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实践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路径

2023-04-19曾雅婷副教授薛一凡李宾通讯作者教授博导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

商业会计 2023年6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专业课程思政

曾雅婷(副教授) 薛一凡 李宾 通讯作者(教授/博导)(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100029)

“课程思政”是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面临外部高质量人才市场需求和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双重压力下,对教育主体培养高质量经管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做好对青年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如何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是当前形势下经管类专业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作为一门理论专业性与社会实践性兼具的经管类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有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术能力一体化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相比于其他课程,“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以真实的企业作为分析对象,课程教学内容与现实经济社会的连接更加紧密,因此引入思政元素更容易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灵活高效衔接,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培养既具有较强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

具体来说,“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是新时代教育发展改革的有效途径。“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开展课程思政是满足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从社会环境层面看,面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现实环境对经管类专业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育人要求。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和层次看,政治思想觉悟高、职业技能素养好、心理素质健康是各用人单位考量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这对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特征看,他们大多具有接受能力强、思维反应快、独立愿望强的特点,处在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时点。充分发挥“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思政的价值,深入挖掘相关思政内涵并将其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可以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构建以专业能力、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一体的培养新格局。“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开展课程思政是促进新时代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不论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还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都需要系统内外部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作为经管类专业课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以点带面,可以有效改善“重专业能力、轻理想信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畅通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更好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经管类专业知识体系中,“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不仅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也是与现实资本市场紧密相关的课程,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与现实意义,但目前该课程的思政建设仍相对滞后,师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并以此提升课程体系的融合性。

(一)加强师生对课程思政的关注程度。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实践的应用,各专业对课程思政在育人环节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深化课堂知识中发挥的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目前,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与思想体系已在逐步形成与完善中,但从探索情况来看,仍存在发展不平衡、教育主体积极性不高、内容体系构建不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贯通不强等问题,未来还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从任课教师角度来说,目前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政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体系构建不够完善、对课程思政理解不深入等问题,在课堂上更关注知识和理论的传播以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导致学生对课程的现实内涵、育人理念理解不够。从学生角度来说,部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课堂中的思政知识接受度不高,从而影响了思政素质水平的提升。因此,未来需要从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提高课程思政的成效。

(二)提升课程体系的融合水平。“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是通过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设立的,课程需要从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出发,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课程既要高于实践,反映国际上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成果,又要服务于实践,能够用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因此课程的发展与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水平、企业发展程度息息相关。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部分教材中所采用的案例过于侧重国际案例,对我国国情的体现不足,对思政元素体现不够。此外,在教学内容较难且多的情况下,传统的课程体系设计中更侧重于专业知识,思政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开发课堂思政元素,用好“大思政”资源,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经济成就、发生的历史性经济变革作为思政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科学合理地做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以及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融合。

三、“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可以概括为“123”,即“一个目标、两方主体、三种模式”。一个目标,即围绕课程思政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入挖掘课程专业性背后的思想政治性。两方主体,即既要不断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也要重视学生的发展特点,从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的两方主体共同发力。三种模式,即“相辅相成式思政”“全课程贯穿式思政”以及“兴趣激发式思政”。

(一)课程思政目标。“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总体定位是面向会计、财管以及其他经济管理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或选修课。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财务思维,引导学生透过财务数据去看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经济活动,提升学生对于资本市场的敏感度与判断力。在结合学科特点和思政理念基础上,课堂的教育目标除了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达到以下几点:一是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财务人员的从业精神和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尚情怀。二是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了解财务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高素质财务人才。三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具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健全学生人格。

(二)课程思政开展主体。“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思政的成效看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要破解思政内容的“孤岛现象”,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一是要将不断满足学生对更高质量的专业课需求作为“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开展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思政教育程度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结合真实的企业案例作为分析对象,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性、社会性和成长需要,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课程思政带来的收获和成长,增强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三是要关注学生的评价反馈,课后通过提问或“雨课堂”等线上线下模式收集学生反馈,以不断完善改进课程思政的方法、形式。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要调动起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更新教学理念。任课教师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会干扰专业课本身的教学活动,相反还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使课堂内容更加饱满丰富。要改变重视专业知识和书本理论、不重视理想信念和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专业课教学要过硬,思想教育更要重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维要新,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在课程设计中重视实践的作用,在使用财务专业理论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把“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这个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以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作为教学案例,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新时代奋斗者。二是要提高教学能力。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财务系统快速升级迭代对专业技能的更新,当代大学生对更高质量专业知识的需要,任课教师在内外部的双重压力下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根据“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专业特点,以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作为思政资源,既要将国际上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成果展示给学生,又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用事实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三是厚植教学情怀。任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同时要加强自身对政治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保持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任课教师要掌握前沿的学科热点,关注时代社会的发展,要从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任课教师要重视师德师风,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三)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构建“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思政内容体系,需要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和方法,做到既不把思想政治内容生硬地搬进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也不能简单地以专业课程中的思政知识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是要合理设计总目标,并系统地进行规划分布,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循序渐进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相向而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设计“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思政内容时,可以从相辅相成、课程全过程以及激发学生兴趣三个角度入手进行设计。

1.相辅相成式思政。成功的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充分、有效地挖掘专业课程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系统化设计,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起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内在契合关系,由浅到深、由知到行,由知识理解到价值认同,不仅使学生的思想接受洗礼,而且能更深入地理解课程中的专业知识点,以发挥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的协同效应,在提高学生思政水平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学质量与内涵。“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在设计思政内容时还要重视思政内容能否提升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做到既丰富专业学科教育内容,又实现知识与价值体系构建的统一。例如在讲解现金流量表这一章的相关知识点时,课前引入疫情期间知名企业的现金流危机案例,既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析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现实意义与具体的分析方法,也使学生深入体会我国在疫情期间企业间、企业与金融机构间如何发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抗疫精神。

2.全课程贯穿式思政。“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内容包括对企业的资产质量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分析、利润质量以及现金流量质量分析等方面,并以此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筹资能力等做出评价。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受到课时以及专业课内容的限制,若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某一次或是某几次课中强行“塞入”课堂教学中,会使学生产生突兀生硬的感觉,育人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课程可采取化整为零、全课程贯穿思政点的策略,牵住“牛鼻子”,找准“契合点”,梳理各个章节的专业知识点,从中找出思政切入点。课程的内容是思政教育的落脚点、支撑点,要以点引线,以线带面,以专业知识作为落脚点,以课程思政元素为线,全方位育人。表1 结合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循序渐进提炼了思政点,从“小我”出发,如在校期间的学习作风、从业的职业道德与准则,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倡导,最后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切实做到思政点与知识点的渗透与融通,培养政治站位高、专业能力强的新时代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的复合型经管人才。

3.兴趣激发式思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课程思政知识点的设计中可围绕大学生关注的时事问题为突破点,灵活机动地在引起学生关注的时政点加入对思政问题的探讨与思考,以此提升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地体悟到企业经济管理中财报分析的魅力,并在课堂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师生互动元素,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讲授课程的第一章 《概论》 时,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要在学习期间打牢基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将专业知识与学生有兴趣的时事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究关系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热点问题,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有效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四)课程思政案例。本文从相辅相成、课程全过程以及激发学生兴趣三个角度入手全方位地进行了思政内容的设计,下面以第五章《利润质量分析》为例,探究如何将该章节的核心知识点与“和衷共济、爱国主义抗疫精神”相结合进行课程思政。

1.课程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基于企业利润表分析表中各个会计科目的含义与利润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利润质量分析的内涵与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企业利润质量的能力。

2.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如表2 所示。

3.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在讲解本次课的具体内容之前,先通过问题导学法,请学生思考我国2020 年不同行业企业的利润情况,引起课堂讨论,吸引学生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利润质量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图1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我国现实经济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在遇到“新冠疫情”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冲击时,大部分企业的利润都受到了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作为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的主体,应该如何应对,提高利润质量呢?

图1 2019—2020 年全国各行业企业利润总额变化情况

之后,以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全国知名企业纷纷捐款为案例分析利润质量,如表3 所示。这些捐款虽然在短期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但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有利于全社会尽早战胜疫情,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典型企业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企业在全社会受到疫情冲击时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使学生理解本节的核心知识点——企业利润质量,并不能简单地从利润额的高低进行判断,而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收入与支出情况再做具体判断。

表3 新冠疫情期间部分上市公司的捐赠情况

四、结语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实施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本科专业教育发展要求、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当前思政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实践课程思政的路径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有效开展课程思政。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专业课程思政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