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概念的消去论及其混乱论证剖析

2023-04-17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6期
关键词:渠化认知科学学说

顾 璟

先天性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先天/后天之争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传统,先天/后天二分法在唯理论与经验论的认识论争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先天性也是当代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希望能够为先天性概念找到一个合理的学说,但始终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先天性学说。有些先天学说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并不正确。例如,过去科学家认为生物出生时具备的性状就是先天性状,而事实上,还可能存在着胎内学习过程(如发声、肢体活动)。而另一些先天性状,如牙齿和视力,甚至是某些遗传性疾病,则都在出生后才逐渐呈现。还有部分研究者试图依赖于基因发育和环境发育来区分先天/后天,但也同样遭到挫折——如果将先天性定义为仅依赖于基因,后天性定义为仅依赖于环境,就等同于既没有先天性也没有后天性,因为基因运作无法脱离环境,而环境也难以单独地对某个生物性状的塑造起作用。实际上,大部分生物的发育过程既依赖基因又依赖环境。总之,先天性概念是否具有科学价值似乎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概念混乱引起科学争论的局面,一些科学哲学家提出了先天性概念的消去论,企图一劳永逸解决科学研究中面临的先天性问题。

一、先天性概念的消去论

消去主义思潮曾经在20 世纪的心灵哲学中成为一些科学哲学家为捍卫唯物主义立场的哲学策略和研究路径,这些消去论者认为,心理学词汇所指称的心理实体,并不属于科学的本体范畴,因而需要从科学词汇中排除出去,人类行为只能使用神经科学术语加以解释。以保罗·格里菲斯(Paul Griffiths)和爱德华·马舍里(Edouard Machery)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家则在21世纪初在生物学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中兴起了一股废除先天性概念的消去论潮流,其核心主张是:“‘先天性’是一个混乱的概念,不应当在科学研究中使用”。在讨论消去主义立论的理据和论证逻辑之前,我们首先考察消去论者主要攻击的对象及其解决先天性问题的动机和经验依据。

消去论者认为,“先天性”是常识概念,源自大众生物学(folk biology),尽管这一概念曾推进了认知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但其内涵混乱,已成为阻碍科学进步的力量,故当科学家想要表达带有“先天”含义的时候,应当直接说他想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使用“先天性”这个模糊的概念①Paul E.Griffiths, “What Is Innateness?”, The Monist, 2002, Vol.85, No.1, p.82.。大众生物学理论是人们通过日常经验观察所得知并建构的理论,它可以用来对狩猎、农耕、畜牧等生产劳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它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是“有用”的,但是这种常识解释并不能满足科学生物学解释的要求。

大众生物学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在生物特性分类上的本质主义,二是倾向于目的论解释。按照本质主义观念,生物的一些特性是其内在的本质,另一些则会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普通人识别生物大致会通过通用的物种类别(如鸟类/犬类)、生物结构领域(如动物/植物)、从属类别的品种(如特殊品种/品系)三个类别来进行。人们会认为,物种成员属于哪个通用物种类别就是这个物种的“本质”,而某些本质还决定了物种的划分以及物种之间的关系。

目的论解释倾向表现在人们习惯于通过解释动物和植物所具有的性状来判断该特性是否有专门功能,人们相信生物与生俱来的天性使得它们具备了典型的先天特性。人们认为某个特性是先天的,也就是认定该特性具备三个属性:典型性、稳定性、目的性。典型性指的是某个特征或性状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常见性;稳定性指的是某个特征或性状的持久性、相对不变性和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特点;目的性指的是人们在解释动物和植物特征时,认为这些特征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功能或达到某种目的。人们认为某个特性是先天的,也就是认定该特性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中的至少一个。因此具备这三个属性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对先天性的判定,人们会更倾向于将具备这三个属性的特性判断为先天特性。

直觉上人们会认为生物不仅具有某些内在的本质属性,即先天的(innate),还具有某些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性质,即后天的(acquired)。科学家和普通人一样,习惯性地将特性划分为先天特性/后天特性,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科学研究使用先天性概念,显然受到一直以来的先天/后天二分思维方式的左右。

起源于大众心理学的先天性概念的上述特点恰好构成了消去论主张的重要动机。在消去论看来,先天/后天的争论体现了哲学分析特有的思维方式,而消去论则不满科学研究者只在不断强调从“前科学”思想中提出设想,而不关注科学自身的进程,没有从科学进程中找寻问题本身。当生物学家们一想到研究遗传,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先天/后天区分就会以某种形式存在,让他们用各种受先天/后天区分影响的方式来研究遗传,这在消去论者看来就是深受先天/后天概念框架的桎梏。在当前以分子为基础单位开展的生物学研究中,这种老式的二元思维并无帮助。生物学家要想看到生物显著特性的发育图景,就必须彻底跳出这种旧有的思维框架,摆脱先天/后天概念划分的框架限制。

二、消去论者攻击的重要对象:渠化论

在科学研究领域,认知科学家使用“先天性”一词,却较少关注有关的先天性概念学说自身;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虽然提出了大量的先天性学说,如本能论、高度可遗传论、常态反应论、先天倾向论等,但各种学说都存在较大的理论缺陷,已伴随着经验科学的深入发展而逐渐被淘汰。渠化论是当前较为流行的先天性学说,生物学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中都采纳了基于这一学说的研究策略。因此,渠化论自然也就成为消去论者攻击的重要对象。

渠化概念最初由发展生物学家康拉德·哈尔·沃丁顿(Conrad Hal Waddington)提出。基于一次意外的实验结果,沃丁顿推测并最终认为,组织发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被自然选择渠化的通路,这些通路使得特性发育在不同环境中都能抵达最终状态,故渠化(canalization)是一种能力①André Ariew, “Innateness and Canalization”, Philosophy of Science (Supplement), 1996, Vol.63, No.3, pp.19-27.。基于沃丁顿的观点,特别是沃丁顿“表观遗传”理论中的“环境不敏感性”,安德雷·阿瑞(André Ariew)提出,“‘先天’即‘渠化’”②André Ariew, “Innateness Is Canalization: In Defense of a Developmental Account of Innateness”, Valerie Gray Hardcastle (ed.), Where Biology Meets Psychology: Philosophical Essays,Cambridge,Mass: MIT Press, 1999,pp.117-138.。渠化就是帮助生物特性缓冲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外界影响的一些通路,这些“通路”保障了生物特性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最终发展出它固有的特性。“渠化”的通路也就意味着,先天性是个程度问题,生物特性的先天性程度取决于发育出这个特性的过程有多少缓冲通路,缓冲通路让特性对环境不敏感。

阿瑞认为渠化论学说为研究人类认知结构提供了具体策略,即“心灵生物学化”策略。其思路就是认为生物学能涵盖心理学,心理学概念可以纳入生物学模型进行研究。在“心灵生物学化”策略下,解释心理特性的过程就几乎等同于解释生物生理性状的发育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策略下,研究心理特性的发展与研究肢体发育、脏腑器官发育类似。

倘若研究者采纳了“心灵生物学化”策略,那么在对认知特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要像研究生理性状那样,去探究先天的认知特性发育所需的环境中的细节,尽管在这一策略视角下,发育的因果关系解释可能无法清楚地区分先天/后天,但是只要有这样的分类,对研究而言就是有助益的。

动物行为学家埃利奥特·索伯(Elliott Sober)和彼得·马勒(Peter Marler)通过鸟类发声研究进行了不少有关先天性的讨论。马勒通过鸟类发声研究认为,“先天”和“后天”的行为区分并不是产生在概念层面,研究者对行为进行分类的习惯是根深蒂固的,这种区分习惯在研究动物行为连续性和稳定性方面有一定价值,动物的有些行为与教养有关,更容易变化和变异;而另一些与本质相关的则更呆板,难以改变①Paul E.Griffiths, Edouard Machery, “Innateness, Canalisation and ‘Biologicizing the Mi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008,Vol.21, No.3, pp.397-414.。索伯则认为,一部分鸟类需要通过同类向它们展示独特的歌声来学会鸣唱这种独有的歌声,一些则需要听过各种各样的鸣唱后才最终发展出它们要唱的曲调,而还有一部分鸟类,在孤立的环境中也能够学会其独有的鸣唱曲调②André Ariew, “Innateness”, in M.Matthen, C.Stephens (eds.), Philosophy of Biology, Amsterdam: Elsevier, 2007,pp.567-584.。

这些鸟鸣案例进一步佐证了行为的先天性可能受到环境渠化程度的影响,即使先天和后天之间不存在显著区分,先天/触发/后天的区分仍然是有效的。先天特性就是具备渠化发育的特性,发育是独立于环境参数的。例如,一种名为棕头燕八哥(brown-headed cowbird)的鸟类,幼鸟并非由亲代抚养,而是雌鸟把蛋下在其他鸟类的巢穴中,由其他鸟类代为抚养。雄性燕八哥在这种寄生环境中成长,即使从未接触自己同类,却仍然能够发育出该鸟类所特有的鸣叫声,这就是渠化发育的先天特性。

除了动物行为研究,还有不少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他们的理论中颇有成效地采用了这一策略,其中的成功典范包括哲学家杰瑞·福多(Jerry Fodor)、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等人,以及不少进化心理学家。

然而渠化论的先天性学说也会让人有种直觉上怪异的感觉,我们似乎不太能接受生物的某个性状能够独立于环境而发育成型。从进化上看,生物能够利用一切环境规律促进自身的发育,但这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导致生物发生变异。譬如,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都已经丧失了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但灵长类的祖先们却具备并依靠这种能力。有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以及各方面的健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所摄入的母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这些原则不仅仅适用于发育初期,也适用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周期。

同样,以渠化论为理论根源的“心灵生物学化”策略自然也存在着似乎与直觉违背的状况。心灵生物学化策略会遇到与先天性的本能学说用于证明动物行为天性的剥夺实验类似的困难。简而言之就是,剥夺实验最多表明实验中那些人为选定的环境因素不会影响某些特性的发育,但无法证明存在着完全独立于环境发育的特性。

剥夺实验中,实验者设定了一个自认为被测动物无法通过显著的环境信息来知道他们的发育条件的环境,那些能够顺利通过实验的动物性状就会被认定为先天性状,如棕头燕八哥在寄生环境中发育,却最终发育出了属于自己种群的特有鸣叫方式;成年老鼠初次遇见异性就能成功完成交配过程,等等。然而剥夺实验最大问题在于,事实上并没有任何生物是在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发展出其特性的。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也会如此这般发现,那些心灵生物学化提供的成功案例,如乔姆斯基语言发展的先天性,不暴露于成鸟而发育的鸟鸣等,只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重要的环境因素不会影响某些特性的发育。但无法确证这些特性是一整个儿都对所有环境因素不敏感的。而越来越多发展心理学的可靠研究成果则表明,通过详细研究某个特性,就一定会看到,特性发育往往取决于某些关键参数值。发育稳定性的实现不是通过那些令发育不敏感的参数,而是通过合适的稳定的参数来实现的。例如,很多物种的发育稳定性需要依赖于亲代的照顾。迈克尔·米尼(Michael Meaney)等人的研究展示了母鼠如何舔舐幼鼠的背部以调控基因,从而直接影响幼鼠大脑发育。野生鼠类的行为受母亲压力水平的影响,母亲的行为会传达重要的信息给幼崽,使幼鼠预置压力代谢来匹配环境①Paul E.Griffiths, Edouard Machery, “Innateness, Canalisation and ‘Biologicizing the Mind’”, p.405, p.406,p.407.。这一研究结果加强了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结论,即生物个体发育特性是非显而易见的。研究者们即便能够猜到幼崽将对环境质量指标做出怎样的回应,并且猜测到母亲的行为是该信息的源头,但却估测不到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通过母亲在哺乳时舔舐幼崽背部来传递给幼崽的)。

除了上述老鼠和鸟类研究,渠化论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也有造成误导的可能,这一误导可以从渠化先天性与认知科学中的由刺激贫乏论证而证明先天性的对比中看到。

刺激贫乏论证表明,儿童先天就具备了普遍语法规则,且这种普遍语法规则适用于任何语言。刺激贫乏论证认定儿童无法通过学习获得语法知识,因为在儿童生长的环境中相应证据是缺乏或不可靠的,因而可以得出结论:语言相关心理特性不是习得的,而是先天的。

但问题如同老鼠压力信息获得途径案例所呈现的那样,儿童语言环境的研究结果既可能是导向先天语法结构,也可能是某些隐藏于环境中的因素导致了儿童语言结构的获得。例如在利兹(J.Lidz)和威克斯曼(S.Waxman)等人关于儿童语言环境的研究中发现,儿童不需要对语言结构加以区分就能够知道如“红球”这种名词短语的正确结构②Paul E.Griffiths, Edouard Machery, “Innateness, Canalisation and ‘Biologicizing the Mind’”, p.405, p.406,p.407.。

但是这一研究结果只能表明,儿童语言结构的获得中存在着刺激贫乏,却并不表明语言特性的发育是完全独立于环境的。透过这一研究我们充其量只能断定,该特性是独立于一些环境条件而显示的。也有很可能是暂未被发现的某些存在于儿童所处环境中的具体的刺激因素导致了这一语法结构的获得。特性发育所需的刺激因素,极有可能是某些无法明确预测的因素,它们隐藏于环境中并激发了先天特性的发育。由于伦理的制约,当前的研究证据尚不足以完全证明,隐藏的环境刺激是儿童先天特性(语言能力、道德意识等)发育的重要因素。但也确有部分研究支持了这一立场。譬如,苏珊·琼斯(Susan Jones)的新生儿模仿行为研究支持了婴儿模仿能力的发育源自于外界刺激的结论,婴儿的模仿行为很可能取决于其父母在亲子互动中对孩子的某些细微行为的模仿①André Ariew,“Innateness”, pp.567-584.。

虽然刺激贫乏论的结论与渠化论一致——“系统发育独立于环境条件”,“先天性应当被等同于这种独立于环境条件而稳定发育的特性”②André Ariew,“Innateness”, pp.567-584.,但两者实则有着根本区别,刺激贫乏论证强调性状能够独立于某些环境条件而发育,而渠化论则要求先天性状的发育是完全独立于环境的。

总结而言,渠化论作为先天性概念学说遭到消去论质疑具体也是因为上述的几个理论缺陷。消去论会质疑,一方面,渠化策略的先天性概念会令研究者一旦检测到明显的影响特性发育的环境信息因素就会止步于此,导致进一步研究的停滞。另一方面,由于心理特性的发展也可能取决于隐藏的环境刺激,生物化心灵策略会阻碍心理学家关注儿童发展所需的环境,并认为普遍存在着对环境不敏感的先天特性,如语法知识、性格、模仿能力等,进而忽略心理特性的正确研究方向。模仿研究中就因为研究者普遍认为模仿能力是先天的,故而模仿研究迟迟难以获得进展③S.Susen Jones,“Imitation in Infancy: The Development of Mimic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Vol.18, No.7,pp.593-599.。

格里菲斯等人通过实验哲学调查(虚构鸟类测试),其结果也进一步解释了用渠化等同于先天来对先天性进行概念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人们直觉上只需要认定了某种生物特性具有稳定性,就会判断这是先天的。由于人们对先天特性的直觉判断受到上文所述的三属性——典型性、稳定性和目的性——的影响,所以任何假定的概念分析,如果只具备这三个属性中的一种,必定会变成一个反例。考虑分析一个典型的生物特性是否是先天的提议。由于对先天性的判断会受到典型性、稳定性和目的性的影响,人们会愿意判断某个虽不是典型的,但是稳定且具有功能性的特性也是先天特性。这类的判断就是先天性概念分析的反例。

渠化论的问题就在于,渠化作为先天性的特征只是选取了三个属性中的稳定性来作为影响先天性判断的因素。但实际上还有另外两个属性——典型性和目的性,这也是两种默默影响先天性判断的属性。人们习惯性认为,动物的特性与独立于环境而发育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虽然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却并不具备充分的科学依据。人们习惯性地用三属性归属的方式来判断先天性的做法是不可靠的,由此得到的先天性定义也是不可靠的。

由于认知科学家在使用渠化论的先天性概念时并不关注渠化论学说自身,所以在消去论者看来,认知科学中的先天性学说等同于渠化论;既然渠化论是有问题的,那么采纳这一研究策略不仅会对许多认知性状的发育产生误导性的研究结果,还会阻碍人们对这些性状的进一步研究。

消去论者不仅反对认知科学使用先天性概念,他们还认为“先天性”就不应当作科学术语来使用。理由如上所述,先天性概念中实际上杂糅着多种不同的属性,而这些属性并不共享其外延。倘若科学研究中,一个特定术语命名了多个指称而继续使用它,就会严重威胁到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和一贯性。

三、混乱论证(CA论证)

支持消去主义主张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五个方面反驳先天性概念的理由,它们在消去论的支持论证中被用作前提,这个论证就是关于先天性概念混乱的论证(Confused Argument,简称CA论证),可以概括为如下形式:

P1.一个合理的概念,其内容应当只包含一个含义,或者其内容中的多个含义彼此之间有关联;

P2.在科学研究中不应当使用来自于大众理论的术语;

P3.先天性概念中包含了多个关于生物特性的含义;

P4.先天性概念中的多个含义相互独立无关联(杂乱聚集);

P5.先天性概念是一个来自于大众生物学的术语。

C1.结论1,根据P1、P3、P4,先天性概念是一个不合理的/混乱的概念;

C2.结论2,根据P2、P5,先天性概念不应当在科学研究中使用。

关于P1和P4,是消去论反对使用先天性概念的两个重要理由。格里菲斯认为,当科学家们在使用先天性概念的时候,首先做了一个设定,即设定先天特征作为自然特性,已经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属性集群,这个属性集群中存在着因果过程,将相关属性关联起来。实际上,科学家们并没有已知一个能够统一先天性的相关各种属性,所以这个稳定集群假设是无依据的①Paul E.Griffiths, “What Is Innateness?”, pp.70-85.。

帕特里克·贝特森(Patrick Bateson)与马泰奥·马梅利(Matteo Mameli)在各类科学和哲学文献中对出现的先天性概念的定义进行筛选并最终确定了八个最符合先天性且没有明显缺陷的定义,称之为“i属性”簇②Patrick Bateson, Matteo Mameli, “The Innate and the Acquired: Useful Clusters or a Residual Distinction from Folk Bi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2007, Vol.49, pp.818-831.。

A特性是先天的,当且仅当:

(1)它在生命的某个特定阶段稳定地出现;

(2)它在对环境操纵的反应中会出现进化史上没有遇到过的发育异常情况;

(3)该特性既不是发育机制为了适应不同环境而产生的表现型,也不是由于进化发育过程中的异常环境因素造成的;

(4)对该性状的任何修改都会对其他性状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5)该特性在发育过程中是环境不敏感的(渠化的),例如存在一个进化机制能够保障这个性状在许多环境情况中都会稳定地表达;

(6)该特性是发育后对环境变化不敏感的;

(7)该特性是物种特有的典型特征;

(8)该特性具有达尔文进化适应性。

当先天性被归属为i属性簇时,就相当于上述八个属性关联成了一个先天性概念,在马梅丽和贝特森看来,由于缺乏已知的统一因果过程,i属性簇的统一性是存疑的。但是关于这一问题,现有的理论和经验佐证对正反两方都有支持和反对的地方。有研究者认为进化和发育生物学的最新发展表明,i 属性并不聚集成簇①斯坦福哲学百科词条: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nate and Acquired Characteristic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innate-acquired/#Bib。。也有另外的研究者则认为,在心理学领域聚焦先天性概念,各个属性确实是彼此关联成簇的②Khalidi, Muhammad Ali, “Innateness as a Natural Cognitive Ki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016, Vol.29, No.3,pp.319-333.。由此可见,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认为,先天性概念中的多个含义是彼此无关联、杂乱聚集的。

关于P2 和P5,也有可商榷之处。各类科学研究中现存并广泛使用的概念不少源自于大众学说,诸如“因果关系”“解释”“定律”“知识”等,但科学家依然有办法恰如其分地使用它们,这意味着,对概念进行合理的学说限定是可以令源自大众学说的概念得以在科学中保留使用的。

现在的事实是,“先天性”这一概念已在认知科学中广泛使用,且已经发挥了重要的解释作用,也产生了大量有效的理论成果——其中最流行的是认知科学哲学家理查德·塞缪尔斯提出的原初论,以及哲学家安德雷·阿瑞基于发展生物学提出的渠化论和“心灵生物学化”策略。若采纳消去论建议,则认知科学中大量行之有效的理论会因此遭受无妄扰动。权衡来看,在研究中保留先天性概念利大于弊,而禁用它则弊大于利。

关于P3,当在人们判断某特性是否为先天性时,稳定性、典型性和目的性三个属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影响,具备这些属性的特性往往被认为是先天的。人们据此来区分哪些特征是动植物的本质,哪些是受环境影响造成的③Paul Griffiths, Edouard Machery, Stefan Linquist, “The Vernacular Concept of Innateness”, Mind and Lan-guage, 2009, Vol.24, No.5, pp.605-630.。为验证这一点,消去论者通过虚构几个新物种名称来测试人们是否能区分八个关于鸟鸣的先天行为,实验结果与预测一致,人们只需对其中一个属性表示认可,就会将具备这一属性的特性判断为先天的④Paul Griffiths, Edouard Machery, Stefan Linquist, “The Vernacular Concept of Innateness”, Mind and Lan-guage, 2009, Vol.24, No.5, pp.605-630.。且不论这类实验哲学设计的样本有限性,实验结果仅仅表明了,人们在判断先天性时确实调动了三特征相关的直觉,是基于大众理论的判断方式。但如前所述,这并不是拒斥先天性的充分理由。

CA 论证中,根据前提P2 和P5 得到结论C2,先天性是人们关于有生命物“本性”的看法,是大众生物学的一部分。普通人会认为有些性状是动植物内在本质的表现形式,而另外一些性状则是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通过实验哲学问卷测试得到的结果也表明了,人们会认为物种的本质是永久的,即使外貌彻底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人们对其本质的判定⑤Paul Griffiths, Edouard Machery, Stefan Linquist, “The Vernacular Concept of Innateness”, Mind and Lan-guage, 2009, Vol.24, No.5, pp.605-630.。生命体具有某种内在本质的想法导向了遗传学的观点。遗传特性就是指能够从一个生物体传递给其后代的那些内在性质。尽管早期的遗传学家努力尝试通过区分遗传型基因和表现型基因来避免划分遗传特性,但是这种本质主义的观点仍然根深蒂固。

四、回应消去论

消去论提议在科学中禁用先天性概念的理由有四条:一是概念蕴涵的三个属性的含义不一致,强行统一只会导致混乱;二是先天性概念反映了大众生物学中的本质主义思维,与达尔文进化论相悖;三是无法对先天性概念重新进行定义,惟有避免在科学研究中使用它,转而用中性词替代;四是基于对科学发展的担忧,先天性被广泛用于解释生物,尤其是人的普遍特性,会让人们误以为其背后的因果关系无从追溯,从而违背科学的初衷。

但问题在于,本质主义观点在科学中真如消去论所说的那么避之不及吗?并不见得。科学术语的精确性就在于,术语的内容是由定义来精确表征的,反而是在日常语言中更多的是非本质主义的术语,没有明确的范畴边界。

CA论证看似对先天性概念的地位构成了威胁,实则CA论证的多个前提自身或是未确证的,或着是可处理的。对于前提P1,我们可以通过划分先天性概念所使用的领域来对其含义进行限定,进而避免多个含义同时出现。倘若渠化论在生物学中使用是合理且有效的,那么渠化论就是生物学中有效的先天性概念学说,它的使用限定于生物学。而到了认知科学领域,先天性概念学说则应当是其他学说,至于是何种学说,应当由相关的认知科学家对其给出合理的分析。就目前而言,塞缪尔斯所提出的原初论,就应当是一种认知科学可以采纳的先天性学说①顾璟、李平:《先天性的原初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第6期,第37-43页。。

来自消去论的指责促使科学家和哲学家必须对先天性这个概念重新进行认真思考。消去论的功劳在于,它阐明了为什么先天性学说众说纷纭却都无法将这一概念解释得足够完整——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同学科使用它的时候都只是采取了其中的部分含义:尤其是生物学在使用先天性概念时,囊括了多个方面先天性的特征,在生物学中使用的先天性概念很可能只是各种生物学解释的缩写符号。由于自身并没有特定的含义,故先天性概念是一个既用于解释和说明其他概念,又同时需要被其他概念所解释和说明的概念符号。在具体的研究中,生物学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特定的表达方式来说明生物的属性,而并不一定使用先天性一词。而到了认知科学中,应当有一个认知科学领域独有的、用于关注和解释特定的先天认知结构问题的专属的先天性学说。由于先天认知结构的来源是生物学层面的问题,所以心理学无法对其获得作出解释,这就需要通过锚定“先天”特性的方法来为这些认知结构标注上进一步研究的记号。原初论就应当是那个能够确保先天性概念在认知科学中的价值和地位的学说,也是认知科学中应当予以采纳的学说②顾璟、李平:《先天性的原初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第6期,第37-43页。。

所以,对于先天性概念学说的研究而言,消去论为我们验证了先天性不是一个在生物学、心理学、认知科学通用的概念。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应当是为不同学科找到合适的先天性概念学说。尤其是,通过了解在生物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领域对先天性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从而对先天性概念划定使用界限,这才是胜过消去策略的更优方案。

猜你喜欢

渠化认知科学学说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脑与认知科学贵阳宣言
城市路口公交优先方案研究探讨
意识的自然化之后——评《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浅谈梵藏翻译过程及认知科学与佛教间的关系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