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与教育的应用研究

2023-04-18

中国电化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历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其基于我国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傳媒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模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传播和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一书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周小华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知名学者。全书内容分为八个章节,第一、二章中作者介绍了在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问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三化”传播的理论,分析了全媒体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前提、基本要求等内容;第三章中作者为读者研究了新媒体多样化形态下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影响;在第四章中作者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在新媒体中的注意力特征入手,分析了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注意力挑战和如何提升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注意力;第五、六章介绍数字出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理论,介绍了数字化学术期刊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第七章内容为新媒体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和方式创新;第八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些案例,如主流网站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的做法,为读者直接展现了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本人在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妇女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8BKS167)研究时将此书作为重要参考资料,从中受益匪浅。

作者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出发探索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传播与发展路径,将马克思主义概括为兼具时代性、传播性、通俗性的人文科学、社会学科,指出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影响,通过案例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征,提出了“将新媒体传播功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相结合”的论点,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和扩散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创新均具有指引价值。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一书中,作者在第三、四章中提出了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模式的观点。作者认为新媒体技术模糊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边界,打破了传统纸媒环境下传媒的时间局限和空间局限,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多元化的传媒渠道扩散至社会的各个层次、国家的各个区域。通过本章节的介绍,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范围扩大的影响,为读者加强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习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帮助。

其次,作者提出了新媒体技术促进了传播效果提升的观点,即新媒体技术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扩散模式,带来了传播效果的提升。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传播与新媒体技术的对接、融合、互动和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普遍化、常态化、多元化,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传播的“三化”发展,从而在全社会层面构建起了一个普遍的、常态的、长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扩散机制。通过本书对新媒体技术提升传播效果的论述,为相关人员探索新媒体技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提供了指导,对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优化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全民学习马克思主义、全民践行马克思主义重要方法。

总之,作者基于马克思主义在新媒体技术帮助下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发展途径出发,对其传播的有效性提升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创新具有指引意义,展示了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气象,极大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值得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及思政教育工作者阅读和学习。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纪欣农)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