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2)
2023-04-17成都市委编办课题组
●成都市委编办课题组
(上接2023年第9期47页)
四、关于建设一流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建议
要从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建设现代化成都的时代高度和战略深度来谋划和推动基层公卫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总体思路,着力在“六优”上下功夫。
(一)聚焦“优布局”,适配基层公卫网络结构体系。一是顺应人口流向,适度超前布局。综合考虑中长期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按照“就近服务、全科服务、普惠服务”的原则,科学制定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规划。加强新建成区、新市民集聚区基层公卫配套设施建设,按照“集约建设、便捷服务”的原则,依托社区服务综合体、新建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载体,灵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着力打造“15分钟公卫服务圈”。二是顺应均衡要求,增减村社站点。根据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乡村形态变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村(社区)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从机构全覆盖转向服务全覆盖。三是顺应需求变化,精准配置床位。根据病人来源与区域疾病谱,综合考虑床位使用率、床位释放时间、等床保留时间、空白周转时间等结构面、过程面、结果面因素,精准配置日间观察、急性期治疗、安宁疗护等床位分布,支持与医疗联合体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建设联合病房、托管床位等,提高床位使用效益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聚焦“优管理”,构建基层公共卫生提质赋能体系。一是着眼提升运营能级,健全“两体”利益链接机制。坚持公益导向、错位发展、一体管理原则,构建“管理融合、资源共享、服务互通、要素统筹”的医联体和紧密型医共体利益链接机制。二是着眼提升品牌能级,完善“两院”评级评价机制。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基本公卫”的功能定位,支持符合标准的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参与二级医院评审,参照二级甲等或乙等医院管理。三是着眼提升服务能级,创新“两室”建设运行机制。完善城乡协同、以城带乡帮扶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建立健全市属三级医院包县、县属医院包镇、基层院(中心)包村工作机制,推动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站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三)聚焦“优品质”,拓展基层公卫诊疗服务体系。一是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专科。坚持差别化发展思路,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的实际需求,精心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特色专科,形成“一镇一品”“一院一品”的特色鲜明、竞争有序的良性发展格局。二是大力发展家庭医生服务。扩大家庭医生服务供给,丰富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拓展康复、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智能辅助诊疗等服务功能,优化家庭医生服务方式,支持以家庭、功能社区为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加强全科和专科医生协作,增强签约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综合性。三是大力探索医养结合模式。针对有闲置资源的基层院(中心),探索建设镇(街道)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共建,打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村卫生室+农村幸福院”等新型医养结合综合体,形成以医促养、以养助医的运营格局。四是推动嵌入微网实格治理。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微网实格”双向融合,建立“家庭医生团队+网格员队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村医融入基层网格员队伍,探索将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部分基本卫生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员职责任务清单,打通群众服务健康需求“最后一公里”。
(四)聚焦“优生态”,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智慧服务体系。一是着眼“服务上网”,拓展智慧医疗系统。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运营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智慧系统建设,打通医保结算线上线下“最后一公里”。二是着眼“同城通办”,推动平台有效融合。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机制,打造以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网,打通平台间的数据壁垒。三是着眼“资源链接”,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加快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医联体资源共享优势,加大远程会诊、预约转诊、互联网复诊、远程检查等在基层的配置应用,推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五)聚焦“优动力”,提质基层公卫人才激励体系。一是突出“依需求办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着眼破解基层公卫机构“引才难”问题,借鉴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依托医学院校,试点开办公费基层公卫医师班,从源头解决人才培养引进问题。二是突出“依总量定岗”,完善职称评定基准。探索在基层院(中心)推行“编制+员额”人员总量控制改革,以核定的人员总量作为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经费保障等的依据。三是突出“依需要引才”,下放自主用人权限。允许基层院(中心)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面向员额制医护人员定向招聘。扩大用人自主权,允许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对内部人员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激发团队工作活力。
(六)聚焦“优供给”,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投入保障体系。一是完善财政保障标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和区域服务人群聚集程度等差异,科学评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总体经费和项目经费投入水平。探索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二是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将基层公共卫生用地需求纳入城市规划,在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中,充分考虑基层公共卫生用地需求,将医疗卫生服务用房作为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建设、验收、投用。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支持国有企业和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站。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护理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破除单一保障难题。四是创新人员编制保障。探索基层医疗卫生编制资源由县级卫生健康部门统筹使用,开展“岗编分离”试点,支持人员在医共体内统筹使用、有序流动。开展“县招乡用”管理试点,统筹核定区县、镇街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在县级医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筹使用、自由流动,提高编制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