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东北全面振兴提升我国产业体系韧性的战略思路与路径选择

2023-04-19肖兴志

地方财政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韧性东北

肖兴志 肖 伟

(东北财经大学,大连 116025)

内容提要: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东北全面振兴肩负的重要使命。其中,产业安全作为“五大安全”的组成部分,在大国竞争博弈加剧背景下,重要性日益凸显。产业体系韧性是国家产业安全水平的重要体现,富有韧性的产业体系是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东北要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技术支撑,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部保障,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新质生产力建设”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坚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坚持构建更优融合环境和营商环境,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为提升我国产业体系韧性奠定坚实基础。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召开相关会议,集中体现了东北在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1],不仅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东北地区肩负的重要使命,更明确了下一步东北地区发展的新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既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东北地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东北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路径提升我国产业体系韧性,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学术界、实业界和政府部门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立足东北全面振兴的基础上,试图从技术支撑、外部保障、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和发展环境五个方面,探索提升我国产业体系韧性的具体路径,从而为新时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提供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层面的有益参考。

一、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提供技术支撑

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逆全球化”趋势、大国博弈和竞争关系愈加激烈、全球多重危机叠加的背景下,“堵链”“卡链”“断链”风险不断加剧,已经威胁到我国产业体系健康运转。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高端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全球产业竞争力。因此,东北全面振兴必须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2]这有利于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及时缩短“卡脖子”技术清单长度,为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夯实基础,更有利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加快科技强国建设,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一)发挥体制优势

东北地区应当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目标导向,建立跨地域、跨部门、跨学科的资源整合机制。充分利用区域内数量众多的研究型高校、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领军企业等比较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瞄准事关我国产业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通过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不断加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要素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将科教和产业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继续深化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着力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和效率,鼓励国有企业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方面的作用,持续增强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二)加快科技领域机制创新

东北地区拥有较好的科教资源,为了更好地将丰富的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业竞争力,东北地区需要加快在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机制突破创新。首先,推进区域内科技项目管理创新。赋予科研创新主体更大研发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自主权,促进科研经费管理目标由以财务目标为主向以科研目标为主转型升级,优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与创新激励制度。其次,加快成果落地转化。东北拥有众多国家级高新区,应该利用好其重要载体和平台功能,强化对口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同时,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畅通技术转移通道,着力破除科技创新和成果落地转化的各种障碍。再次,加快培育创新载体。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使其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要力量。同时,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孵化培育早期项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最后,强化投入。建立健全平台多元化投入体系和有效运营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各环节资金保障和科技基金投向、使用效能。

(三)强化人才引领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同时,人才振兴也是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东北地区拥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富集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利用在人口素质上的比较优势,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促产业,积极搭建好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资源平台,发挥好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效能。一方面,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建立精准、务实的人才激励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科研成果转化,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和载体不断增强人才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与量。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氛围,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切实做到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切实做到引进人、留住人、用好人,通过人才引领不断驱动科技创新。

二、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提供外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要深刻认识到东北地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绝不是一个单维度的概念,而是一个多维度全面开放的概念。[3]从开放方向看,是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的双向开放。从开放内容看,是既包括商品和要素型开放,也包括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不仅是新时代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迫切需要,更是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有效应对个别国家在国际经贸领域搞单边制裁、构筑“小院高墙”的有力保障。[4]

(一)扩大对外开放

实现东北全面振兴,要充分发挥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对外开放,以更高眼光发展开放型经济。强化开放思维,增强开放意识,完善开放举措,充分利用好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新机遇,构建更加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塑造东北全面振兴新动能。一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将产品、产业、产能投资高水平“走出去”与外资、产业、国际人才高质量“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共建东北亚经济圈。二是拓展与蒙俄合作关系。依托“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中欧班列的强劲赋能,深入挖掘中蒙、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和空间,不断拓展、深化两国在旅游、能源、装备制造业、农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三是深化与日韩合作关系。充分抓住RCEP 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日韩合作关系,恢复对东北投资信心,不断加大对东北投资力度。四是推进数字互联互通。不断推进东北亚区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及数字技术水平全面升级。同时,积极参与构建区域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并建立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机制。

(二)深化对内开放

东北地区要不断优化要素市场配置,通过深化区域间、区域内的产业合作,促进东北地区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东北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优化要素配置。要不断优化要素市场配置,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畅通商品和要素的跨区域、跨行业自由、快速流动,加快促进要素聚集方向与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匹配,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提供内生动力。二是促进东北与其他区域对接合作。要强化东北地区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深度对接,通过区域之间互联、互通、互学、互享,构建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区域产业合作新格局。三是促进东北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建设。要依据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不同,合理分工、优化布局,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以东北现代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东北新基建发展为抓手,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东北大农业、装备制造业、能源与矿产资源等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遵循经营主体需求,打破市场分割,破除地方保护,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5]

三、坚持双轮驱动,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提供可持续发展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为新时代解决好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实现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振兴指明了实践方向。只有构建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基础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才能在应对外部不确定冲击时,展现出较强的产业体系韧性,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存量规模大、覆盖面广,与生产经营及人民生活都密切相关。可以说,传统产业的平稳发展,直接决定整个产业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水平。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贡献。[6]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结构性与体制性矛盾,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不断扩大[7],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8-9]要破解长久以来困扰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问题,东北地区要结合好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独特定位,通过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不断优化技术工艺和生产组织方式,持续改善各类生产要素的排列组合和投入产出情况,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焕发传统产业新动能。

(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所谓新质生产力,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生产力不同,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代表生产力演化的一种能级跃迁,摆脱了传统的增长路径依赖,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和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10-11]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颠覆性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碳捕获、碳封存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技术不仅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12],而且重塑世界各国竞争关系新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决定产业发展能级的关键力量,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东北地区应该紧密跟踪科技前沿变革,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不断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效提升产业体系韧性和安全水平。

四、坚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提供发展方向

(一)抓住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深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然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而产业数字化转型,既是“十四五”时期东北振兴的战略支点,也是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布局相对密集,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仅有利于传统产业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链条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发挥东北传统产业基础优势,焕发出传统产业新活力,更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有效提高我国产业体系韧性和安全水平。

1.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东北地区传统制造业起步较早,产业基础较好。东北全面振兴,应该牢牢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新机遇,加快制造业等重点产业数字化改造。通过在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环节数字化改造,将数字技术赋能、应用到产业链全链条,不断调整和改进生产经营的效率效能,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2.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紧跟工业互联网发展浪潮,大力发展具有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落地运营为契机,加快工业网络、工业设备、工业软件对接全国统一的规范和标准[13],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平稳有序、安全高效。

3.加快数字化智能化人才培养。依托东北地区众多双一流高校(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良好的科教资源,加快自主培养高端数字化智能化人才,引进更多高端信息技术人才。[13]同时,加快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调整,培育更多专业化技术人员和专业化产业工人,不断提升人员对数字化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能力,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加快培育数字化智能化生态。东北地区要加大数字化理念推行力度,强化转型意识,充分发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东北地区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统一标准,促进数字系统、数字技术、数据资源与全国互联互通。加强东北地区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内数字化转型配套服务,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二)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

东北地区重工业占比较大,能源消费不合理、高能耗、高污染等环境问题一直被人们所诟病[14],资源环境约束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威胁东北地区产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15]当前,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建设生态文明已刻不容缓。[16]东北地区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性区域,拥有着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维护我国产业安全意义重大。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必须摒弃过去二元对立思维,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产业发展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应用。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转型、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发挥绿色新优势。

1.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一方面,坚决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使用,制定绿色低碳技术标准,对东北地区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绿色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促进能源产业转型。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平衡好能耗“双控”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由能耗“双控”转向到碳排放“双控”,助力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平稳发展。

2.加快清洁低碳能源发展。东北要利用好自身在风能、光能、核能等资源富集的地理优势,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能源基地建设。加大对清洁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清洁低碳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加快清洁低碳能源的推广使用,全方位、多层次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着力提升我国产业体系安全水平。

3.完善产业绿色转型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绿色考核制度,破除唯GDP 论英雄,加强绿色GDP 考核,强化监督,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完善绿色政府建设,营造绿色高效政务环境,加强绿色产业指导,制定绿色产业政策,带动绿色项目实施落地。完善绿色财政制度,通过绿色税收、绿色补贴、绿色政府采购等工具,将公共财政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创新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工具。

4.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东北要振兴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优化整合冰雪、海洋资源,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产业,将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五、坚持构建更优融合环境和营商环境,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随着全球“链时代”的到来,各国竞争日趋白热化,“卡链”“断链”已经成为威胁国家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本国或地区抵御外部不确定冲击和风险并迅速修复“卡链”“断链”问题,恢复到原有状态或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的能力,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产业链在“四链”的融合程度,直接关乎产业链韧性的强弱。[17]一国或地区的产业体系韧性是产业链韧性的主要内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必须大力推动“四链”深度融合。以更加优良的融合环境,着力提升我国产业体系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通过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和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提升我国产业体系韧性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四链”分别指的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创新链本质上是指一种涵盖了从创意产生到商业化应用全链条的创新组织模式。其核心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旨在推动知识创新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不断优化创新系统。产业链是由链条上各产业部门依据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所组成的链条状关联结构,包括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四个方面,代表了产业组织、生产过程和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资金链是由各类金融机构主体或融资渠道构成的资金网络,目的是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政府引导、财政资金和商业信贷等资金支持。而人才链本质上则是通过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等方式,建立与产业链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体系。

“四链”融合的关键在于如何“融”。东北地区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速发展。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借助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力量,促进产业发展。依托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平台聚集效应,“筑巢引凤”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形成人才链强大威力。此外,破解“四链”融合难题,关键还在于有效突破融合过程中的机制障碍。可通过创新各链条主体考评体系和激励模式,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关系,扫除融合发展过程中各链条主体后顾之忧,切实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长期以来,体制僵化、改革滞后和市场活力不足等因素阻碍了东北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必须坚持以市场化为引领、以法治化为支撑、以国际化为标准,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市场化上,要以“放管服”为抓手,不断将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在法制化上,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经济制度,提振发展信心。在国际化上,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主动对接国际经贸标准,进一步完善与国际通行标准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必须坚持以优化营商“软”环境增强产业发展“硬”实力。必须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有效带动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韧性东北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