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认同中的多元探索:隐性德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启迪

2023-04-18李亚东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隐性专业课程育人

李亚东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全部课程,通过主渠道作用发挥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涉及专业多、不同专业实施方法不一、亟需个性化制定等现实情况,想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课程的专业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融合与有效实施,需要多向性的学习借鉴与分析思考,这也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强调的开门办思政课、集结优质资源、调动社会力量的指导思想相一致[1]。隐性教育是一种研究方法,比较而言国外起步较早,实践也更为全面,在内容、载体、评估、反馈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优化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施方法与步骤。结合我国实情,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海纳百川地剖析提炼适合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路径方法,透析国外隐性德育建设经验,以壮大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一、国外隐性德育做法的概括分析

20 世纪60 年代,国外的课程专家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发现课程教学内容无形间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认知体系的选择性过滤,学生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受到的不同校园氛围、社会风气、价值圈层等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为学生的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隐性课程”[2]概念被提出引起了课程专家、教育哲学专家的解读、争论与深度思考。国外的隐性德育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特别是在追求个人自由、个体价值的理念倡导下,国外的德育尤其注重采取渗透性、潜隐式的教育方式,力求“润物细无声”地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植入个人的头脑和行为中。以此为基本前提,概括国外隐性德育的系列做法,具体包括:

1.重视道德观念的隐性传授

众所周知,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没有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但不能以此认为国外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一些国家设置了承载着相似功能的德育课程,以此为途径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培育。例如在品格课程或公民教育课程上,注重将道德两难问题置于课程中进行讨论,在价值观念的冲突中强化学生对于道德问题的自主认知,再将社会所认可的价值选择提供给学生进行参考借鉴。另外,尽管还有一些国家没有设置专门的学校德育课程,但是其德育内容却渗透在其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例如在自然科学等专业课程中,它们也注意到了其中的德育资源并有效实施。它们注重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将学科专业的伦理规范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自然科学应用可能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塑造科学研究的伦理精神。在实践课程中,尤其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诸如社区志愿者、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社会服务活动,甚至设置了硬性的学分修习要求。帮助学生通过在社会中与他人的交流互动,养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同理心,将习得的道德认知、情感以及观念转化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以上基于各种层面、依托各种方式的隐性德育实施,潜隐地将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传输给受教育者。而这种将教育意图隐藏起来的隐性德育,也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

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其价值旨归最终指向维系社会整体的规则和秩序,维护资本主义所崇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承载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功能。但以个体价值为基石的价值导向,决定了德育实施要采取隐蔽的方式,偏向于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以迂回的方式实现其意识形态维护的功能。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重视由个体的自由和权利推论至不损害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从这一视角出发,道德教育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各门课程中都潜隐地向学生传递了尊重规则、权利、义务的观念,同时宣扬自认为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是最正确、最先进的价值观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学校里面普遍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以身作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需要,将每一个个体当成具有独立人格的对象,采取平等互动对话式的方式进行交流。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也注重传递德育理念。例如:学校中设置的心理咨询室承担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冲突、思想问题的职责;透明的学校规章制度也传达了学校的管理理念,其中都蕴含了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这些重视学生个体价值的诸多做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于个体价值的认知,从而推进了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与遵循。

3.注重发挥环境的德育功能

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通过环境的隐性渗透作用进行德育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关于音乐、文字等对个人思想观念感染作用的相关论述。环境的德育功能,既包含广义上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所蕴含的隐性德育氛围,也包括狭义上的空间布置、场域安排所追求的良好视觉体验。以美国为例,以校园环境创设浸染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德育做法。正如杜威所倡导的,“学校要打造一个纯净的活动环境。对环境进行选择不仅旨在简化环境,而且旨在消除其不利因素”[3]21,这种空间德育的观点深刻影响了美国。美国的校园环境建设和空间创设凸显了精心布局和设计的理念,使其成为一种能够传递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美国学校通常将教室布置得多样化,比如采用可移动的桌椅摆放成“圆桌式”或“马蹄式”布局,这样学生能够与同学互动、讨论,同时也为师生在视觉和感受上营造了平等、开阔、便于交流的学习环境。而校园环境的布置也充分体现了精神风貌和人文关怀,例如对于优秀校友事迹的宣传、校园建设捐助者的介绍、方便温馨的图书馆、公寓楼和教学楼设施等,都为学生的身心提供了良好的浸染氛围。同时,这种载体既具有社会化的功能,又兼具尊重学生的个体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期待。

4.拓展课堂之外的德育资源

不仅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契机,融合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隐性德育,同时,也积极地将学生受教育的空间拓展到课程之外,充分利用课堂之外丰富的德育资源,这是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德育路径。它们的教育理论反对以抽象的说教塑造学生的道德认知,特别是将学生限制于学校范围之内进行教育,而是主张将要传递的价值观念具体化到社会生活中。科尔伯格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主张向学生提供承担社会角色的机会,乃至让他们参与特定的团体,这于发展道德十分必要[4]。因此,学校注重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将社会中的德育资源纳入学校教育的范围中,以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现实体验感和在场感。诸如带领学生参观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体会从业者对于科学精神的追求和伦理规范的遵守;引导学生走进国家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教育场地,感悟国家兴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另外,由于西方国家普遍拥有深厚宗教信仰传统,宗教生活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尽管大部分公立学校不再开设专门的宗教课程,但是在课堂之外,宗教对于学生的道德教化作用依然没有缺位,宗教信仰对个人的行为约束也是一种隐性的道德资源,随处可见的宗教教堂实际上仍然承担着德育的功能。

二、国外隐性德育对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启示

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中的育人理念,目的在于通过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尽管课程思政仍然是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但与高校思政课程偏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意识涵养,在方法论上隐性教育意味更为浓厚。因此,国外隐性德育的诸多做法一定程度上能够启迪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具体实情的启示探索有助于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相融相促相通。

1.价值认同:知识性教授与价值性传递互为促进

回顾我国多年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发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论述在其中有迹可循,并非一个全新的话题。例如,1987 年5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5]。1994 年8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6]。2004 年8 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7]。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偏重于知识传授是不争的事实,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是教师们教育教学的重心,较少开发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没有达到所预设的与思政课程共同形成育人合力。

国外隐性德育的相关做法,特别是将德育寓于专业课程中的方法,启示着我国高校课程思政也应积极关注到将专业课程中的知识传授与价值传递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地将二者叠加起来,形成类似于“两张皮”的模式,过去的专业课程难以承载育人重任的症结正在于此。一些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在专业课程中先进行思政教育,再继续专业知识的讲授,这种简单粗暴式的做法完全割裂了二者的内在联系,达不到课程思政应有的效果。因此,高校课程思政需要将专业课程本身所具备的价值构建功能挖掘出来,畅通其知识构建、话语构建与意义构建的路径[8],理顺知识性传授与价值性传递的辩证关系,防止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2.双向实践: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研讨互为支撑

尽管提出构建专业课程育人体系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但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在整体上仍然倾向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没有摆脱以往硬性灌输的思维,更难以超出目前思政课程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从本质上来看,课程思政不是在思政课程之外的二级课程,更不是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思政课程的“翻版”。如果限于狭隘的理解范式,课程思政本身所蕴含的育人功能便被模糊了,违背了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西方国家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上隐性植入价值观塑造的内容,既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传递到学生的视域中,又采取了易于被接纳的方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对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言,西方隐性德育的做法有助于为我们提供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视角,创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掘是国外教育特别是德育实施的鲜明特色,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启发式教育与互动式研讨成为国外高校隐性德育的基本做法,这对我国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现实的启示性意义。在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上,不应仅局限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需要被充分激发出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上,教师要善于从人文、历史等社会科学的视角切入专业领域研究的问题,以宽广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引导学生在互动式讨论的环节中发表看法。此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领域的伦理问题,鼓励学生锻造科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使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在师生平等互动的过程中,深化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升课堂中的人文氛围。

3.全面融合:教育生活化与现实体验感互为反馈

道德是否可教,各个国家学者都有过激烈的争论。古希腊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将美德与知识的可教性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则批评苏格拉底把德性当作知识[9]242,严格区分了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主张“美德即践行”。在我国,孔孟等思想家一方面强调教育对于德性塑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重视将道德转化为具体行为。关于道德的知识对于品德塑造具有基础性意义,但就道德观念在个人身上的养成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得到的切身感悟和形成的品格操守。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隐性德育尤其注重课堂之外的德育实施过程,将课堂中教授的专业知识、通识知识与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切身体验相贯通,避免课内外认知上的断裂或教育效果的抵消。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思想理论教育、价值观念传递,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并践行正确的伦理道德规范。

国外的隐性德育经验启示我们要重视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生活化、日常化,并在现实体验中深化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意义构建,我们需要在此方面加大思考摸索以实现隐性德育推进课程思政各项建设融合。在高校的实践类课程中,一些学校着重于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技巧,忽视了实践环节过程中的品德养成和价值观念塑造,从而使得实践类课程的育人使命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在今后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育人空间,大力发掘实践类课程和校外活动的育人功能,在知与行的鸿沟之间建立转化的通道,使学生从将理论学习作为一种工具转化为一种稳定的价值追求。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

结合新时代发展使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文件和论述更为集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中内在蕴含着隐性教育的要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一环,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旗帜鲜明地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目的上与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隐性德育存在着本质区别。因此,借鉴国外的隐性德育做法,必须建立在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重在丰富我国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综合各方观点,在选择性借鉴国外隐性德育成效基础上,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路径具体有以下几点:

1.在专业课程上,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

专业课教师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不同的学科专业具有不同的背景知识,但是在专业知识的背后都存在着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资源。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活动,发挥其本身所蕴含的铸魂育人功能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专业课教师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学生通常缺乏足够的多角度接触思想政治理论、价值观念的渠道,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精神品格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势在必行,不仅需要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发挥立德树人、典型示范的作用,还要他们努力成为每个学生心中的道德标杆。

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将主流价值观念以具象化的言行表现出来。国外隐性德育成功实施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不同课程的教师都善于将社会主流价值观通过个人的言行突显出来,以实际行动捍卫这种价值观念。而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专业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抽象的名词转化为身体力行的行为准则,从专业认同、学科认同、行业认同逐渐上升为对于责任意识、工匠精神和奋斗精神的追求,从而潜移默化地传递出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

第二,教师要善于引导,通过启发式教学开启学生的想象力。这种引导式教学并非弱化专业知识传授的地位,更不是将爱国主义、政治认同生硬地强加在专业课程中,而是通过暗示、想象帮学生构建纯粹知识世界之外的意义世界。教师可以适时增加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构建生动的课堂情景,诸如提出设计创作、科学研究中的认知冲突和伦理困境,引导学生探索符合人文精神的解决路径,从而促进学生由认知、认同转向外化于行。

第三,教师要细致入微,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回馈,关注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心理变化,适时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一方面,教师要重视课堂之前的教学设计,预先评估适合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部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教师也不能过分倚重预先设计的教学安排,或进行牵强的课程思政“表演”,而是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紧跟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抓住合适的时机进行隐性教育。

2.在课程体系上,强化不同课程的融会贯通

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等组成了综合的教学体系,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教学功能,但价值传递和引导是所有课程共同的内核。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发挥除思政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各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与引导,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杜绝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两张皮”甚至相互消解的状况。国外的隐性德育在课程体系价值内核的高度贯通,已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形成了实操性强的实践指南。因此,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还要积极打通不同课程类型之间的思想教育通道,形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一方面,高校整体的教学体系始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核,解决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思想问题、价值共识性问题,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育人模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所指出的,“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0]。鉴于此,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在育人工作中亟需进一步互通有无、增进了解,提升整体的叠加效应,避免重复性、低质量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不同类型的课程要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分工、有合作地开辟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路径。

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探索不同路径上的课程思政建设风格,打造具有示范力和引领力的特色课程,并加以推广。在思政课程之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1]。不同类型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上可能存在着差异,但课程本身都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求”[12],最终要汇聚到中心点上。作为社会主义大学,我国高校所有的课程都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工职责,其中蕴含、传递的价值观都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因此,不同类型的课程要立足于课程特色挖掘独特的育人元素,将先行的精品课程推广开来。例如,在思政课程之外的公共基础课程上,着重拓宽人文视野、提升理论素养和培养坚强意志;在实践课程上,偏重于锻炼学生的知行合一,将所学所思与行业需求、国家需要相结合,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中。

3.在课程体系外,丰富课程思政的生活化路径

课程思政是一种育人理念,要将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学生的认知、认同、情感和行为,“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盘通篇整合的大棋,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但并非全部内容,在课程体系之外同样具有可操作、可建设、可作为的领域。因此,要积极拓展和丰富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活化形式,从生活化的隐性教育视角夯实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构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的同向同行体系。

在校内,积极运用好高校中科研、服务、管理等课堂讲授和教学之外的环节,将团结合作、服务意识、管理育人的价值观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是高校课程思政生活化的重要路径,也是环境隐性育人的具体体现。由于高校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也是师生员工之间的科研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就必然包含这些环节。同时,日常的科研、服务和管理工作中蕴含了丰富的育人元素,不仅要善于在其中“挖矿”,还要合理地进行转化、创设,使学生在科研团队工作、学校服务工作和事务管理工作中增进体验感,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例如,高校中的师生科研团队即是良好的价值引领、观念传递的载体,学生在团结一致、上传下带的氛围之下,能够于无形中受到良好的科研精神感染,从而影响其未来的科研生涯。再如,深入挖掘学校生活中的思政元素,包括注重公共生活区域的相关物品摆设、人文氛围植入,通过环境中的细节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通过环境移情与主流价值观共情。

在校外,注重利用学校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等契机,将对大学生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培育贯穿在其中,以此深化学生对行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认知。这不仅是进行课程思政的良好隐性教育时机,也是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现实路径,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关照现实。诸如,在校外实习实训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将学校中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实践相对比,以帮助学生积极关照现实中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瓶颈,明晰社会主义大学中科学实验、技术研究的现实导向,以此启发学生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帮助学生树立起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意识,引导学生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中提升精神境界。

综合以上,国外隐性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系列做法,主要包括重视道德观念的隐性传授、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注重发挥环境的德育功能和拓展课堂之外的德育资源,对学生的道德培育成效显著。在方法论上,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隐性德育与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相通之处,就其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而言,主要包括促进知识性教授与价值性传递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研讨相结合以及推进教育生活化与现实体验感相结合。通过梳理国外隐性德育的基本做法,分析其对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启示,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对国外隐性德育的借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在专业课程上,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在课程体系上,强化不同课程之间的贯通性;在课程体系外,丰富课程思政在生活中的常态化路径。归根结底就是通过隐性德育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促进,全面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隐性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