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功能价值
2023-04-17武书佳
武书佳,周 凯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1100)
功勋荣誉表彰是对个人或集体所做出的优秀功绩给予表扬和嘉奖,体现了对表彰对象行为和价值的肯定,是一种积极正向的评价。古今中外都有功勋荣誉表彰的历史传统,荣誉的授予和表彰因历史背景、客观实际等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在内心活动的激发、驱动下产生行为动机,从而不断强化其行为实践,该理论的核心是个人的“需要”,以“需要”为动机,个人形成特定的目标期待和行为动机。因此为引导和激发个人产生正向的行为动机和实践,需要为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引领,功勋荣誉表彰就是这样一种途径和方式。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也认为,每个“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现实的人”,具有多种类型和多个层次的“需要”,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追求物质、精神、交往等多方面的满足和实现。功勋荣誉表彰是对个人精神层面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比物质奖励更高层次的激励,是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个人在得到精神力量的鼓舞和驱动下,能够以更加热情积极的状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充分提升。功勋荣誉表彰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开展功勋荣誉表彰、建立和健全功勋荣誉表彰的相关制度。对于政党来说,开展功勋荣誉表彰同样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励和有效的动员方式。
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在激励先进典型、弘扬优秀品质、塑造执政党形象以及打造良好政治生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1]梳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实践历程及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价值意蕴与实现方式。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重要功能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表彰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对党组织以及党员个人进行表彰,肯定先进党组织以及优秀党员所开展的工作及其具有的模范作用,表彰活动以公开性、权威性、规范化的形式开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和相关制度建设,为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2017年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对该表彰的相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以下简称党内表彰),是指通过授予勋章、荣誉称号,表彰以及颁发纪念章等形式,对党员、党组织等进行褒奖[2]。
党内表彰为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政治引领。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共产党人应具有先进性,“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3],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该是由先进分子所组成,“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4]。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作出一系列制度革新和推进制度建设,因而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内表彰就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党情,为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本质属性做出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5]党内表彰通过肯定、鼓励、宣扬优秀典型的行为和品质,对广大共产党员起到教育和激励作用,鼓励党组织和党员向先进典型看齐,进而带动政党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态,在自我革命中保持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内表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且能够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保障。
党内表彰为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塑造了模范榜样。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内表彰就是在实践上为共产党员树立学习目标与榜样示范。中国共产党表彰的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实践活动中,对社会和组织做出突出贡献,其行为和精神具有先进性的引领作用,表彰就是充分肯定模范典型的先进性并以此作为激励,利用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感染和号召党员同志及其他社会成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工作,参与社会生产等实践,在此过程中增长才干、提升素质。每一时期都需要共产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引领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要求所有党员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优秀党员为榜样,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党内表彰就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有形激励和有效鞭策。
党内表彰为培育昂扬向上的社会风尚树立了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引领社会革命,这是其与生俱来的目标与担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引领社会发展和前进事业的核心力量。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内表彰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实践与制度设计,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政党引领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保证和夯实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还需着力构建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这一任务和要求应以中国共产党作为根本的领导力量和核心力量,以政党自身建设作为示范和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总之,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功能,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为党员和党组织树立了学习标杆,也对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以及引领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党内表彰在百余年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其功能、内容、形式等不断丰富和完善,制度化的规范体系得以确立,为继续发挥好党内表彰的价值功能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党内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党内表彰的历史演进及相关制度建设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建党初期以口头表扬、书信表彰等形式为主,重点表彰革命英雄和劳动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以修改党章的形式对党内表彰做出调整,更加强调精神层面的激励和鼓舞;改革开放后,党内表彰的相关工作进入恢复和发展期,表彰活动逐渐常态化、规范化;进入新时代,党内表彰的制度和规定得以明确和建立,党内表彰有了制度支持和法律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特别注重党内先进典型的表扬表彰,党内表彰在起初的口头嘉奖、书信表扬等形式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1937年,毛泽东在徐特立先生60岁生日时特致以贺信,书信结尾写道:“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这是利用书信形式对模范党员进行表彰。1943 年为鼓励和动员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党中央、西北局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现英雄模范,刘玉厚因能力出色被绥德地委授予模范党员、劳动英雄的称号,随后全区开展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的活动。同年11 月26日,在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刘玉厚获颁发“党员模范”奖状。这一时期,对优秀党员的表彰形式更加丰富,例如授予称号、颁发奖状、开展学习活动等。1938年经过毛泽东《论持久战》的讲演后,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被确定了下来。此后党内表彰也多与“七一”纪念活动结合开展,例如1938年晋察冀边区就借“七一”纪念,介绍和学习边区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优秀党员陈锦绣的革命事迹,并且刊发了舒同的《悼周建屏同志》的诗文[6]。1945 年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增加了“奖励与处分”一章,对给予党员、党的组织奖励和处分的目的以及实施办法等作出规定,以党章的形式明确党内奖励激励的相关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表彰的重点是在革命和生产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主要利用授予称号、报刊宣传以及借助“七一”纪念等方式开展。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党全国面临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任务,党内表彰主要与国家表彰相结合,例如1950 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6年党的八大修改党章时,决定取消党内奖励,邓小平同志对这一改动作出解释:“从根本上说,我们共产党员不是为奖励而工作的。我们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当我们的工作是正确的努力的,因而我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的时候,这对于共产党员说来,就是最高的奖励。”[7]这既是对党内表彰的精神激励作用的突出和强调,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的一种警示。此后,党内表彰不再开展公开性的活动,但是对优秀党员同志的表彰仍然以口头表扬、题词等方式进行;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内表彰活动和相关工作得到恢复和重新建立。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项工作恢复发展,这一时期党内表彰既体现了支持鼓励党员同志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注重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制度化建设也被提上日程。新时期党内表彰始于20世纪80年代,党内表彰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党内表彰主要有两种。一是建党周年纪念表彰。1989 年9 月,中组部召开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会,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1996年6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予以全国性表彰。自此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逢五、逢十”周年进行表彰评选的基本制度[8]。二是应对突发事件性表彰。应对突发事件性表彰主要集中在重要活动和一些灾害事件中,比如2003年对全国防治“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表彰,2008年对在汶川地震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党组织和党员的表彰,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内表彰成为党的一项重要的规律性制度安排,党和国家也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保障党内表彰的实施和开展,例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新时期党内表彰逐渐规范化,在实践中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规律性的制度安排。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表彰和相关制度建设,作为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表彰制度体现出制度化、层次性特征。
一方面,新时代党内表彰明确其法律依据,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治水平的提高是保障这一目标实现的客观要求。党内表彰的制度化建设和法律依据的确立成为新时代党的一项重要任务。2015 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增加了关于“擅自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或者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收取费用”的相关内容,以纪律处分规定确保表彰活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范表彰活动的操作和管理;在中共中央2015年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整体设计基础上,2017年中共中央专门设立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正式制定和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七一勋章”授予办法》,对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含义、遵循的原则、内容与形式、管理办法以及“七一勋章”的授予办法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2021年,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管理办法》,对“光荣在党50 年”纪念章的颁发程序、方式、制作、管理等作出规定。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条例和规定,进一步完善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制度建设。自此,党内表彰有了法规支撑,党内表彰制度体系得以明确和规范。
另一方面,新时代党内表彰内容体系更加系统化、明晰化。党内表彰内容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是建党周年表彰,2016年、2021年分别在建党95周年、建党100周年表彰大会上,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9]。二是单独性的表彰,主要有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专项表彰,即2015年[10]和2021年[11]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加以表彰,后者增加了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表彰[1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守正创新中完善党内表彰的内容体系,作出一系列制度创新。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隆重举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这也是首次颁授作为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此外,为党龄达到50 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 年”纪念章,截至2021 年12 月31 日,全国共729.3 万名符合条件的老党员荣获该纪念章。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党内表彰的公开性和透明化建设,保障党内表彰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表彰仪式和活动前期进行预热宣传,依托先进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手段,实时直播表彰活动,在媒体上对表彰对象的荣誉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受表彰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信息向社会大众公示,保证相关信息的搜索和查阅,做到表彰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监督有效,党内表彰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新时代党内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建构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为继续发挥好党内表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党中央在法律层面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通过举行庄严隆重的仪式活动增强表彰的荣誉感和权威性。党内表彰活动在实践中得到了功能的塑造和实现,在唤醒和重构共产党员和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同时,强化了集体的共同体意识和身份认同;借助符号的表征和象征作用,使得符号的政治意义可感、易知。此外,党内表彰也塑造出党员模范和各个时代的“楷模”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性政党的形象和面貌。
(一)唤起历史记忆,塑造政治认同
记忆是“对现在之所谓先前在场的引证”[13],在历史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过程中,历史材料和记忆充当着重要的媒介。“在一个社会中,社会记忆不断地被集体创造、修正和遗忘”[14],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征程中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史既是由党和人民共同书写的辉煌历史,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了党的事业艰苦奋斗的伟大征程。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例,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时刻,以全国性的隆重仪式举行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对过去百年党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利用这个特殊时刻唤起属于共产党员共同的历史记忆,是一次伟大的“唤起”。
身份认同代表着主体对自身身份的合法性确认以及个人在心理层面的身份认同归属[15]。在党的诞生纪念日之际进行表彰,有利于为党员同志树立自我的身份认知和政治认同。在个人拥有的多重身份中,“七一勋章”颁授活动的特殊场景,在客观意义上唤起共产党员对自我所属政党这一群体身份的认知。个体不仅有对自我所属群体的理性认知和认同,还有情感上的共鸣和归属。在盛大的表彰活动氛围渲染下,悠久光荣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能够激发党员对政党、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进而将感性情感转化为见贤思齐、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行动。党内表彰利用特定时机以及场景,借助伟大的历史记忆,唤起每一位共产党员对于政党的深刻记忆和身份认同,是一次特殊的伟大凝聚和教育实践。
(二)运用符号表征,彰显政治功能
象征代表或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与特定符号相结合能够传达出某种意义内涵或行为范式的导向,因此在政治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党内表彰也不例外。象征物、符号、标识等构成了整个象征体系,与文字相比,象征的承载体符号更具有醒目的吸引力和直白的视觉冲击。在党内表彰实践中,标志性的符号通常被加以强调和突出,以让符号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和内容得到充分表达,对参与者以及场外的旁观者同时产生影响。表彰活动中的符号主要有物件符号、声音符号和行为符号[16],这三类符号交替组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特定意义的符号是党和国家重要的象征和标识。符号的设计和诞生来源于实践和传统,一旦固定下来被赋予特殊意义,就成为一种标志和象征。例如国旗是国家的标志,党徽则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标识。“七一勋章”是融合了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与光芒、向日葵、大山大河、如意祥云等具有象征寓意元素的精心设计,党和国家等政治实体借用此类象征符号所蕴含的丰富政治意义,让人们快速将所见的实物与脑海中的共同体想象结合起来,从而建构起国家形象和政党形象。符号的产生及象征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每一个政治符号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确认,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又不断产生出新的符号形成新的表征,“七一勋章”就是适应实践的新需要诞生的新符号,将党内最高荣誉的政治意义嵌入勋章这一具体表征实体中,将表彰行为符号化和形象化,由政治符号的“可见”延伸为政治意义的“可感”。
(三)树立时代楷模,展示政党形象
一个政党的形象既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外在的、整体的表现[17],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知主体对政党的评价和主观感受。党内表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政治活动,从前期酝酿、筹备、宣传,到具体的实践,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和政党的“在场”[18];而现代媒介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场外观众无需亲临现场也能参与表彰活动,实现与活动现场的同时“在场”,加强了表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纪念和表彰活动,以全国公开的形式表彰优秀党组织以及党员,宣传优秀典型事迹,既有助于树立时代楷模、培育实干奋斗的良好风尚,同时也有助于展示政党形象和政党精神。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国共产党已经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百余年的历史征程,政党是否能够始终坚持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加强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做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继续获得人民信赖和忠心拥护的关键所在。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构建也具有世界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党国际形象直接关系着政党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党内表彰依托现代传播技术,实时、完整、立体地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工作和价值理念,有助于更好地树立和展现执政党形象,有力推动中国共产党在世界政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和更大影响力。因此,党内表彰也是中国共产党塑造和维护自身形象、提升政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党员队伍必须过硬。”[19]共产党员在任何时期都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先锋战士,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表彰相关制度建设和工作落实,把党内表彰作为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对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矢志追求,党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坚持自我完善、建设与革命,以政党自身建设引领社会前进,肩负时代使命和民族发展重任,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