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4-17付喜凤

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中华中华民族

付喜凤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新时代要继续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久之后,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确立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是一国之魂、民族之魂。国家因文化而繁荣,国家因文化而强大。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不断接续发展的根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正是因为坚持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了更加坚实的文化支撑和历史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是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漫长历程中逐渐淬炼出来的,内蕴着中国共产党矢志奋斗的精神基因和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中心,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础,是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柱。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凭空产生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和探索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历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之路,也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要在国际交流中大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展现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经验与中国理论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传播力。

二、秉持开放包容,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发展强大的密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包容发展的文化态度,离不开各种文化资源的融会贯通。只有同其他文明保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活力。文化一旦失去了包容性,就会因封闭而停滞,最终丧失生命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努力融通中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做到立足中国,也要坚持胸怀天下。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世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弘扬,要面向世界,积极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在发展中加强与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础。要提升文化自信的视野,发展超越中西之争的现代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将文化引进来,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同时,又要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使其成为国际性和全球性的文化。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是要将中华文明发展为世界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为整个世界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人类文明的长远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做到贯通古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割裂的文明,而是古今相通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高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向现代转化。在推进文明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以实践为根基、以问题为导向,创造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开创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三、坚持守正创新,开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境界

守正创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遵循,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坚持守正,又要不断创新,只有实现两者结合,才能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把握时代文明、引领时代文明。

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中的光辉旗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得以把握历史主动、开创未来的根本所在,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根基永远稳固、航向永不偏离,这是经过历史实践得出的结论,更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牢牢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是指导我们科学认识世界、主动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僵化不动的教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之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其次,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立足根脉又坚守魂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之问,才能正确应对实践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其自身坚持创新。要坚定文化自信,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实践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激烈的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中赢得主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回应解答新问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的进步中展现自己的力量,真正实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通过文化交流, 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进程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指明了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