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SWOT 分析及对策

2023-04-15张鹏程吴雪雁

活力 2023年3期
关键词:欠发达流动人口经济社会

张鹏程 吴雪雁

(1.广西科技大学,柳州 545000;2.柳州市统计局,柳州 545000)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数量、质量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缺少了人的作用的发挥,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难以实现和持久。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规模、大范围和高频次的人口流动成为现实。人口流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一个地区社会文明与包容度的标志。人口流动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开放包容的重要体现。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我国总人口为1 443 497 378 人,人户分离人口为492 762 506 人,超过总人口的34%。在我国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 837 153 人,省内流动人口为250 979 606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流动人口增长69.73%。人口流动是内在驱动和外在吸引双重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的困境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不再以简单体力劳动者为主,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员,也就是以人才为主。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这些活跃在各层次、各行业的人才,不仅为当地经济创造了价值,也会通过消费等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在现在的流动人口中,人才比例明显增加。一方面,这是因为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许多原本贫困的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不再需要通过流动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流动人口的迁移能力逐渐提升,他们拥有了一定的技能和适应力,因而流动人口中人才的数量提升,特别是对于跨区域流动来说,而这一群体对地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集群效应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人才成为流动人口的关注点,各地各显神通展开“抢人”大战,安家费、发展平台、购房优惠、薪资等都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而现实的结果表明,“抢人”大战使得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呈现自身良性循环,和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人才的流动还伴随着其他家庭成员的迁移,他们成为统计调查中低学历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欠发达地区除了资金或资源短缺外,人力资源短缺是更为重要的,特别是缺少能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实用人才,除了其自身作用的发挥外,其中的“鲶鱼效应”对激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更是不可轻视,是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吸引人才就需要了解人才的需求,人才的需求一般是遵循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这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方面。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将引人、育人、管人、留人、用人作为系统工程,各环节要做好衔接,提升人才引进的效率和质量。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做好奖惩工作。就其实现而言,物质待遇既是引才的基础,也是衡量人才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是对人才价值最直接的肯定,也符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但当物质达到某种程度时,精神需求就会上升到重要的地位,二者并不是割裂甚至对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物质收入极低而精神地位极高的人才是理想型人才,但与客观实际相悖,毕竟免除生活的后顾之忧才能专心投入事业中去,去实现自我而不去苛求物质。在这其中,不能将道德模范作为普遍标准来要求所有人,更不能在技能上对人才要求过高,否则对后续引才及其他工作极易形成“子路受而劝德,子赣让而止善”的结果,但这一点恰恰是容易被欠发达地区忽略的。在最重要的环节——留人方面,欠发达地区往往通过单纯做思想工作、扣押档案等方式简单粗暴地强行留人,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与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的初衷相去甚远,而且让其他人才望而却步。因此,欠发达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但如果举措得当,欠发达地区也可以吸引人才。在“内卷”的今天,这一机会大幅度增加,在国家促进区域发展平衡与地方自主权增加的加持下,吸引到合适的人才并非难事。

二、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的SWOT 分析

SWOT 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建好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要素关系,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将其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到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自身引才的意愿、条件、方式等都是主要内部要素,而人才的意向、人才竞争状况、国家宏观政策及其他地区的引才条件和对策是主要外在要素。欠发达地区及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工作中对这些要素的运用决定了工作成效。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性价比,即引进人才做出的贡献与引进人才花费的成本之间的比值,在实际工作中,这个比值越大越好。但与之相对应,人才自身也有一个性价比,即新的工作岗位所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成本之间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人才选择的倾向性就越大。这两个性价比越接近,用人单位与引进的人才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地区和用人单位与人才存在博弈与合作的关系,谁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谁就更可能取得成功。

(一)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优势分析

如果从经济待遇来看,欠发达地区能够提供的待遇确实不如发达地区优厚。从人才的优先选择和发展的基础来看,这对发达地区极为有利。但这不是唯一和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在人才引进方面,欠发达地区也有自身的优势。

首先,欠发达地区具有很大的潜力,易取得成就。发达地区的发展较为成熟,虽然工资待遇较高,且发展平台的建设较为完善,但要做出一定的成就需要付出相对多的努力,还要有一定的机遇,竞争激烈,这使得不少人才为了避免内耗而没有选择去大城市择业,这就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对外来人才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其次,工作压力较小。发达地区的标准高,因此必须有相对高的起点,人才的生存压力较大。而欠发达地区要求较低,压力较小,这对人才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例如,广西南宁某高校招聘了一部分“985”“211”高校的博士毕业生,他们的工作仅限于上好自己的课,既不参加职称评定,也不去创优争先,工资虽然不高,但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再次,消费水平较低。欠发达地区的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低,但其房价、物价等也较低,承受的压力较小,大部分人才的收入足以满足日常开支,而且还有剩余,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例如,2018 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发布的一项招聘启事中,就有“牛肉便宜”等信息,就实际情况来看,这一内容的宣传效果不错。

最后,配套政策可以发挥作用。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只是利用单纯的工资待遇来吸引人才,却没有其他配套措施,那么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是不足的。一些发达地区以高薪吸引高层次人才,相关人才却因为缺乏平台、房价高、工作压力大、子女教育受限等因素而离开。同样,部分欠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给人才提供的福利待遇也较好,但因缺乏相应政策,吸引人才的效果不佳。相比之下,在吸引人才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除了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外,还推出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某些不足反而可能成为吸引人才的要素,但要用好。

(二)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劣势分析

欠发达地区在引进人才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如工资待遇问题,这种差别不必赘述,但工资待遇低背后的原因更值得反思。

首先,部分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经济环境差。

其次,部分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过度使用人才、信奉“人才万能论”,以及“说(用)起来重要,奖起来不重要”等,因为不了解人才发展规律,或者急于求成,又或者追求所谓的“高性价比”,再或者为了凸显自己的权威等,对人才的使用不恰当,最终使人才心灰意冷。

再次,部分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工作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情况。2019 年,全国各地“抢人大战”开始,一些欠发达地区以“抢人”开头,以“坑人”结尾,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拖欠人才补贴的情况。这不仅伤害了人才积极性,而且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影响了地区的形象。而有的单位为了强行留住人才,采取扣押档案、自动延长服务期等违法违规的方式,试图强行留住人才,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做法,实属不智。如果说工资待遇是基础和表面的差距,那么平台和氛围就是实在的区别了。据一位从西部某地区跳槽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博士说,其实两地的工资待遇差距不大,最明显的差距在于东部地区对成绩的奖励幅度更大,工作的环境氛围更好——主要体现在制度的公平和有效执行方面。

(三)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外部机会分析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各地区的发展进入了相对快速的时期和“洗牌”的状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其中培养人才是重点。中国已经建成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数量达2.4 亿,高等教育从过去的大众化转变为普及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使得人才日益受到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也使得人才的数量越来越多,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国家层面的利好条件。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限制和创新的不足,“内卷”的出现也会使一些人才刻意避开人才济济的发达地区,转而将选择投向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人才分布向区域平衡化发展的重要时机,必须及时抓住。如果没有认清这一状况,那么将来地区之间发展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就会成为极难逆转的趋势,特别是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转变会引起“蝴蝶效应”。同时,我国对人才流动也做出了引导和规范,如教育部发文明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这对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也是一个有利条件。

(四)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外部威胁分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意外并不能成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主要外在威胁,最主要的外部威胁是社会发展趋势。部分欠发达地区之所以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主要是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而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遵循客观规律,不能实现与时代的同步发展。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而人才都是希望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最大的外部威胁就是社会的不断进步,但这一趋势是不可违背的规律,因此所谓外部威胁的实质是自身的落后。不管是主观故意还是客观限制,欠发达地区自身的不足与外界差距是表里关系,但实质是相同的。因此,外界的趋势,特别是站在社会发展潮头的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和因素,成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最大威胁,而这种威胁恰恰源于自身,解决的途径也要依靠自身。就像一场比赛,要取得胜利必须立足自身实力的提升,而不能依赖别人的失误或者实力下降。如果是后者,即使取得胜利,也没有多少含金量,最终会在竞争中“原形毕露”。因此,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发展规律、人民发展诉求及人才发展预期等,都是欠发达地区应认真考虑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必须自强自立,否则最终就会被时代抛弃。

结 语

欠发达地区在引进人才方面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于有没有“诚意”。所谓“诚意”:一方面,指制定的政策必须符合当地的发展需要和引进人才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指工资待遇的兑现程度和对待人才的态度,特别是营造适合人才生活和发展的环境。从上述分析可知,欠发达地区要想引进人才,必须有“千金市马骨”的气魄,也要有以诚相待的态度和行动,最重要的是欠发达地区要遵守客观规律,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经济,按照法治要求进行社会治理,进而才能建立科学的机制,开展引进人才的工作,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欠发达流动人口经济社会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