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教学,同频共振,深度互动,减负增效
——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

2023-04-17韩建丰刘伟兵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分析法课程课堂

韩建丰 刘伟兵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普及,数字化开始渗透到中国社会进步的每一个环节,并在加速融合。在数字时代,传统“标准化教学”流程显然不符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模式新要求,化学教育应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着力增强课堂有效性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改进教与学。

一、线上教学改进问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

(一)线上教学的界定

我们需要明确线上教学的界定,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得出基本判断:以教学实践为视角,从学习方式分析入手,狭义的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线上课堂教学是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的互动行为系统,系统过程的进行离不开师生交流互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是教与学有效性的外显,课后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进行快速、有效地分析与复盘,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进阶途径。线上教学具体优势是什么呢?其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和个性化的特点。“线上教学”具有跨时空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基本技能、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内容与方式都达到了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丰富程度。

(二)学生主体的个性化需求

“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学生的需求就是线上教学优化的开端。学生主体的学情不同,每次线上教学开始前,我会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期望。类似于教学前测的数据分析,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学生调研与分析见图1,图2。

图1 线上教学前学生问需调研

图2 学生问卷统计分析

(三)线上教学改进问题的提出

根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本次线上教学前学生提出的需求,主要在个性化发展、学法指导、课程资源三大方面。基于问需调研,可以确定关键问题。目前,线上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线上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自学能力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将导致知识碎片化,引发线上学习的困境。教师在“线上”与“线下”的角色转变中遇到了困难。基于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可以将问题细化为三点。

1.线上教学课程资源不完备

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分组讨论、互动设计都要建立在丰富的课程资源基础上。虽然网络资源丰富,但与我们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匹配度不高,线上教学资源只能零零散散地利用,而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包。

2.学生主体的积极性降低

线上教学过程,教师无法实时监控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完全被捕捉,虽可开启视频但教师的重点是授课,不是盯着屏幕查看学生实时状态。学生真实的状态成为了上课中的“盲区”,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看出,学生整体参与度不高,互动性不强,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甚至出现“人在,思想走丢”的情况。当老师准备充分热情讲课时,只留下学生的设备在“听课”,长此以往,教师的热情会大打折扣。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的听课需要自主性和自律性,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乐于形成师生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缺少“互联网+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教师若只是把线下教学的授课方式转移到了线上,简单地说就是换场地,但仍然采用“讲授式”教学,那么会造成:没有研讨、建构,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缺少课堂互动和质量监测,学生的听课效果会不好;未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没有充分融合信息技术手段,课堂不活跃,枯燥无味,学生容易走神。

二、线上教学改进、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基于问需和发现的问题导向逻辑,解决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三大方面入手:主体的能动性、丰富的资源、个性化因材施教。

(一)提升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以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主要是能动性不足,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担当,不忘初心牢记学业。通过老师、课程、学生形成合力,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同心同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引领学生的学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育人相统一,与教学内容相契合,帮学生在思想上转变才能提高听课效率,进而提高在线教学的效果。应该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科技发展、科学史、学科活动。

例如,可以结合线上学科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设计和开发参与度高的学科活动。活动1——化学三行诗,在活动征集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作品优秀。举一个例子:初二年级无化学课,但王辰予同学的家长为了激发学生灵感,创作了化学英文诗,形成了校内外联动。三行诗活动让师生体会了化学与诗的融合,具有一定育人功能。活动2——24节气与化学知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活动3——科普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化学前沿发展。见图3。

图3 线上学科活动

导师制行动也可激发学生的能动性,通过聊天的形式和任教班级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关怀和学法指导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例如小张同学作业习惯不好,经过梳理,目前改变很大。见图4。

图4 导师制行动提升学生能动性

(二)发挥团队精神,构建校本线上教学资源

开发在线课程的补充资源迫在眉睫,如何在短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不仅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需求,同时也是后疫情时代线下教学的完美补充,疫情终会过去,但知识永不过时,好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供学生反复观看,还可持续不断让多个年级共同学习。资源的制作与使用可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在线学习能力,推动教与学的双重变革,把线上教学推向更深层次的系统化构建。那如何在短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呢?图5是高二化学备课组进行大单元备课的剪影。集体的力量助力构建线上教学资源。

图5 教师集体线上教学资源建设

图6为化学组教师团队构建的化学合格考系列微课的校本资源,资源的使用扩展了课堂深度和广度。聚沙成塔,校本慕课体系的构建一定能够成功,也必将作为未来线上教学的重要补充资源。

图6 教师校本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成果

另一方面,学生团队构建校本线上教学资源也是重要途径。学生录制的试题或知识点讲解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在输出过程中形成生生对话和自我建构,学生作品是构建补充资源的重要来源,一举多得!见图7。

图7 学生校本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成果

(三)新高考下线上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除了把知识传递给每位学生,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教法,互动式、分组式、讨论式、案例式、任务式等多种教学手段都要融入,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想”起来,让气氛“动”起来,让大脑“转”起来,调动不起来学生学习的氛围,课程的效果就会打折。

三、基于问题导向的线上教学教研活动成果

(一)培育什么样子的人才

首先要明确我们要培育什么样子的人才?中国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我们要培育的是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研究型学习者。见图8。

图8 韩建丰对研究型学习者的认知将发表于《中学课程资源》

(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思维

我们要针对学科特点深度研究教材,研究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特点并提前建构更加科学的大单元体系,为学生减少弯路。我们更要凝练学科大概念,助力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见图9。

图9 韩建丰对于线上教学教学思维改进的认知将发表于《化学教与学》等

(三)考什么,怎么考

师生要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是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育人蓝图,为课程建设注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基因”——素养立意。这是新高考的风向。课程从学科本位转向学生立场,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命题的灵魂。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我总结,自主发展。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注重体现学生学习逻辑,这是考试对育人目标落实的具现化。

(四)怎么上课,课上成什么样

以我为例,竞赛课和学科课就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体系,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后进行授课就是不同的思路。但共同点是:我们需要的课程样态一定不是讲授型,而是对话型或混合型。首师大王陆教授开发的ST课堂分析法,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较好地研究我们的课上成了什么样。

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提供了简便的分析手段,已能够帮助教师进行科学、客观和系统的反思。ST(Student-Teacher)分析法是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组织研究的,ST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行为,即S(学生行为)和T(教师行为)。课后教师观看教学视频进行ST分析法的复盘研究,以30秒为段落对教学进行采样,采样的具体操作方法举例:学生在进行活动时,教师进行强调行为,那应采集为S还是T行为?若不打断只强调重点则为S;若暂停了学生活动则为T。教师在观看并采样一节完整课堂视频后将采样结果S与T行为输入专用分析软件得到S(竖轴)-T(横轴)二维图及数据,数据主要为Rt(T教师行为占有率)、Ch(S学生行为-教师行为转换率)。在二维图中可以明确反馈课堂类型,ST分析法将课堂分为四种类型:练习型(Rt小于等于0.3)、讲授型(Rt大于等于0.7)、对话型(Ch大于等于0.4)和混合型(Rt:0.3~0.7,Ch小于0.4)。显然Ch值提升,Rt值适当降低,更利于课堂进行师生互动,构建有效课堂。

(五)线上教学如何复盘改进——ST课堂分析法

ST课堂分析法的优点是,应用数字化方法让老师在复盘中明确自己的课堂类型,并在以后的课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优化和改进,增加学生活动。见图10。图例是我使用ST分析法为一位老师的课进行分析的结果。纵坐标S为学生行为课堂占有率;横坐标T为教师行为占有率,通过观看课堂录像每隔30秒进行打点记录,将两种行为录入专用软件连线后与中线做比较,并计算学生行为的课堂占有率,分析出这节课的学生活动占比,得出的课程类型为:混合型。分析图像可知,本课学生活动占比0.585,有较大的占比,学生在宏微结合与探析活动中进行了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主体性。本课为混合型课堂,教师通过问题导向,低阶、中阶和高阶问题的层层引导,实现了学生发现规律并研究规律的新授课学习。

图10 ST课堂分析法软件得出的课堂类型分析

(六)如何进行课内分层

每个学生最近发展区不完全相同,课内我们可以:提前对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进行了解,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比较,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时可设置不同学情下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课外要改变答疑观念,基于不同学情分批答疑。基础薄弱以双基为主,程度较好以关键问题为主。图例为答疑中的分组情况。见图11。

图11 课外分层答疑

(七)线上教学如何设计作业

作业是教与学的重要一环,那线上教学如何设计作业呢?应先提炼出作业设计基本模型,掌握关键技术及实施策略。从确定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提供学法建议、落实学习过程、检测作业成果,设计作业反思等7步入手,设计合理、有效的线上作业。见图12。

作业设计中也可分层,例如基础型、进阶型、综合型的作业自助餐。见图13。

图13 分层作业设计

多设计活动型作业,例如化学的安全家庭实验。图14为原电池教学中同学完成的实验探究作业。

图14 活动作业设计:家庭实验——化学电池

作业设计得当可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助力个体发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并能丰富校本资源。

四、未来建议及设想

(一)ST分析法优化建议

数字时代,为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改进教与学。ST分析法是借助数字技术将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多种互动要素系统进行记录与分析,得出课堂类型和教学的有效性分析,从而赋能教师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但是,ST分析法在整理S、T课堂行为中是教师手动分析,需要通过录像每隔30秒进行分析并记录,是否能够开发出一种能够人工智能AI分析,并自动录入,下课后一段时间内即可向教师和学生反馈课堂行为占比,减少教师在数据处理上的用时。

(二)ClassIn平台改进建议

ClassIn平台是主流线上教学、教研平台,功能本身非常完善。基于软件的进阶,是否可以改进三点:

第一,软件的联动。例如能否在ClassIn中植入类似于ST分析法的课堂分析软件,得出课堂类型。目前的平台中有课堂记录情况,并没有智能分析。如果能够通过AI分析出课堂类型会让教师的“教”获得更多提示和素材,从而得到改进。

第二,平台的使用。区域层面的教研使用需要更多的普及,建议在软件中加入教研素材,助力备课组、教研组、校级之间进行联动。

第三,平台的丰富性。学的主体是学生。能否向学生开放更多的功能,例如慕课体系的引入,学生虚拟实验的使用。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丰富学生的自学资源。

五、结语

猜你喜欢

分析法课程课堂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