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有效开展
2023-04-19胡其木格
胡其木格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映入群众眼帘,当前教育重心逐渐重视培养学生个人能力。音乐能够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合唱训练,能够在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舒缓情绪,改善教学现状。本文介绍合唱训练作用,并提出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策略。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合唱训练;策略
引言: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优质合唱训练很有必要。随着我国大力推进,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使其在认识到音乐张力的基础上,达到审美和情感的双重提高。在注重合唱训练前提下,充分地调动起学生音乐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相应的教育活动。
一、合唱训练作用
音乐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借助于外部条件和自身灵感,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初中学生而言,优质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一种艺术意识,从而提升学生音乐素质。与常规音乐教学方法相比,合唱训练更注重于学生的合作,需要学生在群体的共振中找到节奏感和节奏美。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摆脱“不愿张嘴”的窘境,在群体中进行“模仿”和“学习”,提高自身音乐水平。与传统教育方法相比,现在学生已经从单纯的模仿教师变成学生之间的互相推动,在得到更加豐富教育对象的同时,学生也更加积极地参加到有关的教育活动之中。
二、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策略
(一)提升学生基础水平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收获优质教学效果,通过加强学生合唱基本训练,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学习音准、音阶、音色、节奏等方面基本音乐知识和技巧,为学生合唱打下扎实的基础。合唱结果常常是由学生声线决定,所以在进行合唱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喉部力量的练习[2]。
比如,在合唱低声部时,声音自然流出,有一个清晰的音阶,打开嗓子唱歌,有响亮音质。而在高声部时,使声音圆亮。比如,教师在教学《保卫黄河》的时候,让学生轮流表演。第一,通过多媒体播放《保卫黄河》的演示影片,让学生跟着练习。第二,让学生进行轮唱,在轮唱的过程中,保证歌曲的节奏是统一的。第三,教师对学生进行循环演唱技术指导。第四,合唱《保卫黄河》。第一次和第四次,是齐唱,然后中间是两次轮唱。教师也对这首民歌进行深度的指导,通过对民歌的音乐速度、力度、旋律特点、音乐情绪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对这首民歌的音乐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进而提升学生歌唱技巧。
(二)培养合唱意识
在中学音乐合唱教育中,首先对其进行有效训练和提高合唱意识。因为,在刚刚开始进行合唱的时候,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感受到这种音乐艺术韵味,所以,从学生进行训练开始。一般情况下,学生比较喜欢自己唱歌,对合唱并不了解,所以学生无法满足合唱所需要的音乐整体性、协调性,很难在比较快速的时间里将合唱之中的和声部分唱好。所以,教师应该在音乐的课堂上,让学生在对合唱曲进行欣赏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对音乐当中的力度、音量、音质、音色等方面进行更深刻的剖析和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歌唱的艺术之美,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将歌唱好。
比如,在进行合奏《十送红军》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合唱意识:教师告诉学生,在演唱时,大家要做到“大同小异”。在歌唱中,两个声部是一种配合与协同,所以,歌唱旋律声部学生,在歌唱自身声部的时候,注意倾听二声部,并及时调节自身声部的音量,让两个声部互相配合。并且将这两种声音逐步调整到协调、均衡的状态。
(三)增强感官配合
与传统唱歌方式相比,合唱不仅注重总体的表达,而且对个人唱歌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唱歌练习的时候,由于学生的音色变化、情绪变化,都会导致合唱效果有很大差别。另外,部分教师在进行合唱团教学时,过分强调对学生演唱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唱”,忽视学生的“听”,由于缺少有效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在中学合唱训练中,应注意“声”和“听”的协调,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在听力方面,教师运用和声段落指导学生,找出学生在语音上的差异,并通过与单一音段的比较,让学生明白单音与双音在声音上的差异;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根音和冠音,并把握自身音色特征和语音特征,从而奠定合唱训练的基础。听力训练是逐步进行,教师采用从单音程到多音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与常规单一合唱训练相比,通过引进“音程”和音色认识,让学生找到平时被忽略歌曲的细微之处,并有意识地查漏补缺。在相应合唱训练中,教师适当地利用课本上的知识来提高整个歌唱技能,并以“先听后唱”的练习方法来提高学生合唱和合作的技能。
(四)提升配合度
合唱不仅更好地反映出合唱者的基本音乐素质,还反映出学生彼此配合和默契。因为合唱属于一种集体的歌唱艺术,所以演唱音乐作品,大多是两个以上多声部歌曲。在演唱过程中,一定要使演唱声音保持和谐。不仅要将自身声音唱好,而且要注意与其他声部更好的合作,使歌唱具有整体和协调效果。因为,学生乐理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很难在合唱之中进行良好合作。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合唱进行高效训练,使学生在合唱中拥有更高的配合度。
比如《歌唱祖国》,在三个乐段中,第一个乐段都是八分休止符,每一个词都要对应一个音,就能很好地表现出这首歌所包含的爱国情怀,第一和第三乐段是一样的,表现出一种悠长而又沉稳的声调。第二部分,则更趋平缓,更趋延绵,曲调连贯,营造出一种磅礴大气的气氛。每一位唱歌的学生在合唱中,都要把自身伴音和切分音都精确地唱出来。并留意切分韵律中的强拍。
结论:综上,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阶段应该更加注重对中学生音乐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对中学生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在中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将合唱训练作为一种比较创新的音乐教育方式,把合唱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有所裨益,教师要注意课本的内容和特征,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协助学生正确地把握合唱技巧,进而提高学生对合唱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武英.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J].学周刊,2023(09):154-156.
【2】马嘉琦.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法的运用策略[J].吉林教育,2022(3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