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食品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
2023-04-18詹剑仁
詹剑仁
(莆田市秀屿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莆田市秀屿区工业发展中心), 福建 莆田 351146)
0 引言
在深化国家社会发展建设进程中,必须要对食品产业给予更为深刻的支持和重视,持续优化食品产业,更好地发挥食品产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扩大秀屿区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实际调查,对秀屿区的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能为秀屿区的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秀屿区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21—2023 年上半年,秀屿区食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为13 家、14 家、16 家,2021 年、2022年分别实现产值12.62 亿元、13.8 亿元、2023 年上半年实现产值7.1 亿元。秀屿区食品产业主要有农产品及海产品加工行业、饲料加工业、粮油食品加工业、食用盐加工业。其中农产品及海产品加工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有汇丰食品、汇龙海产等;饲料加工业的代表性企业有新华港、华丰实业等;粮油食品加工业的代表性企业有皇磊民先食品等;食用盐加工业的代表性企业有晶秀轻化、莆田盐场等;食品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1.2 产业扶持不断增强
秀屿区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持续为企业争取惠企政策,其中汇丰食品、汇龙海产、骆农夫食品等企业已列入市级白名单工业企业,享受融资等优惠政策[1]。每年组织食品企业参加食品行业产融合作政银企对接会,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利用食品投洽会契机,实现7 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2.7 亿元,10 家食企签约订货4 600 万元;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多方沟通达成合作协议,在鲍鱼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启动创建中国鲍鱼预制菜基地,共有11 个项目签约总投资约60 亿元。
1.3 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为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秀屿区成立食品产业发展暨招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专家政策、项目招商、要素保障等工作组,全力做好食品产业链发展服务保障。成立了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鲍协会和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渔业协会等2 家食品行业协会,通过强化功能发挥,有力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经营、管理、自律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2]。积极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每年开展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宣贯培训、食品安全宣传周现场咨询及宣传活动,树牢食品工业企业贯彻质量诚信理念。
2 秀屿区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精深加工水平低,产业增值不高
秀屿区食品产业大部分处于初级加工阶段,附加值不高,产业链延伸不足。如粮食、粮油产业链普遍较短,在深加工及高水平融入市场上明显不够,难以发挥对产业的足够引导成效,导致现有产业链内在助推动力不明显。秀屿区海产品丰富,但与之配套的海产品加工企业不多,存在许多散乱的小工作坊。现有的食品产品在档次上普遍偏低,包含的附加值明显不够,导致最终获取到的利润偏少,而且在契合现有市场绿色品质需求上存在无法适应的情况。
2.2 销售体系不健全,品牌效应不强
1)产品定价无优势。产品为粗加工且种类单一,市场定价不高。
2)促销效果不佳。传统的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等手段在电子商务、网络新媒体等新业态冲击下,效果下降。
3)销售渠道尚待优化。秀屿区虽有着发达的交通,但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尚未形成。
品牌效应不强,企业在融入市场中,对于终端层面的实际控制力较弱,实际拥有的品牌竞争力不够,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这些都影响了企业产品应有的附加值,增加了融入市场的销售难度,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不够明显。
2.3 规模化程度低,联动创新性不足
秀屿区的食品工业企业规模不大且分布不集中,散布笏石园区、南日镇、东峤镇、笏石镇等地,各个企业之间缺乏专业的劳动分工,联系较少,缺乏统一组织协调,无法形成产业链条和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各成体系,各自为战,相互竞争加大,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3]。此外,许多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相对薄弱,产品通常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依靠低价低利润运营而不是科学技术的支撑,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
3 秀屿区食品行业的发展对策
3.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协调发展
3.1.1 着力推动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1)谋划食品产业向中高端延伸的发展。在政策导向上,要引导企业对深加工技术进行更好地应用,力争在中高等级产品领域拥有更多发言权。在食品产业园规划与建设中,要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统筹结合,加快不同层面食品企业资源的汇聚整合,有效改变以往食品加工企业过于分散、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引导食品加工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转型突破。利用秀屿沿海区位优势,围绕南日鲍鱼、紫菜、海带等特色海产品,进行深加工,不断研发新产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充分利用海产加工的下脚料,向海洋生物工艺制品、美容产品、保健品等方向拓展,提高附加值,逐渐提升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比例。如加快推进秀屿区鲍鱼科技产业园建设,打造以鲍鱼加工为主题的海产品精深加工示范产业园,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引导汇丰食品、汇龙水产、海岛人家等龙头企业对鲍鱼、对虾、海带等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海洋健康食品和功能食品,提高利用率,丰富销售种类。
3.1.2 健全食品产业链,促进融合发展
1)加快构建符合现代化企业机制的食品产业链,实现对包括材料供应、材料运输等全过程的精准把握,从一体化上高质量推进产供销。致力于推进不同产业的深化融合,推进供应端与海洋渔业等的结合,建立高水平原材料保障基地;加快销售端与物流服务业等的融合,实现与终端市场的有效对接,畅通销售渠道。
2)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相关合作方协同发展,支持企业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原材料对接基地,或者通过企业联合、租赁等方式,提高原材料供需的稳定性、保障性,构建可靠的生态型产业联盟。如推进南日岛东部海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形成一个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产业为基础的产业园区,通过重点企业带动,促进产业内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协同上下游,做优产业链,释放整体效能。
3.1.3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提高新型动能
1)致力于推进食品工业与信息化、文化发展等的融合,为食品发展搭建更多的带动平台,包括发展食品工业旅游、产品创意设计等新业态。以企业产品为依托,推动实施“制造业+”行动,强化食品制造业文化体验,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如,创建莆田盐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传播好盐文化的同时提升了企业价值链增值空间。
2)依托海岛、渔港、海滩等生态资源空间组合,打造集海产品集散加工、休闲渔业为一体的渔港经济区。如壮大南日、平海、后海“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海洋生态牧场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食品加工业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3)鼓励企业加强与天猫、京东、抖音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商营销平台,抢占网上销售份额。
3.2 实施“三品”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3.2.1 着力“增品种”,丰富产品供给种类
1)支持食品企业深度加工,增加多元化产品供给,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着重在产品研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等方面加强创新,丰富中高端食品供给。
2)大力传承和挖掘老字号秀屿味品牌食品,打造具有莆田文化特色的秀屿食品品牌。开发超低温冻品、罐制品、冷冻调理食品、休闲即食食品等产品和海洋保健食品,加强藻类等海洋生物类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
3.2.2 着力“提品质”,提高食品质量保障
1)引导食品生产企业树立提质增效的经营理念,立足食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深刻认识质量的价值意义,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主动与国际标准对接,实现质量管理全过程化,确保食品检验检测与认证落到实处去。
2)强化质量技术基础,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鼓励开展以节能为目标的产品工艺流程改造和技术优化。
3.2.3 着力“创品牌”,推进品牌宣传建设
确保企业在质量与信誉上下足功夫,深化质量信誉认知,全力做好品牌商标的宣传,让品牌食品在市场上更具影响力。新冠肺炎疫情对产品销售造成巨大影响,但也带来新的销售思路,支持企业借助网络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推动秀屿区食品知名品牌走向全国。打响“南日鲍”“莆田红毛菜”“南日紫菜”“南日海带”“蓝色平海湾”等“秀字号”系列区域品牌,进一步鼓励支持“渔太太”“平海湾”“东禹牌”“海族汇”“宴厨鲍”“国鲍”“海和汇”等水产企业打造产品品牌。
3.3 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3.3.1 凝聚产学研用力量,加快创新步伐
1)切实做好不同产学研用资源力量的深化整合,确保在食品行业能够不断推出各种新的技术工艺,推动各种新型设备设施在食品加工领域的普及,重点实现各种核心性技术手段的攻坚突破,才能让食品产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支持食品企业与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用联盟。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提升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转化水平。
2)着力培育高水平的食品加工创新人才队伍,为食品加工产业给予更多的智慧力量支持。扶持食品产业高技能领军人才创建“食品大师基地”,鼓励行业高技能领军人才发挥作用。
3.3.2 鼓励技艺转型升级,提升装备水平
引导企业深化自身技术工艺资源的整合、创新,确保在技术层面实现更大突破,重点培育技术工艺含量高的产品。鼓励传统食品企业对既有生产线升级换代,帮助新建食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生产,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在现代食品工业中,要注重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化应用,确保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数字化车间,实现对生产程序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等。
3.4 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市场空间
3.4.1 扩大国内市场
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鼓励水产品加工企业创建企业品牌,组织品牌产品积极参加各种水产专业展会的展销活动,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引导食品企业积极融入“互联网+”行动,支持第三方平台运营企业与食品企业开展品牌营销外包合作,形成线上线下销售联动,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如与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等合作发展电子商务,参与海洋经济深度合作,打造区域品牌。充分发挥南日鲍品牌优势,在全国相关城市授权一批南日鲍专营店,在南日岛挂牌一批正宗南日鲍酒店,建设南日鲍体验场所,满足中高端消费者和游客的需求。
3.4.2 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扩大产品出口,通过出口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要求,积极开拓“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会展论坛,抱团拓展市场,树立区域食品品牌。鼓励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相关机构,依托莆田市会展中心等,举办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精品展会。通过采取品牌合作、代理出口等形式,探索同国际互联网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模式,扩大产品出口规模。
4 结语
秀屿区食品产业要立足“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产业链发展思路,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注重协同发展,大力推进精深加工,提高产业链各环节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要不断强化品牌规划推介,引导企业保护好、运用好品牌知识产权,确保企业的品牌在知名度上不断提高,打响秀屿食品产业品牌文化,助推秀屿区食品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