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高校慈善公益教育发展理路

2023-04-17刘海涌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慈善公益

刘海涌

(吉林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形成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优秀文化成果,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多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提倡以优秀传统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风采。他曾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

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第三次分配作用的实现不仅要深挖慈善资源,更要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资源的有效分配,而影响慈善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行业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我们深刻意识到高校在公益慈善教育上的创新发展对于行业专业人才培养输出的重要性,这需要凝聚行业、高校和政府多方力量共同行动,推动创新扩散、跨越基础设施障碍、激发系统改进。

慈善事业是扶危济困的德政善举,是利于人民、利于国家、利于民族的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有自己的根基与特色,要在深化扶贫济困、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第三次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将我国慈善事业推向更好、更快、更高质量、更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因此,在文化自信基础之上探索我国的慈善公益教育发展理路十分重要。

一、中华慈善思想的历史渊源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中坚力量,文化自信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部分,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基础,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魂魄。树立文化自信,首先要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其中就蕴含着传统慈善精神(思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慈善思想、施行慈善事业的国家之一。

我国儒家文化中孔子的“仁爱”理论、大同思想以及孟子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性善论等都是朴素的慈善思想。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仁”解释道:“仁,亲也,从人从二。”[2]孟子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要求君主应推恩于民,要对积贫积弱的人给予充分的关爱和帮助。而董仲舒的“仁在爱人、义在正我”,韩愈的“博爱为仁”,张载的“民胞物与”,儒家的仁爱思想一脉相承。

道家文化中善恶因果报应等思想,也反映出最朴素的慈善伦理传统。道家“积德行善”,劝诫富人要赈人之急,救人之穷。《道德经》中说:“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显然“慈”居首位,“慈”就是慈爱、慈善、慈祥,以慈爱之心来慈爱天下苍生。“善”指自我品质的最高境界,是天道的本质。道士孙思邈被誉为药王,他在《千金药方》中明确提出,医者应具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医德,还须有“志存救济”,有慈济救人的爱好[3]。

民国著名慈善家熊希龄曾说过:“吾国立国最古,文化最先,五千年来养成良善风俗者,莫不有儒释道之学说熏陶”。[4]

近代中国慈善事业早期是由教会创办育婴堂、孤儿院为主。维新运动兴起后,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中国慈善事业要走向近代化,应该师法西方各国,重视慈善教育。慈善家经元善在长期主持义赈之后也逐渐意识到,救灾放赈是无底之壑,“财尽则仍冻馁,诚不若代觅生理,使得自食其力之可以长久也。”[5]因此,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他提出“养与教同为仁政,谓惠谓忠,似教更重于养”,并努力付诸行动。由此,传统善堂开始由重养轻教趋向养教并重,而新式慈善公益团体则更重视教的功能。

以上这些思想都是中国慈善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说,慈善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又有深刻的实践基础,已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中国传统慈善思想到现代公益慈善意识的演进

中国慈善演进过程中,存在三种类型:传统慈善、近代慈善、现代慈善,经历了近代与现代两次历史转型。传统慈善是一种养济型慈善,无论外在形态还是内在理念,均与农耕社会相适应,体现了对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第一次转型是晚清民国时期传统慈善的近代转型,此次转型已经完成,近代转型后的中国慈善,开始从养济型向教养型转变,但也表现出一种夹杂新旧、兼具中西的“过渡时代”特征。中国慈善的第二次转型即现代转型则正式起步于21世纪初,目前尚在进行之中。慈善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和学术议题。欧美国家的慈善转型反映在了charity向philanthropy的变革之中。中国弱势群体的基础庞大、构成复杂、中国慈善事业不得不面临现代性转型,以此才能更为优质地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

中国慈善事业的现代性转型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一) 慈善事业的公益化转向

在我国传统的慈善观念中,慈善与公益的认识与实践行为并不一致。慈善注重的是对基本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的救助。而公益则是对整体社会层面的爱心行为,每个人都可从中受益。慈善事业的公益化转向,早在近代时期已逐步开始,发展到现在,慈善事业的公益转向已然成为一个普遍事实。当前慈善界定中,教育、医疗、环保、科研、法律援助、社区服务等公共活动,全被纳入“大慈善”范围。201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直接吸纳了“大慈善”概念,以国家法律形式确认了慈善公益化转向的合理性[6]。

(二) 慈善建设进入“依法行善、以法治善”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国慈善法治建设已然拉开序幕,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2001)等。2016年《慈善法》的出台,使中国慈善事业开始有了基本法的指导与规范,这标志着中国慈善开始正式进入“依法行善、以法治善”新阶段。

(三) 由传统慈善向互联网慈善转化

互联网慈善是古代慈善体系和近代慈善体系中都不曾出现的新事物。近二十年的时间,移动互联行业飞速发展,借助新媒体宣传平台,互联网技术与慈善公益项目实现了结合,迅速地推广至个人计算机和手机客户端界面,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平台筹款。但是如何运用移动互联技术来解决慈善公益行业中的一些问题还有很多的潜力需要挖掘。

(四) 慈善事业开始朝着专业化方向转变

这主要表现在专门性慈善公益组织急剧增加和专业性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规划启动等两方面。以慈善公益组织的典型代表基金会为例,1981年全国登记在案的基金会只有4个,1991年有169个,2001年增加至583个、2001年剧增到2 585个,到2018年底更达到7 034个[7]。同时,我国的现代公益慈善专业教育从无到有,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在各处遍地开花,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样的发展是有一个大的背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慈善公益事业近二三十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这也直接促进了公益慈善事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现代转型之际的中国慈善,出现了全新的事物与观念,但仍保存着部分传统习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梳理中国慈善的传统历史与两次转型可知,中国慈善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其理想目标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其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三、我国高校慈善公益教育的现状

公益慈善领域最重要的是人才,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需要从国家人才战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就业市场、资金支持等方面实现突破。期望通过高校和公益行业的共同努力,促进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

从慈善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98—2011):以研究带动教育,高校逐渐开始成立公益研究中心,形成教材,开设课程并培养学术研究生等;起步阶段(2012—2018):高校开始探索各类以为行业输送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教育模式;加速阶段(2019—至今):公益慈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系统推进,慈善教育多元主体更为广泛地参与,政府对慈善人才议题更加关注,同时慈善教育共同体开始凝聚。

截至2021年11月,国内共计35所院校开设公益慈善专业方向或模块化课程,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教育层次,学科基础从公共管理向其他学科或独立学院拓展,初步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

慈善教育目前在中国是高层次先行,清华、北大、上海交大,都有硕士博士,而本科和专科学生不多。我国高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始自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始自2014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有些大学开设了公益慈善专业,例如深圳大学,把公益慈善专业设在管理学院,把课程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融合在一起。2015年开始到现在,招收了七届210名本科生,形成了自己的培养体系。学科融合、课程融合做得比较好。但是专业的慈善教师少,只有3名。

教育部刚刚批准了两个本科专业,山东工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专科两个,民政部的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和岭南学院。

以山东工商学院的公益慈善学院为例,2018年成立招收本科实验班,2019年开始招收公益慈善一级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20年申报公益慈善管理新专业,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走访了清华、北师大、深圳公益慈善学院,哈佛大学等,学习了很多经验,2021年再次申请,并获得通过。有公益慈善教研室和社会工作教研室,集全校力量办学。现已有四届本科生120人,2022年第一批本科生毕业。本科生课堂主要是采取课程思政加翻转课堂的形式,每个本科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可以看出来,我国对慈善公益专业高等教育逐渐重视并加强。

《慈善法》中专门提到,将慈善教育列入公民教育中。王勇在中华慈善日颁奖典礼上专门提到,教育部门应该支持高等慈善教育。同时高等慈善教育应该符合基层慈善组织的需求,现在全国有90万个基层慈善公益组织,但是基金会太少,现在只有9 000多个,而美国有150万个非营利组织,十万个基金会。所以人才的培养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希望有更多的高校、更多的企业家、更多的基金会来关注高等慈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是在2012年,在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和公益基金网的支持下,开始了慈善公益本科人才的培养。10年的经验来看,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需要和行业建立起来协同发展的关系。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项目。紫江公益人才培养项目自2017年设立以来,将公益慈善教育纳入通识教育,并聚焦培育年轻人的公益人格,持续推动公益课程建设。截至2021年9月,项目已开展38门公共选修课,77学分,选课人数达到1 200多人。5期学生实践项目、2个学生社团、12个教师课题研究项目、四届“公益慈善教育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2020年,紫江公益慈善中心主任黄晨熹发布的《公益慈善课程对大学生公益慈善素养的影响调查报告》指出:经过公益慈善课程的修读,大学生的公益慈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习惯和行动能力有所提升。

当下更多关注的是商业的慈善,但是对教育的慈善、慈善的教育关注很少。直接输血式的救济和商业式的扶贫活动不足以改变社会,而慈善教育才是造血式的行动。

四、我国高校慈善公益教育的发展理路

(一) 以通识教育来提高大学生整体的慈善公益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从世纪之初的地震、洪灾到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人们对“同情”“关爱”“奉献”的需求到了以往难以比拟的程度。全球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对21世纪的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培养有同情心,有公益慈善精神,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公益慈善精神培育正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与天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慈善公益发展还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面临如何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的新要求。因此,慈善公益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高校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同时也是普及慈善知识、培养慈善理念、养成慈善文化、引导慈善行为的重要渠道[8]。高校在志愿者活动和志愿服务行为上做出了不少成绩,但缺乏对促进志愿服务的公益慈善意识的深度挖掘,使得志愿服务流于形式,缺少自觉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

习近平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慈善精神培育是理论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统一。通过课堂教学和慈善实践,推动慈善精神培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应该在高校中广泛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开展专题讲座、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等,将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使大学生通过学习加强学生的慈善公益意识,培养学生参与公益慈善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慈善实践。相关部门应该对于课程形式、授课对象、授课教师等做好统一规划与部署,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

(二) 以专业教育来培育我国慈善公益方面的专业人才

慈善服务已进入新时代,慈善服务的设计、实施、评估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我们要保证慈善服务的科学性、有效性,就必须提升其专业性,就必须培养适应慈善服务发展的专业人才。

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公益慈善专业人才以适应当前复杂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公益慈善事业。现阶段高校慈善公益教育刚刚起步,还缺少很多东西。把慈善公益教育植入到所有高校当中,还有很长的距离。在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慈善公益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有没有具备独立发展的条件?这是学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必须要有独立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基础逻辑、研究的基础范畴。当前的慈善公益教育大多都是放在其他学科之下,比如社会学,社会服务等,如何把这些学科研究的基础方法、基础范畴,在慈善公益领域里面产生化学反应之后的那些成熟的知识体系能够呈现出来,这是我们当前亟须做的。

(三) 建设适应中国国情的公益慈善人才教学培养体系

目前而言,中国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公益慈善事业的需求,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的供给严重匮乏。从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来看,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应中国国情的公益慈善人才教学培养体系。慈善课程在学习西方慈善理论同时,应强化与本土慈善的结合,培养适用于本土慈善发展要求的人才;应坚持慈善课程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新时期公益慈善需求相联系。现阶段我们高校慈善公益教育刚刚起步,还缺少很多东西。把具有我国特色的慈善公益教育植入到高校当中,还有很长的距离。

(四) 高校慈善公益教育要与政府及各种慈善公益组织、非营利组织密切联系

高校慈善公益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为谁培养?这三个问题实质就是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教育理念如何平衡的问题。高校人才教育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价值体系、知识体系,这些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和标准。而行业也有自己的需求和标准,这两方面如何更好地融合一直是我们要注重研究的问题。高校和行业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可实现的目标,要在行动上包容兼容,要具有可持续性[9]。

五、结束语

只有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待慈善问题,才能找到我们自己的发展特色。高校慈善公益教育更应该立足民族文化自信之本,开设具有我国特色的课程,编写教材,推动学科建设,培养各级各类面向实践的公益人才,积极参与各类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慈善公益教育的影响力,把握慈善公益实践的脉搏和需要,进而源源不断地为慈善公益事业提供新鲜的血液。通过慈善公益人才的教育培养,参与建设美好社会、美好大学和美好人生。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慈善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公益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