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3-04-15刘甜甜

文教资料 2023年23期
关键词:文体意识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刘甜甜

摘 要:文章总是以特定的文体形式存在,文体意识制约着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作文作为一种情感的输出与表达的载体,在不同文体的选择上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要求学生首先要具备文体意识。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在文体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实际作文教学仍然存在学生文体知识薄弱、教师文体意识淡薄和写作指导系统性混乱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教师理论素养、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渗透文体知识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体意识。

关键词:文体意识 初中作文 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检验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具备文体意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簡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1]等文体要求。但是,作文教学在文体意识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文体知识薄弱、教师文体意识淡薄和写作指导缺乏体系性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写作体系的构建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依据“教—学—评”的理念,依托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探究作文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期全方面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基础,帮助其构建具备文体知识体系,为写作的成功指明道路和方向。

一、当前作文教学中培养文体意识的困境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应该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的范畴之中,但由于语文作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缺乏文体意识,不明晰优秀文章的必要条件。在此种情况下,语文教师无法深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导致学生的文体意识逐渐弱化。除此之外,部分语文教师对文体知识的了解也不够全面、透彻,文体意识的淡薄不仅会使学生写作时出现“无米之炊”的窘境,还会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对文体分类和文体结构的搭建无从下手。同样,文体意识的缺失在作文教学中也面临诸多困境。

(一)学生文体知识薄弱

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学习有关文体方面的知识,但仅是简单地从文章形式上区分文体,对于语言、结构上稍复杂的文章就难以分辨清楚,这是文体知识匮乏的典型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对有关文体知识的积累意识与习惯。在写作学习中,主要以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同时掺杂演讲和书信等形式。在没有对文体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知下,写作实践的效果通常不够理想,陷入谈不上是议论文也不算记叙文的困境中。此时学生对文体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抽象层面,涉及文体知识的学习与辨认时就提不起兴趣。写作作为观点输出的过程与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缺乏文体知识的支撑是无法出彩的。

(二)教师文体意识淡薄

教师对学生文体知识的储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未系统培训过文体知识,仅单纯传授写作技法,在“文体不限”的要求下,只要符合题意都可发挥,他们认为通过练习学生对文体知识已很熟悉,因此没有将文体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专题重点讲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关于写作知识的建构层级不同,学生处于一种需要点拨、内隐的状态,教师则处于可用言语表述的知识状态。大多教师也表明只有在学习新文体的时候会粗略讲述与之相关的文体知识的概念,之后便只是对文体知识进行复习,没有对相应的文体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阅读课和写作课也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由于初中阶段的教学压力较大,许多教师的作文课还是以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练习册为主,至于对理论书籍的阅读偏少。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那对教学中是极其不利的。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已经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时期,可以对其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如果教师对所学知识只是蜻蜓点水,是知识碎片化的教学,那学生也很难构成图式,也更难将所学的文体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三)写作指导体系性混乱

批改和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站在学生立场上,批改和讲评能够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加以改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对老师来说,及时的批改、讲评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方便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在批改环节,很多老师都着重关注一篇文章的语言是否优美、结构是否完整和主题是否明确,对于文体的关注度并不高。其实文体的恰当选择也是要点,写作文体是否规范,有无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方面还需要更多关注。常规的作文教学大致分为发布作文任务、进行写作提点、批改作文和讲评作文这几个环节,教师会更注重前两个环节的指导,会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和相关的文体知识,忽视了后两个环节对于学生元认知的再塑造。久而久之,学生对优秀作文的理解变成了单一的辞藻堆砌,容易出现文章结构贫乏和语言不严谨等现象。文体意识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很多学生也会抱着文体对于最终成绩影响不大的心态而忽视文体写作的规范性。

二、“文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分析

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文体教学的研究,什么是文体意识?它在作文教学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潘新和认为,文体意识指的是主体对某种特定文体的全部表现形式规范的领悟与把握。[2]文体意识包括对该文体一切构成因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的特殊要求的领悟,涵盖了文章形式规范的全领域,在言语认知与创造中贯穿于阅读与写作行为的全过程。[3]凌焕新认为,在长期的阅读与写作中,作为写作主体的作者逐步感知认识并熟练地掌握了对文体的基本形态,形成一种带有专业性的特殊的文体感。[4]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文体意识贯穿全程,从提取和选择写作素材、整理和构建写作思维以及整合和完善写作内容,文体意识都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存在于写作过程中,引导文章写作,让写作和文体相适应。笔者观察近三年的中考作文试题,多数的试卷都对文体做出了要求,这是基于学生学情和发展特征对学生多项能力的考察。不同的文体展示不同的风格,具备文体意识能够影响学生的写作风格以及思维方式,明晰写作的目的是什么,选用哪种文体是最合适的,想要文章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写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写作内容变换写作方式,只有具备清晰的文体意识,才能够从各个方面规范写作行为,这是一种潜在的知识,也需要引起重视。

三、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基于课程标准和语文教科书中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要求,结合在前两节对当前作文教学中文体意识教学现状的分析,写作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是有改进的地方。针对初中生文体意识薄弱的问题,提出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加强理论素养,培养清晰的文体意识

培养初中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破除文本意识淡薄的问题。语文课堂呼唤教师理论素养的回归,语文教学主要是围绕阅读和写作,教师如果不具备扎实的文体理论知识,就无法构建成熟作文知识体系。

首先,学习系统化的文体理论能够促进教师的解读能力的提高,要求语文教师对中国文体分类的思想、标准以及主要文体类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掌握文体的规律和特点。[5]教师们还需要对初中常见的文体结构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教师们的文体意识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学文体,而应能够将所有的文体都运用到教学中去,从而更加高效地对各种文本进行解读并应用于教学。其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实践,理论研究将是无源之水,基于实际的教学来完善文体研究,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最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文体观,培养清晰的文体意识。潘苇杭、潘新和在《文体感:写作行为的目标预期》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所谓的文体,约定俗成指的就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教学教的、考试考的,主要是记叙文、议论文。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教育误区。这些所谓的‘文体,起初是作为‘表达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为虚拟的教学、考试体式,而在真实写作中并不存在。因此,这是没有应用价值的伪文体,伪文体自然导致伪写作”[6]。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对文体的概念不甚清楚,这会导致教师知识体系的混乱,教师的文体意识就不够清晰。

(二)依据文体样式,优化教学设计

能力突出的教师,其教学设计总是能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并能够不断地进行修整。作文教学是一个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文体的特征进行设计,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设计,记叙文是叙述和描写人、事和景等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性的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设置观察性的活动,可观察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发生的全过程,使学生能拥有直观感受,并讲解优秀范文,使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初中常写的三大文体类型,教学方法侧重点不同,议论文的教学设计着重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启发学生的辩证思维,这才是议论文教学设计的应有之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地说清楚一个事物,那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基于这一要求,还要设计有序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按照逻辑层次顺序写作文,讲清楚、讲明白。

(三)教学渗透文体知识,从阅读中学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从阅读教学中渗透文体知识,并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不同文体,了解不同文体的特征,积累归纳文体特征,掌握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一般规律,以便在写作中能够调动已有的经验,用不同的文学样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阅读是学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学生应该熟悉不同文体的典型例子,以此为参考,在实践写作时认清文体,并利用其规范去编写文章。

记叙文要准确解题、突出文章中心,在叙述人物和景物时,要朴素平实、语言准确生动。以《藤野先生》为例,作者以与藤野先生相识的原因和分别后的想念为主线,扣住作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之情。教师在讲授议论文时,要把握它的特征,运用说理的方法,运用简练、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分析、证明客观事实。《敬业与乐业》中,作者表述的观点清晰且明确,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本;并且运用多种议论方法进行写作,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在选择作文文体的时候,有参照标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文体不明确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开展不同文体的教学时,不仅要重视每一种文体之间所具有的共性规律,还应该将多种视角转换到每一种文体的个性特点上,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心应手,写出特点鲜明、文体适宜的文章。

(四)进行有效的文体写作训练

如何在课堂上和课后达到有效的写作训练?一堂写作教学课必须在课堂上进行练笔,借助作文教学的适当时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不是以一篇课后作文交差。大多数的中考语文作文题都“文体不限”,要想文章文体特色鲜明,就必须对这种文体进行专门的训练,把握好文体的写作要领。可以从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结构模式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比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就是学写记叙文,记叙文要写出真情实感,符合要求,就如同讲故事,要把故事的各个部分讲好,关键在于内容选取并进行实践操作。有代表性的事情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并表达自己的感情。议论文首先要阐明论点,然后以有力的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后再对每一个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说明文语言表达要准确,符合科学原理,客观理性。一篇好的文章从来不是一就而的,而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针对文体这一具体问题,经过一次次的修改与再写作,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淬炼出的结果。

(五)教师完善作文评价体系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其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与指导。评点文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在写作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完善写作中的各个环节,回顾文体知识,再次明确文体训练的特点。但写作的评价也不能单围绕这一篇文章,而要从学生的學习态度、写作动机、写作技能和写作问题等方面进行。在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教师要从写作的格式、语言和立意等方面入手,分析文章是否适合采用这种文体,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和角度来评价学生的作文,细致、清楚地分析一篇作文的优缺点,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空谈。教师也可以展示写作过程,从写作的立意、文体的选择、框架和内容等方面让学生明确整个思维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文体的选择,进行文体的特征分析并培养文体意识。

四、结语

文体意识的培养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本文针对学生缺少文体知识、教师缺少文体意识等现象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指导学生认识文体特征,掌握文体知识,扩展思维方式,提高写作能力。教师也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立足于文本,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导向,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6.

[2] 林玉清.试论初中生写作文体意识的培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3]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58.

[4] 凌焕新.论写作的文体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85-89.

[5] 张波.初中语文教师文体素养的培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6] 潘苇杭,潘新和.文体感:写作行为的目标预期[J].语文建设,2015(19):23-25.

猜你喜欢

文体意识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基于文体意识的小学语文绘本教学
新课改初中作文教学的创新
“文体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