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文献纪录片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再现与认同

2023-04-15王晓文

视听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纪录片党史符号

王晓文

作为记录党史发展历程的党史文献纪录片,或循历史脉络,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或沿纪事本末,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或着墨于人,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的英雄豪情……众多党史文献纪录片影像再现了崇高而富有感召力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并在传播中有效实现着社会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

一、党史文献纪录片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奋斗历程中,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所实现的目标任务不同,其政党形象也在不断地定位和调适。《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山河岁月》《红色记忆:365 个党史瞬间》等众多党史文献纪录片通过纪实影像的方式生动再现了不同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共同书写了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核心力量的政党形象。

(一)中华民族的拯救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近代中国风雨飘摇,中华儿女积极探求救国及发展之道,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经过浴血奋战、英勇斗争,才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压迫的命运,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撷取亢慕义斋、老渔阳里的秘密、改造中国与世界、播火、从石库门到南湖、携手国民革命、南昌城头的枪声、井冈星火等重要事件,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各族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揭露国民党内战阴谋并最终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人民的选择》则回忆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党史记忆,描摹出一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难奋斗史。党史文献纪录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往往通过展现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现实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启蒙及表现共产党员敢于革命、不惧牺牲的英雄壮举等方式来建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启民智于混沌之时,救民族于危亡之中,他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1],更是中华民族的拯救者。

(二)无产阶级的执政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也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无产阶级执政党。《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通过土地改革、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一化三改、一五计划、绝壁上的“人工天河”等重要事件,讲述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政党形象。《记忆100》聚焦十月农业合作社、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南京长江大桥、治淮工程等党史人物、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唱响了“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党史文献纪录片对该时期的书写,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在革命领域,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立场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建设领域,主要讲述政治、经济、国防、法律等方面所取得的建树以及中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纪实影像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再现,夯实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形象。

(三)解放思想的开拓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伟大转折及伟大成就也在党史文献纪录片中得以影像再现。比如《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历史转折”一集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掀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浪潮,使中国重新按下了“快进键”,其后该纪录片分别通过“恢复高考”“联产承包责任制”“国门初开”“大潮涌”“开辟新路”“精兵之路”“863 计划”“一国两制”“小康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等历史性跨越,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革与发展。《百年奋斗为人民》则通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沿海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国外交”等事件讲述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创举及成就……党史文献纪录片精选这一时期的伟大事件,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上下求索中找到正确方向,同时又如何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的思想引领着“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使国家综合实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四)“中国梦”的复兴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史文献纪录片也通过纪实影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不断向“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迈进的图景。《黄河人家》将镜头对准黄河沿岸10 个普通家庭,讲述人们在精准扶贫等国家政策扶持下的奋斗故事,记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对坚守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和生活探索。《摆脱贫困》中,中国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无数基层党员燃烧激情与梦想,驻扎扶贫一线挥洒青春汗水,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描摹出最美的时代画卷。《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则全景式地选取了新时代极具影响的事件,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党史文献纪录片影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地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提供完善的制度保证及强大精神力量的景象,从而塑造出中国共产党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党形象。

二、党史文献纪录片再现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方法

党史文献纪录片通过互文性建构、故事化叙事以及符号表征等方法,不仅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也完成了纪录片的守正创新。

(一)互文性建构:文本“守正”的基础

“互文性”的提出者、法国符号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认为,一个文本总会同别的文本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则提出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每一个文本都是各种引文的组成。党史文献纪录片在再现中国共产党形象时也表现出鲜明的“互文性”特征。无论是《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所讲述的新文化运动、中共一大、国共合作、南昌起义等事件,还是《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中的萧楚女、澎湃、方志敏等一批又一批忘我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及他们所构筑的精神谱系,《红色记忆:365 个党史瞬间》中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庆谈判会场等经典场景的再现,乃至线性的纪录片结构安排及解说词的话语叙述特征等,都表现出与历史、新闻文本以及其他纪录片等的“互文”。党史文献纪录片文字文本、图像文本、声音文本等多重话语组合的“互文性”,强化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认知。

(二)故事化叙事:文本“创新”的关键

纪录片是一种典型的叙事,无论从纪录片的本质、生存空间,还是从受众的接受度与国际接轨等角度看,故事化叙事是纪录片文本发展的必然,也是党史文献纪录片常用并有所创新的方式。《落地生根》创作团队从内焦点叙事视角,以目击者和亲历者的身份口述了怒族沙瓦村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而“一步跨千年”的深刻变革;《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则由著名表演艺术家焦晃担任讲述人,将方志敏、赵一曼等革命先烈的故事徐徐道来。通过灵活跳转视角和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党史文献纪录片得以内聚国家话语与个体话语,既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对国运时势的宏观把握和执政的运筹帷幄,又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对民生民情的细致体察。《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撷取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重要事件,在整体遵循自然时空顺序、以故事串联并再现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借鉴了戏剧的叙事手法,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法,使党史文献纪录片兼具“记录历史、导向现实”的深刻思想性和传播艺术性,在做到叙事逻辑清晰的同时,也使故事发展回环曲折、扣人心弦。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本身就极具故事性,用故事化讲述不仅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往昔现实,还能使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以身许国”的形象和内在的精神品质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增添了纪录片的可看性和感染力。

(三)符号化表征:文本意义的实践

皮亚杰曾指出,符号表征是认知发展的核心,是个体代替其他事物的东西。按照索绪尔、罗兰·巴特等关于符号包含能指和所指的解释,以及斯图亚特·霍尔关于表征既是表征某种事物又是象征的标本等的界定,符号表征可以理解为具象的事物及象征的意义,而文本则可以看作是符号表征体系的集合。党史文献纪录片则通过对主体彼时“真实”的把握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象征性的视听语言符号来指向文化意义,以实现编码者与解码者的意义对话和互动,引导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形象产生主体性认知。

党史文献纪录片中的符号表征大致可分为视觉符号表征与听觉符号表征两种。首先,场景符号、事件符号及人物符号等视觉符号建构了党史文献纪录片中的视觉表征系统,是党史文献纪录片建构认同叙事的重要方法。比如《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以“红日初升”这一自然场景符号象征中国革命道路的光明前途,《红色记忆:365 个党史瞬间》刻画了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党的好干部”形象……诸多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具有时代烙印和特殊深意的场景、事件、人物,在影像叙事中被符号化,成为唤醒人们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的媒介与方法之一。而人们则在纪录片的视觉符号再现中实现了共情,在共情中实现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认同。其次,作为人类社会的表意体系之一的人声、音乐和音响等听觉符号,也是纪录片运用符号表征建构认同的重要途径。比如《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仪式上的三声“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饱含了人们对故去英雄、战友的告慰和尊崇;而作为改革开放的典型音乐符号,《春天的故事》以婉转动人的旋律唱出了国家“东风吹来满眼春”的繁荣景象、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爱戴;纪录片《希望的田野》中的潺潺水声、虫鸣鸟叫象征着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乌苏里河沿岸人民岁月静好的生活。尽管这些听觉符号意指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指涉流淌在某一特定群体中的共同情感和文化基因,指向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中滋长着的“愈是艰难愈向前、永远迎着光明与希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较好地隐喻了党史文献纪录片的意义实践,有助于实现认同叙事的意义建构。

三、党史文献纪录片在传播中实现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同

作为一种纪实表意的文本,党史文献纪录片承担着“记忆贮存器”和建构“认同空间”的双重使命。党史文献纪录片通过互文性建构、故事化叙事以及符号表征建构起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叙事的框架,而受众则在与纪录片文本的互动性对话中进行了解码意义的“再生成”,并在互动仪式中实现了从个体到集体的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同与情感确认。

(一)受众对党史文献纪录片的意义“再生成”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解释,受众对纪录片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主动选择信息、注意信息并生成信息意义的学习过程。编码与解码理论的提出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信息是“各种意义的复杂结构”[2],换而言之,意义是不稳定的,它的成立依赖于话语形式的变化与组合。也就是说,生活在特定语言和语意系统中的人们能够调动自身知识结构和历史经验对符码进行多义性的解读并再生成意义。这些理论揭示了受众解码的主动性,与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依据维特罗克的模式,受众对纪录片的解读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对既有的某种突出的特殊的表象或言语的记忆进行语义提取和抽象化处理、选择性注意外来信息、主动理解新信息、主动建构新信息的意义、检查所建构的意义。

受众观看党史文献纪录片时,会置身于纪录片创作者建构起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叙事的框架,从视听符号了解纪录片叙事中的人物、事件与场景,从而形成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拯救者、无产阶级的执政者、解放思想的开拓者以及“中国梦”的复兴者的政党形象认同。不仅如此,受众还会按照自身的结构性知识、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和观看动机,下意识地提取存于脑海中的历史记忆、社会记忆以及个人记忆,从大量涌入的外界信息中选择性地选取与既有记忆相关联的信息,并与纪录片传递的信息相结合,建构起“新意义”,或者说意义的“再生成”。实际上,受众在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以及从历史教材、纪录片中所获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党史文献纪录片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影像再现及对中国共产党为拯救中国而浴血奋战、发愤图强、解放思想、自信自强并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演进的生动“讲述”,能够自然而然地关联起中国共产党从寥落晨星的团体组织发展到百年大党的蜕变史,联想起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共建美好中国、共同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形成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同与情感归属。

(二)从个体到集体的认同情感的确认与延伸

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以“互动仪式链”来揭示社会个体情感和群体情感的积蓄、转化和传播动力机制。“如果神经系统能够直接远程产生连带作用,那么其效果与亲身在场将会是一样的”[3]。柯林斯强调,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是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而党史文献纪录片“纪实为先”的特性使其天然与党史教育存在着耦合效应,能够为互动仪式创设一个具备成员亲身在场、情感彼此勾连等要素的情境。传统的互动仪式强调参与者的具身在场,党史文献纪录片则通过铺陈大量丰富的史料、精心撷取的视听符号、生动逼真的情景再现和先进的图像传播技术,成为受众个体和片中人物沟通的纽带。借此,受众得以实现拟身在场,获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此时,身处互动仪式中的个体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个体在观看党史文献纪录片的同时也确认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革命理想、为强国梦而前赴后继的初心所在,激发起内心深处流淌的爱国情。

不仅如此,党史文献纪录片的影像再现还能激发受众的共同社会记忆,实现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集体认同。“社会记忆”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主义”演变而来,他在其奠基之作《论集体记忆》(1925)中确立了“社会群体”与“集体记忆”之间的联系,将“集体记忆”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4]。社会记忆从本质上看是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共同的“社会记忆”是族群认同的重要基础。党史文献纪录片通过形象认同叙事的方法重构回溯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执政历程,成功唤起了人们对历史时空的遐想,从而使不同身份、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分散广泛的中国民众基于爱国的共同心理和历史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而维系到一起,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从个体到集体的延伸。实际上,受众在观看时通过发送实时弹幕、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进行互动,积极创作并在群体中传播与党史文献纪录片有关的文字、表情包、短视频等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表征,而这种认同是社会记忆的叠加,最终涵化为新的“社会记忆”和文化共识。

注释: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2]Hall,S.Reflections Upon the encoding/ Decoding Model: An Interview with Stuart Hall[A].Cruz,J.,Lewis,J..Viewing,Reading,Listening: Audience and Critical Reception[C].Boulder: Westview,1994.

[3][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0-101.

[4][法]莫里斯·哈布瓦赫.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35.

猜你喜欢

纪录片党史符号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学符号,比多少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符号的由来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变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