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及其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启示

2023-04-17杨成果何小浩

理论与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马克思现实

杨成果 何小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42页。只有物质的富裕,是不全面的富裕,甚至是畸形的富裕。要让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朝着更加全面、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必不可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然要追根溯源,探寻马克思对于精神生活思想的构建逻辑,总结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理论要旨,为我国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科学指导。

一、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生成逻辑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2)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22页。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同样,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也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关于抽象精神思想的扬弃、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精神生活的构想基础上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一)对德国古典哲学关于抽象精神思想的扬弃

在关于精神生活的问题上,德国古典哲学从“人”这一视角进行考证,意识到“人”的精神生活思想的重要性。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指出:“怎样解决贫困,是推动现代化社会并使它感到苦恼的一个重要问题。”(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45页。在这里,黑格尔关注到两种类型的贫困:一是“最低生活水平”,即物质贫困;二是“跟贫困相结合的情绪”,即精神贫困。在关于精神生活的具体规定上,德国古典哲学将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独立于现实生活,并且将精神赋予巨大的能量,精神成为人的本质,成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在黑格尔的思想逻辑体系中,他将“绝对精神”作为认识世界的前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贯穿于“绝对精神”,他认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4)[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0页。。这时,黑格尔就将“绝对精神”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整个世界都归属于“绝对精神”。但是,黑格尔所推崇的“绝对精神”,却出现了与人的现实生活相脱节的情形,变成了“逻辑学”的形式推演。对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指出了德国古典哲学在构建精神生活时脱离实际,即“逻辑学是精神的货币,是人和自然界的思辨的、思想的价值”(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2页。。这就揭示了“逻辑学”与精神的关系,表明“逻辑学”是“人和自然界”价值关系表现出来的中介。面对这一现象,马克思又指出:“因为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而精神的真正的形式则是思维着的精神,逻辑的、思辨的精神。”(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4页。马克思这一论述,对德国古典哲学关于唯心主义思辨逻辑做出批判,并且逐渐生发出唯物主义萌芽。黑格尔的经验性辩证思想中的辩证发展思想对于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辩证法,他始终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将人的现实生活归结为精神活动,精神活动的矛盾运动产生了人的现实活动的矛盾运动。与黑格尔抽象的思辨“绝对精神”相反,费尔巴哈并没有抹杀人的思维活动和意识活动,而是从感性的现实的人出发,将思维、意识视作人的头脑活动的产物,把精神建立在人的感性基础之上。虽然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神学,但是费尔巴哈自身也仅将人的精神生活建立在感性对象的感性直观基础上,没有立足于人所存在的现实社会,马克思指出:“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页。费尔巴哈构建人的精神生活的基础存在缺陷,依然局限于抽象的世界,用抽象的思维去想象人的精神生活,这就不能真正找寻人的精神生活形成的现实条件,将导致人的精神生活陷入虚无缥缈的幻想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于精神生活的构建虽然达到一定高度,但都存在缺陷,他们不能摆脱抽象的精神世界从而立足于客观现实去探寻精神生活的形成发展过程。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精神生活构建理论进行批判并实现了超越,他以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为出发点,完成了精神生活由抽象领域向现实的主体的人的回归。

(二)对导致精神生活异化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反思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发展迅猛。一方面,资本主义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尤其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运用直接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剧,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整个社会逐渐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物质生活解放给全社会造成一种假象,即广大工人阶级依靠机器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完全实现真正的“自由”。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摆脱了封建社会时期直接、赤裸的压榨剥削,“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页。。在资本主义大生产背景下,人貌似可以独立支配自己的时间,享受社会向前发展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创造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但是人们逐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旧的对人的统治、剥削已经湮没于历史长河,但是新的、无形的、更加残酷的剥削已经到来,自己仍然处于资本家的束缚之下,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完全的自由。马克思认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76页。在金钱驱使下,资本家不仅在身体上控制人的自由,而且在精神上压抑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劳动者的人已经没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可言,每天与劳动产品和生产机器打交道,已然沦为劳动产品的奴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人来说,异化劳动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异化;第二,它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6页。这种劳动异化,割裂了人的整体性,将人变成了被驱使的“新奴隶”,人连自己的人身自由都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精神生活的自由,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缺陷所导致。

(三)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精神生活的构想

面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肉体和精神受到的严重伤害,马克思不断思考和探索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9页。该共同体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做了坚决批判,目的在于消灭使人异化的根源——私有财产和劳动分工,从而实现完全由自己掌控、完全不受外在事物干扰的真正的精神生活自由。“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不取决于他个人,就是说,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发生作用,同样,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0页。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分工和私有制不复存在,人完成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解放,每个人由自我异化逐渐向人的本质回归,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将得到真正解决。不仅矛盾得到解决,而且个人意志将得到自由且充分发挥,人们的精神生活将极大丰富,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在探寻如何实现真正的精神生活自由之后,马克思又对未来精神生活加以憧憬:“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5页。

二、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理论要义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批判后,并没有就此停下来,而是在社会整体结构下继续对精神生活要旨进行探索,形成了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以现实的人为精神生活的主体

马克思在探索精神生活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得出现实的人是精神生活的主体。马克思在得出这一结论前,经历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精神的批判,接着对现实的人的主体进行确证。

《德法年鉴》时期是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精神生活思想的产生阶段,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抽象思辨精神活动和费尔巴哈的经验感性直观精神生活思想加以批判,逐渐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唯物主义立场上来。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开始探索现实的人在精神生活思想中所扮演的角色。马克思首先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在黑格尔的观点中,人是附属于意识的,精神生活思想是由意识产生的,而“人”则在这里面充当中介,这样就将现实的人抽象化了。这种从抽象的人出发去理解精神生活,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精神生活的主体是抽象的,站在抽象的主体角度去理解现实社会,去思考现实中的“人类”,最终无非是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马克思所研究的精神生活主体的“人”是与现实相联系的,是“社会存在的人”,他始终反对以抽象的形式来思考人的本质,认为人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的,但是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就必须以实践为基础,立足于现实的人。马克思承认人生存和生活的前提首先是感性的个人,但是,他并没有仅停留于这一步,而是更关心关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是社会中的人,是时刻都处在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离群索居、一成不变的人。马克思对黑格尔进行了批驳:“实在主体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只要这个头脑还仅仅是思辨地、理论地活动着。因此,就是在理论方法上,主体,即社会,也必须始终作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26页。针对费尔巴哈提出的“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的思想,马克思强调“‘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马克思注重从社会当中去寻找精神生活的现实基础,而不是同费尔巴哈那样在“感觉”“经验”中去摸索精神生活的基础。费尔巴哈终究没能真正理解“社会性”一词。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进行了批判继承,逐渐找到了现实的人在精神生活中所充当的地位,确证了现实的人才是精神生活的主体。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现实的个人为了生存首先要表现自己,这是人全部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一旦与自然界建立了联系,就获得了立足的前提和条件。接着,现实的个人不可能只满足于现存的与自然界的状态,还需要与现实的社会进行联系,形成社会属性,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和条件,于是就成为社会中的主体,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当现实的人已经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在物质生活中得到保障,这时就会寻求精神生活上的满足。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生活,这是由现实的社会基础以及现实的人决定的,从而就产生了精神生活的内涵和形式。因此,精神生活不可能脱离现实的人而独自产生和存在,其内涵随着现实的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拓展。

(二)以物质生产实践作为精神生活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经历了由精神的思辨到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的转变。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早期受西方传统哲学影响,陷入唯心主义怪圈,后来马克思看到了“实践”在现实的人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将现实的人的精神活动与“实践”相联系,得出了物质生产实践作为精神生活的现实基础这一结论。

在早期西方传统哲学精神思想中,缺乏将精神与实践相联系起来进行探讨的观点,于是不能够看到精神的真正本质;对于旧唯物主义来说,虽然考虑到从自然物质的角度来思考精神思想,但是没有将现实的人列入其中做更深的理解,这样一来还是将精神生活与实践割裂,还是回到了直观感性层面来探究精神思想;唯心主义虽然认识到精神思想具有能动性,但还是停留于抽象的思考范围,不知道现实的人及其实践在精神思想中所承担的角色。马克思则不一样,他非常重视从现实的社会去关注人的生存,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出发去把握精神与人的关系,以及实践在精神中的作用。

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精神生活的主体,这在马克思的众多文章中都得到了确证。同时需要明白的是,现实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而是投身于社会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性。这就将传统的抽象性思辨哲学与现实的人的实践哲学区别开来,而我们要想真正理解精神生活的内涵,就必须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去探寻人在物质生产实践中精神生活的本真,因为物质生产实践才是人生存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实践活动既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人的精神生活形成的现实基础。首先,人的精神生活的存在方式是由物质生产实践所决定的。当人有了自己的思维,有了自己的意识,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物质生产实践,人就与动物区别开来。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正是将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实践的方式作用于客体,使人的精神生活得以表现出来。其次,精神生活的内涵也是由物质生产实践决定。在物质生产实践的不同阶段,精神生活的内涵也不一样,在物质生产极其落后的时期,人们的生存面临极大考验情形之下,人们思考的主要是如何吃饱饭的问题,这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是几乎为零。反之,当物质生产水平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人们不再为生存发愁,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总之,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产实践紧密相关,人们有怎样的精神生活内容,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与否,都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在物质生产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进一步解放,对于更高程度的精神生活需求更加强烈,这就要求在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生产,让整个社会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协同发展、全面进步。

(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论与物质解放、精神解放密不可分,具有内在统一性。首先是物质解放,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前提条件,是精神生活的物质基础。其次是精神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人的解放,顾名思义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有了物质基础后,首要的是在精神层面实现变革,精神上的解放程度充当着衡量人的解放的一个尺度,而人的精神解放并不是抽象而无法捉摸到的,而是可以通过人的解放程度显现出来。因此,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精神解放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必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而如何实现人的精神上的解放,精神生活是一项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思想与其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高度契合。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中,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不仅是人们在物质上已经达到高水平程度,而且在精神上人们的境界也得到升华。马克思思考要实现人的精神上的解放,与他所处的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看到人们的生活被私有制所束缚,整个社会被“异化”所笼罩,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分离,广大工人阶级的精神生活成为奢望,只有当时的大资本家才能够享有精神生活。正是由于种种的社会不公状况存在,让马克思去思考一种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自由自在的精神生活,去努力找到通往精神自由的正确道路。

在马克思看来,要想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要摒弃片面畸形的发展。要将人的社会地位重新确立起来,人不再是机器的附属品,不再是资本家剥削的对象,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当人实现自己的自由之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解放就应同步进行,因为物质层面的解放,归根到底需要人们在精神层面上得到彻底解放,需要人们更好地认识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和谐图景“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页。。在这一社会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尽情发挥才智,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人类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三、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对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启示

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指引,同时为如何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正走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共同富裕是全面的富裕,不仅要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新的发展高度,而且也需要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思想是探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源泉和不竭动力,为我国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强调,“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2页。。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精神生活的主体,不仅意味着人需要得到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满足,而且表明人是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在探索如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绝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具有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什么样的精神内容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求。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多样而广泛,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对精神生活的内容以及精神产品都提出了更高标准。从当前整个社会文化产品的创作来看,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更容易赢得人民群众的欢迎,而低俗、低质量的文化产品则被人民群众所唾弃。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高质量精神生活内容的需要,就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不仅要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还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内容。

我们首先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最终还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过上好日子,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既是共同富裕的受益者,也是共同富裕的推动者,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绝对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要创设良好机制让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切勿让人民群众觉得自己离共同富裕很遥远,或者觉得自己无力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我们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决策者和人民群众双向发力,协调配合,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一主要力量。人民群众如何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如何更好地将创造精神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这离不开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题中应有之义,道德水平提高,全社会将形成一种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的美好景象,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将得到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全过程。我们还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得从思想上转变人民的看法,让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有信心、有决心,这是我们实现目标的首要前提,人心不稳将一事无成,所以要探索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愿意参与、主动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摆脱过去那种“等、靠、要”的不良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奋斗光荣、鼓励奋斗的良好氛围。

(二)以物质为保障,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以物质生产实践作为精神生活思想的现实基础,而且非常重视物质生产实践。马克思认为:“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07页。生产力水平会制约着人们的思考能力,会制约着整个社会精神产品的供给,要实现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我们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齐头并进的,不能有哪一方落后,马克思的观点也表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精神生活的提升是能够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并且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生产实践。我们要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已经大幅跃升,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在精神层面以及还存在着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出现无疑会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上日程表,不仅表明我国更加有底气、有信心去让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上过得更好,还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精神上的富裕。因此,缓解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必须齐头并进,发挥合力作用。

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首先,要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物质生产力整体跃升。当前,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生产力的提升,说到底是要如何增强科技实力,如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力发展。一是要实现科技的创新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打通生产力发展中的堵点、痛点,畅通生产力发展路径,实现生产力提质增效。二是依靠科技让人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如此一来,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丰富精神生活,实现更大程度上的精神自由。此外,还可以通过科技的应用,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其次,文化生产力的提升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样至关重要。文化生产力是指“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能力”(21)柏路、包崇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之维》,《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12期。。因此,提升文化生产力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第一,文化产品的生产不但要注重“量”,而且更要注重“质”。当前社会上文化产品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但一些低质量、低内涵的文化产品混入其中,导致人们错误地选择了这类文化产品,不仅不利于人们精神生活的提升,还容易让人们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丧失信心。因此,为人们提供高质量、高内涵的文化产品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从整体上提升文化生产力水平,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生产人民大众所喜爱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第二,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要正确对待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防止精神生产庸俗化、功利化,让精神生产真正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服务,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服务。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探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多重路径

先进的物质生产力为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正确的价值观则为人们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氛围。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有害思潮有了可乘之机,给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带来严峻挑战,这就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的风气,使有害思潮无处遁形直至消亡,为全社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扫清障碍,促进全体人民精神境界跃升。

首先,要多途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可以利用学校教育对广大青年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校应该对教育者以及教学内容提出更高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真正地达到启迪、净化学生心灵的效果。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局限在课堂上,也可以探索其他的传播形式,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启发。第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树立正确“三观”奠定坚实基础。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家风家教尤为重要,能够帮助社会中各个家庭进行家风家教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父母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丰富发展。其次,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心中的一面旗帜,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标杆并进行效仿。党员干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外化于行,通过切实行动感染人民群众,达到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从而逐渐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此外,还可以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如身边的榜样、正能量的明星等,运用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去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坚持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马克思现实
共同富裕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