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与世俗
——试论中国传统建筑“台”的文化价值演变

2023-04-18杜娟娟

文化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功能

杜娟娟

台是中国传统建筑中起源最早、形制多样、应用较广的建筑形式之一。早在远古时期,相关文献中就已有关于台的记载,如轩辕台。此时,台以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是举行纪念性活动的场所,没有实用性。在现代大众的认知当中台是没有分别的,各式各样、各种功能的台被混在一起统称了事。但是,先秦的鹿台、灵台与唐宋的超然台、灵虚台是一样的吗?明清时期的观星台、观象台可以和现在所说的阳台、站台等同吗?显然,它们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台的物质形态和功能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文化价值方面。台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台经历了内涵、形态、功能和文化上的分化与演变,最终促使一些相关建筑类型的出现,同时促进了自身文化价值内涵的更新。

一、什么是“台”

由于内涵上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类台之物都可以用简体字“台”来代替。1956年,《汉字简化字总表》将“台”“臺”“檯”“颱”四个含义差别极大的字均简化为“台”。本文所论述的台是指“臺”。按照《说文解字》中“臺”的篆体书写来看,“臺”指:“观,四方而高者。从至从之,从高省。与屋室同意。”[1]在这里,“之”是往前走,“至”是到达,整个“臺”的意思是指能够到达上面行走的高大的建筑物。由此观之,早在殷商时期,台已具备“观”和“居”的功能。此外,臺还是纪念性活动的场所、限制人身自由的监禁场所和古代官署,比如“帝尧臺”“夏臺”“尚书臺”。

按照《尔雅·释宫》的记载:“四方而高者曰台。”[2]这是有关台的命名最早且最为普遍认可的文献。汉代刘熙在其《释名》中对台的内涵也作了解释:“台者,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3]据此可以得知,中国传统建筑中台的结构特点大多是四方而高,高而平的。建筑材料选择上,台由最初的土筑高台发展到后期石制高台和木制高台,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面貌。园林设计中对台的建筑材料和形制描述最为详尽的是明代园林设计师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计成这样定义“台”——“园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4]。台可以是石制抑或木制,没有一定之规。材料选择上的灵活、多样与台发展过程中内涵、形态、功能上的转变密不可分。

历史上,关于“台”较早的史实性记载来自商纣时期的鹿台。“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5]这是史料中有关台的形态的较早记载。后世所说的“酒林肉池”概念便是出自商纣时期有关鹿台的记载。“林”和“池”的出现说明商纣时代已有具体的自然景观观念[6]。综上观之,鹿台实际上是指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它包含了“宫”“苑”“园”三部分,具备居住、畋守和观赏等多种功能。无独有偶,文王灵台与鹿台在形态与性质上相似,即都是“台”“囿”“沼”的结合,《诗经·大雅·灵台》中已将三者并提。除了鹿台与灵台,先秦时期,周穆王的中天之台、楚灵王的章华台、吴王阖闾的姑苏台等都展现出同样的形态与性质。秦汉时期,“台”的内涵开始逐渐缩小,成为皇家庭园中多种构筑物中的一种——“宫”的代名词,也即“以台称宫”,台上只承载宫室。魏晋南北朝之后,“台”的形态表现得更为独立,既可以上承屋宇,也可独立成台,台在功能和文化价值上呈现出逐渐分化的趋势。唐宋之后,“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开始频繁出现在诗词文艺的创作当中,如亭台楼阁体词、界画、园林设计等。此时的台在形态上多为独立状态,上无屋宇。唐宋之后,“台”的精神气质变得更为“内省”,形态上也更加个人化、审美化和世俗化。“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地分化和拆解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混合到特化的过程,衍生出众多类型,并不断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结合,最终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7]。

台在结构、形态、功能上的差异会影响台的空间大小,而空间大小的不同又会使登台者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也就是所谓的“空间感”。“在古人看来,人与建筑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天地宇宙的关系。”[8]可以说,建筑物就是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宇宙之间的媒介与连接点,人们通过它去认知世界、求真索道、确定价值乃至安顿人生。这样的筑造不只是出于生存上的需求,更是出于某种价值诉求。

台以四方作为观测的方向和确定方位的标杆,东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的一些记载可以加以证实。当台作为一个点确定下来时,周围的河流、山峰、平原、树木也便一一浮现,并且与台产生关联。台的空间感源于其空间大小及其周遭景观的差异。与西方艺术中一往无前的空间意识相比,中国传统艺术的空间意识通常是回环往复的。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言:“中国人看山水不是心往不返,目极无穷,而是‘返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9]“追及远方”与“逐渐返归”本就是中国空间的一体两面。

二、“台”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台”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在功能上经历了一个由混合到分化、由实用性到审美性、世俗性到超越性的演变过程。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一些考古发掘资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将台的功能划分为以下五类:一、避湿、藏宝、囚闭;二、观天象、察灾祥;三、祭祀或纪念;四、军事防御;五、登高、远望、游乐观赏。

《说苑·建本》有言:“今夫辟地殖谷,以养生送死,锐金石,杂药草以攻疾,各知构室屋以避暑雨,累台榭以避润湿。”[10]可以确定的是,最初台的建造是出于防水防潮、加固地基、防御等生存性目的,只是这些目的达成之后,台在功能上开始转向其他方面。关于藏宝之用,《史记·殷本纪》《史记·周本纪》中有关商纣鹿台的记载最为明确。台作为囚闭之用,最早见于《史记·夏本纪》中对“夏台”的记载。《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秦穆王夫人登台履薪自囚之事,也是台作为囚闭之用的最好体现。

周制天子曾筑三台,且各有功用。《毛诗正义》指出:“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囿台以观鸟兽。”[11]实质上,作为一种礼制建筑,灵台最初就是用来观察天文的。宋朱熹《诗集传》:“国之有台,所以望气祲,察灾祥,时观游。”[12]古时,星象通常是与国家历法以及政治上的兴衰“挂钩”的,所以才要观天象以察灾祥。历史上诸如周穆王、周灵王、楚灵王、楚庄王等都曾筑高台用以“登浮云”“窥天文”“招神异”“待‘化人’”。《列子》卷三“穆天子”章开篇说的就是周穆王招待“化人”的故事。周穆王招待他,“敬之若神,事之若君”[13]。由此可知,先秦时期,诸侯筑台以观天象、察灾祥、通神明的做法十分普遍,而且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了近代。

作为祭祀或纪念用的台,被称为“礼台”。“礼台”是古代帝王用来受天命、定秩序的台,在象征意义上,人们认为台具有与神沟通的功能。上古就有以部落首领名字命名的轩辕台、帝尧台、帝舜台等具有纪念性功能的台。到了西汉,“礼台”开始广泛出现在各种礼制建筑群中,或作为大型礼制建筑的基底,如明堂、太庙等,或作为统领众多附属建筑的中心,如天坛、地坛、社稷坛等。除了用于祭祀天地的皇家祭台外,民间亦有用于旱祭的舞雩台。除了祭祀,具有纪念意义的台还有很多,如秦赵渑池会盟时的会盟台、苏秦挂印六国的拜相台。

防御性是台的一个基本功能。古人建台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水防潮、防御灾害,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观天象、祭祀、游乐等其他功能。古时的台既高且大,站在上面既能看得远,又方便察看周遭情况,居高临下利于防守。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墙开始取代台的功能,起到防御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御,人们专门设置了城门台,后又出现了专门用于预警的烽火台。到了汉代,烽火台被普遍应用于军事防线和重要通道上,具备军事堡垒作用。

对于从哪一段时期来划分台的游赏功能的问题,笔者暂时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台”在产生之初往往是多种功能混杂,或虽以某种功能为主,但并不排除其他次级功能的一个存在。比如,同样用于观测天象的灵台也可以用来游观。纯粹出于观赏目的而建造的台出现时间较晚,大概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台一般上面不建造建筑,或只建造体量较小、视线通透的亭、榭,比如山东琅琊台、庐山主峰顶汉阳台。这种纯粹的观赏台的发展在后世江南园林设计中达到了顶峰,如眺望台、钓鱼台、赏月台等。

从以上分析可知,台在功能上呈现出由混合到分化,由实用性、象征性向审美性、世俗性转变的发展趋势。“而正是功能内涵上的延伸导致分化出一些相关的建筑类型……正是这些有着不同功能的台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出现差异,才逐渐影响了城市形态的结构与特征。”[14]

三、“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几千年来,中国人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这“既出于情感,又是一种与现实保持距离并对其进行反思的美学思考”[15]。“情感”与“反思”可以代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两个阶段。以高山为例,原始时期,人们供奉牺牲祭祀山神,以保佑四季平安,这是出于强烈的崇拜情感和功利心理。后来,随着了解程度的加深以及掌控能力的增强,山川便成为人们歌咏与敬爱的对象。此时,山已经抽离了原始时期的实用性,借助其物质形态升腾为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审美性。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进而影响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媒介——人造物“台”的功能与价值转化。台由先前用于观天象、通神明、防御的实用、象征之“台”,变为用于观览、登高、清谈之“台”。同样,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除了体现为一种哲学上的信仰外,还表现为另一种中国传统文化——风水。风水最为恰切地体现在了传统筑造物上。传统筑造物最为真实地体现了文化意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博弈与平衡,如阆中古城观星台的设置。

(二)台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上

“台”的意象很早就出现在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且最易让人发思古之幽情。陈子昂登幽州台而觉时空之绵远和个人之渺小;杜甫满腹悲苦,登台叹息;李白曾对金陵凤凰台发过感慨。这样一种悲愁的情绪,一种有关个人、国家、人生的“忧患”意识始终贯串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之中,而台则成为他们抒发此种情绪、意识的审美载体。首先,台以其高大庄严的建筑特点体现出了强烈的宇宙时空之感。李允鉌先生指出:“建造台的目的有一种希望达往高空伸展的意图。”[16]台之实体高耸入云,登临其上会瞬间使人感到个人之渺小、人生之短暂,由此而生感伤。事实上,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不仅具有审美性,某种意义上更具有一种超越性和永恒感。其次,文人墨客书写的大多为历史名台,这些台承载了历史岁月之洗礼,容易让人产生沧桑之感,比如古琴台。最后,登高远望、写诗作词,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情志,完成自我实现。“个人”“历史”“宇宙”,古典诗词通过“台”这一媒介将传统文人的所有情感、意绪全部展出。“‘亭台楼阁’是作者感兴的一个契机,使具体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在历史感、人生感、宇宙感的对照下创造深邃的意境。”[17]除了展现悲愁之外,台还可以让人获得极目远眺的愉悦之情。随着台纯粹观赏功能的增强,登高揽胜,开阔视野、披襟快意、获得自然的美的享受便成为身为物理实体的台最基本的功能。苏轼曾作《超然台记》,袁中道也曾作《清荫台记》作为对所造之台给自己带来欢乐的一种纪念。历史上,严子陵隐于钓鱼台,目的同样是为了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诗意的人生。

(三)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更体现在文人推崇的雅文化上

与台相关的雅文化最典型地体现在传统园林设计中。晚明文人文震亨所撰《长物志》是我国古代造园名著之一,全书共十二卷,直接与园艺有关的有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按照文震亨文中所述,《长物志》这本书是写给幽人、韵士看的,而非普通大众,这表现出他强烈的文人趣味。他将“古”“雅”“隐”作为园林建造上意趣追求的最终标准,排斥时尚俗制,整本书展现了一个异常主观化的文人精神世界。“台”位于《长物志》室庐卷,“筑台忌六角,随地大小为之。若筑于土岗之上,四周用粗木,作朱阑亦雅”[18]。位置、样式、大小、材料、装饰都有详细的描述和建议,文震亨对园林风格的追求正是明代文人审美趣味的缩影。除了《长物志》,园林设计家计成的《园冶》也是明代一部造园名著,它也向我们展示了明代文士阶层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节和文化品位。

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台”及其文化价值演变,某种意义上是要以此为基点,从一个独特的侧面来揭示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精神。因为,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其功能不只是“生理意义上的‘安身’”,更是“生存整体意义上的‘筑’和‘居’”[19]。正如诺伯舒兹所言:“人不能仅由科学的理解获得一个立足点。……人的基本需要在于体验其生活情境是富有意义的。”[20]这里的“生活情境”“富有意义”均是指建筑空间精神层面的内涵。中国传统建筑“台”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剥离了早期的实用功能,留下了登高远望、游乐观赏等审美游览性质的文化(活动)功能。而这样一种功能性质的台,它所达成的就是一种“意义空间”。人们在其中所要获得的是人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的在家居住的归属感,而这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空间精神内涵。

四、结语

将“超越性”与“世俗性”作为建筑物台的文化价值特征并不是说两者分别代表了两个时期,而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混杂的,处于一种混合状态,只是说混合时哪一种状态鲜明一些罢了。台的价值演变往往反映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动态。无论如何,台是一个媒介、一个人造物,古人通过登台来追寻宇宙之道、契合自然之律、理解前人,最终与自身达成和解。因此,台是人们沟通世界的“永恒桥梁”。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比较淡漠,反映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上就是城市中与人的心灵紧密相关的趣味性的文化建筑不多,功能性的西式建筑却到处都是。在西方人眼中,建筑是作为“奇观”来建造的,而在中国古人眼中,建筑是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被体验到的。中西方建筑思想上的这种差异需要引起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的注意。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