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幼儿园音乐活动区域教研“能量场”
2023-04-15文董楠
文 董 楠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区域教研是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有效方式,是教师了解教育科研方向的窗口。南京市雨花台区幼儿园音乐活动区域教研组成立于2002 年,组员已从当初的10 名发展到目前的90 名。在新课改实践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活动区域教研紧随时代脚步,构愿景,聚团队力量;构内容,与时俱进;构形式,更灵活实用;构应用,享教研成果,成为滋养区域内幼儿、教师成长的“能量场”。
一、构愿景,聚团队力量
文化是团队的灵魂,一个好团队需要有自己的文化,需要有共同愿景和目标方向,需要有文化将不同经历不同认知的研修伙伴凝聚。为此,文化构建一直是雨花台区幼儿园音乐活动区域教研组重要的目标之一。
在“你在园音乐教研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你期望在园音乐组付出怎样的努力”“你希望通过努力可以让园音乐组获得怎样的成长”等一系列课题互动研讨中,区域教研组了解组员的所思所想,这是文化认同的第一步。同时,多形式宣讲让大家从不同角度认识和领悟团队文化建立的价值、目标、内容和方向,如宣讲会、主题讲座、教研分享会等。此外,区域教研组通过“传、帮、带”,用自身对音乐教研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位组员,让他们看到教研带来的改变,建立对团队文化的自信。经过多年的实践,区域教研组已明确“意识与能力兼顾,理念与实践并举,以音乐润泽心灵成长,音乐与生活共生共长”的共同愿景。在教研文化的引领下,一支有教育情怀、专业引领、有思有行、有趣有盼,有向心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音乐教研团队已然形成,熠熠生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区域内幼儿园。
二、构内容,更“与时俱进”
音乐活动区域教研最终目的是提升幼儿园一线教师音乐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音乐素养。基于这一目标,区域教研组不断在教研中构建、转变、调整教研内容,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
(一)课例向课程的转变
一直以来,集体教学活动研究(以下简称课例研究)是传统区域教研的重点,音乐教研组也不例外。设计、组织、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是教学思想与能力的直接体现。
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曾说:“音乐教育是走过音乐的教育,基于音乐,超越音乐。”随着对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深入理解,区域教研组将教研视角从课例研究扩展到幼儿课程活动。例如,课例是否来源于当下课程、如何用音乐组织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音乐创造区域的设置与指导、晨间接待音乐的选择等。音乐与课程的融合、音乐在一日生活中的渗透,已经逐渐成为新的教研重点。
而音乐组集体教学活动研究在不断变革中,由模仿课、改编课、原创课,逐渐发展到基于课程背景下的原创音乐活动,向更贴合幼儿发展和需要的方向前进。
(二)技能向素养转变
音乐素养指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等多方面音乐能力的总称,是一个比较宽范的概念。区域教研组组员来自区域内不同的幼儿园,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为此,区域教研组在前期将重点放在单纯的技能培训上,如即兴伴奏、发音练习、基本动作等。这些内容培训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组员音乐教学素养,为后期活动的组织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教研的深入,教研组员需要具备更多元的音乐能力。为此,区域教研组将原先单纯的培训调整为全面、综合音乐素养的培训。例如,区域教研组不断推荐音乐作品与组员共同感受,成立专题小组共同排演音乐剧,开展“最美好声音”评选活动……这些改变不仅让组员的综合音乐素养得以提升,还让原本枯燥的技能培训变得有趣、有益。
(三)专业向“精业”转变
专业理论学习是区域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区域教研组会在教研中将前沿的教育思想、优秀的研究成果,通过共同学习、集体研讨的方式分享给各个组员。这种方式直接、快速,但在深入理解、精准认知上还远远不够。
为此,区域教研组邀请有持续音乐研究的院校专家、幼儿园音乐活动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走进教研活动现场,通过精准点评、分享实践案例等形式,为音乐活动教研“把脉”“开方”,指明研究的方向,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
与此同时,区域教研组还运用工作坊形式,内容聚焦、形式生动、参与度高,深受大家喜爱。活动中,大家围绕一个问题,结合实例展开论述。这种以互动方式与参培者、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整体教研组织能力提升有很有明显成效。
(四)资料向资源的转变
区域教研组已成立21 年,教研经验丰富,研究成果显著。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教研成果收集一直难以及时、全面,如组员更替、管理滞后等。针对这种情况,区域教研组建立音乐素材收集机制,形成资源库,成为教研组科学发展的新内容。区域教研组建立“人人参与、人人管理”的操作机制,让所有组员都成为资源库的“供稿人”,成为资源库的管理员。
在资源库呈现方式上,区域教研组将研究内容分门别类,诸如成熟完善的原创课教案、各种类型的音乐、讲座示范课视频等。同时,区域教研组建立共享机制,资源在组内开放,实现共享,真正将教研成果辐射全区。此外,区域教研组还扩大音乐研究素材收集范围,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儿歌、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爵士音乐等,不断完善音乐教研资源库的建设。
三、构形式,更灵活实用
随着教研内容不断增加,原有教研形式已难以支撑改变后的教研强度和广度。区域教研组及时反思现有教研形式,大胆变革,不但用足教研现场时间,而且扩展现场之外的时间和空间。
(一)现场抽签:关注素养提升
现场抽签就是事先不确定环节组织者,将教研内容提前下发,让每一位参研者做好准备,教研现场抽签选出教研环节的组织者。这个方式适用于研究中的研究者音乐素养提升、模仿课、原创课的无生试讲等活动。研究者的音乐素养提升包括歌唱、舞蹈律动、伴奏;其模仿课,主要是经典音乐教学活动模仿。而原创课的无生试教,是教师结合本园本班的课程实施情况,自主设计音乐活动。这样,教研行为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研现场更加生动活泼,每个人都成为教研的主人,有效提升了教师临场应变能力和日常音乐工作组织能力。
(二)分组教研:重视团队建设
为充分调动组员参与性,区域教研组将所有组员分成若干小组,包括1 个核心组、3 个教研组、6 个音乐资源库组,每个组设置负责人。在一个学期,3个教研组分别负责一场活动,包括教研现场组织与准备,小组分工协作,人人有责,各扬所长。
(三)线上线下:拓展时间空间
在教研活动中,区域教研组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拓展教研的时间和空间。为了丰富线上教师的教研体验,区域教研组注重升级硬件设备,通过画面切换实现同步研讨,使线上教师真切感受现场氛围,让参与人员都有发言和展示机会。
(四)户外教研:拓宽研究广度
为激发组员的音乐热情,区域教研组不定期推荐优秀综艺节目及演出讯息,拓宽组员音乐专业知识,并采用外出参观、学习、体验等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如听一场音乐会、看一部音乐剧、唱一出戏等。这些活动将教研现场从幼儿园拓展到更广泛的空间,有效提升了教师综合音乐素养。
四、构应用,享教研成果
研究的目的是有效运用教研成果。音乐活动区域教研一方面提升区域内教师的音乐活动能力,另一方面更期望广泛提升区域幼儿音乐素养。在研究的同时,区域教研组努力将教研成果,通过不同形式推广到区域内所有幼儿园。
(一)园内辐射
区域教研组要求组员在本园的班级实践中应用,并在学期末向教研组报送相关资料,如园级技能大赛、园内对外开放活动、园级教研活动、家长开放日、区级评优考核等。在区内各类评优和教学大赛中,组员都将音乐教研成果进行呈现。
(二)区域展示
区域展示是一种集中推广、展示、辐射的重要方式。区域音乐教研组每年都会定期进行成果展示。活动中,大家积极准备,分工协作,认真斟酌,每个环节都精心打磨,如集体教学活动、工作坊、线上互动、家园联系、组员视频展示等。大家共同的努力,全面、生动地展示音乐组近期教研成果。
区域教研是一项烦琐且持久的工作,需要结合当前实际以研究者为主体寻找方向和思路,需要在不断探索、创新中构建更为方便实用、行之有效的研究策略,更需要学以致用,让每个幼儿和教师享受研究带来的成长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