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4-16沈慧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2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

沈慧

杭州千城建筑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工业和交通三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能耗大户”,其中建筑产业在碳排放过程中位居首位,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相关数据显示,以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总量为标准,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46.5%,是能耗大户中的主要一员,同时,据中国社科院相关数据显示,建筑产业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是固体垃圾排放大户,所以,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先从建筑业抓起,发展“绿色建筑”持续推进建筑业节能减排。

一、双碳目标与绿色建筑的内在关系

首先,全球对碳排放的控制起源很早,各个国家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燃料而导致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如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低海拔沿海地区国家举国迁徙等问题,就目前来说,我国是世界碳排放总量第一的大国,但同时也愿意与世界各国一起携手共治“碳排放”问题,我国向全世界做出“双碳”目标的承诺,也是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治理碳排放问题做出的表率和应尽的责任。而建筑产业在各项经济产业中能耗最大,我国也是世界建筑建造规模最大、耗费资源和材料最多的国家,因此,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在节约资源、材料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和减少全球碳排放总量具有重大影响力,也能够促进世界各国及各行各业共同携手开展低碳活动。

其次,绿色建筑这一词汇在各个国家的定义和概念都不相同,同时,绿色建筑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当前来说,国内普遍接受的绿色建筑概念是指在近10年中建筑业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逐步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发展,倡导建筑业在发展中要坚持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的理念和原则。绿色建筑的核心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是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和降低影响为发展中的底线,要求建筑行业不能仅仅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破坏环境,影响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党中央提出我国的发展理念,分别是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及共享理念,说明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促使全社会受益的,也是与我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及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相一致的,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下,建筑产业要积极贯彻落实《“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积极发展绿色建筑,不断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基础。

再者,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建筑业节能减排,要充分考虑到建筑业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而建筑业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指的就是从材料与构建生产、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及拆除处理等全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能够进行节能减排,甚至还需要与建筑业经济产业链相关的其他行业来辅助和配合,才能有效实现建筑产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通过发展绿色建筑助力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出发点和关注点。

二、我国“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理念,自2020年《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出台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及落实绿色建筑推广政策,多部门联合行动,多维度政策共同发力,各地执行效果显著,超出预期水平。同时,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也在不断推进,2021年出台的《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增量成本差异明显。但是,绿色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建筑信息披露不对称

虽然近年来我国基本已经建立了畅通的绿色建筑体制机制,实践中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当前由市场干预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很多建筑市场的行为主体参与绿色建筑开发的主动性还不够高,绿色建筑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健全,对一些市场主体来说,关于绿色建筑的能耗数据和碳排放数据是一个“黑匣子”,无法预测或者估算出绿色建筑的实际节能减排效益和直观的经济收益效益,导致关于绿色建筑的投资风险不可准确把握,这就让较多的建筑企业开发主体非常担忧绿色建筑投资的风险性,再加上部分地区的政府、建设方及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通,导致绿色建筑的市场信息不对称,进而使绿色建筑的普遍推广存在一定困难。

(二)绿色建筑质量监管不健全

绿色建筑之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节能减排,是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去考虑的,包含了绿色建筑从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维护及废旧拆除处理等全过程,而我国目前关于绿色建筑的认证是一次性的认证,绿色建筑在实际竣工后缺少健全的事后监管,在绿色建筑建成后缺乏对相应的市场主体进行跟踪监管,就不能保证相关市场主体按要求履行维护等责任,也就造成绿色建筑竣工之后节能减排效果不佳。绿色建筑的质量监管机制存在“九龙治水”的弊端,在以省—市—县等纵向监管和部门联动的横向监管并存的体系下,实际执行主体的权责不够清晰、职责要求不够严格,存在监管盲区,无法起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监管。

(三)绿色建筑的技术能力不强

技术难题是发展绿色建筑遇到的又一大挑战,就当前来说,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能力还不够成熟和创新,如智慧化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的开发投入不够深,从而导致一些关于绿色建筑技术设计、验收及运营维护的信息平台建设不够丰富,再如装配式建筑、高效节能门窗、墙体自保温及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实际开发技术也不够新颖,从而导致绿色建筑的实际节能减排效果不够明显。

(四)绿色建筑的消费潜力难以挖掘

当前来说,我国很多消费群体对绿色建筑不够了解,许多购房消费者对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仅停留在建筑物本身的质量上面,没有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的真正内涵,对绿色建筑的服务及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益处不够了解,并且由于绿色建筑的初始投入成本高,绿色建筑住宅出售价格相对于普通建筑住宅来说比较高,消费者不愿意花更多的资金去购买绿色建筑住宅,也就造成绿色建筑的市场消费潜力挖掘较浅。

三、“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强化经济政策扶持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被列为我国“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点内容,绿色建筑也随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双碳目标的相关文件将“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定位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要求推进城乡建设和用能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因此,政府要借助自身高位引导、协调各方的优势,强化激励手段,不断加大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推力,通过优化相关经济政策手段,健全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典型示范项目和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更多的市场主体来投资绿色建筑和购买绿色建筑,如财政补贴、税费优惠及贷款利率优惠等直接扶持政策和容积率奖励、减免等间接性政策,而对建筑产业来说,发展绿色建筑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一项内容,要坚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关于绿色建筑的各项政策,跟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节奏和步伐,积极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实际竞争力。

(二)完善绿色建筑信息披露制度机制

要充分认识到关于绿色建筑的信息披露制度机制的完善是紧迫而必要的一项工作,我国的绿色建筑相关数据一般归口于住建部门,能够公开的数据信息也只包括那些经过星级认证的绿色建筑,对外公布比较少,因此,要通过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建筑开发商等多主体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打破绿色建筑信息共享壁垒,确保绿色建筑的相关信息能够被广大市场主体知晓,这不仅能够减少一些建筑企业投资绿色建筑的风险性,也会更进一步挖掘绿色建筑数据信息的价值,促进绿色建筑的普遍推广。

(三)加强绿色建筑管控监管

要积极完善绿色建筑评价认证管理体系,绿色建筑的认证评价不能只是一次性的认证评价,而是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持续性地对建筑项目环保性能进行评价,尤其是已经完成由政府部门认证评价的绿色建筑,可以将后续的监督监管工作下放给第三方独立的认证评价机构,由第三方独立的机构对已经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建筑项目是否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这样既可以减少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还可以避免较多情况下一劳永逸的绿色企业认证评价监管。除此之外,要强化绿色建筑质量监管的部门责任,建立起主要部门辖区内负主要责任的追责问责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职责权限,坚决避免将权力交叉区域变成监管“盲区”。

(四)加强绿色建筑技术创新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要不断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加强绿色建筑的技术能力创新。一方面要结合“新城建”,积极推动BIM等信息科技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应用,要充分利用BIM在事中、事后监管及第三方等全方位的信息科技优势,实现工艺流线可视化、多方案比较、声光风环境模拟、节点深化、机电模拟、管线综合等模拟,强化提升设计质量,从而实现项目品质可控,信息采集精准快捷等,促进绿色建筑高效发展,实现绿色建筑产业链信息高度集成并深度挖掘相关数据信息的价值。

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大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投入,建立绿色建筑产业研究中心和基地,深度研发绿色建筑相关技术,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体系。同时,也要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践应用,促进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与数字建造和绿色施工等相结合,推广使用天然绿色、无污染和无化学合成的建筑材料使用,推广集中供暖供冷、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及海绵城市等技术构造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从而提升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效应。

例如浙江省杭州市大运河亚运公园在设计时就融入了创新性的绿色建筑的技术,在2020年8月荣获三星级的绿色建筑标识,也是浙江省第一个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荣誉的体育馆类建筑,主要做法包括利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人工湿地等海绵城市技术,合理布局建筑及景观,修复和提升了场地生态环境;采用室内空气质量监控与改善系统,结合光电离子空气净化除菌技术,打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五)完善绿色建筑融资体系

我国金融机构要不断完善关于绿色建筑的融资体系,要努力发挥金融杠杆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通过对传统的建筑项目提升贷款利率或其他融资限制,而降低关于绿色建筑项目的贷款利率和减少相关融资限制,甚至在经济足够活的情况下,还可以给予开发绿色建筑或者消费绿色建筑的群体给予一定的优惠,引导市场资金不断向绿色建筑板块倾斜。同时还可以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的特点积极开发关于绿色建筑的金融产品,开发出符合绿色建筑成本和收益特点的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绿色建筑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促进绿色基金担保基金支持已建成建筑的绿色改造等等,盘活绿色建筑的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六)深度挖掘绿色建筑的消费潜力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建筑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带给人类本身及整个社会的影响,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和城镇化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建筑消费,尤其是住宅建筑、商业建筑消费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这既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重大市场机遇,也是一项挑战,要想化挑战为机遇,推动绿色建筑的消费潜力浮出市场经济的水面,就必须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消费理念,促使绿色建筑消费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一是要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外延,形成完善的绿色建筑社会消费氛围和大众舆论导向,这就需要政府和建筑企业等多个主体进行合力,政府相关住建部门及办事大厅可设置绿色建筑专栏进行宣传绿色建筑,建筑企业也可通过购买广告服务的方式进行宣传,促使绿色建筑的信息在社会各界中不断深入,促使大家更深入地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扩大绿色建筑消费市场。

二是要注意宣传的方式和形式,要充分开展广大居民能够感知的绿色建筑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如建造碳中和主题公园、低碳广场及低碳驿站等等,建设中可采用透水砖、再生骨料等材料和艺术混凝土材料,加入屋顶绿化、屋顶雨水收集等设计,促使广大群众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绿色建筑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可通过沉浸式游览体验、场景式应用示范,向市民展示清洁能源和低碳科技,开展低碳科普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坚持新时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时代背景下,坚持发展绿色建筑方向,全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经济,既是对我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继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对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全球性气候环境变化下努力进行节能减排行动最有力的支持。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