实践

执行力指的是个体实现目标和计划的能力,包括组织、规划、决策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教师可以引入时间管理工具和策略,引导学生使用日程表来记录学习任务、课外活动和其他重要事件。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如何创建一个周日程表,教学生如何将一周的学习任务、课程时间、家庭作业和任何课外活动等提前进行规划,将任务可视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实践。教师也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制作并使用待办事项清单,每日的任务清单包含学生当天需要完成的具体活动和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紧急性来排序,在完成每项任务后标记为完成。自我控制是执行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例如,设置挑战活动,要求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前先克制某些行为,给予一些小奖励,如贴纸或小玩具,并告诉学生如果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某项事务,如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或保持一段时间的安静阅读,就能获得这些奖励。这种活动训练推迟了学生的即时满足感,使学生专注于达成目标,以获得更大的奖励。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个新的习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持续一个月,如每天写日记、每天阅读半个小时,或者每天整理一次书桌,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自我管理和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我执行力,教师还要教授学生监测和评估自己的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每周或每两周一次,回顾自己的行动计划,反思过去一段时间里的执行情况,学生可以填写一个简单的反思表格,记录自己最初定下的目标、已采取的行动、取得的成果以及遇到的困难。教师建立一个正式的反馈机制,如每月的自我评估表或进度报告,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评估自己的进度,并在必要时寻求教师的帮助。通过这些具体的指导和实践,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有效地规划活动,形成持之以恒追求目标的能力。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融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不仅关注学生的当前需求,更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综合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出更多新一代的领导者和创新者。

猜你喜欢

价值观情绪目标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我们的目标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情绪认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