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评价内容与方式
2023-04-19张双双
张双双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评价应以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和课业质量为依据,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发挥评价与考试命题的导向、鉴定、诊断、激励、调控与改进功能,判断学生素养的达成度,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教学评价应以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和课业质量为依据,以促进师生发展、以学评教为指导理念,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过程进行有价值的判断。以往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这种评价方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发展性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评价内容立足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实施学习多元评价,将评价贯穿于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一、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内容
(一)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评价指标体系应立足于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来了解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可从师生两方面来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补充、调整和优化。
评价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准备,教师课前的备课,课堂中准确、精彩的输出,课后及时的反思。评价学生课前的预习,课堂学习参与程度,包括个人参与,及团队活动,评价学生课下作业,历史实践活动。教师在评估学生平时参与度可以用量化方式统计,比如教师可以打印学生名单,列出学生课堂上单独或者团队回答问题次数、质量等,评定等第,课后作业上交情况及质量好坏打出等第,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衡量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通过这种等级化、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可以更加全面、公正、客观地了解初中历史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帮助师生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评价师生对历史学核心素养的掌握
新课标突出强调,历史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1)唯物史观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唯物史观是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我们正确认识历史的基础。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唯物史观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歷史任务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挥者等。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看待历史。
【案例1】
1.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政治开明,国家统一;文化政策开明;‚经济发达,封建农业、工商业活跃;唐朝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魏晋诗歌文化的基础。
命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诗繁荣的历史解释,涉及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的内容。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
【案例2】历史地图不仅蕴含了时间和空间信息,也承载着地图绘制者的认识。
1.上述四幅地图分别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四个朝代的疆域图。根据先后顺序排列。(4 分)
参考答案:A、B、D、C
命题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时空观念的掌握,学生常将史事前后顺序弄颠倒的现象,有时甚至可能闹出笑话。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在考试中也应适当渗透学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并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加以运用。
【案例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材料二参与火烧圆明园的英国陆军军官赫利思回忆:“几天后,便决议烧毁圆明园。第一师(指英国第一步兵师)奉命前进到那里,我们在下午很晚的时候才到达......我们更奉命掠取我们所能掠到的一切,并携带车辆载回我们所喜欢的东西。”
材料三法国阿尔高特将军回忆圆明园遭洗劫的情形时说:“所有可以带走的贵重物品,包括黄金、白银、钟表、法郎器、瓷器、玉石、丝绸和刺绣品,以及其他众多的贵重物品都被联军夺走。”
(1)仅用材料一能否证明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焚毁的?
(2)材料二、三是否可以作为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证据?为什么?
(3)为更有力地证实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除英方、法方外,还可以补充哪几方的证据?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否,该照片只能说明圆明园被焚毁;该照片中没有出现英法联军(孤证不立)。
(2)是,材料二、三都是参与劫掠、焚毁圆明园的军官的回忆;作为侵略者自陈暴行当是可信的。
(3)中方,作为受害者的控诉是有力的证据。第三方, 作为第三方亲历者的记述是有说服力的。
命题分析:上述案例体现了对学生史料实证的考察。史料是历史认识的依据,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载体寻找证据,全面、客观了解和认识历史。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的表达对历史的看法。
【案例4】
从1942年“二战”的历史看,希特勒(纳粹德国)真如海报所绘的已“奄奄一息”了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是,因为1942年,纳粹德国的侵略势头更加疯狂,如大举进攻斯大林格勒。
命题分析:上述案例体现了对历史事件的解释考察。历史解释要依据史实,客观辩证。
(5)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学生探究历史应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以服务于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
【案例5】
材料一: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
材料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材料三:毛泽东在政协会议上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四:习近平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就的介绍。
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小论文,谈一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民进行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命题分析:上述小论文回顾了近代化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近代化探索历程,渗透着一代代中国人为了国家前途命运抗争的家国情怀。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
(一) 诊断性评价
在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其对学习内容的感受和体验,并把评价结果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
(二)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对学习过程、结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情感、态度等诸因素所进行的全面评价,采取目标和过程并重,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交融的价值取向。如课堂评价、日常评价等,但都必须立足于有效实施教学,侧重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并将其落实于教学行为和方法。
(三) 表现性评价
通过完成表现性评价,学生能感受到历史学科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表现性评价是新课程历来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主要用来测量不能被客观性试题很好测量的学习结果。表现性评价需要创设一定的主题活动,例 如历史古迹调查、历史探究活动、历史辩论赛、历史资料收集、历史论文撰写、编辑历史报刊、历史分析图表制作等。
历史学习表现性评价反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等级或者一个分数,分数、等级是对学生实践活动能力、个性发展的积极肯定,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和适当鼓励,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评语”。评语是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一种交融,评语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使其吸取经验教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四)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是教师依据课标在某一学习阶段和学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特别侧重对学生学习任务质量和进步程度的评价。纸笔测验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初中的纸笔测验在考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时要关注学生的特点。
【案例6】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 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7.请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将下表补充完整 (填写序号) 。 (3分)
8.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历经艰难曲折,从“独立自主、主动融入、聚焦特色”,不断深化拓展。 为研究“中国主动融入世界”这一主题,你可以补充哪则史料并说明原因。(3分)
9.基于史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6 分)
命题分析:本题运用多样的史料,追溯了中国式现代化漫长的历史过程及成就。借助历史图片、文字资料的阅读、辨析、提炼,意在考查学生表述、理解、感悟、运用等历史学科能力,使学生加深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使得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本题渗透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我们要牢记历史教师使命,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薇薇.三个层面改进初中历史教学评价[J].江苏教育,2022年,11(期):74-75.
【3】宫波.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以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为例[J]辽宁教育,2019 年第 8 期(上半月):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