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云寺高僧成鹫诗赋中的端州风物人情

2023-04-16李曙豪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庆云八景肇庆

李曙豪

(肇庆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肇庆 526061)

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山中的庆云寺是鼎湖山的旅游胜地,为明末禅宗曹洞宗博山元来无异弟子栖壑所创。历经多代主持加持,名声远播,蔚为大观。成鹫为鼎湖山庆云寺第七代住持,也是岭南著名禅林高僧[1]。成鹫是庆云寺历代高僧中最负才情文名的高僧。他有大量的文字写到肇庆本地的风景人情,留下了宝贵的地方文化印记[2]。

成鹫有很多写景诗。写景写得好,一方面得益于其禅家心法,能臻于天人合一,感受备至;二得益于其生花妙笔,描摹逼真,活灵活现。其所写肇庆奇景绘声绘色,对肇庆山川的描写再现了岭南景物的壮丽,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而且他的写景不是感兴式的写景,而主要是描写实景,就如同一幅幅岭南画派的山水画。如《过羚羊峡》写江峡的山势:“上如龙伯大人抚长剑,截取方舆作天堑。下如任国公子垂巨竿,坐临砥柱观狂澜。前如五丁凿破蚕丛道,金牛奔入西山草。后如祖龙东西挥神鞭,众石俯首争相先。左如维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狮子竞相向。右如陀罗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虚空。”[3]24这首诗善于运用比喻,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写景物,对羚羊峡景物的描写非常传神。其中的龙伯、任国公子、五丁、金牛、祖龙、维摩、金毛狮子、陀罗等形象充满了想象力,又体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自古以来,对羚羊峡山势描写如此逼真的诗作并不多见。又如《飞水潭观瀑》:“白凤啄冰翔碧落,玉龙带雪下瑶台。天花不断四时雨,地轴长奔万壑雷。茗椀试将新石乳,山衣湿透古莓苔。重来记得曾游处,顾影澄潭日几回。”[3]211以石乳之新和莓苔之古来形容澄潭之碧,可谓动静相映,绘声绘色,意趣盎然。有人评价说:其写景则模山范水,往往如泉喷珠,著壁成绘,清奇而不失自然[4]。

此外,他笔下的肇庆景物还有:

砚沙:留将片石住江心,却被波臣用意深。多少宦成经过此,轻舟安稳载南金。

罗隐溪:钱塘江上古先生,姓氏传来水亦清。漫向此中寻旧隐,世间多半是虚名。

憩庵:十里遥闻下院钟,到门空见白云封。老僧久住情偏淡,惟有春山色最浓。

百丈岭:峻岭度来平似砥,下方回首曲如弓。行人记得开山日,踏破芒鞋成老翁。

九曲径:莫疑吾道太孤危,渐入应知渐坦夷。万仞登峰无等级,曲垂方便与君期。

先觉岩:觉地何曾有先后,银山铁地任高悬。化城有路人难到,待我闲身来坐禅。

飞水潭:玉立云飞花满岩,天风吹雨下松杉。人间得此都无用,留洗青州旧布衫。

云顶:云外青山山外云,现前宾主谁能分。自从一上孤峰去,始信见闻非见闻。

菩提路:菩提无路绝跻登,独往独来何处僧。分明踏着空王顶,更问诸方到未曾。

塔院:顽铁精金共一炉,虚空推出古浮图。六窗八户无门入,谁识分身是丈夫。

木人居:寂寂虚空春草深,百花开遍语幽禽。木人不是无情者,遣像依稀昨日心。

指月楼:长与青山作比邻,溪光云影自相亲。楼头片月分明在,谁是当年指月人。

阅江楼:新莺啼遍旧皇州,端水无情日夜流。惆怅美人何处所,不堪重上阅江楼。

包孝肃祠:孝肃门前车马声,野棠开后百花生。昔人如水今如市,古道谁为掉臂行。

宝月台:咫尺湖兴远近山,花宫长在水云间。岩城晓辟门犹闭,清磬一声人自闲。

沥湖:隔水看山兴转遥,遍将前路问渔樵。沥湖雨后深如许,珍重扶筇过板桥。

水月宫:古殿崔嵬倚洞门,门前过客尽乘轩。逢僧懒说山中话,笑指荒苔屐齿痕。

七星岩:别通一路仰窥天,深入重崕直到泉。何事频来观不足,璇台云物石房烟。

这些诗选用的题目都是直接取自端州地名,都是对肇庆本地实景实物的描写,并且这些地名如今都还存在。这些诗写得情景交融,是重要的地方文化建设文献资料[3]222-320。

成鹫还有一组名为《庆云八景征诗引》的组诗和一组名为《庆云八咏》的诗,似乎是为庆云寺的八处胜景而作。庆云寺风光秀丽,湖光山色不胜描述。这二组诗应当是成鹫在庆云寺作主持时所作。对这八景的描述十分传神简练。鼎湖山庆云寺风景奇绝,但不为世人所知,历代吟咏诗作也很少。成鹫为“庆云八景”作引,是首次出现“庆云八景”的说法。而此后关于“庆云八景”一说,后人似乎很少知道。所以,成鹫对庆云八景的提炼与命名,是值得重提的。

《庆云八景征诗引》:

其一 湖山鼎峙

天作高山,地隆艮止。群峰东俯,一脉西来。爰有湖山,实称宝所。龙湫百尺,未雨而云。凤峤千寻,藏山于壑。星岩石室,渺等一卷。瀑布水帘,森罗万象。古皇铸鼎,远莫知之。哲匠开炉,良以此也。

其二 峡水朝宗

百泉东注,汇作烂柯。砥柱中流,束为羊峡。西江吸尽,藏海同归。北面朝宗,湖山作主。如襟如带,相去由旬。为屏为藩,不离左右。登峰到项,杯水坳堂。挹彼注兹,千江一月。

其三 菩提花雨

菩提无树,花雨非香。华藏楼西,浮图刹外。一条直路,万古通行。碧瓦雕栏,香云掩映。奇葩异卉,空色缤纷。嫩绿雨肥,落红风扫。闻樨悟入,自不乏人。看竹到来,何须问主。

其四 塔院香风

如来灭度,设利分身。流入支那,功推耶舍。金轮负铁,遗迹犹存。云项开山,化仪斯著。灵珠四颗,来自金峰。室塔七层,范成铁壁。六时供养,络绎名花。四众翘勤,庄严玄观。博山沈水,烟袅云幢。鸡舌龙涎,芬芳贝叶。风生殿角,香涤尘襟。法界闻熏,人天欢喜。

其五 龙潭飞瀑

龙卧澄潭,瀑飞花雨。涅槃台畔,先觉岩边。异地同名,争奇较胜。西山流水,散若珠帘。北岭奔泉,势如尺练。上为鸟道,下有龙湫。两处溪山,更无差别。今兹所指,乃属庆云。词客留题,不妨具眼。

其六 凤岭疏钟

寺后一山,屏开三面。旧名来凤,或曰飞鹅。合作芙蓉,更称莲洞。左为狮岭,右号象峰。虎踞龙盘,地灵人杰。崇楼复阁,碧瓦朱甍。上界鸣钟,下方侧耳。声均书夜,响彻幽明。梦宅获闻,尘心顿息。

其七 方池月印

山前隙地,凿作方池。雨后溪流,蓄以平堰。釜中鳞介,收放靡遗。沼上芙蓉,卷舒自在。砌环芳卉,秋实春花。圃植嘉蔬,霜根雨甲。山高月小,明镜当台。水静鱼闲,方诸吐沫。蒲团共坐,不羡临渊。竹杖徐行,何须顾影。

其八 曲径云封

羊肠九折,鸟道千盘。世路多艰,化城须到。初从委曲,渐入平夷。岭上白云,不堪持赠。天边苍狗,曾无去来。遥待知音,排云直入。毋烦地主,扫径相迎[5]240。

成鹫《庆云八咏》诗:

湖山鼎峙:湖光百里路千重,鼎足东南见此峰。涵盖乾坤归大冶,莫愁金石不销镕。

峡水朝宗:山前流水接牂牁,峡口无风也自波。闲上庆云高处望,江河日下更如何。

菩提花雨:菩提有路好登临,三笑何如一笑深。不用灵山求直指,蒲团长在杂花林。

塔院香风:风幡动处百花香,宝塔重重见瑞光。鼻观全观无人处,木樨花下笑人忙。

龙潭飞瀑:云静溪喧雨歇时,闲来观瀑策双眉。一条白练从何去,龙卧澄潭只自知。

凤岭疏钟:凤峤钟声出白云,更无一字可呈君。洪音敲落西山日,借问下方闻未闻。

方池月印:高悬古镜庆云边,印破山中水底天。月落池空人定后,不知何处别方圆。

曲径云封:山前山后更藏山,石路云深户不关。却恐云随风雨去,独留曲径待僧还[3]320。

二组诗中的湖山鼎峙、峡水朝宗、菩提花雨、塔院香风、龙潭飞瀑、凤岭疏钟、方池月印、曲径云封等八景名称,虽然分别出自《咸陟堂集》第一卷和第二卷,但是名称高度一致,说明在成鹫时期,庆云八景已成定论,是端州的著名风景名胜。今天,完全可以借用八景的名称来为庆云寺风景命名,以增加其影响力,提高文化影响力,提升其文化价值。

成鹫还有一些诗多记风土人情,展现时代面貌。如《打春牛歌三阙》《跳大王歌》《罗浮采药歌》[3]28,42。这些诗生动地描写和记录了本地的一些节日民俗,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如《跳大王歌》:

“蛮乡歌舞自称善,厥声可闻不可见。四月五月跳大王,家家刻木作鬼面。千丑万拙由心生,头角峥峥尽奇变。削成两耳贯双环,黑白青红随绘绚。长缨分结项门边,俯仰周遮任方便。市来绛帛缝赭衣,承以素裳纫新练。长柄牙旗短柄簦,东官草帽罔州扇。鹿缯细篾作游龙,肖首肖尾中连串。事事具足人力齐,次第椎牛集欢喟。大王端坐不饮酒,黄童白叟争酬劝。洒阑酩酊齐唱歌,呕哑啁啧无分辨。舁神入城城市空,大呼疾走看游龙。驭龙小儿戴鬼面,一步一趺来匆匆。左顾右盼各招手,头旋尾转相追踪。游龙舞罢抚歌板,唱歌尽是头白翁。青葵半掩老面目,随声答响羞雷同。须臾磨旗万舞作,朱干玉戚纷兴戎。或击或刺忿而怒,或楫或让足而恭。忽焉而起忽而止,一一皆与神心通。舞罢偃旗卧金鼓,借问大王何所取。倾筐擎出斗与升,鬼面成群更歌舞”[3]42。

此诗对跳大王民俗的描写十分传神,几乎再现了这种风俗的原来面貌。现在在民间,这种民俗已不多见。完全可以照其描写恢复这种民俗表演。其它《烧畲歌》《南海神祠古铜鼓歌》等诗,记录了岭南民间文化风俗,意趣盎然,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

成鹫诗多记僧界交游,反映岭南佛界状况。如《呈泽萌和尚》:

“大道日陵夷,真风自虚妄。城市足嚣尘,山林见高尚。翘首丹霞巅,仙风隔天壤。巍巍大法王,所居得无上。云树隐楼台,纸图集龙象。众水尽朝宗,万山互回向。三尺龟毛拂,一枝兔角杖。扫荡野狐踪,打破犹疑网。孤峰啸一声,空谷传清响。侧耳闻法音,遐心驰梦想。昨从南海来,入山呈伎俩。多谢火炉边,清言发深广。大冶铸干邪,顽金先出矿。白社许从容,青山任来往。假我竹边楼,解我尘劳殃。腊尽又新年,春光正冶荡。山中岁月长,杲日当空朗。披衣礼法筵,一拜一瞻仰。百年老赵州,千岁今宝掌。愿得镇追随,主宾更无两。迟我三十年,白首重相访。”[3]3

这首诗情景交融,清新脱俗,记述了与泽萌和尚的深切友谊。泽萌和尚为清初岭南高僧天然函昰的第八法嗣,于康熙25 年至35 年主持仁化别传寺,属曹洞正宗。成鹫曾应其邀请在别传寺修志。其间,成鹫与泽萌十分投缘,互有诗文酬唱,为一时之盛事。其他如《赠惟实师》《赠陆天士》《送林梅村解元》《初住东林,周大尊、缪西冷过宿》《赠陈翁寿》《赠李慕山》《赠张樵叟》等诗,记述了成鹫在岭南地区的交游,对研究岭南佛教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成鹫还记述了与宋广业的交游。宋广业是清初名士,为官清廉,且有孝名,善诗文。宋广业晚年因其子在端州作太守而定居端州,在端州期间著有一组《梅花诗》,流传甚广,至今还刻在庆云寺的墙壁上。成鹫和宋广业在端州期间,意气相投,交往甚密。丰富了岭南近代文人交游的图景,留下了值得研究的文学和历史素材[6]。

成鹫还有一首《七星岩赋》是目前所见最完整的以七星岩为对象的赋,弥足珍贵。

“邃古之初,崇卑定位。土石含灵,山泽通气。无蹊隧之跻登,乏梯航以涉济,人处其间,践土食毛,分群聚类,未尝知有岩壑之奇观,登临之胜事也。迨夫不周触,天柱倾,洪水汜,地轴崩,女娲补之以炼石,神禹凿之以平成。然后牂牁之逝水,汇众流而澎湃,羚羊之束峡,合万壑以峥嵘。崧台环峙,沥浦澄清,仰璿玑之垂象,布列宿以成形。壁之千仞,不啻袖中怪石;云开半面,俨然画里丹青。遥而望之,若星罗而棋布;近而即之,洵人杰而地灵也……”[5]293。

全文约1000 多字。此赋完整记录了作者游七星岩的全过程,精细地描绘了七星岩的景物。在记叙和描写中插入瑰丽奇特的想象,把七星岩写得十分引人入胜,全赋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因为写七星岩的篇幅较长的辞赋并不多见,加上成鹫本为一代宗师,文学才能卓越,以他写出来的吟咏七星岩的赋,足可以作为经典,十分宝贵。对七星岩的旅游宣传可以说是经典的文献资料。

庆云寺高僧成鹫一生颠沛坎坷,曾先后主持端州庆云寺和佛山大通烟雨寺,也曾流亡海外,曾被认为是通海谋反的遗民。而他对端州情有独钟,他在庆云寺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富创造力的时光。他所著《鼎湖山志》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肇庆是西江流域下游的文化名城,鼎湖山庆云寺和成鹫既是肇庆也是西江流域重要的文化名片。西江是中国的大江,其水量位于长江和黄河之后,排全国第三。成鹫在诗赋中一直沿用西江的最古老的名称“牂牁江”。西江作为大河文明,是一种生机勃发的大河文明。成鹫对端州风物人情的描写为肇庆地方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为西江文化图景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树立了西江大河文明的一座丰碑。

猜你喜欢

庆云八景肇庆
罗定新八景图案设计
书法作品欣赏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石庆云
溪南八景图册
“八景”历史文化现象与欧阳玄“芜湖八景”律诗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