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然与北燕关系研究

2023-04-15

地域文化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和亲中华书局政权

李 爽

柔然①在史籍中,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402—555)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实力雄厚,存在了154年。北燕(407—436)是我国古代东北的地方政权,存在了30年。在存续时间上,双方有着30年的交集,柔然存在的时间要比北燕长得多。柔然与北燕在地域上并不接壤,中间隔着契丹和库莫奚。南向上,柔然与北燕皆与实力雄厚的北魏相邻。

本文拟对柔然与北燕的关系加以探讨。

一、柔然与北燕关系建立的背景

北魏天兴五年(402),社仑自称丘豆伐可汗,建立柔然政权。北魏天赐四年(407),汉人冯跋发动政变,杀死后燕主慕容熙,拥立高云为王,建立北燕。从政权建立的时间看,柔然与北燕政权建立的时间大体相似,柔然仅比北燕早了5年。从政权发展来看,柔然与北燕政权建立后实力都迅速发展。柔然政权建立后,社仑侵高车、并敕勒诸部、吞匈奴余种拔也稽,很快强盛起来。“与中国抗礼,西域诸国焉耆、鄯善、龟兹、姑墨东道诸国,并役属之。”②(梁)沈约:《宋书》卷95《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57页。“其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其常所会庭则在敦煌、张掖之北。小国皆苦其寇抄,羁縻附之。”③(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1页。柔然很快发展成为威震大漠南北的强大力量。北魏永兴元年(409),高云被近臣所杀,冯跋继位,仍旧沿用北燕国号。是年,北魏发生内乱,开国皇帝拓跋珪为其子清河王绍所杀,拓跋珪次子拓跋嗣杀绍继位,是为明元帝。明元帝继位的首要任务便是扫除反叛余党,稳固政权,无暇顾及北燕。北燕由此获得了绝佳的发展时机。冯跋雄才大略,有明主之风。他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每遣守宰,必亲见东堂,问为政事之要,令极言无隐,以观其志。”①(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0页。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关心百姓疾苦。“跋下书曰:‘自顷多故,事难相寻,赋役繁苦,百姓困穷。宜加宽宥,务从简易,前朝苛政,皆悉除之。守宰当垂仁惠,无得侵害百姓,兰台都官明加澄察。’”②(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29页。;“分遣使者巡行郡国,孤老久疾不能自存者,振谷帛有差,孝悌力田闺门和顺者,皆褒显之。”③(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0页。冯跋的举措稳定了民心,得到臣民的拥戴。北燕经济迅速发展,国库充实。

从周边形势看,柔然与北燕在南向上都与北魏接壤,受到北魏的威胁。柔然政权建立后,铁骑横踏大漠东西及北部,唯独在南面遇到劲敌北魏,扩张受挫。为了与北魏争夺漠南的控制权,柔然频繁入侵北魏边境,从社仑到吴提执政初期的30余年,柔然与北魏发生大的战争10余次,局部边境冲突不断。北魏神䴥二年(429),北魏大臣崔浩上书太武帝对柔然的入侵总结得相当精辟:“自太宗之世,迄于今日,无岁不惊,岂不汲汲乎哉!”④(北齐)魏收:《魏书》卷35《崔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17页。也就是说,公元429年以前,柔然几乎达到了每年都要侵扰北魏边境的地步。北魏对于柔然的犯边采取讨伐的政策,目的是扫清漠北,解除南进统一中原的后顾之忧。北魏多次征讨柔然,极大削弱了柔然的实力。为了对抗北魏,柔然采取多向结盟的策略,对北魏形成包围圈。柔然与后秦、夏、北凉等政权都结成联盟。“社仑与姚兴和亲”⑤(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0页。。为了救援夏,柔然出兵攻击北魏。在北魏的西向上形成抗魏联盟。在南向上,柔然远联南朝刘宋,“岁时遣使诣京师……,(柔然)常南击索虏,(北魏)世为仇雠。故朝廷每羁縻之。”⑥(梁)沈约:《宋书》卷95《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57页。东向结盟的首选是北燕。柔然与北燕在地理位置上并不接壤,中间隔着契丹和库莫奚,二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北燕与毗邻的契丹、库莫奚等周边诸族的联系密切,甚至一度将他们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冯跋时期,“抚纳契丹等,诸部落颇来附之。”⑦(北齐)魏收:《魏书》卷97《冯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26页。“契丹库莫奚降,署其大人为归善王。”⑧(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1页。“库莫奚虞出库真率三千余落请交市,献马千匹。”⑨(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0页。这样一种地缘及政治依附关系对柔然与北燕的结盟极为有利。柔然一旦与北燕结盟,就等于柔然东向上全部是自己的盟友,不仅保障了柔然自身的安全,而且对北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北燕的角度来看,北燕在实力强弱及疆域范围上远远不及两大强邻北魏和柔然。北魏对北燕的威胁最大,柔然与北魏连年战争,牢牢牵制了北魏在北部边境的兵力,使北魏暂时无法顾及北燕。所以柔然的兴衰,关乎北燕的安定。北燕若与柔然联盟,既保障了西向的安全,又使北魏有所忌惮,能够为自己赢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北魏永兴三年(411),柔然主动遣使北燕,二者达成共识,建立了同盟关系。

二、柔然与北燕的和亲

和亲是两个政权建立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亲目标一旦达成,涉及的事项烦琐复杂,诸如聘礼、送亲、迎亲、接待规格等诸事。和亲双方需要不断遣使进行交流和沟通,频繁的接触能很快缩短双方的距离,更易于密切关系的建立。虽然和亲大多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和亲使两个政权具有了某种血缘亲情的纽带关系,这种同盟关系相对而言更为牢靠一些。柔然与北燕便是通过和亲建立了关系。北魏永兴三年(411),柔然率先遣使北燕求亲,“柔然可汗斛律遣使献马三千匹于跋,求娶跋女乐浪公主。”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4,晋安帝义熙七年七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47页。斛律遣使求娶北燕主冯跋的女儿乐浪公主,聘礼是三千匹马。可以说,聘礼非常厚重,足以表达出斛律和亲的诚意。在中国古代,马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军事上的意义更为突出。冷兵器时代,马的速度冲击力和机动能力,在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②(汉)班固:《汉书》卷49《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79页。“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③(宋)范晔:《后汉书》卷24《马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40页。这两条史料对马的价值做出了高度评价。因此,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成为中原王朝或政权兴盛和安全的重要保障。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林立,战争频发,马匹变得异常紧缺。对于北燕而言,内有白狼之叛,冯万泥、冯乳陈叔侄二人因辅佐冯跋夺权有功,却未列王公之位而发动叛乱,冯跋平定叛乱消耗了北燕的元气。外部北魏的兵锋直逼北燕。北燕政权的稳固和与北魏作战都离不开马,对马的需求急剧增加。中原地区以农耕为主,畜牧业相对落后,缺乏大量优良马。柔然属于草原民族,以畜牧业为主,盛产名马,马种精良,擅长奔跑和作战。斛律送来的3000匹马能够解决北燕的燃眉之急,壮大北燕的军事实力。

对于是否与柔然和亲,北燕君臣发生分歧,“蝚蠕勇斛律遣使求跋女伪乐浪公主,献马三千匹。跋命其群下议之。素弗等议曰:‘前代旧事,皆以宗女妻六夷,宜许以妃殡之女,乐浪公主不宜下降非类。’跋曰:‘女生从夫,千里岂远!朕方崇信殊俗,奈何欺之!’乃许焉。遣其游击秦都率骑二千,送其女归于蝚蠕。”④(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0页。以冯素弗为首的大臣反对将乐浪公主嫁给斛律。他们认为乐浪公主身份高贵,柔然属于蛮夷之族,下嫁蛮夷有失身份体统,按照先例应该许配宗族或是妃嫔之女。从大臣的言论可以看出北燕蛮夷观,北燕自视中原正统,即使与强大的北魏对话,也在强调平等。从北燕与北魏两次使者争礼事件中即可得到证实,“魏使耿贰至其国,跋遣其黄门郎常陋迎之于道。跋为不称臣,怒而不见。及至,跋又遣陋劳之。贰忿而不谢……,请幽而降之,跋乃留贰不遣。”⑤(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1页。“安帝义熙十年(414)八月,魏主嗣遣遏者于什门使于燕,于什门至和龙,不肯入见,曰:‘大魏皇帝有诏,须冯王出受,然后敢入。’燕王跋使人牵逼令入;什门见跋不拜,跋使人按其项。什门曰:‘冯王拜受诏,吾自以宾主致敬,何苦见逼耶!’跋怒,留什门不遣,什门数众辱之。左右请杀之。跋曰:‘彼各为其主耳。’乃幽执什门,欲降之。什门终不降。久之,衣冠弊坏略尽,虮虱流溢;跋遗之衣冠,什门皆不受。”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十年八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71页。从北魏使者耿贰、于什门与冯跋之间的争礼能够看出,北魏视北燕为属臣,要求冯跋下拜称臣,亲自接受诏书。北燕则认为双方是对等的关系,冯跋不肯拜接诏书。北魏使者也不肯向冯跋行跪拜礼。北燕、北魏皆视自己为正统,将柔然等周边诸族视为蛮夷之族,不懂礼数教化。从北魏太武帝更改柔然国号这一举动也可看出来,“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②(唐)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49页。“蠕蠕”是太武帝对柔然的蔑称。冯跋从大局出发,不顾群臣的反对,以“崇信殊俗”为由,答应了柔然和亲的请求,将女儿乐浪公主嫁给斛律。冯跋派遣游击将军秦都率骑兵二千人护送乐浪公主入柔然。通过和亲,柔然与北燕结成了政治与军事联盟。

北魏神瑞元年(414),柔然再次主动遣使北燕和亲,“与冯跋和亲,跋聘斛律女为妻,将为交婚。”③(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1页。斛律在嫁女的过程中政权发生内讧。“斛律长兄子步鹿真谓斛律曰:‘女小远适,忧思生疾,可遣大臣树黎、勿地延等女为媵。’斛律不许。步鹿真出,谓树黎等曰:‘斛律欲令汝女为媵,远至他国。’黎遂共结谋,令勇士夜就斛律穹庐,候伺其出而执之,与女俱嫔于和龙,乃立步鹿真。”④(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2页。步鹿真反对公主远嫁,认为公主年幼易生忧思,一旦有难,山高水远无法护公主周全。步鹿真建议用大臣的女儿替代公主出嫁。斛律坚决不同意。步鹿真借嫁女之事挑拨树黎等大臣与斛律的关系,树黎等大臣信以为真发动叛乱,斛律携女逃至北燕,步鹿真成为可汗,后斛律弟大檀打败步鹿真自立可汗。

斛律来到北燕,得到冯跋的盛情款待,“斛律至和龙,燕王跋赐斛律爵上谷侯,馆之辽东,待以客礼,纳其女为昭仪。”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十年五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68页。冯跋不仅对斛律加官晋爵,礼数有加,并且纳其女为昭仪。斛律不愿寄人篱下,欲返柔然夺回政权。“斛律上书请还塞北,跋曰:‘弃国万里,又无内应。若以强兵相送,粮运难继;少也,势不能固。且千里袭国,古人为难,况数千里乎!’”⑥(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2页。冯跋对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北燕与柔然数千里之遥,多派兵则粮草问题无法解决,对北燕是个极大考验,兵少不足以成大事,斛律返柔然夺权实不可取。但斛律对复辟政权信心满满,“斛律固请曰:“‘不烦大众,愿给骑三百足矣。得达敕勒国,人必欣而来迎。’乃许之,遣单于前辅万陵率骑三百送之。陵惮远役,至黑山,杀斛律而还。”⑦(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2页。斛律的策略是取道敕勒,敕勒依附于柔然,斛律欲借助敕勒的力量杀回柔然以夺取政权。斛律要求北燕助兵三百护送其至敕勒即可。冯跋应允,派遣将军万陵率骑兵三百人护送斛律前往敕勒。行至黑山,万陵杀死斛律返回北燕。斛律被赶下台,意味着失去了柔然实力派的支持。取道敕勒的计划也未必可行,斛律失势,已没有拿捏敕勒的筹码,得到敕勒支持的概率不大。对于北燕而言,斛律可资利用的价值已不大。冯跋不愿因支持斛律而陷入柔然政权之争,得罪柔然实权人物大檀,从而给北燕带来灾难。因此,斛律之死,必和冯跋有关系,冯跋和斛律互为翁婿,斛律娶了冯跋的女儿,冯跋娶了斛律的女儿,若论血缘亲情,双方的关系可谓亲上加亲。所以,若没有冯跋的授意,万陵怎敢轻易杀死斛律?

柔然与北燕有两次和亲,和亲的主动方都是柔然,并且是同一个柔然国主斛律。第一次是斛律娶女,第二次是斛律嫁女。第一次和亲,柔然与北燕建立了同盟关系,保障了双方的安全利益。第二次和亲,柔然发生内乱,斛律携女逃亡至北燕,使柔然与北燕的关系变得微妙。斛律是否有东山再起的实力,成为冯跋处理与柔然关系的关键。冯跋接纳斛律,有可能招致柔然大檀以讨伐斛律为名对北燕发动进攻。另一方面,斛律若成功复辟政权,柔然与北燕的关系将更上一层楼。冯跋先选择接纳斛律以观虚实。后来斛律不听劝阻执意回柔然,此举有可能给北燕带来风险,冯跋便杀死斛律以绝后患。由此可看出,和亲更多服从于政治利益的需要。

三、柔然与北燕的往来

北燕杀掉斛律,等于替柔然大檀除去了潜在隐患,使大檀坐稳了汗位,给北燕与柔然的关系带来新的生机。大檀遣使北燕示好,“献马三千匹,羊万口于燕。”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十年五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69页。柔然与北燕重修同盟关系,二者抗魏联盟不断扩大,北魏西部的夏与柔然关系密切,又向北燕靠拢,“神瑞元年(414)十月,燕王跋与夏王连合,夏王勃勃遣御史中丞乌洛孤如燕莅盟。”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十年十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71页。北燕又东联高句丽,“跋弟丕,先是,因乱投于高句丽,跋迎致之,至龙城,以为左仆射,常山公。”③(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2页。南结刘宋,“晋青州刺史申永遣使浮海来聘,跋乃使其中书郎李扶报之。”④(唐)房玄龄:《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3页。此结盟使柔然与北燕、夏、刘宋的关系更加紧密。北魏对于柔然与北燕一系列结盟大运作非常警觉,派出四路使者查看动态,“神瑞元年(414)八月戊子,明元帝诏马邑侯元陋孙使于姚兴。辛丑,遣谒者悦力延抚慰蠕蠕,于什门招喻冯跋。诏平南将军、相州刺史尉古真与司马德宗太尉刘裕相闻。”⑤(北齐)魏收:《魏书》卷3《太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这四路使者分别出使西秦、柔然、北燕、刘宋,几乎涵盖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说明北魏面临的周边形势十分严峻。北燕、柔然对待北魏的态度都是十分强硬的,北燕直接扣押了北魏使者于什门。“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政权交往的惯例。北燕囚禁使者,也就意味着与北魏断绝了关系,此举的底气大概来源于与柔然等联盟的形成。柔然则于当年十二月进犯北魏,“十二月丙戌朔,蠕蠕犯塞,丙申,帝北伐蠕蠕。”⑥(北齐)魏收:《魏书》卷3《太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

在军事上,柔然自结盟后加大了攻击北魏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燕的外围压力。柔然于公元414、416、417、423、424、425年屡次侵扰北魏的边境。北魏亦将主要兵力用于征讨柔然。为了防御柔然,自泰常八年(423)起,北魏开始修筑长城,“筑长城于北魏长川之南,起自赤诚,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至戍卫。”⑦(北齐)魏收:《魏书》卷3《太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3页。受到柔然的军事牵制,北魏仅在泰常三年(418)对北燕发动了战争,

“魏主嗣遣征东将军长孙道生、安东将军李先、给事黄门侍郎奚观率精骑二万袭燕,又命骁骑将军延普、幽州刺史尉诺自幽州引兵趋辽西,为之声势,嗣屯突门岭以待之。道生等拔乙连城,进攻和龙,与燕单于右辅古泥战,破之,杀其将皇甫轨。燕王跋婴城自守,魏人攻之,不克,掠其民万余家而还。”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8,安帝义熙十四年四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718页。

北魏这次攻打北燕,虽然未攻克和龙,但沉重打击了北燕。对于柔然与北燕等周边政权的结盟,北魏确定了征讨的方针,先消耗柔然,再灭夏,最后全力消灭北燕。北魏神䴥二年(429),太武帝亲自征讨柔然,使柔然元气大伤。北魏神䴥四年(431),北魏灭夏。从延和元年(432)起,北魏开始数攻北燕,北燕节节败退,国势日蹙。北燕乞师于刘宋与高句丽,“燕王遣右卫将军孙德来乞师。”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22,文帝元嘉十二年四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857页。“密遣尚书阳伊请迎于高句丽。”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22,文帝元嘉十一年八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859页。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注意,北燕与柔然一直关系密切,形势危急时刻为何没有遣使求救于柔然?大概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北魏出兵北燕之时,在漠南投放了重兵,“魏主遣左仆射安原、建宁王崇等屯漠南以备柔然。”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22,文帝元嘉九年六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837页。在此情况下,柔然不敢出手施救北燕。二是北魏与柔然的关系缓和,“延和三年(434),魏主以西海公主妻柔然敕连可汗,又纳其妹为夫人,遣颍川王提往逆之。丁卯,敕连遣其异母兄秃鹿傀送妹,并献马二千匹。魏主以其妹为左昭仪。”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22,文帝元嘉十一年二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852页。北魏主动遣使柔然和亲,缓和了二者的关系。北燕对柔然有所猜疑,担心柔然倾向于北魏,借兵柔然等于引狼入室。故北魏的和亲起到了瓦解柔然与北燕同盟的目的。

北魏太延二年(436),北魏吹响了消灭北燕的号角,“夏四月,魏娥清、古弼攻燕白狼城,克之。”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22,文帝元嘉十三年四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861页。北燕一旦灭亡,唇亡齿寒,柔然不再顾及与北魏的姻亲关系,“柔然与魏绝和亲,犯魏边。”⑦(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22,文帝元嘉十三年十一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864页。北燕与柔然在军事上并没有直接的支援,而是遥相呼应。大多是柔然进犯北魏边境,以化解北燕的军事危机。北魏数次征讨柔然,不敢深入漠北进行深度打击,也是忌惮柔然的同盟北燕。北燕的灭亡,等于削去了柔然同盟的臂膀,使柔然东向上失去了安全壁垒。

柔然与北燕因地缘关系,通过和亲结成了抗击北魏的政治和军事同盟,保证了双方的区域安全。柔然与北燕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直至北燕灭亡,双方并没有发生战争,一直延续着友好的同盟关系。

猜你喜欢

和亲中华书局政权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建筑史话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唐代涉蕃诗中的和亲联姻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On the Resurrection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Jian’an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