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进路
2023-04-17王丽
王丽
(伊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1]。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场域,理应承担起这一重要的时代责任,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向上向善、善作善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动、转换为习惯。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包括“知、信、行”三个逻辑层次,但这三个层次并不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就能相互衔接和顺利转换的,而是存在着“知未必信,信未必行”的现实困境。要达致“知而信,信而行”的三重境界,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必须多管齐下跨越鸿沟,寻求突破的路径。
一、增“知”: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
知,就是认知和了解。作为知、信、行三个逻辑层次的起点,它是认同和践行的前提与基础。对此,高校可以通过课堂思政、校园文化、社会思政等多元化思政渠道来实现。
(一)课堂思政协同发力
课堂思政,就是教育者通过课堂教学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成一定的教育目的。课堂思政是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载体,主要包括两种路径。
一是“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传播、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载体。由于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和话语体系,任课教师可以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握课程逻辑框架的基础上尝试跳出知识讲授的传统路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逻辑视角选择性地梳理、编排和讲解课程内容,以帮助青年学生从观念认知上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三个层次,深刻领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 个词24 个字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能够正确看待“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并思考消弭两者差距的方式方法,从而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全面准确而深刻的认知。
二是“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课程思政指的是在各类课程中深入挖掘、融入和激活思政元素,并通过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开展正确价值观教育,进行价值观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也提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必须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当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并尝试以“开学第一课”“课前五分钟”“知识点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盐溶于水”的方式融合浸润,增加专业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政味道”,使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变得更加有形有感有效,从而切实增进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了解。
(二)校园文化浸润熏陶
校园是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域,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不仅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愉悦,而且其中蕴含的文化因子更能在不经意间进入学生的头脑,形塑一定的认知记忆和引发情感共鸣。高校可以通过好的创意与设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使广大师生徜徉在传统文化长廊中,品读着古圣先贤的充满智慧和哲思的语句,感受着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于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脉相承;漫步在红色文化长廊中,回望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感知着革命先烈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于革命文化的薪火传承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烙印;驻留在先进文化展示长廊中,欣赏着我国历史性变革、成就和最新文化成果,憧憬着人类未来的美好生活,于先进文化的创新融合中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可见,设计并建设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校园思政”,可以很好地增进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三)社会思政渗透融合
对青年学生来说,高校是一个象牙塔,简单纯粹,而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包罗万象。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只停留在“象牙塔”的方寸之地,应该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利用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青年学生进行熏陶和培育。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予以大力推进。例如,制作的宣传图板和主题雕塑,将其作为一种直观的宣传展示载体呈现在人们必经的大街小巷;创建的一批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宣传展示平台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充盈于网络空间和广播影视中的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迹,作为一种跨时空的宣传展示,跳跃于人们的眼眸和指尖。这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示范社区随时可感受、网络空间随手可触及的宣传载体,有利于青年学生全方位、全时空地深入感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进而为“知之而信之”奠定基础。
二、强“信”: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
信,就是认可和认同。可以通过理论教育、榜样示范、体验教育增强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强化理论教育增进认同
列宁曾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这深刻说明,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要引导和激发青年学生开展和参与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其对科学理论的掌握和认同,但以青年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一般难以自发产生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观念。这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从外部对其进行科学理论的输入和引导。这种输入式的理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路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以青年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所以,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先进价值理念的教育和传播,要在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讲深讲透其核心内涵和理论逻辑,同时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路;要在真实案例的对照讲解中,讲清楚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的显著特征,同时揭露西方“普世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虚伪性;要在大学生实践感知的基础上,及时予以理论输入和点拨,以强化其认知记忆、型塑其认同教育。这种一以贯之、持之以恒、讲究策略的理论教育,有助于更好增进高校大学生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进而帮助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并付诸于社会实践。
(二)选树身边榜样示范引导
研究发现,榜样人物对他人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现实生活中,榜样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其精神值得全社会尊崇、学习和效仿。对青年学生而言,身边“接地气”的朋辈榜样比“高大上”的榜样人物更加直观具体,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更易于学习和效仿。因此,高校要常态化选树榜样人物,特别是对校园里、身边的朋辈榜样进行表彰奖励,并通过宣传海报、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舞台剧再现、榜样人物进课堂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立体化、环绕式宣介,从而激励、示范和带动更多的青年学生崇善向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常态化的育人机制、多维度宣传的浓厚氛围、催人奋进的榜样力量,使青年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心灵触动,能够引导其产生较高的情感认同和价值选择,更好地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开展体验教育感同身受
身处其外,对事件的感受和心灵的触动是浅层的、一时的,而身处其中,对事件的感受和心灵的触动则是深层的、持久的。相比于理论教育和榜样示范,自我体验带来的情感认同会更深刻、更持久,转化为价值选择的可能性也更大。对青年学生来说,高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红色研修学习等,更有利于引发大学生的心灵触动和情感共鸣,使其更加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重视身体力行的实践效果,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每年九月新生入校,组织高年级学生组成志愿者队伍为新生提供帮助和服务,既有利于新生尽快了解学校适应大学生活,感受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温暖,也让人生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中体会到实现社会价值的快乐;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工作者的敬业精神,也使其明了自身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修研学,引导学生体验艰苦革命岁月、感受时代变迁的同时,也有利于强化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与认同。
三、助“行”: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归宿
行,就是践行和笃行。高校可以通过多元联动营造舆论氛围、健全正向机制激励善意之举、强化法治保障解除后顾之忧等举措,促使青年学生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转化为价值选择并付诸于社会实践。
(一)多元联动营造舆论氛围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以及多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态势,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斗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5]特别是党和国家在关键时间节点展开的强大舆论攻势、对英雄模范人物举行的高规格表彰仪式,震撼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校,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务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此,高校要积极构建形成党委领导、院系组织、全体师生参与的多元联动格局,在重大时间节点、重要节日时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共同营造浓厚的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以激发青年学生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高尚追求,激励青年学生树立强国志、报国心的雄心抱负,养成向上向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自觉。
(二)正向机制激励善意之举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助力实现国家、社会、公民三者的“应然状态”。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做人的工作,因为人是构成国家和社会的基本要素,而人既有个体层面的私利诉求,也有社会层面的高尚追求。如果善意之举能够带来一定的价值回报(哪怕只是一句“谢谢”),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就能很好地引导人们的价值选择和道德践行;如果善意之举没有相应的正向回报,反而侵蚀了人的合法权益,就会阻遏人们的道德践行,甚或动摇人们已有的情感认同和价值选择。因而,构建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并付诸实施,对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高校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精神奖励为主、适当物质奖励为辅的正向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强化社会效益,这既是对大学生践行善意之举的肯定和认可,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善意之举的延续与深层次拓展。
(三)法治保障解除后顾之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6]不可否认,当面对风险和危难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用自己的善良之心和善意之举去温暖他人、拥抱世界。但现实中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却减损了人们的善良之心、戕害了人们的善意之举,影响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尤其是给青年学生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上的巨大心理冲击,对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和阻碍。为此,高校要积极发挥理论和专业优势,及时关注和加强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积极推动政府决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为好人好事“放心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为助人者解除后顾之忧,用法律权威来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用法律制度来保障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以此激励更多的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作为青年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域,理应担负起对青年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时代重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面对部分青年学生“知、信、行”三个逻辑层次的割裂,高校可以通过课堂思政、校园文化、社会思政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知”;通过理论教育、榜样示范、体验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信”;通过营造舆论氛围、激励善意之举、解除后顾之忧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行”。通过以上三重进路的综合作用,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三个逻辑层次的自然衔接和顺利递延,进而促进知信行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培养造就更多挺膺担当、善作善成的时代青年,更好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