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躺平式”干部生存土壤
2023-04-15刘良军
今年春晚小品《坑》生动演绎了“躺平式”干部,引发群众热议。大家普遍认为,整治“躺平式”干部势在必行,不能让这些“在岗位不在状态”,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甚至还坏事的干部继续“躺平”下去。让“躺平式”干部不再“躺平”,不能止步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统筹兼顾、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彻底铲除“躺平式”干部生存土壤,使其不敢、不能、不想“躺平”。
首先,坚决把好“入口关”。未经过严格政治历练、严肃思想淬炼的人,既不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不可能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矢志做到对党忠诚、为国奉献、为民造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选人用人伊始,就应该坚持政治标准为要,防止政治不合格者侥幸得逞,浑水摸鱼。
其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思想建党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引领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不二法宝。实践表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让广大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才能激励其“不待扬鞭自奋蹄”,自觉同优秀干部对标对表,把应该担负的责任担当起来,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在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中永葆政治本色、公仆本真。
最后,把干部“能下”的政策规定落到实处。一方面,要不徇私情、公正公开,于严格考核、认真甄别的基础上,坚决对甘愿“躺平”者祭起“能下”的利剑。另一方面,要坚持英雄不问出身,提拔重用于事业发展有利、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真绩实绩的同志,使干事者有机会、有奔头、有盼头。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躺平式”干部看似朝九晚五、勤勤恳恳,实则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福祉增进有百害而无一利,不整治无以正党风、纠政风、顺民心。唯有露头就打、现身即惩,铲除其生存空间、滋生土壤,才能迎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