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市:开创农业强市建设新局面

2023-04-15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经济 2023年3期
关键词:吉林市全市农业

■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新春伊始,喜讯传来。2022年,吉林市粮食总产量突破90亿斤,达到91.09亿斤,比上年增产1.14%,在连续9年稳定在80亿斤阶段水平后又实现了新突破。近年来,吉林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中国饭碗越端越牢

近年来,吉林市始终把抓好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能稳步提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大力实施“百亿斤”粮食行动计划,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示范推广增产增效技术,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02.23万亩,同比增长1.7%,粮食产量91.09亿斤,连续两年突破90亿斤。持续强化耕地保护措施,成立了吉林市粮食安全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黑土地保护工作。大力实施吉林市“黑土地保护三年行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5.8万亩,在典型黑土区推广运用保护性耕作等技术,耕地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粮田逐渐变良田。农业基础装备支撑水平明显增强。加快推进吉林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以“舒兰市北方优质水稻研发中心”“袁隆平蛟河北方粳稻试验示范基地”为核心的现代农作物种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全市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4%以上,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城市。建成空天地一体化农业综合监管平台,将物联网监测设备与长光卫星云图相结合,为种植大户和主体提供卫星遥感数据及农业物联网实时感知数据。

充分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特色产业越做越强

发挥“西粮中肉东特”的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棚膜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吉林省“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为契机,大力实施老旧棚室升级改造,设施园艺建设不断完善,冬季棚室利用率提高到60%,地产蔬菜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持续提升规模园区发展水平,引导小农户从分散经营向集中连片经营转变,全市建成30亩以上棚膜园区67个,其中100亩以上棚膜园区4个。肉牛强市建设深入推进。坚持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模式,突出抓好千头以上规模牛场建设,肉牛饲养量突破110万头。重引领、强扶持、优服务,2022年全市肉牛养殖贷款余额25.4亿元,同比增长39.3%。“桦牛”肉品成为2022年冬奥会活体指定合作企业供应商。“天一冈山黑牛”30多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优质高档牛肉的标准。知名农品持续打响。抓好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万昌大米、舒兰大米、黄松甸灵芝、永吉柞蚕蛹虫草、桦甸黄牛肉等地标农产品;打造蛟河市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黑木耳、嘉绿宝食品有限公司黑木耳、吉林市宇丰米业有限公司金蛙大米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舒兰大米、蛟河黑木耳、磐石灵芝、桦甸黄牛、永吉柞蚕等吉林市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产业富农优势持续彰显。

加快农业产业链条升级融合之路越走越深

推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探索全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新路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持续培育规模化生产、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完整、联农带农作用明显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全市市级以上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36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东福、宇丰等10家企业荣获省级水稻产业集群“头部”企业称号。发展平台持续优化。通过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吸引加工企业抱团发展。培育打造国家级特优区2个、省级特优区5个、市级特优区11个。永吉县万昌镇(大米)、舒兰市平安镇(大米)、蛟河市白石山镇(晒烟)、蛟河市黄松甸镇(黑木耳)、桦甸八道河子镇(红果)、桦甸市二道甸子镇(黄牛)、磐石市取柴河镇(滑子蘑)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2个(桦甸、磐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益繁荣。推进乡村文旅资源多功能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全市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总量进一步增长,累计达到161个,其中国家级9个;累计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12个;建设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3个、吉林省休闲农业示范县2个。打造了雪乡冬捕美食之旅、朝鲜族风情之旅、萨满文化之旅等15条四季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10条线路被列为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5条线路被列为省四季精品景点线路。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民生活越来越富

坚持用好改革法宝,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释放改革红利,持续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点。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通过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永吉县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县工作,符合实际的延包路径正加快探索。农村经营制度逐步完善。全域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赛马赶超”行动,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逐步健全,全市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完成,12个县(市)区、开发区全部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公开竞价,实现了6.71%的溢价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亮点纷呈。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计划,全市家庭农场突破10000户,示范家庭农场突破600家,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定在6000户以上,直接带动农户20多万户。九月丰农场主肖建波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张全家庭农场、意禾田生态家庭农场等一批国家和省级家庭农场发展迅猛,辐射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吉林市正在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猜你喜欢

吉林市全市农业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