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材料分析题的原创命制
——第二届命题征集活动优秀创新试题选登

2023-04-15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2期
关键词:材料

【原创试题1】

2020 年10 月,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 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1949 年,我国女职工人数约60 万,占职工总数的7.5%。1990 年,妇女劳动参与率达88%,占比提升至37.4%。这几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1949 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出处。在20 世纪50 年代的三次扫盲高潮中,成千上万名妇女上识字班、夜校、职工业余学校。至1995 年,我国累计扫盲的1.85 亿人中,65%是妇女。

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这些逐渐解放思想的妇女成了纺织工、拖拉机手、飞行员,甚至参加地质勘探、修筑大坝、开采石油……不仅如此,她们的参政权也落到了实处。1953 年,24 岁的申纪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54 年,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新中国宪法。

——摘编自北辰《新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为何大幅提升?》

材料二二战爆发后,美国大批男性投入战争,造成生产一线劳动力短缺。为了补给战争物资,政府和媒体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鼓励妇女投身工作岗位。开始她们大多从事文秘等下属性工作,但到战争后期,涉足男性为主导的工作领域,如军工生产等。还有大量妇女投入医治和照顾伤员,甚至运送军用物资等。

战后,由于大量复员军人重返工作岗位,很多行业被迫裁员。美国妇女不愿放弃岗位重返家庭,她们自发组织工会,甚至举行大规模罢工。但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她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捍卫自己的价值,女权主义者出现。1966 年,“全国妇女组织”成立,呼吁妇女在就业、法律、教育方面的平等。以激进女权主义者为代表的“妇女解放运动”通过游行示威等活动,反抗传统的男权统治制度,力图改变女性受压迫的现状。

——摘编自凌丽《二战后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提升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爆发以来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特点及其原因。(12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妇女地位提高的意义。(5 分)

【答案】(1)原因:宪法和法律文件的颁布;扫盲运动的开展,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妇女思想的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宪法。(每点2 分,共8 分,答出4 点即可)

(2)特点:从家庭生活走向工作岗位;从下属性工作走向主导性工作;从经济上的独立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每点2 分,共6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原因:战争的爆发和规模的扩大,造成生产一线劳动力缺乏;战后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带动就业机会增加;全国性妇女组织的成立,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发展。(每点2 分,共6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意义:调动了妇女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每点2 分,答出3 点即可,共5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妇女地位提升;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1)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提升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概括出宪法和法律文件的颁布;根据“在20 世纪50 年代的三次扫盲高潮中,成千上万名妇女上识字班、夜校、职工业余学校”,概括出扫盲运动的开展,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根据“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这些逐渐解放思想的妇女成了纺织工、拖拉机手、飞行员,甚至参加地质勘探、修筑大坝、开采石油”,概括出妇女思想的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新中国宪法”,概括出“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宪法等。(2)关于二战爆发以来美国妇女地位演变的特点,根据材料信息“政府和媒体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鼓励妇女投身工作岗位”,概括出从家庭生活走向工作岗位;根据“开始她们大多从事文秘等下属性工作,但到战争后期,涉足男性为主导的工作领域,如军工生产等”,概括出从下属性工作走向主导性工作;根据“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捍卫自己的价值,女权主义者出现”,概括出从经济上的独立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关于美国妇女地位演变特点出现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二战爆发后,美国大批男性投入战争,造成生产一线劳动力短缺”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战争的爆发和规模的扩大,造成生产一线劳动力缺乏;根据“经济的发展繁荣”,概括出战后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带动就业机会增加;根据“全国妇女组织”“女权主义者”等,概括出全国性妇女组织的成立,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等。(3)关于妇女地位提高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调动妇女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分析说明。

【创新点分析】本题在题干材料设置上,选择了有关现代中国和美国妇女社会地位提升的史料作为命题素材;在设问形式上,一方面,我们要求考生结合相关史料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提升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要求考生结合相关史料分析二战爆发以来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特点及其原因,并在分析过程中认识到美国的妇女地位提升在二战后遇到了一定的阻力,迫使她们为捍卫自己的价值,自发组织工会和成立“全国妇女组织”等,甚至举行大规模罢工、游行示威等活动,反抗传统的男权统治制度,力图改变女性受压迫的现状。最后,要求考生指出妇女地位提高的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妇女对人类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在考查维度上,试图以此引起考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关心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对比,深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此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作者姓名、单位:迟习军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一中学;陆冲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原创试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1874 年,李鸿章在给同治皇帝的奏折上曾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回顾历史,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

——摘编自张允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历史意义》

冷战结束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转型与中国崛起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成为时代主调,推动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迎来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关键时刻。

——摘编自门洪华《百年变局与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塑造》

材料二

1901 年《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2021 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两个“大变局”?(8 分)

(2)面对21 世纪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应如何应对。(6 分)

【答案】(1)19 世纪中期“大变局”:

政治:①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③斗争目标变为反侵略反封建。

经济: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外交:①闭关自守政策破产,被迫开放;②朝贡贸易体制被打破。

思想文化:①传统“夷夏”观念转变,“天朝上国”思想受冲击;②向西方学习思想萌发。(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四个角度须选两个角度作答,各写1 点,2 点共4 分)

21 世纪初“大变局”:

政治:①世界地缘经济与政治格局“东升西降”(以中国、印度、东盟等为代表,亚洲崛起与文明复兴步伐不断加快);②主要大国力量对比“南升北降”(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③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受冲击;④国际恐怖主义情况更趋复杂;⑤气候变化等各种全球性挑战更显紧迫;⑥中美全面战略竞争加剧。

经济:①亚洲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持续走强;②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重塑世界,技术突飞猛进);③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乃至新孤立主义兴起;④由传统工业化发展范式向可持续发展范式的转变。

思想文化:①分离主义与极端思潮抬头;②世界面临单边与多边、对抗与对话、封闭与开放的重大选择。(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须选两个角度作答,各写1 点,2 点共4 分)

(2)①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战略机遇发展自己,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大国合作、拓展 “一带一路”全球合作新领域,推动国际合作与大国战略协调;③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④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⑤抓住时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对外开放。(任写3 点,6 分)

【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本题以两则与“变局”相关的材料为载体,以近代饱受屈辱的中国和现在独立自主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1)本问要分别从两个时期的时代背景来组织答案。第一个“大变局”时间是在19 世纪中期,要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思考。政治上考虑社会性质、主要矛盾、斗争目标等方面的变化;经济上考虑经济成分、生产力的变化;外交上考虑外交政策的变化;思想文化上考虑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第二个“大变局”时间是在21 世纪,也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思考。要求学生结合时事政治来提炼答案,如政治上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秩序受冲击;经济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思想文化上出现极端思潮抬头的现象等。(2)本问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言之有理便可。组织答案时要从“怎么做”这个角度来进行,为中国应对变局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合作,深化改革开放等。

[作者姓名、单位:李莹莹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

【原创试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宋朝时期,在粮食民间贸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就是商人们开始置流行数百年的“千里不贩籴”的转运原则而不顾,争先恐后地参与到粮食的长途贩运。北宋开国之初就开始实行放开粮价,宋王朝鼓励地区之间的粮食流通,坚决禁止“遏粜”现象发生。由于政策的鼓励,宋代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总体而言,商品粮呈现由南向北的流动。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北方汴京流动规模最大,这些粮食主要依靠漕运运输,每年约在600 万石左右。

——吴宾、党晓虹《试析宋元时期的粮食流通与古代粮食安全》

材料二新中国粮食流动是中国历史上粮食流动传统的继承和延续。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粮北调的状况仍未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南方经济结构得到较快调整,农业及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大量内地劳动力涌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迅速地加大了南方省份的口粮缺口。据统计,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北方玉米产量占全国的80%,然而玉米消费量仅占50%,南方的肉产品产量却占全国的67%。这种供需缺口与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南北方差异在经济非均衡发展情况下扩大了,形成了北方剩余而南方饲料粮食不足的格局,从而推动了北粮南运的补“缺口”进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北粮南运的实质是“北饲南运”。

——沈翠珍《新中国粮食流动格局演变和分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宋朝时期粮食民间贸易出现新变化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粮食流动格局的演变,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8 分)

【答案】(1)原因: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鼓励地区之间粮食流通;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运交通设施的完善,漕运运输较为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不断提高。(任答3 点给6 分)

(2)演变: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南粮北调”到20 世纪90 年代的“北粮南运”。(2 分)

影响:推动了南方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密切了南北经济的联系;满足了南方粮食需求,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粮食的长途运输,增加成本,导致粮食市场价格上升。(6 分)

【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1)这一小题考查的是宋朝时期粮食民间贸易出现由南向北流动的原因。根据材料“北宋开国之初就开始实行放开粮价,宋王朝鼓励地区之间的粮食流通”得出宋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政府鼓励地区之间的粮食流通;根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北方汴京流动规模最大,这些粮食主要依靠漕运运输”得出水运交通设施的完善,漕运运输较为发达;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农产品商品化趋势也在不断地增强。随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江南地区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2)关于演变:由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粮北调的状况仍未改变”“形成了北方剩余而南方饲料粮食不足的格局,从而推动了北粮南运的补‘缺口’进程”,可知新中国粮食流动格局的演变是由“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关于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分析。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南方经济结构得到较快调整,农业及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大量内地劳动力涌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迅速地加大了南方省份的口粮缺口”可以得出推动了南方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南方粮食需求,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根据材料“这种供需缺口与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南北方差异在经济非均衡发展情况下扩大了”可得出增强了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密切了南北经济的联系。而消极方面主要是南北距离较远,导致运输成本和粮价过高。不过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创新点分析】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粮食紧张局势,导致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本题以中国古代的粮食流通和现代的粮食流动格局演变为考查视角,回应了时代热点,体现了立意的创新。

[作者姓名、单位:伍淑斌、程昌英 广东省开平市教伦中学]

【原创试题4】

外交礼仪的历史,既是一部政治史,也是一部中外关系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1)编写一幕发生于近代中国的中外谈判大臣之间的对话场景。(要求:写出对话的主题,主题要紧扣当时政治与经济领域的重要谈判内容;写出时间、地点、人物,说明人物身份;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不得照抄材料;对话完整,逻辑清晰)(10 分)

(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外交礼仪的历史是一部中外关系史”。(12 分)

【答案】(1)示例:

主题:中外谈判大臣就公使驻京问题进行谈判

时间:1858 年6 月

地点:天津

人物甲:中国谈判代表

人物乙:英国谈判代表

乙:外国公使驻扎别国首都是当今世界的惯例,英国公使理应常驻北京,并设立专门的使馆作为英国的专门办事场所,贵国亦可驻扎于大英都城之内,请大皇帝予以同意。

甲:自古只有中国的属国进京朝贡,从未有公使驻京之事。中国与贵国进行交往,于边关进行即可,通商往来可交由专门的大臣办理,不必专门设立使馆。

乙:贵国已开口岸,自然不应在边关再进行交往。两国商贸渐多,不设使馆将多有不便,未免又生战端。(10 分)

(2)示例:

鸦片战争前,中国建立了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要求外国按照君臣礼仪进行觐见,在对外关系中基本处于优势地位;鸦片战争后,英国要求清政府取消“夷”称,闭关锁国政策与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外关系出现转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外交礼仪的认识上与国际惯例仍存在较大差异,清政府被迫适应着外交近代化的历程;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传统外交礼仪几乎被彻底颠覆,清政府的尊严进一步沦丧,几乎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综上来看,外交礼仪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与国际关系的变化,体现出中国外交从传统走向近代化的过程。因此,“外交礼仪的历史是一部中外关系史”。(12 分)

【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本题通过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外交关系变化的合理认识,考查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对晚清政治史这一历史主题有较强的整体认识。

(1)本问要求学生编写一幕发生于近代中国的中外谈判大臣之间的对话场景,需要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历史想象。答题的关键在于紧扣晚清时期的时代背景,在人物对话的设计中体现出近代中国外交史的重要史实。例如,学生可以选取公使驻京这一重大外交问题,将谈话时空设置于1858 年6 月的天津,围绕中外谈判代表就公使驻京问题展开的辩论进行合理想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想象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史实基础上,不能完全生造史实。(2)本问要求学生说明“外交礼仪的历史是一部中外关系史”,需要学生将具体的史实认识转化为理论认识,对学生的历史信息提取、语言逻辑组织等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深入考查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答题的关键在于从理论维度上认识外交礼仪是国际关系的体现,外交礼仪的变化反映出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国际地位以及不同国家对国际秩序的不同认知。近代中国的外交礼仪的变化过程,体现了中国近代外交关系的变化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中外关系变化的“晴雨表”。在具体的作答中,要注意做到逻辑通顺,史论结合,具体而言可以将材料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织,围绕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与中外关系的发展展开论述。

【创新点分析】在命题立意方面,本题命题的最初灵感来源于王开玺的《清代的外交与外交礼仪之争:一部从高傲到屈辱的外交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 年)。本书主要关注清代中外外交礼仪之争,同时兼顾中国近代的外交问题,力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从近代世界的宏观格局,客观认识中外关系及外交礼仪的冲突与论争,分析了中国外交和外交礼仪的近代化以及从隔膜、冲突,到逐渐融合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高中的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近代化问题等均属于热点,但从外交礼仪角度来阐释中国近代历史的则非常少见。本题选取了外交礼仪这一特殊角度,将晚清历史进行了勾连,体现了别具一格的学术视野。

在题干材料设置方面,本题属于组合型史料,且选取的史料较为新颖。本题所选史料,绝大多数尚未在已有试题中被使用,这些史料多为日记、档案材料,均属于一手史料,贴近于历史现场。通过史料组合的方式,增加了史料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深入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其中,“夷字不美,嗣后望勿再用”以及“彼此争论字义,良久未定”(见[清]张喜:《抚夷日记》,南京:南京出版社,2018 年,第44 页);“系穿袍褂挂珠,并非便衣”以及“忠孝带两条,乃系极贵重之服”(见[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6,民国十九年故宫博物院抄本影印,第18~20 页;《辛丑条约》附件十九参见王铁涯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023~1024页)。

在设问方式与设问考查角度方面,本题借鉴了2020 年山东卷第19 题,打破了常规设问的形式与考查角度。第一问要求学生编写一幕发生于近代中国的中外谈判大臣之间的对话场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灵活性,需要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历史想象,对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以及合理进行历史想象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助于深入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第二问要求学生说明“外交礼仪的历史是一部中外关系史”,引领学生对晚清外交与中国近代化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将对晚清外交的具体的史实认识转化为高屋建瓴的理论认识,从而对学生的历史信息提取、语言逻辑组织等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深入考查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在题型选择方面,本题的题型属于创新题,与2020 年山东卷第19 题基本相同,但在第19 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文献史料的利用方式,是对第19 题的再创新。总的来看,这种新题型有利于深入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作者姓名、单位:夏 雨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原创试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朝实行的“书同文”制度,为国家统一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社会俗用的隶书开启了汉字隶变楷化的规范之路。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汉字还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很大,但汉字能够超越方言差异,发挥了沟通信息、联通人心、汇通文化的功能。几千年来,汉字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

——摘编自刘翠霞《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材料二15 世纪晚期,印刷术的兴起使教士与学者失去了对文化知识的独占权。更为重要的是,使英文版《圣经》价格更低廉,从而推动了民族语言的大众化和标准化。1536 年,英王亨利八世颁行的将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的《统一法案》中强调,各级司法官员必须保证在法庭上使用英语。17 世纪初,詹姆斯一世强调用英语把英格兰与苏格兰联合起来。18 世纪,随着工商业发展,苏格兰人更加意识到,善用标准流利的英语写作和交流,能给自身经营活动带来更大好处。在威尔士,人们发现学习英语是摆脱经济和社会地位相对弱势的重要途径。进入19 世纪,英语在威尔士初等教育中的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统治吧,不列颠尼亚!》是皇家海军军歌,出自18 世纪苏格兰诗人之手。歌词中饱含了辉格党的理念,即我们是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融合成的不列颠人,属于同一个国家,享有同等的权益和自由。至19 世纪初,《爱丁堡评论》成为英语世界最有影响的政治读物,编辑们力图让读者感到这份出版物拥有不列颠国家文化意识,传达的是一种高度的国家使命感。

——摘编自张炜《英语与近代不列颠国家的身份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呈现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语在不列颠地区盛行的原因。(10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字和英语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的共同作用。(7 分)

【答案】(1)特点:源远流长;从繁到简;日趋规范;秦汉时形体样式基本定型;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字形结构、表意原理一脉相通。(每点2 分,答出4 点即可,共8 分)

(2)原因:印刷术的兴起;英王的重视和支持;国家法案的颁布和要求;英文版《圣经》等出版物的影响;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行;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皇家海军军歌的传唱。(每点2 分,答出5 点即可,共10 分)

(3)共同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增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每点2 分,共7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中国充满魅力的书画艺术、汉字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近代英国英语在不列颠地区的盛行,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1)关于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源远流长,其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根据材料信息“社会俗用的隶书开启了汉字隶变楷化的规范之路”,得出日趋规范;根据“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得出秦汉时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根据“几千年来,汉字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得出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字形结构、表意原理一脉相通等特点。(2)关于英语在不列颠地区盛行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15 世纪晚期,印刷术的兴起使教士与学者失去了对文化知识的独占权”,得出印刷术的兴起;根据材料“1536 年,英王亨利八世颁行的将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的《统一法案》中强调,各级司法官员必须保证在法庭上使用英语。17 世纪初,詹姆斯一世强调用英语把英格兰与苏格兰联合起来”,得出英王的重视和支持,国家法案的颁布和要求;根据材料“英文版《圣经》价格更低廉”“《爱丁堡评论》成为英语世界最有影响的政治读物”,得出英文版《圣经》等出版物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得出工商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进行,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等。(3)关于汉字和英语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的共同作用,根据材料信息“秦朝实行的‘书同文’制度,为国家统一奠定坚实基础”“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以及“詹姆斯一世强调用英语把英格兰与苏格兰联合起来”“我们是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融合成的不列颠人,属于同一个国家”等,得出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根据“汉字能够超越方言差异,发挥了沟通信息、联通人心、汇通文化的功能”“善用标准流利的英语写作和交流,能给自身经营活动带来更大好处”,得出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根据“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拥有不列颠国家文化意识,传达的是一种高度的国家使命感”得出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增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等。

【创新点分析】本题在题干材料设置上,一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以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此,我们专门查阅了使用人口最多的汉字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英语的相关材料;二是关注到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题,有加大对文化史考查力度的趋势;三是考虑到新旧版教材交替之际,有必要引导使用旧版教材备考的师生关注新版教材内容。例如,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就专门突出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汉字和英语在这一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考查维度上,通过对汉字演变特点的概括,弥补旧版教材有关知识点表述的不足,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演变除了呈现出由繁到简的特点外,还有日趋规范,秦汉时形体样式基本定型,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字形结构、表意原理一脉相通等,以此加深对汉字在中国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未曾中断国家所起作用的认识;通过对英语在不列颠地区盛行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府引导、相互交往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对汉字和英语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共同作用的分析,引导学生将对具体史实的理解和认识上升到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增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等高度,从而起到情感升华的作用。

[作者姓名、单位:迟习军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一中学;姜力元 新疆乌鲁木齐第八中学]

【原创试题6】

材料

——“你们是劳恩堡人吗?”——是。

——“你们也是德国人,对不对?”——不。

——“你们都在讲德文,所以你们就是德国人,你们不懂吗?”——不。

——“你们不想知道你们是属于哪个国家吗?”——不。

——“或者谁统治你们?”——不。

——“你们想留在丹麦吗?”——不。

——“你们想要大公国被吞并吗?”——不。

——“你们不想归入德国吗?”——不。

——“你们想成为独立的大公国吗?”——不。

——“那你们或许自己也不知道,你们想干什么?”——不。

——“你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意志吗?”——不。

——1846 年劳恩堡公国街头的传单《不——》

注释:劳恩堡是位于易北部河畔,以德意志人为主体小公国,1815 年被维也纳会议规定由丹麦国王兼任劳恩堡的大公,同时规定劳恩堡为德意志邦联成员,由讲德语的德国官吏管理。

——[德]爱德华·福克斯《欧洲漫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传单《不——》体现的劳恩堡人的思想。并简析传单《不——》的史料价值。(6 分)

(2)请你推测劳恩堡人收到传单《不——》的可能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6 分)

【答案】(1)传单《不——》体现了19 世纪中期德语区部分民众对统一两难的态度。(2 分)

传单《不——》是实物史料,对研究德国人的心灵史有极高史料价值;传单《不——》是政治宣传品,不能直接用于史学研究。(4 分)

(2)反应一:高兴。理由:我们讲德语,是德意志人。德国的统一是德意志民族长期的梦想,推动德国经济发展,为德意志民族的近代化奠定基础。

反应二:忧伤。理由:统一可能是由普鲁士实现的,普鲁士推行军国主义,有可能侵犯的劳恩堡人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反应三:喜忧参半。理由参见一、二。(6 分,本题以solo 形式打分)

评分标准:

【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本题考点源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选择性必修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发展情况”。试题选取“19 世纪中叶德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这一时间节点,依托“德国下辖劳恩堡小公国街头传单《不——》”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结合所学知识,在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德国统一”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历史现实的逻辑推理,考查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题首先考查考生对传单《不——》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其次考查传单《不——》的史料价值;最后要求以历史“共情”之心,理解德国民族统一中的普通德国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846 年德国政治分裂,但是工业革命带来经济高速增长,形成统一市场,德国统一成为必然趋势。通过传单《不——》分析,首先我们可知《不——》的体裁是传单。而传单《不——》一方面是实物史料,其史料价值在于可以了解部分德国人对统一的态度,从而用于研究德国人的心灵史。另一方面传单《不——》是政治宣传品,必须对其进行史料实证后,才可用于历史研究或历史教学。

而传单《不——》是代表部分劳恩堡小公国民众。换言之,该民众说德语,但既自认不是德国人、丹麦人,又不想独立。这反映出这部分民众对德国统一两难心态——既想统一,但又怕统一使既得利益受损。(2)本问要求学生站在“全体劳恩堡小公国民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在回答前两个问题基础上,与“劳恩堡小公国人民”历史共情。自主设问“假如我是劳恩堡小公国人,对即将到来德国统一有什么样的反应?”。反应一: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会高兴。理由:我们讲德语,是德意志人。德国的统一是德意志民族长期的梦想,会推动德国经济发展,为德意志民族的近代化奠定基础,使得德意志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反应二:接受“启蒙思想”的劳恩堡民众会忧伤。理由:统一可能是由普鲁士实现的,普鲁士推行军国主义,有可能侵犯的劳恩堡人的民主自由的权利。反应三:喜忧参半。理由参见一、二。

[作者姓名、单位:颜志文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

【原创试题7】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西方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下图是为纪念俾斯麦诞辰而制作的明信片照片,对于德国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 分)

纪念俾斯麦1815 年诞辰100 周年的明信片,照片摄于1893 年前后。巴黎AKG 供稿。

——刘北成所译的布里吉特·H.舒尔茨《全球化、统一与德国福利国家》

从研究德国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出发,判断说明该明信片属于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这一时期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主要历程。(8 分)

【答案】第二手史料,该明信片采用拍摄于1893 年的照片,是对一手照片资料的重新加工,同时带有纪念的主观色彩,虽然能够比较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一定程度反映俾斯麦在德国民族国家统一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但仍是二手史料。(4 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历程:19 世纪中期,德国处于分裂状态,阻碍德国的工业革命与社会进步,俾斯麦主张采用武力统一的方式实现德国统一,1864—1871 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完成统一,统一后的德国迅速开展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4 分)

【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本题围绕着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设置情境,着重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素材来自于由刘北成所译的布里吉特·H.舒尔茨《全球化、统一与德国福利国家》一文,是纪念俾斯麦1815 年诞辰100 周年的明信片,照片摄于1893 年前后,由巴黎AKG 供稿。具有学术性、严谨性和学科性的特点。以此创设历史情境和问题,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历史分析、综合及阐述能力,同时把问题引导到民族国家和国家统一这一与现代中国相关的历史议题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观念。该史料的呈现方式,是明信片,属于二次加工的史料,并带有主观色彩,可以得出二手史料的结论。

通过“1815 年诞辰100 周年”这一信息,判断时间限定为德国统一前后历史时期即18 世纪中后期,结合所学知识,理解题意是要求阐述德国统一的历史进程。调动统一的背景、人物、方式、主要进程及统一的主要结果等主要历史知识,组织形成对德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阐述的相应答案,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作者姓名、单位:谢朝东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紫金中学]

【原创试题8】

材料下图为《非战公约》影印(部分)。

(1928 年8 月27 日,比、捷、法、德、日、意、波兰、英、澳、加、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南非等15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署的一项国际公约。)

(部分中文翻译如下:

第一条 缔约各方以它们国家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互相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二条 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者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者起因如何,只能以和平的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

——《国际条约集:1924—193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 年版,第373~374 页)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9 分)

【答案】从材料来源看,材料节选自1928 年的《非战公约》。《非战公约》是比、捷、法、德、日、意、美等15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国际公约,客观反映当时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其条文是研究两次世界大战间国际关系史的一手史料。(3 分)

从材料内容看,①材料第一条、第二条的内容,体现了签约各国对国家间战争的外交立场,可用于研究两次世界大战间各国的外交史。(3 分)②材料是签约国基于国家利益签订的国际公约,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可用于研究两次世界大战间各国的国际法史。(3 分)

【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本题以《非战公约》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以来国际法发展历程的掌握水平,侧重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本题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题。根据材料的出处,可看出材料是研究两次世界大战间国际关系史的一手史料;从材料第一、二条的规定,可看出各国对国家间战争的态度,因而可研究两次世界大战间各国的外交政策;从材料的国际法属性看,可研究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法史。

[作者姓名、单位:李义初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一中]

猜你喜欢

材料
◆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 焊接材料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新材料俏
LED封装材料
LED封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