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突发事件下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现状研究

2023-04-18林桥兵徐子童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5期
关键词:术科教学资源体育

林桥兵 徐子童

(1.武汉商学院;2.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

1 问题的提出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2]。从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来看,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出现的新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不能被忽视,如何应对以及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对体育术科课程教学秩序的冲击,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议题。

在重大突发事件下,传统教学模式固有的时空限制和教学行为完全物理隔离,难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仍存在短板。这既反映出了教与学的本质,也决定了远程教育实践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3]。2020 年,教育部适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并组织专家对在线课程资源平台和技术平台进行审核和考察,各地教育部门有力配合,保障了各层级学校教学秩序和在线教学安全平稳运行。然而,通过梳理过往研究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实践发现,线上体育教学的研究多立足于宏观调控、模型构建(平台、课程、评价)、过程调节(评价、内容、教法、资源)、现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4],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体育术科课程以身体活动练习为主要形式,将学生要接受的教育、掌握的专业知识、经验与运动技能有机融合在一起[5],具有“示范性强、实操性强”的特点,并且对教学场景、场馆器材等要素的要求较高,由此引致体育术科课程在在线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互动性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以及教学技术设备无法满足需要等问题,成为限制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研究基于2020年武汉商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现状,分析重大突发事件下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在线教学功能定位、效果评判等方面进行反思,提出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发展路径。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重大突发事件下武汉商学院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需要,以“体育术科”“在线教学”“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等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了解在线教学最新研究动向,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另外,整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模式、内容等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对在线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2.2.2 专家访谈法

本文结合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对象,对武汉商学院体育学院网球、羽毛球、马术骑乘、体育舞蹈、健美操、游泳、太极拳等课程授课教师以及教育学专业相关专家(教学技术方向)进行访谈,访谈方式包括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

2.2.3 问卷调查法

通过在线问卷(问卷星平台)形式对选修网球、羽毛球、马术骑乘、体育舞蹈、健美操、游泳、太极拳等课程的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教师在线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师接受度等;学生学习意愿、学习环境、学习局限等。教师问卷共获得24份,男性教师15 人(占62.5%),女性教师9 人(占37.5%),其中副高职称3 人(占12.50%)、中级职称11 人(占45.83%)、中级以下职称10人(41.67%);学生问卷共获得945 份,男性学习者248 人(占26.24%),女性学习者697人(占73.76%)。

3 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现状

3.1 教学设备

在突发疫情期间,有94.97%的教师以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体育术科课程教学,其中有50%的教师选择笔记本电脑作为在线教学设备;学生学习设备以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为主,分别占58.52%、36.51%(见表1)。

在线教学平台选择主要为QQ 课堂、腾讯会议、钉钉、中国大学MOOC和腾讯课堂等;互动平台主要为腾讯QQ、微信、腾讯会议、钉钉和腾讯课堂。可以看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在线教学平台+互动平台的方式,其特点是实时、双向交互,同时也反映出在线教学平台互动技术水平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根据访谈还发现,部分课程授课教师认为,在线教学互动比线下教学要多一些,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并认为在线教学虽然处于虚拟空间,但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放得开,学习氛围更放松。

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65.97%的学生认为,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要求强制打卡;有42.86%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学习困难是自己或授课教师网络无法满足学习需求;有29.7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在线教学软件不熟悉或认为软件功能过于复杂;认为没有合适的上课工具的学生占24.02%。另外,有研究指出,在线教学中视频拍摄视角、视频中透明白板的使用均能够影响学习体验和效果[6]。这些数据表明,在线教学设备是影响在线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3.2 教学资源

通过问卷调查和在线访谈发现,在突发疫情期间体育术科课程授课教师面临着较多挑战。例如:从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来看,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资源以自制教学视频(课前录播或直播教学)和采用他人教学视频(课前录播或直播教学)为主,分别占58.33%、54.17%;授课教师选择的在线教学资源中,属于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占8.33%,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占25%;部分授课教师通过自费购买培训机构制作的VIP 课程或利用其他教学资源进行在线教学,占66.67%。上述数据,一方面,反映出校本体育术科在线教学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说明体育术科课程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教学课程较少。

有70.83%的教师认为,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的优势是教学资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突发事件下能够保障教学秩序;有50%的教师认为,通过在线教学可以使学生体验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45.83%的教师认为可进行大规模教学,这类教师以教授公共体育课为主;有29.17%的教师则认为,通过在线教学能够获得多元的教学资源,并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上述数据还表明,公共开放式教学资源在突发疫情期间对于保障教学秩序和教学应急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在线教学局限性方面,有75%的教师认为,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的局限主要是居家环境受限制,无法开展教学(空间不足等)、缺乏运动器材(网球拍、篮球等),其客观因素导致教学情境创设障碍,使得教学中“讲解—示范”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很难通过在线教学进行表达。例如:通过对体育舞蹈授课教师进行访谈,认为“居家环境教学空间相对狭窄,所以编排的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尽量减少动作的空间流动”。另外,部分教师还认为,居家备课所需教学资料不足、设备网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以及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供的教学资源与授课内容相关度较低,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3.3 教学内容

在突发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和市场多元化教育主体的深度介入形成的促进机制,使得在线教学边界延展、内涵更加丰富。例如:授课教师在使用PC 端直播上课的同时,采用PPT 文件共享和多样化的教学视频播放工具,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

高校开展在线教学内容主要有体育理论知识学习、身体素质练习、体能练习及专项体育教学内容等方面[7]。在突发疫情期间,武汉商学院体育术科课程教学按照春季课表安排进行,以保证课程的有序性并维护教学秩序。在教学设计方面,有50%的教师认为,教学互动是体育术科课程线上和线下的主要差异;有25%的教师认为,教学效果与反馈存在差异;有12.5%教师认为,课程作业与考试存在差异。在教学方式上,有62.5%的教师选择“视频公开课+线上指导”“在线教学平台+线上指导”为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对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均做出适当调整,例如:身体素质训练,选择与授课课程较为接近的身体锻炼项目,以发展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保持在中、低水平;体育舞蹈课程则通过简易标准套路、减缓音乐速度等,以保障在线教学正常开展并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效率。此外,仅有4.17%的授课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开展居家锻炼、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增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这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对健康素养认识的不足,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疏导。

3.4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决定了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学生考勤和发送的作业(技术练习视频、照片)、直播表现来掌握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占比分别为50.00%、45.83%、4.17%,而由于学生视频拍摄角度、画面质量等,均可能影响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有关研究指出,体育在线教学互动信息缺失、情景创设障碍、教学方法应用空缺和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盲区,是造成体育在线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的重要原因[8],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调查发现,有66.67%的教师认为,通过在线教学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有33.33%的教师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授课教师和学生较多是“仓促应战”,仅接受简单的在线技术培训和摸索,难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疫情期间的体育在线教学,形成的“光看不练、练而出错”的教学现状,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动作,也将直接影响教学、健身和竞赛的效能[8]。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75.24%的学生认为,通过在线学习能够基本掌握学习内容;有13.44%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效率较低;而认为全部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仅占11.32%。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在线教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突发疫情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但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整体效果不高,不利于运动技术的全面掌握,如何在复课后进一步强化学生技术掌握和做好课程衔接也是教学主体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3.5 教学学情

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是此次突发疫情期间为保障教学秩序采取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网球、马术骑乘、羽毛球和游泳等课程10 周在线教学学情统计分析发现,随着教学进度的开展,学生参与体育术科课程在线学习的意愿为41.06%,认为体育术科课程在线学习的局限主要是家庭环境受限,无法开展练习(活动空间不足等)和授课教师不能实时指导,占比分别为55.24%、33.02%。其中,有50.26%的学生认为,在家进行在线学习,环境为非常安静、环境良好;有46.46%的学生认为,学习环境有一点闹、影响不大。

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9.02%的学生认为,体育术科课程在线学习取得的效果不一定比线下好;有27.62%的学生认为,通过线上学习取得的效果不好;有64.87%的学生认为,体育术科课程在线学习存在的缺点主要为网络和在线学习平台不稳定;有44.66%的学生认为,缺少教师实时监督;有42.75%的学生认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造成身体不适;有86.03%的学生认为,体育术科课程在线学习具有的优点是视频类课程可以反复观看,有助于加强记忆;有61.38%的学生认为,录播类课程可以自由掌握学习进度,学习时间较为灵活;有35.98%的学生则认为,通过在线学习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对授课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4.17%的教师认为,通过对本学期教学过程和期末考试总结,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取得的效果不一定比线下好;有41.67%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取得的效果不好。通过对上述调查反馈可以看出,较大比例的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持不赞成的态度。

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专注度调查还发现,有49.74%的学生认为,自己专注度持续时间为1 h;有27.41%的学生认为,专注度持续时间在1~3 h 之间,有19.15%的学生则认为,专注度持续时间不到1 h。因此,如何调整和控制在线教学时间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变量。另外,教师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在线教学效果评价。在线教学评价有效性和高效性关系着教学质量的优化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师生互动方面,有45.83%的教师认为,师生互动程度一般;有37.5%的教师认为,互动程度较高。以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为例,学生在线学习人数达上百人,而教学平台界面实时显示学生人数有限,只能对少数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和教学互动,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操作音乐播放、技术动作展示等。所以授课教师很难实时了解学生的情感表达、学习态度和投入程度,以及进行过程性评价和量化测量。

4 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发展路径

4.1 推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传统教育向在线教育转变,推动了教育教学范式的变革和学生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教室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获取场所,学生学习环境将处于现实与虚拟环境中,为学生带来多维的学习体验。调查显示,有70.83%的教师认为,在疫情后期,应将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技术与经验融合到线下教学中,以促进教育规模化发展并适应教育新生态。为此,推动在线教学和线下教学融合发展,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进行统筹规划。政府层面,应积极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强互联网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市场准入门槛,丰富教育供给渠道和保障供给质量。学校层面,一方面,应根据不同学科制定学校层级的在线教学政策规范、在线课程质量保障机制、在线考试机制和学分认定机制,优化在线教学考核和评价指标,承认学生通过自由选择的在线教育服务获得的学习成果和教师提供的社会化教育协同服务;另一方面,需要从多角度对教师个体行为进行标准化评估,且要突出教师个体在多种情境事件中表现出的胜任行为[9]。教师层面,优化线上线下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水平,避免无关认知负荷和基础认知负荷超载,避免生成认知负荷不足,在保证学生足够认知量的同时,促进生成性认知加工的发生,实现主动的有意义学习[6]。

4.2 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

在移动互联时代下,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极大改变了教学业务流程和学校管理的过程与方式,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变革。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推动着教师和教务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的重新审视。调查显示,有91.67%的教师认为,需要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包括智慧教室建设),以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消除教龄、年龄等方面的差异。

“国际经验显示,各国对于教师群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里的中流砥柱角色,均有深刻认知。众多国家与国际组织对于培养、引领、鼓励教师群体深度回应和参与教育信息化,有着明确制度安排和资源对接。”[10]因此,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一是需要提高教师信息意识和敏感度,提高能够灵活、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检索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二是整合和规范教学资源,制定资源共享制度,推动不同层级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之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体育术科教学的融合;三是建立教师教育信息化激励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列入教师成长培训内容,通过奖励、评比等方式,推动在线教学文化和氛围建设,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

4.3 促进教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随着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深度介入,其应用边界愈加广泛。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教育领域,钉钉、腾讯会议等即时通信平台在突发疫情期间保障各层级学校教学秩序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奥运冠军陈龙灿、柳承敏等通过在线教学方式进行体育项目的知识分享、在线答疑和训练指导等。由此看出,疫情期间催生出的特殊教育需求和多元教育供给主体的出现,加速了教育社会化协同和多元化教育服务业态的形成。

促进教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首先应注重供给主体技术支持、服务保障能力的评估,并设计学校在线教学服务准入标准和规则,对供给主体进行资质审核。在突发疫情期间,有45.83%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技术培训服务勉强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有45.83%的教师认为,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这表明在线教学平台和学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在线技术保障、检测和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系统的稳定性,以应对在线教学平台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响应慢、超时或系统宕机等情况。其次,教育服务供给多元化还应包括供给内容和监督的多元化。因此,一方面,政府逐渐由教育提供者和供给者向监管者角色转换,构建多元资源供给和监督机制,保障教育资源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另一方面,激活市场和个人资源供给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购买服务机制,增加学校教育服务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不同供给主体供给效能并提高供给质量。

4.4 建立突发事件教学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教学应急机制,已是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和迫切需求。鉴于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应优化常态化教学管理制度并建立突发事件教学应急管理制度,并将应急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当中,以保障常态化教学和突发事件下教学内容、授课环境、技术手段、评价指标甚至教育理念的衔接流畅。

学校应急管理,首先应做到防范前置。学校组织建立和完善应急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应急机构职责,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与使用,加强风险隐患普查和监控,开展学校相关人员的应急管理教育,包括学校相关负责领导、教师、学生和其他人员。其次,推进大数据教育监督评估,对突发事件下在线教学响应、运行状态、教学组织管理情况和师生互动情况等进行有效监督,并积极探索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认定机制,化解在线教学风险。最后,建立动态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全方位打造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在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体育术科课程内容设计应以卫生健康教育、体能教育、体育文化教育为主,运动项目以体育舞蹈和太极拳等无需运动器械(环境限制等),且运动风险系数低的运动项目为主,例如安排非身体接触性的体能练习和以发展心肺功能为主的单人项目跳绳、踢毽、慢跑、武术、健身操等。

5 结语

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的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过程还存在校本体育术科在线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情境创设障碍,难以实时了解学生的情感表达、学习态度和投入程度等局限。因此,为促进体育术科课程在线教学发展,应多维度推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和建立突发事件教学应急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术科教学资源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民族地区准体育教师术科能力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评价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浅谈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的教学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