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通专融合理念 探索写作育人路径
——“写作与沟通”的教学改革与价值实现
2023-04-16金艳
金 艳
(华中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在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中,“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探索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从侧重于写作技能的训练,到侧重于写作沟通底层思维的培养;从熟悉的传统写作课,到多元主题的通识写作课,蕴含其中的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无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回到人自身的教育,通过教育赋予学生一种更能激发主体性、更持久的能力和品性。
一、背景:多重需求推动的课程探索
(一)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类越来越快地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我们往往在用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孩子,让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1]。面对未来的多样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能引领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创造力,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拥有强大的思想力”,“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在真实世界里采取有效行动”[1]。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着眼未来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主体精神。
(二)补足学生能力短板的急需
来自“前程无忧招聘网站,各大学校招聘网站”的相关数据显示:在用人单位调查中,关于大学生能力欠缺的11项反馈中,排在首位的是沟通能力,其次分别是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信息处理等。以往,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往往被认为是相关技能课程的讲授和训练可以实现的,然而,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写作是思维的外化,写作与沟通能力真正提升依靠的绝不仅仅是这些看得见的技巧与方法,更需要的是培养和激发深层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梅赐琪指出,清华大学主题写作是“旨在向学生传授多元主题写作沟通的相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写作与沟通能力,最终打通多元学科间的基础逻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2]。
(三)回归通识教育的价值理念
为更好地培养时代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推进和完善通识教育改革,起步于2019 年秋季的“写作与沟通”课程,成为华中农业大学每个本科生必修的核心通识课。正如课程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所陈述的,在实现让学生“能够文从字顺地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的背后,这门课的目标和要求更长远:博学——有效的写作与沟通需要的不仅仅是方法与技巧,更要有宽广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人文底蕴;审问——建立问题意识,学会提问,提出有质量、得体的问题;慎思——说明白、写清楚的底层能力是思维能力,要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明辨——建立读者意识,能有意识地分析读者、听众等沟通对象;笃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有载体,要在完整的写作过程中进行,同时不断增强克服困难完成有挑战性任务的勇气和决心。总而言之,它以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品格志趣为终极目标。“发现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要会写,先要学会思考,学会有条理、有层次地思考,这也是我自己期望的最高标准:写作课程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是一门让学生‘开眼’的通识课。”[3]在以写作任务为载体的能力训练的同时,将问题意识、视野开拓及价值塑造融注其中。
“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探索,致力于实现通识教育原本应有的价值,通识教育要真正实现“通”,必须建立在有足够深度的基础上。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中国大学的课程表中,通识课程边缘化并不是最严峻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缺失,不是一个数学系的学生的课表中没有诗歌鉴赏,或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不知热力学定律为何,而是缺乏阅读、写作和逻辑训练。”[4]以培养通专融合的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写作与沟通”课呈现了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领域对话、培养底层逻辑思维等特征,被赋予了“搅动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改革一池春水”[5]的意义与期待。
二、突破:“写作与沟通”的通专融合探索
为探索和践行“通专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写作与沟通”课程实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突破,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一)突破写作课传统意义上的目标局限
传统意义上,写作课就是讲解写作知识、分析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文体写作能力的训练。在探索与实践的初期,依然会有教师将主题下的“写作与沟通”课与看似相关的课程混为一谈,如“应用写作”“学术写作”“创意写作”“文学写作”“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等。因此,首先要准确把握“写作与沟通”与这些课程的联系与不同。要说明的是,并非完全没有联系,这些课程所侧重的知识与技能仍然需要融入此课程之中,然而,“写作与沟通”的核心目标则指向上述知识技能背后的意识培养和思维提升。“写作与沟通”课程教学将致力于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为一体,以主题兴趣导入,以问题探究的写作任务为抓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己思考问题和阐述观点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内化,同时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自我提升,这将上升到教育价值的高阶维度。
(二)突破通识课一般理解上的定位局限
目前,各高校的通识教育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建设,学生也会按要求完成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美学艺术以及跨学科等多个版块的各种通识课。不可否认,学生的通识素养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与提升,但离成为拥有宽厚知识、探索精神、高尚人格与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通识教育尚未真正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和全环节,通识教育普遍被视为为专业教育打基础、做补充。在大多数学生看来,通识课就是不重要的选修课,同时,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普遍侧重介绍性、赏析性,即便有一定的师生互动,但仍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学生主要停留在广泛地获取知识与信息,往往是输入有余而输出不够,既无法真正内化并有效地输出,也未能掌握恰当的信息输出方法。不能真正实现对知识与信息的超越,最终影响了想象力、思考力与探究能力的提升。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多元主题写作课程,以主题为探究领域、以写作为载体、以沟通合作为助推,致力于突破通识课知识传递、人文赏析与文化熏陶的一般性定位,而是定位为思维训练课、通识专题课和过程写作课的融合。
(三)突破写作课教师应有中文学科背景的思维局限
在一般认识上,写作课是中文教师的事,这主要源于传统意义上对写作课的认识局限。而以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为核心目标,“写作与沟通”就能够而且需要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参与,当然前提是有探索愿望、具备必需的教学实力。作为美国权威高等教育协会之一,博耶委员会所发布的《重构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6]曾震惊全美,报告中针对“许多学生毕业时,仍不知如何条理清晰地写作或连贯地表达”这一普遍而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十项建议,其中就强调“建立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拆除各学科间的壁垒;使交流技能训练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等等。由此全美本科教育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保证学生在写作与口头表达方面得到充分训练,是所有教师的重要责任。毋庸置疑,将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融入探究问题、阐释论证与表达观点的过程中,这并非仅仅中文教师能够做好;将专业情怀、文化认同与使命担当等价值塑造融入教学之中,这也并非中文教师应该做好。
有了这些认识上的突破,通过多方合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华中农业大学逐步形成了一支百人次的写作与沟通教学团队,其中以中文教师为核心成员,增加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为主讲教师,陆续开设了近百个通专结合、文理兼容、丰富多元的主题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适应并体现了“写作与沟通”的通识属性定位。同时,一整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发挥学校资源特色的教学实施方案逐步成型,以“写作与沟通”课程探索为基础的通识课教学改革逐步付诸实践。
三、目标:全新写作课促进全面育人
写作沟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借助写作课改进和优化通识教育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探索,“写作与沟通”在培养和提升写作沟通能力的过程中,紧扣育人核心,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从而达到“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7]的目的。
(一)打造多元主题,拓展学生视野
“写作与沟通”课程采用主题式教学。这些主题,来自主讲教师的专业基础或兴趣积累。它们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兴趣点,更是课程的切入点、写作的生长点和沟通的着力点。
作为通识课,主题的设计不设学术门槛与专业门槛,以“专”为基础而具有通识的延展空间,真正实现打破学科壁垒,体现出通专结合、文理兼容的特点。目前已开设的近百个主题分布在六大板块,即自然物语、开工开物、社会生活、教育成长、人文精义与技艺妙理,其内容涵盖了经典解读、人类历史、自然空间、科学观察、生命健康、社会生活、未来科技等多个领域。
这些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主题,既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认知,又能激发学生自身发力,对所感兴趣的话题加以观察、了解、思考、探究与表达,从而能够实现为学生提供拓展空间、启迪探究兴趣、激发交流渴望。
(二)挖掘思政元素,塑造学生品德
通专融合的主题设计,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融入了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既有显性体现,更有隐性挖掘,保证了与立德树人根本要义的同向同行。
如《走近孔子》《老子的生命美学》《读古代小说讲中国故事》《苏东坡与陶渊明》《汉语生活》《古代生活》《中国武术》等课程主题植根中国文化认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泥土与文明》《化学与美》《基因的力与美》《美食:人·情·味》《数学的美与理》等课程主题引导学生探索理性知识内蕴的人文情怀,学会发现美、感受美、传播美;《微生物与健康》《“土生土长”:创造土地价值》《互联网与乡村振兴》《植物与人类生活》《植物健康与人类生活》《智慧农业》等课程主题着眼科技背后的伦理问题与社会责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情怀和使命担当;《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走近老龄化》《传染病与人类社会》《走进淘宝村》《符号与社会》《法律与生活》《阅读与社会文化》等课程主题围绕社会生活关切,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社会实践与公共问题,培养学生经世济民、德学兼修的公民素养;《探寻法兰西》《好莱坞电影与文化》《中国与日本》《走进美术馆》《漫话世界名画》等课程主题引导学生面向世界,理解和传播人类共有文明,与不同民族文化对话,培养学生的开放胸襟与宽广情怀等等。
同时,课程目标与教学方式上也在潜移默化中助推了立德树人的实现。
(三)提升思维品质,健全学生人格
“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在辨别、判断、选择、分析、论证等方面的价值已成共识,但其对人格养成的德育价值尚未被全面认识。对此,李如密指出:“所谓‘批判性思维’,按照恩尼斯的观点,是指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也就是对所看到的东西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方面作出个人的判断。批判性思维居于‘核心素养’的核心地位,综合地体现着核心素养的本质意蕴。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未来的人才不应仅是知识的拥有者,更应是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创造者。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维、长于创新,成为具有独立自主品格的人才。”[8]
培养与提升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目标,让这门课开始于写作,却不止于写作课。写作是写作者自我思想的体现,是写作者对生活思考的结果;写作与沟通,是一种连接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我的方式。思维成就写作,文品亦是人品,“写作与沟通”课程拥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首先是增强了诚信美德与尊重知识的意识。通过阅读、写作的完整过程训练,让学生了解知识和观点的由来,养成尊重他人研究与写作成果的意识,培养学生诚恳严肃的写作态度、治学道德与学术规范,进而将诚信的品质和原则推广至更多的方面。
其次是增强了社会责任担当的情怀。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建立问题意识,学会关注社会生活,将个人写作与公共价值相联系,以写作促进知识的传播、观点的沟通、意见的表达,这也必将是一种社会责任与公共情怀。
再次是增强了独立自主与创新的品格。通专融合主题的开放性、包容性、生发性,提供了具有人文底色与社会话题的探讨空间,让学生有“不尽信书”的可能,从而激发学生敢于对文献信息加以甄别、判断、选择、形成并阐发自己的观点,进而产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四)同创师生共舞,突出学生主体
只有写,才会写。“写作与沟通”的教学方式是小班化、沉浸式、行动化,要求师生都必须走出惯有式的角色定位。对教师而言,要克制滔滔不绝的知识传输者惯性,由以往通识课上的主导地位转变为点拨者,用心营造充满思维碰撞与人文气息的交流场,引导与激发学生自己发力自主探究;对学生而言,要由以往通识课上安于信息获取、文化赏析、人文熏陶的舒适惯性转变为探究主体,积极能动地完成一整套写作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拥有问题意识和阐释论证的能力,同时学会合作与沟通。
通俗地说,这种教学活动的主体关系就好比师生的双人舞,整个过程的舞者既是教师,更是学生,教师的责任是整体规划、分步引领、点拨推动、顺势调整甚至重新规划,学生在教师引领完成规定动作的过程中,被鼓励大胆创新另辟蹊径,最终实现师生相互激发、共同演绎的教学艺术。在这一过程中,比起给出正确答案,教师更重要的责任是提供恰当的建议。正如清华大学梅賜琪老师在2020 年3 月30日《探索中的“写作与沟通”课程》线上课程中所说,这门课不负责改文章,而是致力于改变写文章的人。
“写作与沟通”所探索的教学活动主体的理想状态是,教师引领点拨、小组合作完成,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有效沟通、思维碰撞、朋辈互动,师生在一起探索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对此,来自“读古代小说讲中国故事”主题课堂的徐子贻同学(法学1901)说:“这个课堂最好的地方在于开放和包容。大家畅所欲言,把所思所想和所有同学分享,为其他同学打开了思路,也为自己解决了疑惑。可以说,课堂就是提供思想碰撞的场所。同时,课堂小组的展示机会也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小组的经验和方法。这门课程虽然课时不多,但是质量很高,为我们之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多方法和思路,也让我们知道集体力量的强大。很多自己不懂的东西,经过讨论后会让人豁然开朗。”覃童彤同学(园艺1901)说:“老师把讲台给了同学们,让我们彼此切磋,自由发挥。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在脑海里保留的时间会更加长久,甚至是终身的。”[9]一位“鱼类世界”主题课堂的同学在课后调查反馈中说:“该课程鼓励同学相互合作,在老师的指引下共同成长。促使不同专业学生相互沟通,各自发挥所长。”[9]
(五)体验攻坚克难,磨炼学生意志
写作绝非易事,沟通也不容易。与以往相关能力训练不同,“写作与沟通”强调长链条式的完整写作过程,从对话题的兴趣到聚焦并提出问题,从走进文献了解相关研究到走出文献形成自己的观点,从泛泛而谈到论证确凿,从书面文本到口头汇报,从自说自话到心中有读者。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增强阅读写作内在的思维能力,又要提升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更会真切地体会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所有这些,都在润物无声,启迪心智。课程即将结束时,“符号与社会”主题课堂的吴心怡同学(英语2103)这样感慨:“其实在这中间也碰到过很多困难,很感谢当时我们组的共同努力和老师的指导,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其实我自己在改终稿的时候都会不禁感叹:真的很奇妙啊!最后做的主题和我的初衷又重合了!每一次的改变都很奇妙而又精彩,感觉这门课很有魔力,让自己很有成就感。”[9]杨梦(社会学 2105)也感慨:“在课堂上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锻炼了思维。我很喜欢上写作与沟通课,虽然说很费脑细胞,下午第一节课也有点瞌睡,上完课也是很疲惫,但每节课上完都会给我满满的充实感,这种感觉超级棒!”[9]
四、结语
作为一场深刻的教育教学探索,“写作与沟通”的初衷是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补足学生能力短板,回归通识教育的价值理念。在课程实践中,我们突破写作课传统意义上的目标局限、通识课一般理解上的定位局限和写作课教师应有中文学科背景的思维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写育人的目标,更好地实现了通识课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