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特融合背景下的教学支持策略研究

2023-04-16吴亚

教育界·A 2023年8期
关键词:支持策略融合教育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开始实施融合教育,为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合适的个性化教学。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相较于普通学生在教育教学上需要更多的特殊支持,文章以普通学校的教学环境为背景,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资源教室个案教学和普通班级融合教学两个方面探讨关于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教育教学支持策略。

【关键词】融合教育;个案教学;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支持策略

作者简介:吴亚(1990—),男,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2020年6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提升资源教室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资源教室为残疾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特殊教育专业服务,在普通班级中创设有利于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良好课堂环境。随班就读是我国安置特殊需要学生(以下简称“特需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方式,资源教室和普通教室是特需学生在普通学校上课学习的主要场所。根据特需学生的障碍类别与轻重程度不同,学校会增设特殊课程对特需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为特需学生制订有质量的支持策略一直是教师们实践探索的方向。

一、实施支持策略的背景

指导意见提出,普通学校要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性,制订个别化教育教学方案,落实“一人一案”,努力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根据要求,学校在推行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特需学生的个性特征,组建以特教巡回指导教师、融合资源教师和普班班主任为核心的评估团队,由特教巡回指导教师和融合资源教师采用专业测评工具评估特需学生的各大领域功能发展情况,由班主任协同任课教师一起细化特需学生的各学科能力水平,最终形成特需学生的个人档案。依照特需学生个人档案中的各项能力优劣势与兴趣偏好等,融合资源教师再和班主任、学生家长沟通,给出适合的教学建议,一起为特需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方案,确定相应的课程以及短期、长期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有效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有效落实个别化教育方案,教师应该在普通班级和资源教室中同步实施支持策略,资源教师作为枢纽,居中协调,及时记录、反馈特需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情况,便于普通班级与资源教室的部分课程相互衔接。在实施支持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特需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特需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在课程调整与构建、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学习环境与氛围、同伴关系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二、普通班级中的支持策略

(一)基于学情,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当特需学生和普通学生同处一个课堂,特需学生受到自身缺陷的影响往往很难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尊重特需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在不影响普班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别化教育方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1]。

例如,小豆豆(化名)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有轻度智力障碍。在讲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时,教师根据小豆豆的情况,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首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分层设计。小豆豆只需要参与其中相对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内容学习,这相当于简化了小豆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降低了思维难度,延长了每个层次的内容的学习时间。其次,教师把部分教学内容替换成小豆豆熟悉的生活素材。其中一个教学活动是买早餐,在2种主食和3种饮品中选购1种主食和1种饮品,求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这一替换以教材知识为原型,只改变了呈现的素材,符合特需学生的兴趣,能够激发特需学生的參与欲。再次,教师在学习方式上给予支持。教师课前打印了2种主食和3种饮品的图片,并剪成小卡片。小豆豆借助小卡片一种一种地进行搭配,提高了学习效率,轻松地理解了一一列举的含义。最后,教师在集体评价、反馈上提供展示机会。教师在点评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时,用小豆豆列举的小卡片进行小结,让小豆豆获得了参与感与成就感。

(二)理性看待,营造宽容和谐氛围

特需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与生俱来或后天带来的缺陷是无法改变的。教师应该理性认识特需学生身上的不足,积极引导班级学生欣赏他人的亮点,宽容对待他人的缺点,让特需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

例如,小星星(化名)是一名腿部肌肉发育不良的学生,平时走路不稳,摔跤后爬起来比较困难。班级的教师们针对小星星的情况有以下做法。第一,多一些关注与理解,适度提供帮助。小星星是一个好强的学生,虽然学校给他配备了专用的电梯卡,但是他偶尔还是想走楼梯,并且拒绝别人搀扶。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会安排一名细心的男同学陪他一起聊聊天,在楼梯上慢慢走,保障小星星的安全,同时维护他的自尊心。第二,开展相关课程,营造宽容友爱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多次组织主题班会,从残疾名人、残奥会运动健将等的事迹入手,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缺陷并不能掩盖一个人的光辉,残疾人也能展现卓越的风采。心理教师通过开设“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盲人体验”等系列心理活动课程,带领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与重要性。

(三)伙伴支持,把握双赢教育契机

伙伴支持策略是融合教育中常见的帮扶方式,一般是以“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让普通学生与特需学生结对,让结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为特需学生提供帮助。教师在班级里要发展一名或多名有能力、有耐心、有爱心的学生,根据特需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必要支持。

例如,小豆豆的结对伙伴在上课的时候会帮助小豆豆归整学具,课间会给小豆豆答疑解惑,还会提醒小豆豆记得去资源教室上课等。结对伙伴对特需学生的支持并不是“保姆式”的,而更倾向于“朋友式”,结对伙伴既不耽误自己的学习,又能给特需学生提供人际交往方面的支持。在助人的过程中,结对伙伴能够获得助人的成就感,养成心胸宽广、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特需学生受到帮助也会心怀感激,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资源教室中的支持策略

(一)以特殊教育需求为导向,推行补偿教育

特需学生自身的障碍会使他们难以像普通学生一样参与普班课程的学习,由于障碍类别与程度的不同,融合教育难以满足每一个特需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学校成立教育团队,针对特需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在资源教室开设了三大类课程,为特需学生定制了专属课程表,让特需学生以“走班”的形式上课。

1.功能课程,提升特需学生的综合能力

开展融合教育是为了让特需学生融入普通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影响特需学生融入学校生活的往往是一些领域的发展不足,例如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弱、语言发育迟缓、感觉统合严重失调、注意力缺陷等。资源教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感知觉统合训练两门功能课程,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社会交往、情绪表达、团队合作、团体辅导、生涯教育等内容,感知觉统合训练包括个别训练和团体训练。

2.基础课程,让特需学生更好地适应融合教育

部分特需学生在普通班级参与课堂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资源教室的基础课程是对融合教育的补充与支持,教师会根据融合教育的反馈开展个案教学,从而满足特需学生学业上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基础课程会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或者拓展[2],比如语文课程包括绘本阅读、听说读写、话剧表演等,数学课程包括生活数学、数学游戏、算术、简单推理等。

3.特色课程,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特色课程主要包括趣味科学、手工、种植、绘画、童谣、音律、节日主题课程等,注重培养特需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需学生的特长。每学期初,特色课程的设置会再依据个别化教育方案进行调整。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提升学习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班就读的大部分特需学生存在智力障碍或注意力缺陷,传统课堂的授课形式难以吸引特需学生长时间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应该熟悉特需学生的个人档案,了解特需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教学情境、素材、方式、评价等多方面入手,激发特需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3]。

1.利用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

在“认识面积”一课中,教师先在屏幕上出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包装盒,表示这是今天认真参与学习的奖励,让特需学生猜里面的物品,特需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这些都是巧克力的包装盒。面积的教学是相对比较枯燥的,教师用发放课后奖励的方式激发特需学生的兴趣,用特需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导入教学,再通过分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巧克力,让特需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受面积的大小。

2.运用特需学生感兴趣的授课方式

大部分特需学生都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方式,带领特需学生在欢快活泼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能有效提高特需学生的学习兴趣[4]。在感知觉统合训练中,教师把几种感统训练项目联系起来,编成一个历险故事,开展“历险记”游戏。在数学课上,教师用希沃白板设计口算游戏、比赛游戏或分类游戏,使特需学生积极参与。在语文、英语课上,角色扮演是特需学生喜爱的方式。

3.积分进阶升级奖励

及时奖励是维持特需学生兴趣的小妙招,现在的学生或多或少对手机游戏感兴趣,教师可以借鉴手机游戏中的进阶排位模式,当特需学生积累积分到一定的标准就能获得物质奖励和不同的学习能手称号。这样特需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认真表现,积极参与。

(三)以真实体验为抓手,培养综合素养

大部分特需学生受自身缺陷影响,生活适应能力较弱,并且部分特需学生受家长过度保护,劳动锻炼的机会很少。生活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是特需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因此,在学校培养特需学生正确的生活、劳动观念是有必要的。

1.实践出真知,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针对特需学生的生活教育重在学以致用,单纯的讲授不如直接体验更有成效。在种植课上,教师直接用语言去教特需学生怎么种一盆花是很困难的。如果教师把种花的步骤用几张图片排列出来并贴在任务展板上,再给特需学生提供材料,特需学生可能一会儿就理解了。在“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一课中,教师准备了一些明碼标价的物品和一些零钱,让特需学生扮演售货员和客人,分别出售和购买商品,教师在一旁负责记录,这样既能让特需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生活经验,同时还能让其在体验中轻松理解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算理。

2.劳动教育,形成积极生活观念

资源教室的小体量为特需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了便利,每周教师都会带领特需学生进行一次大扫除。资源教室的物品采用标签管理的方式,每一种物品的位置上都贴有物品的图片,这样特需学生在清洁整理的时候就能看图摆放,完成分类整理。在劳动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指导,和特需学生一起维护资源教室的干净整洁。

(四)以多元评价为依托,促进个性发展

特需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偏低,部分特需学生的其他领域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传统的学业评价标准并不适合用来评价特需学生。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教师应该对特需学生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尊重特需学生发展的个性特点,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科学知识以及生活技能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特需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标准做适当调整。

1.以个别化教育方案为依据,实施多元评价

个别化教育方案是在精准评估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合作沟通制订的方案。换言之,个别化教育方案反映了特需学生的能力水平,最接近特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参照个别化教育方案中的能力标准,以其中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为评价依据进行评价,是对特需学生实施多元评价的好办法。

2.设计多维目标,实施分级评价

教师对特需学生的学业评价要细化到每一节课,在三个目标维度的基础上,再分成“独立完成”“独立完成一部分”“需要辅助完成”三个级别进行评价。资源教室的课程目标应该尽可能设计为可评估的程度,比如“认识圆和圆的特征,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参与教学活动5次,举手发言3次”等。

结语

融合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对象为一群有着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以生为本是有效提升融合教育质量的根本。为了满足特需学生的教育需求,教师在开展普通班级和资源教室的教学时都要尊重特需学生的个性差异,严格按照个别化教育方案,因材施教,在实践与反思中探索适合特需学生的教育教学支持策略,促进特需学生的个别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勇.融合教育的江苏实践和经验[J].现代特殊教育,2022(11):4-10.

[2]张玉红.浅析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J].知识文库,2022(07):46-48.

[3]陶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2(08):16-18.

[4]马国兰.“三效”合一乐学贯穿: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幻画报,2022(08):209-211.

猜你喜欢

支持策略融合教育
例说“数学课堂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支持策略”
论幼儿区域活动的支持策略与隐性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下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
解读孩子游戏,提升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