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划为引擎 助力养老服务发展
——对话南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舒晓明
2023-04-15李雪
☉ 本刊记者 李雪
说起适合养老的城市,“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南宁肯定位列其中,这里的养老服务发展表现不俗:2014年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2018年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2022年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舒晓明说,近年来,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从机构、到社区、再到居家,南宁得益于改革推动,每一步都踩在了发展的节奏上,2022年6月,南宁市养老服务工作还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22年8月,《南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为南宁养老服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请您介绍下南宁老龄化情况。
截至2022年底,南宁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36万,老龄化率达到16.7%;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24.7万,占老年人口的18.2%。相对发达地区,南宁的老龄化程度不是很深,但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老年人口占比较高还是很明显的,这也符合“壮美广西,长寿福地”的特点。
2022年8月印发的《规划》时间跨度长达15年,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养老服务的发展离不开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所以我们在做规划时,放眼未来15年进行了一个整体布局。《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2025年,养老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基本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更具活力,综合监管不断强化,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优化、特色突出的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城市。2035年,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融合的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建成全区示范性老年友好型城市和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健康养老胜地。同时考虑到养老服务的不断发展,《规划》落实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每一年的具体规划,具体的指标会适时调整完善。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规划》提出人均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不低于0.12平方米。能否谈谈南宁在设施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仅体现在面积增加上,选址也要更加优化。一方面,要考虑到老人就近就便,服务的可及性;另一方面,不同的选址会导致不同的建设费用与土地资源的利用量。 目前,我们人均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是0.089平方米。
为了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南宁市成立了工作专班,编制《南宁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纳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我们提出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一是打造市级示范。推动在中心城区“东南西北中”各布局一个集养老院、医院、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市级示范性养老机构。二是突出县级统筹。推进15个县区各新建一所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目前已基本建成13所。三是推进街镇综合。在25个街道各建设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在60%的乡镇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目前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100%覆盖,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已达35%。四是落实社区配套。出台了《南宁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落实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且单处用房不少于300平方米,首期必须交付。对未配套老旧社区,按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抓落实。
服务设施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南宁在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我们围绕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开展“长者饭堂”提升工程试点。老年人享受3元/餐·人的用餐补助,运营方可得到3000元/月的运营补助。目前累计注册1万多名老年人,为60万人次提供用餐服务。二是提升五类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全市60岁以上城市散居特困、失独、低保、重点优抚对象以及85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享受每月2~4小时居家养老服务。三是改善困难老人生活环境。为4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按照3000元/户补助标准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四是提升医养结合能力。建设了15个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五是提升长护险覆盖面。南宁有77家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机构,其中21家提供居家上门护理服务,服务11738个失能人员家庭。
农村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短板,南宁提出探索建立县、乡镇、村联合体服务模式,能否介绍一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家庭规模缩小、空巢家庭比例上升、劳动力老化等因素影响下,农村养老服务面临很大压力。我们主要是从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化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三个方面发力。可及性、专业化,都是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县、乡镇、村联合体服务模式就是一种新探索。比如在宾阳县,县福利院统筹了8个乡镇敬老院,也就是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将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至村级互助养老点和居家老年人。
南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如何在养老服务产业方面发力?另外,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怎么理解“协同”?
2022年,南宁出台大健康产业“十四五”规划,聚焦医、养、管、食、游、动、造全产业链要素,构建拓展全链条、全健康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大健康产业中,民政主要负责康养,主要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各要素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加快发展老年用品产业,三是打造“长寿福地,颐养南宁”品牌,四是推动养老服务开放合作。
关于协同,我是这么理解的:一方面,养老事业和产业有不同侧重。比如养老服务需求有低端、中端、高端,基本养老服务由政府提供,高端养老服务需求交给市场。另一方面,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比如政府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适老化产品是由企业来供给的,这在实现兜底保障的同时拉动了产业发展。政府要在其中起到引导、协调的作用。
谈谈您从事养老工作的体会和感受。
我2017年从事养老,很幸运与养老事业一路同行。说到养老工作的体会,一是要有情怀。做养老工作很辛苦,对老人的处境要感同身受,要满怀为老年人服务情怀,否则很难做下去。每当看到兜底老人入住集中供养机构后能够有尊严地生活、看到精神孤寂的孤寡老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后能够得到温情陪伴……这些都会让我们养老工作者得到极大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二是善于创新。养老服务发展很快,要加大政策创制,跟上发展步伐。比如闲置房屋能否备案养老机构,大多采用一事一议,南宁市出台文件,只要建筑合法、符合消防标准,到民政部门备案后就可以去申请办理消防备案(审批)。2022年,我们探索建立南宁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涵盖了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包括补贴发放、公共场域的监控等,形成闭环管理。三是贵在坚持。做任何事不坚持很难精专,何况养老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持续的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动员参与等,我们做面向未来15年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也是从这方面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