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建设历程、主要特征与育人功效

2023-04-19张词城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文化共同体

张词城,邓 娟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1]有形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弘扬中华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等优良传统的重要场所,能够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同时,教育基地也承担着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社会责任。本质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遵循着“以国聚族到以族兴邦”[2]的实践轨迹和深化逻辑。因此,教育基地建设要立足于各类基础性场域,围绕时代主线,充分发挥其实体化、常态化、多样化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有感染力、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各族同胞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实现各民族心灵契合、情感融合,进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1]。

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建设发展历程

为深入贯彻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2006年2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国家民委关于开展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命名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利用历史遗址、纪念场所等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由此,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概念正式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同年8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宣读了《国家民委关于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教育基地明确界定为“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场所”并公布了首批27 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此后,2007年评选第二批25 家、2011年第三批23 家、2014年第四批30 家、2015年第五批60 家、2019年第六批61 家,自此共评选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26 家。在历届评选《决定》[4-8]中指出,教育基地在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往届《决定》的历史性回顾,将教育基地的作用发挥归纳如下:教育基地作为传承和展示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紧紧围绕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民族工作主题(2019年命名《决定》中没有沿用主题这一提法,而是升级为“突出主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反映各民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贡献和风采,增强各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和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展示党和国家对中华各民族以及民族地区的关怀和支持,培育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少数民族事业规划》三个国家级专项规划相继出台,提出要加强和加快教育基地建设,发挥其民族团结进步功效,也进一步证明教育基地对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性和有效性。2013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颁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教育基地建设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它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定义、评审命名原则、命名周期、基本条件、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014年,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应少做“漫灌”多做“滴灌”,精耕细作,“要把一批历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进行正面宣传”,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体化载体建设。[9]2016年,第五次教育基地评选命名,对教育基地建设提出了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要求。例如,要突出特色、丰富内容、创新方法,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传播各民族和谐发展的正能量等。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对教育基地建设提出更高的时代要求。2019年,第六次教育基地评选命名,对于教育基地作用的评价同第五次评选命名别无二致,但教育基地在评选数量上却迎来历史最高峰,仅本次评选就高达61 家,可见教育基地建设发展的磅礴之势。

2021年,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全面总结了党的民族工作的百年历程与成就,还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提升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10],这也进一步明晰了当前教育基地建设的时代主题和前进方向。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的主要特征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包括“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三个方面。“民族团结进步”既是指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更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进步。这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的核心内涵,也是当前民族工作的基础和目标,反映了民族工作的根本和方向。“教育基地”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工作的基础性场域,其中“教育”是指对各民族进行团结进步教育,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途径;“基地”是指承载某种事业的场所。“建设”意味着设置、创立,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这一概念中,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作为实体化平台,教育基地发挥着独特的沁润作用,多以隐性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且具有明确的育人内容和目标。作为公益性场所,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基地依托各类场馆资源,如学校、博物馆、档案馆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其卓越的育人潜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而作为系统性工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时代性、明确的目的性、形式的多样性、不竭的创新性特征。

(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群众性是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关乎各族群众利益,各族群众都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10],构建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的要求,推动着教育基地建设的深入发展。如今教育基地规模不断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全国教育基地从最初的27 家增长到如今的226 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遵循着受众广泛性的客观要求,通过打造全方位、常态化的教育基地“硬件”体系,为群众性教育活动这一“软件”的运行提供着基础保障。教育基地服务于各族同胞福祉,关系到国家稳定及社会和谐,它的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时代的特色各不相同,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由“阶级与革命”转为“建设与发展”[11]再到新时代“深化与铸牢”[12],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随着时代命题的历史性演变而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主题,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阶级与革命”背景下,诸多宝贵资源和重要场馆已然存在,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等,但限于历史条件,并没有政策规划建立教育基地。“建设与发展”背景下,教育基地在规模上从无到有,渐成体系;在主题要求上原则明确、主旨渐进聚焦、着力点更加集中、建设规划愈发成熟,这一阶段教育基地建设的数量规模和主题内涵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工作重心主要围绕着巩固发展各民族关系展开,表现的特征是偏重多元视野轻一体意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提出了“深化与铸牢”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时代主题和基本任务。在此背景下,教育基地建设也必须紧扣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统筹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育基地建设旨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是制定和实施教育基地建设的出发点,因此开展实践活动要注意针对具体地区、自身资源、实际民族关系情况制定方案、选择形式。例如,于田县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举办“纪念毛主席接见库尔班·吐鲁木6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大叔后人回信座谈会等活动一脉相承,这些贴近群众的活动,立足自身优势、直指人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库尔班大叔,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实现教育基地功效。也就是说,教育基地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心灵的凝聚,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的多样性表现为载体多样、形式多样。各类场馆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也决定了教育基地活动开展形式是多样的、丰富的。

挂牌而建的教育基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如伊犁州依托社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成了巩留县巩留镇库尔丹社区、莫乎尔片区卡拉巴克社区家风家训馆等。这类以社区为载体的教育基地,就设在群众身边,便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例如,上海市民宗局以上海纺织博物馆为主场,举办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专题展,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多样的教育基地,类型、活动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式共同推动了基地建设的不断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翔实丰富史实的生动体现。

(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具有不竭的创新性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基地建设的内在要求。首先,从载体来看,教育基地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各类场馆的内容、功能和发展趋势,丰富内涵、更新理念、拓展形式,才能实现自身演进发展。其次,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教育基地建设。其中,“五个认同”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实践的创新成果,体现民族理论的发展进步和内在价值。最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新起点,进一步推动教育基地建设向纵深发展。因此,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的发展新趋势,即多路径融入、新理论成果指引、内容更具时代特色、形式更具新意,这些都深刻体现着教育基地建设的创新性。

三、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育人功效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完整、全面、准确把握和贯彻“十二个必须”[13],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教育基地建设的根本遵循包括: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要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园、遗迹遗址作为社会的记忆存在、人类文化成就物化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汇聚而成的高地。主题鲜明、任务明确、优中选优的教育基地承载着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历史的精华,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培育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沃土是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挖掘教育基地蕴含的育人功效,实现其实践育人的有效性是教育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

教育基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科学指导,基于中华民族发展演进的历史主流,围绕史实展开历史教育,旨在培育教育基地参观者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正确认知历史。例如,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宜昌市兴山县昭君纪念馆、承德避暑山庄等,它们讲述着自汉代以来各族同胞交往互助、共拓疆域、共创历史的史实。教育基地立足物本,着眼于人本,以丰富、翔实的真实物证作为历史教育说服力、感染力的根本。以物证展现中华民族命脉相连的历史,阐明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进程,以及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的轨迹。例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等教育基地等,展示着中国各族同胞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伟大胜利,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在共同危难中的团结互助和爱国主义精神。在诸多物证史实构建的教育场域中,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的时空维度,拓展受众的历史视野深度和广度。在我们的历史时空中,真切的“事”、实在的“物”作为记忆的节点,构成“我们”从何而来的根基依据,通过塑造中华民族集体记忆认同的根源,培育自觉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只有基于从何而来的历史自觉,我们才能清晰把握当下的历史维度,以历史活动实践主体的自觉,洞察历史使命,将历史主动性牢牢把握。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才能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也就是说,将先辈过往得失的宝贵经验、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内化为我们的智慧、信念,树立历史自觉意识、历史批判精神和历史主人翁自知,培育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在教育基地中,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财富生动有效地转化为我们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历史觉悟。

(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教育基地通过直观的物质环境和强烈的文化氛围,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教育基地立足于中华文化由各族文化汇聚而成的历史史实,通过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讲述中华文化的故事,促进参观者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升华。在遵循“从认知到情感再到人格形塑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梯度过程”[14],使参观者鲜活认识到中华文化内涵博大深厚,深切感知各族同胞命运相连。例如,中国文字博物馆通过展示古代民族文字、传统民族文字、新创与改进民族文字等类别,系统介绍我国55 个少数民族特有民族文字的有关情况,有力地言说中华文化海纳百川之态,根繁叶茂之势;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则以各民族乐器为媒介,讲述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与一体共生共荣,并行不悖。在教育基地中,有形有感之物有力地促进着参观者对中华文化从模糊感知到清晰认知再到情感认同,进而直抵内心,内化为自身的文化人格、文化自信,实现参观者同中华文化的紧密连接,对中华文化意蕴由被动的受体转换为自觉的行动主体。

首先,历史和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源自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今”成于“古”是基于自觉对“古”之继承与发展。作为历史见证与文化传承的教育基地,珍藏着各民族水乳交融的历史事实,这些具有不可代替性、不可再生性的宝贵资源是进行中华文化教育的实体基石。其次,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原则性关系,阐明多元一体二者辩证统一,二者构成的包容性张力,使中华文化得以生机盎然。最后,通过深入发掘各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件、人物、历史资源,解读其中的文化价值,直观展现各族人民在融汇共通中创造的多彩文化,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展示着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风貌,反映中国各民族的多样性和交融性,以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在中华文化多元并包的博大维度中,涵养参观者的文化底蕴,沁润参观者的文化认同,增强参观者的中华文化自信,在自信的中华文化力量中实现参观者最深层的文化认同。

(三)助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教育基地是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符号,蕴含着中华民族大家庭最具感召性的力量。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共创共荣的命运与共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并且最终凝练于爱国精神之中。所以说,激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深层次的精神凝聚力,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内核,以各族同胞命脉相连的历史事实为支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凝练和升华。教育基地记录真切的时代故事,融聚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使参观者直观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参观者感知力,增强其自信心。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召下,汇聚各族同胞的意志,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基地的实体符号凝结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构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贵和尚中等富有感染的教育场域。例如60 多年来,青海原子城见证了“两弹一星”的伟大精神和民族团结的历史时刻;宁夏六盘山红军纪念馆见证了“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记载着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彝海结盟”遗址见证了党开展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等。在物证和史实面前,抽象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得到具体化解析,转换为有形有感可触碰的“物”,有效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转换为可得的实践教育,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厚植、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

四、结语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关乎国本,教育基地建设是基础性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基地不断推动自身发展,深化自身建设。在新时代理论的引导与开拓下,教育基地建设内涵不断丰富,我们应进一步把握其建设特征,发挥其培育功效,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增益中华民族共同体。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文化共同体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