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糖友更要警惕眼部并发症

2023-04-16张萌黄欣

家庭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玻璃体黄斑水肿

张萌 黄欣

根据病因,我国青年糖尿病患者可分为三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近些年,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正在不断增高,其疾病进展比成人型糖尿病更快,血糖控制更差,并增加了早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有研究数据显示,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比例为54.8%,并发神经疾病的比例为32.4%,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比例为51.0%。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几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的病理表现为内层血视网膜屏障的进行性破坏、周细胞的丢失、微血管瘤的发生、视网膜的渗出等,后期可以并发难治性黄斑囊样水肿、新生血管,甚至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有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种,前者又可以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青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早,糖尿病病程较长,胰岛β细胞功能较易衰竭,更易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生和发展具有隐匿性,患者通常没有眼部症状,中心视力也不受影响,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青年患者很少主动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直到病变发展到晚期造成眼内出血或者黄斑水肿,导致视力明显下降才到医院就诊。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称为“沉默的视力杀手”。

当糖尿病患者自觉出现以下几个症状时,已经是高危预警信号了:

视力下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造成的黄斑区水肿、渗出,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甚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都会引起视力下降。

眼前黑影飘动 眼前突然出现黑影或者黑雾在飘动,多数是由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后产生的血性混浊,大量的出血甚至会导致完全看不见东西。

视物变形 黄斑水肿可以导致感光细胞之间的排列和层次混乱,从而产生视物变大变小,扭曲变形。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直是眼底疾病的治疗难点,但是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进步,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的病变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不再是难题。

口服药物 在使用控制血糖的药物基础之上,可以服用一些改善微循环类的药物,比如羟苯磺酸钙,以改善视网膜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柔韧性,降低血液的黏滞性。

全视网膜激光治疗 主要针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减轻视网膜缺血缺氧,及时阻止病情的进展,具有治疗方便、经济等特点。

抗VEGF眼内注射 主要针对难治性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新生血管,这类药物不仅可以促进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消退,还可以辅助手术治疗,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

玻璃体切割手术 对于已经进展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的患者,出现严重玻璃体出血或者视网膜脱离时,必须通过玻璃体手术清除出血,解除增殖膜对视网膜的牵拉,促进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争取保存一部分视力。

有一句话说“糖尿病是萬病之源”,意思就是虽然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是它所带来的全身各器官并发症,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使患者保存有效视力。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科学运动+健康饮食 人们常说“得了糖尿病,就要管住嘴迈开腿”。首先饮食控制这一点对于青年糖友来说非常有挑战性,年轻人精力旺盛,社交活动多,对美食和美酒的诱惑缺乏足够的抵抗力,很容易陷入管不住嘴的境地,从而造成血糖控制不佳。因此,青年糖友应该给自己制定严格的饮食计划,了解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不吃油腻、高糖和高盐的食物;提倡食用粗粮和杂粮、绿色蔬菜和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及深海鱼、大豆、鸡蛋等优质蛋白,还要注意营养均衡,每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15%和30%左右。同时,运动可以辅助控制血糖水平,并且能增强身体素质。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以选择一些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跳广场舞、慢跑、快走、游泳、骑车等。每天应该坚持进行,既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又不能过于疲劳。此外,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情,多参与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

“三高”要控制 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60%合并高血压,40%合并血脂异常,30%既有高血压又有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必须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将血压、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才能降低发生全身并发症的风险。一般来说,青年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需药物降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为首选药物;血脂的控制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首要目标,不应超过2.6mmol/L,如果已经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可以首选他汀类药物。

定期眼科筛查 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发病6~7年后出现视网膜病变,因此应该在确诊后的3~5年开始眼科筛查。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隐匿性强,发病时间难以确定,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为糖尿病时就应该接受眼科筛查,随后的复查时间应该根据病情制定,轻中度患者建议每6个月检查1次眼底,重度患者建议每1~3个月就检查1次。

猜你喜欢

玻璃体黄斑水肿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裂孔在黄斑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干扰PDGFR-α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