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抗生素须避免5误区

2023-04-16高子颖

家庭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消炎药抗生素耐药

高子颖

大家口中常说的抗生素,医学上的专业术语是“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多种药品的总称,分为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磺胺类和喹诺酮类)两类。从名字“抗菌药物”可以看出,抗生素抗的是菌,不是病毒。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却存在如下误区:

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时常用于治疗感染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消炎药。实际上,抗菌药不直接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通过杀灭引起炎症的细菌、真菌等起作用;消炎药则直接作用于炎症。

越高级越好 所谓高级是针对抗生素的新旧和价格而言,并非指对某种感染更有效。选用抗生素需要因病因人对症下药。盲目用“更高级”的抗生素容易引起耐药,可能导致在今后出现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时无药可用。

吃抗生素预防感染 吃抗生素预防感染只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进行,如做结肠和直腸手术前可使用等。若在没有感染性疾病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反而会引起细菌耐药和体内菌群紊乱,增大感染风险。

一种不行马上换 某些情况下,抗生素可能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才会起效。因此,如果疗效不明显,应先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此外,抗生素效果还受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影响,患者只要遵医嘱加以调整,一般都会提高疗效。反之,患者自行频繁更换药物会影响疗效,引起不良反应,更容易使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

一有效就停药 一般处方抗生素时医生会给出具体的用量疗程,有的患者在服用后两三天见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就认为感染已经好了,于是自作主张减量或停用抗生素。其实,感染症状减轻时,细菌并未彻底清除,随意停药会使细菌消灭不完全,不但治不好病,还可能使已经好转的病情因细菌残余而复发;同时,如此反复用药也会使细菌对该药物产生耐药性。

滥用抗生素并非药不对症、治不好病这么简单,其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伤害身体健康 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药物过敏的情况,包括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甚至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等严重后果。抗生素不仅会对有益的细菌产生影响,还会对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长期滥用还会导致药物性肝炎、肾损伤等疾病。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机体菌群失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增加细菌抗药性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时失效,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总之,正确使用抗生素是保护个人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应该做到: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明确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使用,不要自行随意更改用药方式,也不要将抗生素作为预防药物使用。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不要因为症状好转就自行停药,也不要因为副作用发生就随意减量或停药。

猜你喜欢

消炎药抗生素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半条被子(四)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一回事吗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27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和ERIC-PCR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