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生命剧场引入社区养老服务实务研究

2023-04-19方丽芬冀晓颖李美颉郭渊张岩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老龄化

方丽芬 冀晓颖 李美颉 郭渊 张岩

摘 要:就目前而言,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养老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养老政策,其中社区养老是养老服务中最常见的一种服务类型。本文主要是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作为关注点,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将老年人生命剧场引入社区养老服务中,从概念内涵、可行性、具体服务策略三大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考虑不同特征老年人的需求、注意敏感性和同理心、注意人际互动、强调老年人的参与。

关键词: 老龄化;老年人生命剧场;社区养老服务

引言

中国人口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开始显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2001~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4亿。

世界卫生组织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积极老化的概念,积极老化的理念是在健康老化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研究,特别是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后提出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积极老化倡导老年人必须有健康的生活和有贡献社会的机会,强调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性。积极老龄化的最终目的是使老年人发展独立的潜能,维持身心健康,持续参与社会,达到老有所为。而老年人生命剧场就是帮助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减少孤独感,让老年人重建自我,實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减少社会缺失感,提升社会认同感,有利于实现积极老化,符合积极老化的概念。

老年人生命剧场是一个新兴的剧场形式,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可以思考并运用于老年人服务中。本文对老年人生命剧场应用的理论和策略进行探索,创新老年人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从而推动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的实践发展,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技术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一、老年人生命剧场的概念和内涵

老年人生命剧场追根溯源的内涵来自于“一人一故事剧场”(Playback Theatre)概念的提出。1975年,受70年代“实验剧场”的影响,又加之本身对于“口述传统”的研究和对尼泊尔村落的田野调查,以及心理剧的实践经验的启发,Fox创造出了“一人一故事”剧场随后引出老年生命剧场的内涵。

一般的戏剧就读者来说,剧本就是戏剧;就观众来说,“戏剧是剧场中整体的呈现,包括演员的表演、舞台的景观、服装和造型、音乐音效、灯光等多方面的技术和艺术”。而“老年人生命剧场”没有精致的道具和技术,同时也抛弃了“文本式”的剧本,其剧情故事完全源自老年人群体的口述。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形态,老年人生命剧场不需要读者,而需要观众;不需要优美的文字,而需要动人的故事和情节。与一般戏剧相较,老年人生命剧场更加重视即兴创作与以往日子的回顾,也具有独特的演出结构。

老年人生命剧场是一种即兴剧场表演,核心理念是认为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尊重、倾听。老年人可以选择将自己的故事向工作者分享,工作者进行故事重演,在这个过程中,老人和工作者获得自身的体验,最终目的就是用故事服务彼此。每一个故事是每一个单元,演出会有多个故事,视乎多少老年人进行分享。演出单元的核心是追忆老人生平的故事,而追忆故事又可以具体分为五个步骤:访谈、场景布置、上演、致意、回归说故事人。

访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和整理故事重点, 可分为“谈”与“访”两个部分:前者是故事产生前,社会工作者对所有老人谈话,引发和诱导故事产生;后者是已出现说故事的老人时,社会工作者将焦点转移到说故事老人身上,对其进行访问。

访谈结束,社会工作者摇身变为导演,指定老人演出的形式,然后下达“请看”的指令。这时,其他工作者会播放过渡的音乐,接着工作者在彼此不交谈的情况下,运用肢体建构演出的开场画面或主要画面,使原本的空台瞬间变成即将展现戏剧行动的舞台。

上演,对叙事性结构的戏剧来说因为有具体的剧本,所以演员一般要经过长时间排练。而老年生命剧场的即兴演出形态,则更加贴近真实生活状态及当下情感反应的直接展现。

致意,致意是剧场中最为庄严和神圣的时刻。当故事的表演结束,社会工作者们在舞台上转身,用诚恳的目光注视说故事的老人,既无言语也无动作,只有眼神和表情。

回归说故事人,回归说故事人是整个演出单元的最后一步。 故事的表演结束,社会工作者会让说故事的老人发言,表达观看后的看法,也让他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和情绪。

以上五个步骤即是表演单元的基本结构, 也是老年生命剧场的基础。戏剧的能量在其中流动,自观众区流向表演区,又从表演区流向观众区,于整场演出不断循环往复。

二、老年人生命剧场应用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可行性

(一)老年人生命剧场比较容易理解和入门

相比较于其他专业的养老服务技术,老年人生命剧场更容易理解、入门。它并不强调专业的表演技能,其剧情故事完全源自老年人群体的口述,在这一过程中,让每一位分享故事的老人都能够回顾自身的经历,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老年人生命剧场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优势

1.对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有两个重要的辅导技巧,分别是怀旧和生命回顾。怀旧指的是回顾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时间或时刻,从回顾中重新体验快乐、成就感、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生命回顾是指生动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鼓励将整个人生的经历尽可能详尽地倾诉出来,重建完整的自我,达到内省的目的。而老年人生命剧场的表演来源于观众对自己故事的分享,在演绎过程中,身为表演者或观众的老年人都能从中获得心灵慰藉,回顾人生经历,宣泄内心压抑的情感,这与老年人社会工作的怀旧和生命回顾技巧具有一致性,两者结合更有利于推动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2.对于老年人

老年时期是人生过程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老年人会经历生理和心理的老化过程,在心理上会产生情感支持、感情宣泄,人际交往等多种多样的需求。而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一环是强化老年人的社会功能服务,让老人融入社区,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满足老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引入老年人生命剧场,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相关心理需求,符合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强化社会功能服务要求。

第一,老年人生命剧场可以协助老年人情感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可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有一些体验或情感可能长时间压抑在内心里面无法排解,老年人生命剧场可以老人在演绎或观看的过程中,重新体验当时的过程和情感及反思,能够协助老人们释放积压在内心多年的情緒,进行情感宣泄或情感慰藉,获得精神满足,给予老人情感支持。

第二,老年人生命剧场可以协助老年人生命价值实现。每位老人都会经历身心的衰老,在这一过程中做事会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感觉自己的生命价值因为年老而无法实现。而老年人生命剧场可以让老年人通过回忆、讲述过往的成就、重要事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自我或重建完整自我,获得过往荣耀体验。在即时重演的观看中,可以从第三者角度重温自己过往的成就或重要时刻体验,并且老年人与其他观众一起观看一定程度上等于其他人见证了老年人的时刻,可以协助老人们获得认同和自我实现感,找回自尊和荣耀。

第三,老年人生命剧场可以协助老年人建立支持系统。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或者传奇或者平淡,但是这种故事往往是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老年人生命剧场注重社群的链接,在自身社群中,老年人观看自己讲述的故事时,其他老年人可能也会有相似的经历,他们或者对同一件事唏嘘不已,又或者是同仇敌忾,他们能够在这里抒发自我,也能够情感联结,寻找兴趣相投的好友。

第四,老年人生命剧场可以满足老年人参与娱乐活动的需求。社区中任何一位老年人只要有意愿有能力都可以参加老年人生命剧场,分享属于自己的故事。老年人生命剧场不要求老年人具备任何技能,并且不需要很多花费,可以吸引老年人视老年人生命剧场为其中一项娱乐活动。另外,如果有老人不愿意分享故事,作为观众也可以在观看过程中满足其观看体验,满足其参与娱乐活动的需求。

三、老年人生命剧场于社区养老服务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充分考虑老年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需求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运用老年人生命剧场的这种方式方法,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不同的年龄特征和需求。不同年龄特征和经历不同的社会背景的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例如,部分高龄的老年人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到现场去参加演出或者观看演出,对这一部分年龄阶段的老年人运用生命剧场的形式进行社区养老服务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科技在不断发展,现场不能参加可以选择云参加的方式。因此将老年人生命剧场应用于社区养老服务时要在充分了解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做好实际调研才能使服务更有效。

(二)以老年人为中心,强调老年人的参与

老年人是社区养老服务的核心,因此老年人生命剧场的引入主题也是为老年人而服务,因而更应该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老年人应该是项目的参与者,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剧场的成立、排练、演出要充分考虑体现老年人的话语权,使其能够参与每次的决策,进而调动老年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积极性,不仅要使老年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而且要鼓励其关注群体权益。社会工作者、社区人员要协助鼓励老年人的参与,随着剧场的发展,要注意自身身份的转化,即从一开始的引导者变为协助者,最后完全将自主权交由老年人掌控,让老年人自己主持、组织相关的排练、表演,这也有利于激发老年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进行规范化培训与管理

老年人生命剧场虽然是社区养老服务,要求的表演专业性不高,但是作为社会工作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应该为演员提供一定的规范化培训,聘请专业的的教师让老年人了解基本的表演常识,并且在排练的时候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长。社区可以设置相应的岗位,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或其他社区养老服务者对老年人生命剧场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也应该促进老年人间的相互监督、协作,共同为剧团发展而努力。另外,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方式,也应该注意它的科学性,因此聘请相关服务者应该进行专业评估,这也有利于管理和保证质量。

(四)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在老年人生命剧场排练、商讨剧本的时候,无论是作为演员的老年人还是作为观众的老年人,作为社会工作者都应该注意老年人的敏感性及工作者时刻保持敏感性,运用同理心去陪伴老年人。进入老年,部分身体机能会逐渐衰退,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更加有爱心和耐性,对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情况有一定的敏感性,例如老年人听力可能出现衰退,老年人生命剧场演出者应该提高音量或借助设备以让老年人可以清晰地听到演出对话及音乐。在平时的排练或演出中,服务者也应该注意老年人在表演过程中的困境和需要,及时给予引导、回应和处理,再根据所观察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介入服务,这也有利于体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

(五)适应国情,符合我国老龄人特点

老年人生命剧场作为外来新兴的服务方式,将剧场形式、技术引入本土必然要进行技术创新和本土适应,因此,将一人一故事剧场应用于社区养老服务要适应本国国情,每个国家老年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需求和特点,例如,失独家庭在中国就是一个特殊的案例,老年人生命剧场可以关注国内失独家庭的心理创伤问题。另外,针对中国有些老人好面子的特点,运用老年人生命剧场时也应该注意和考虑相关特征,表演时不会使故事分享者感到难堪。再者,中国作为一个有地域广阔,文化多元的国家,老年人生命剧场的引入可以结合相关的传统艺术、民族特色以吸引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参与。

四、结论

老年人生命剧场借鉴了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在我国有一定的实践,但是相关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老年人生命剧场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发展及实践,丰富老年人生命剧场的实务应用。将老年人生命剧场的具体策略构想给予实践经验的支撑,提供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既宣传了老年社会工作,促进居民对老年社会工作概念的理解,又推动了社会工作整体的宣传与发展。

老年人生命剧场充分考虑不同特征老年人的需求,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注意敏感性和同理心,注重人际互动,强调老年人的参与,适当吸引和奖励,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以保证质量。采用“专业社工+义工+演员+志愿者”的模式,为前来参与活动的老年人群体提供完整、独特的组块化服务,使老年人在活动中有丰富有趣且参与度极高的活动体验,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科学性,且适应我国的国情。

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研究者由于自身水平和理论知识存在的局限,未能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前沿方法,并且没有充分借鉴其他戏剧理论和戏剧形式对老年人生命剧场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应用的具体策略进行补充和创新。其次是由于实务经验的局限,仅仅在理论层面进行思考,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再增添相关的实践经验进行思考与探究。

总之,老年人生命剧场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地完善和推进。(本文系大连科技学院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倒转流年——老年人生命剧场实务研究,编号:x202213207040)

参考文献:

【1】Salas,J.即兴真实人生——一人一故事剧场中的个人故事[M].李志强等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7.

【2】李霄龙.简析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结构[J].时代文学, 2015.

【3】路晓丹.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探索[J].现代交际, 2017.

【4】徐守勤.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 2005.

【5】林文兄.浅析社会工作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创新[J].现代交际, 2018.

猜你喜欢

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祖母的小帮手:老龄化世界需要更多可随机应变的机器人
开业护士制度或可应对老龄化
刍议产品设计与老龄化市场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