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墨电影《山水情》的审美意境

2023-04-18陈思彤房玉柱

文化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琴师古琴水墨

陈思彤 房玉柱

中国的水墨电影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上海美术电影厂先后拍摄了一系列具有中国风格的水墨电影。1960年拍摄的《小蝌蚪找妈妈》标志着水墨电影的问世,随后《鹿铃》《牧笛》等接踵而至,水墨三部曲打开了中国水墨电影的大门,自此中国的水墨电影在全世界名声斐然。《山水情》由上海美术电影厂在1988年拍摄,该影片的导演是特伟、马克宣、阎立春,片长约19分钟。该部电影被称为水墨电影发展史上的巅峰,获得第14届蒙特利尔最佳短片奖。水墨动画不仅追求国画中“似与不似”的古典美学意境,还展现“礼曰”“诗云”古老中国的精神追求。

一、《山水情》所呈现的意境之美

意境作为美学范畴孕育在先秦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老子思想、魏晋玄学和禅宗美学的推动下,在唐朝形成关于意境的成熟理论[1]。唐朝刘禹锡提出:“境取之象外”。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非独谓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2]。《山水情》用山水等意象表现出师徒之间深厚的情感,用墨色勾勒出宽广辽远的意境。

(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意境美

《山水情》影片仅有19分钟,没有一句对白,但更加具有“味道”,整部影片没有鲜亮的色彩,只有黑、白二色渲染,此片无声胜有声,无色胜有色,无声便是最高声,黑、白则为天地间最高级的颜色,表现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美感。展现的意境如这八字所言。短片犹如一首四季诗:春时,冰雪融化,处处闻啼鸟;夏时,池塘蛙鸣,荷花满堂香;秋时,枫叶变红,悄然掉落;冬时,大雪纷飞,落满茅檐。虽然人物之间没有对话,但里面细腻的情感、动作都表现得恰到好处,整部影片的动景和静景都与意境融入在一起,将观赏者引入水墨世界当中。该影片不仅表现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更难得的是表现出水墨动画的宁静淡泊、空灵辽远意境美。影片并没有把水墨作为主题,而是以“山水”为主题,通过水墨写意的形式表现出来,《山水情》里的景象并没有与实际事物复刻得一模一样,而是将重心放在流动的画面上,借此来表现其灵动之气。影片还追求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怀,师徒生活的地方宛如世外桃源,不被外界所打扰,表现出隐居山林的心境,淡泊自然的情怀和一种轻灵优雅的境界,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理念,抒发哲学主题。

(二)民族音乐的意境之美

《礼记·乐记》中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之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作为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可以跨越国界、种族、阶层。人都具有相通的共通感,音乐的浪漫在于能够将人们心中封存的记忆迅速拼接起来,回忆起藏在脑海的某个时刻,音乐是自由的艺术,在这种熏陶下,一千个听众就有一千种感觉,独特的意境美也蕴含其中。自音乐诞生后,人的情感就有所寄托,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带有民族气息的乐器不在少数,常出现在我国的艺术作品中。

影片《山水情》的一大特色就是运用民族乐器,古琴的使用能形成与西方音乐的强烈对比,民族音乐把水墨和电影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从而让画面和主题相呼应。《山水情》将各种音乐技法融合在一起,不仅表现出我国传统音乐的特色,还创造出世界音乐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的意境美,在琴声的伴奏下表达了师徒之间情感的起伏,在影片的结尾处,琴师随着少年的琴音消失在茫茫的山水之间,琴音将观众间接地引向更辽阔的意境之中,观众仿佛想象师徒临别情景,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感受到离别的痛苦。音乐构成的意境妙不可言。影片为了加深观赏者对人物角色的理解,特地用风声、水声、鸟鸣声等自然客体来表现人物情感,让观众群体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影片所展现的环境,能够切实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例如,影片开头的老琴师抱着古琴时,“嗖嗖”的风声,有两重含义,不仅渲染出自然环境的恶劣,还表现老琴师的自身处境艰难。可见世道并不太平;渔家少年在船上吹起清脆的笛声,衬托少年的天真活泼的性格;还有春天的鸟鸣声,为影片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一种动态美。

民族音乐是一种阴柔之美,如润物细无声般浸入人的心田,而西洋的音乐是一种阳刚之美,如欢快的乐符,气势磅礴。民族音乐的柔缓、静远是西洋乐器所不具备的,更能表现出师徒之间浓浓的情谊。

二、《山水情》中的审美意象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提出“立象以尽意”,由哲学命题转化为美学理论,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正式提出“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3]。美在意象,“意”是内在的,直指人的内心,为胸中之竹;“象”是指“物的形象”,实时客观物体,表达“意”的思想内涵。书画是我国意象传统的艺术之一,通过“气定神闲”,给观赏者一种回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一)古琴意象

古琴具有深刻的美学底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作为“琴棋书画”之首,被认为是高雅的意象。子期、伯牙因琴相识,后结为知音,古琴代表“知音”。在影视作品以琴会友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山水情》里老琴师和渔家少年也为一种知音关系,老琴师如伯牙一样,钟爱古琴,技艺高超,少年如子期,是老琴师的知音。影片中老琴师在渡船的时候听到了少年的柳笛声,不禁对少年流露出赞赏之情,在老琴师弹琴时,少年对琴也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两人之间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才能领略艺术的真谛。

古琴在影片中有两大作用。首先是故事发展的纽带,老琴师因琴与少年结缘,才有后续的故事情节的展开,否则观众无法理解两个相差几十岁的陌生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古琴是衔接老琴师和少年情感的媒介,他们之间的情谊都寄托在古琴中。少年的幽幽琴声阐发出意境美,古琴不是冰冷的乐器,而是少年情感的延伸。理解古琴意象更能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

古琴的另一作用是对礼乐文化的传承,古琴象征着我国礼乐文明,传承着士人精神,是精神的物化形态。自古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礼乐文化,在《礼记·乐记》中提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文化使我们步入文明时代,在物质冲击下还能追求精神享受。孔子用礼乐来教导民众,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可以通过三步形成:通过诗歌引起人们的共同感,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们遵守规则,最终到达“礼”,礼也能维护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让社会具有秩序感,从而使社会和家庭更加有秩序。“乐”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通过音乐的熏陶来让人格得到完善,主要是对人们内在的约束,在“乐”的教导下使得民众从心底得到感化,“礼”和“乐”在相互配合中更好地发挥教导的作用,让社会稳定有序。

古代“礼”为“六艺”之首,“琴”为“八音之冠”,影片中的老琴师就是“礼乐”文化的化身,他既体现着孝悌忠信的君子之风,也表现出士人精神。影片的开端就是萧瑟的呼呼风声,这一方面渲染自然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也暗含着老琴师处境的险峻。老琴师出场时的穿着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古人学而优则仕,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最崇高的理想,老琴师的出场会让我们联想到屈原,即“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因此,老琴师可能是一位被迫害的政客形象,理想无法得到实现,只能将志向藏在古琴里,当然古琴也是他高洁品格的象征,不为世俗所折腰。影片中古琴不仅仅是意境的缔造者,也代表着品行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少年也会成长为一位伟岸的君子。古琴的音乐美感中所映射的正是古人对意境之美的向往,《山水情》将水墨的朦胧之美与古琴的意境之美融合在一起,从而流泻出含蓄而古朴的中国韵味。

(二)山水意象

山川之美,古今共谈。山水在我国文化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历来我们都具有崇拜山水、亲近自然的传统,山水文化在我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魏晋时期山水已经成为独立的审美意象,谢灵运与陶渊明使得诗歌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将山水作为抒情对象,文人由外发现了自然,由内发现了自我。山水成为文人漂泊心灵唯一的归宿,增添了我国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诞生出山水画与山水诗。山水作为抒情对象,还表现出对自然山河的礼赞。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所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在文学中多表达对自然山水的赞美。我们所理解的山水存在于客观世界之外,即“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是文人自由的心灵艺术,具有无限的意境和生命力。

山水中的情趣代表着中国人所具有的生存状态和基本的人生追求。纵观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进程,山水是独特的存在,山水中暗含的情趣早已超越了停留在表面的含义,成为抽象化的意境和精神追求。山水由实在的景物走向了虚拟的灵境,这为情感宣泄提供了窗口,使得山水情结走向了艺术化,从而构建出具有山水情怀的诗性思维。在影片《山水情》里通过水墨的形式将山水的存在变化状态进行了细致描绘,显示着山水中蕴含的深厚情怀。

《山水情》中的“山水”已经不是实在的景物,而是抽象化的符号。《山水情》在创造时是用律动的水墨来展现山水的形态,具有一种灵动美,在灵动的山水中滋养万物,老子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庄子也提出:“通天下一气。”[5]因而在中国人的认知中才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这种情感的影响下,谢赫在绘画六法中将“气韵生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表现物体时不在惟妙惟肖,而在于物体的神态、气韵。观赏这部电影时,山水承载的是人物情感,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能够让观众领会到山水的真谛。山水已经不是实实在在的客体,而是对人物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的超越,突破客体的局限,将情感和意境引向更高处,山水成为了师徒之间表情达意的工具,影片中师徒两人在水墨映衬的山水下来表现他们的情感,二人在用山水烘托氛围,在观赏时感受到万物合为一体,天地之间只有师徒两个人,体现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高远意境。

三、《山水情》的审美文化特征——天人合一的精神

“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我国哲学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最核心的思想,道家认为“至美至善”的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共融,这不仅是生命的真谛,也是艺术的真谛。在天地之初,盘古死后,身体化成山川河流、树木金石,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均体现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在汉朝独尊儒术的背景下,儒家提出“天人同构”,即人的器官都与自然一一对应,人的头足如同天地,双眼如同日月,具有一种化生关系。自此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哲学要求下,将人置于自然之中,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达到审美自然的境界。

《山水情》置身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完美地体现出来,表现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人在面对自然时,以自然为师,关注自然山水的外在,认识自然山水的运行规律,形成“眼中之竹”,为把握自然山水之“道”将“万象立于胸怀”,建立自然之象,形成艺术化的自然,得到“胸中之竹”。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以人化,呈现出心灵化的自然,赋予其主体性精神,达到人、自然、艺术的同一。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表明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时不只关注外在形态,更要把握山水之道,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该影片中,老琴师认为少年琴艺虽已学有所成,但达不到物我同一“道”的境界,老琴师将大自然作为少年的老师,带着少年行走在山水之间领悟自然的奥妙,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此刻他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将眼中之景投射到心中,产生独有的自然意象,在这时他懂得艺术的真谛,在影片快完结时,少年的一曲将影片带向高潮,少年坐在山谷之间,仿佛天地中唯有师徒二人,自然与他们合而为一,融为一体,也让琴曲的意境走向了巅峰,由有限的个体进入到无限的时空之中,具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美。影片中表现了天与人、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达到一种真善美的境界。

猜你喜欢

琴师古琴水墨
水墨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泼尽水墨是生平
断弦
断弦
当代水墨邀请展
《庄子说》(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