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教深度融合下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探索
2023-04-15李新利张柯柯宋克兴于仁红
李新利,皇 涛,张柯柯,宋克兴,于仁红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我国研究生现行的培养制度中,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大类[1]。学术型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培养科研人员;专业型研究生以培养务实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导向,旨在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在实践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型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速度,制造业对有高校学习经历、具备深厚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实践经验,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正日趋旺盛,并且对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中之重。
2020 年9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近年来,笔者所在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与化工专业型硕士的招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随着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亟需解决的就是如何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满足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本文首先分析当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深入阐述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方针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河南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基于“研”有模式、“研”有名师、“研”有平台、“研”究章循、“研”有魂铸的“研”在当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讨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最终实现“研”有成效。
一 材料与化工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目前的培养现状
(一)课程设置与工程实践脱节
多数高校在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设置方面没有体现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差距仅在有无实践环节这个模块。在培养方案的设置过程中并没有要求企业或行业相关人员参与论证,这没有完全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中需要科学合理设置相关实践内容,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实践锻炼经验和实践时间等内容,在理论课程中也要强化工程案例教学,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模型等技术和理论知识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承担研究生课程的相关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结合科研前沿将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在高校中,部分教师的科学研究侧重于基础研究,对相关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产品等行业动态了解掌握得不够深刻,对行业需求不敏感,这也会造成理论知识和实际行业需求对接不及时、不到位和不默契的局面。及时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设置中引入行业中技术、设备、工艺和产品的相关新动态,加深学生对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理解。同时在培养方案的设置过程中邀请行业人员加入讨论,考虑行业需求,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具有多元综合特征,在结合本学科优势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与行业相关人员针对课程设置经过多次讨论、实践、修改和完善,形成符合行业知识需求的特色课程模块。同时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及科研院所不同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形成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战经验、提升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过程。设计丰富的课程内容和设置完善的培养方案,这都是保证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
(二)研究课题与工程技术不搭配
专业型研究生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据相关报道,专业型硕士已占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未来则能达到三分之二或更高的比例。尽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规模和占比越来越多,但是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区分,基本是按照相同的模式进行培养。开展应用型科研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与职责,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术型研究生侧重于基础研究是符合其培养目标的;若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亦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进行基础研究,则偏离了其培养目标。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是专业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 号)中提出要强化研究的实践应用价值和导向,侧重于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部分专业型硕士的课题研究内容与工程实践或企业生产结合较弱,这不利于提升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课题设置应该基于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构建高校、企业和研究院所多方位的产、科、学、研一体的培养机制,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多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
(三)导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部分高校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工程实践意识薄弱,工程能力缺乏。部分青年导师存在从学校到学校的情况,没有相应的工程实践经验。这些青年导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然而这部分教师在接受工科教育过程中经历的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这导致青年导师工程实践能力先天不足。青年教师应该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学习或者深入生产一线直接参与,这是丰富自身经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有效的方式。
(四)实践基地不健全,实践考核不严格
结合培养目标,实践环节是专业型硕士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早在2009 年,教育部就已经发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部分高校与实践基地缺乏专门的负责管理人员,导致对基地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存在学生实践过程流于形式,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没有严格规范的行业培训流程,个别企业会把研究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线作业,而没有进行实践问题的专项研究,更有甚者对这些参与实践环节的研究生放任不管。
有些导师基于安全因素考虑,压缩学生的外出实践,而校企联合实践基地能接纳学生的数量有限,造成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实践机会。在专业型硕士实践环节考核过程中,很多是流于形式的考核。应该聘请本单位具有实践经验的导师及行业优秀的校外研究生导师参与实践考核,这样能发现和梳理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馈及时改进,最终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 产科教融合的必要性
由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多年来的理论教育与实践存在脱节,学生动手实践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知识结构不全面等,这些现象对学生的就业、个人发展、社会经济和企业生产等都有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大量的学者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3-5]。汪全报等[2]提出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化产教融合建设思路,提出构建多立体协同的产教融合体系;刘源远等[3]通过搭建“校企联合工程化育人平台”,以期促进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发展。严建华等[6]通过依托工程师学院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构建一流产教融合生态。邵全卯等[7]根据浙江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研究生培养前置到基层,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清单需求,以研究生团队为实施主体的多种措施,提出了“新昌实践模式”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特指高校和产业整合资源共同培养学生,即校企合作育人[8]。辛辛那提大学在1906 年就提倡带薪实习的合作教育,也就是高校和企业等组织合作培养学生。2013 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改革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进一步强调了作为依托手段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三 基于产科教深度融合培养研究生的措施
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其核心特征是创新。产教融合融入科研有助于创新与创造,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应该侧重于应用研究,而不是基础研究;应该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研究生的应用与职业能力。2017 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从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等总体上为产教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困难的是如何高效地落实指导意见,加速高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从而开创“在产教融合的办学中,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企业得到回报和收益”的双赢局面[9-11]。产教研融合是指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资源优势,搭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的平台,促进高校科研和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合作,达到培养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目标。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紧密围绕中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瞄准科技前沿和行业关键技术,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协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匹配度;与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深度融合,目前已经建设多个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和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了高水平应用型的创新人才。针对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师资配置、科研平台建设、课程和制度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并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一)“研”有模式,基础和应用并重,确保研究生教育向纵深发展
“研”字当头,深化产、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对研究生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持续提升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把“产、科、研”与研究生教育相融合,发挥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带头作用。其中,“产”是关键,学院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以行业大型骨干企业技术难题为课题依托,带领研究生攻坚克难、解决实际生产技术中的瓶颈问题,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科”是基础,把科学研究成果、科学前沿融入教学过程,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产教融合不仅仅是表层的合作教育,更是高校和企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合作,从最初学生的培养计划制订、课程内容设置、课程讲授人员选择、校内外导师的配置、企业实践计划和内容的制定、学术和实践成果的考核、毕业资格的审核等各个环节进行层层审核、把关,把产教融合深入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实现高校和企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高效协同作用。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和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确定专业型硕士的研究课题具体方案,生产车间就是科研的阵地。课题来源主要依托国家或行业重大科研项目,尤其是对接面向我省材料、机械行业发展的主战场,能够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的前沿性、高精尖难题,培养研究生多视角、多领域分析问题,并能从相关研究中提炼出重要基础性理论问题,使得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升。2020 年3 月28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产学研融合发展为“新引擎”注入新动能——河南科技大学谱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的专题报道,高度评价了学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服务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需求作出的重要贡献。学科通过技术培训、政府咨询和标准制定等活动,服务行业、政府决策规划,传播科学知识。
(二)“研”有名师,师资队伍双源头,扎稳研究生培养根基
培养高水平的优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优秀的导师队伍是基础。2020 年9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的互促交融、良性互动,提出应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求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共同拟定培养方案,开展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实践育人能力[12-13]。高水平导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学院始终坚持高标准遴选导师队伍,把真正基础扎实、治学严谨、创新意识强和科研起点高的学科骨干充实到导师队伍。
学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设具有高深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源”型导师队伍,作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学院拥有一支院士有效候选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外籍专家、中原学者和中原领军人才等组成的人员充足的高水平学者导师队伍,学科方向多,学生满意度高。注重完善研究生指标分配方案,动态调整研究生招生指标。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励或对地方经济建设有巨大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予以招生指标奖励。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无导师资格的青年教师,允许以副导师身份参与研究生指导,且不占用第一导师指标。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导师梯队。
学科围绕以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推动研究生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中国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合作申报创建了多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其中与中国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材料研究所联合申报的2016—2017 年度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在2022 年终期评估验收中获得优秀。专业型研究生在分配导师过程中均采取双导师,即一个学生由一个校内导师和一个行业导师共同指导。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科研素养培养,企业导师主要承担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指导。在校内和校外“双源”导师的通力合作下,学生不仅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同时理论与实践联系能力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能力也得到锤炼。这种师资队伍“双源”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有效加强了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积累,加速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研”有平台,科研训练双轨,夯实研究生培养质量基础
高水平科研平台是夯实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学院拥有3 个国家级平台,形成了以装备先进成型、有色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耐磨材料等为主的高端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应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有效推进了研究生教育的产、科融合。立足企业需求,鼓励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解题,全面优化“点线面”相结合的科技对接服务,以面上的科技对接为基础,深化产业链上的线型对接、校企间的焊点对接,促进校企合作,让企业借助大院名校的科研力量,借梯上楼,让高校把实验室搬到企业,把论文写在产品上,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高水平科研课题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学院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02 专项”等国家级高水平项目,经费充足,使研究生在读期间深度参与重大项目研究,有力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将对接企业或创新实践基地生产实践中的技术应用纳入研究生培养内容,将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进行有机融合,扩大产教融合的深度、广度,将协同培养研究生渗透到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培养质量,促进学校、企业和研究生多方的互惠互利。
(四)“研”有章循,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并重,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学科遵循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规律,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过程监控,注重内涵建设,致力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研究生。以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和材料现代研究方法两门研究生核心课程为抓手,狠抓落实学生学风建设。以《材料学院研究生论文质量管理办法》为制度遵循点,重点监控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同时,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基层单位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职责,全过程参与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检和毕业论文答辩,切实履行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职责。在核心课程体系中纳入企业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对一些企业相关案例项目课程,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和专家进校开设讲座和研讨会等,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创造条件。
(五)“研”有魂铸,强化课程思政,切实推进立德树人
学科坚持多措并举落实导师责任,秉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研究生导师的根本职责”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鲜明,“三全育人”成效显著,营造了讲正气、讲担当、讲责任、比贡献的良好氛围。科学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及责任心强的导师团队,其中四名研究生导师荣获河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促进师德师风建设进入新阶段,将师德师风考评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和项目申报等各项活动中具有“一票否决”的条件,牢固树立“师德无小事、小处见师德”的意识和观念。并且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着力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更关注价值观的塑造。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理念,培育有思想、有灵魂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学科在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践行“三全育人”的理念。学科自始至终坚持将理想信念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深挖材料、机械等工程技术开发、应用及发展历程中的相关思政资源,如《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相关资源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思政教学现场,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依托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的材料与化工工程案例和工程伦理两门课程,结合校内校外“双源”师资教学特点,启动具有学科特色的思政案例和思政课程建设,让学生在与任课教师和校外导师的互动中感知大国工匠风范,学习爱岗敬业的精神品格。
四 培养成效
通过产科教融合,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了刘治军、王玉峰、李宗亮和张沈洁等多名具有典型代表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多位同学在实践基地成功就业,并已成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的材料与化工专业型硕士刘治军,于2018 年被教育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学科在专业型硕士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协同创新,特色鲜明。面向国家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的重大需求,聚焦区域经济和产业技术升级,解决我国重点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服务于共和国工业“长子”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结合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先进成型、复合材料开发及应用和资源与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等主干方向,建成了以高端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应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秉承“立德树人、学术至上”办学理念,遵循“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办学思想,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基础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满足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研究生教育工作坚持“四为”方针,遵循“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办学思想,“研”字当头,深化产、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导师队伍、构建过程管理体系,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科研课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夯实研究生培养基础,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和实践水平,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德才兼备的技术型创新人才。
近年来,通过产学研协同,研究生连续获省优秀硕士论文,发表高水平论文46 篇,授权发明专利21 件,32 人前往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涌现出了“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刘治军、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钟素娟等优秀毕业生。同时,学院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以研究生为第一负责人的项目在“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大赛中获全国银奖1 项、铜奖4 项。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有效推动了学院事业发展的高质量,加快了学院一流学科的建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