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池州傩戏数字影像传播的嬗变、价值与路径
2023-04-15文继奎杜杉杉
◎文继奎 杜杉杉
安徽池州傩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它源于原始的鬼神信仰和图腾崇拜意识,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池州傩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名录。为保护传统文化,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其主要目的是采用数字媒体技术对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掀起了非遗保护的热潮。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出以对外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舞台剧、短视频等优秀作品。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自影像技术诞生以来,传统戏剧表演和民俗活动就进入职业影像技术人员的视野。早期人类学专家使用影像技术记录传统文化现象,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富价值的资料。美国导演弗拉哈迪在1922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被视为最早的人类学纪录片之一。近年来,数字影像在非遗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非遗数字影像作品,如《故宫》《京剧》《非遗中国行》《舌尖上的中国》等,让非遗进入公众视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阅读方式从文字转向图像,进入“读图时代”。现代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时代的视觉文化,人们进入了一种“拟像化”的生活。大众对文化的鉴赏越来越依赖视觉,视觉经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者周宪指出,看得见的东西才有更大的文化力量。新媒体时代,将非遗植入数字影像环境,充分发挥影像的直观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等特征,让非遗的数字影像表现方式更加多元,传播渠道更加丰富,有利于提升非遗的传播影响力,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延续。
一、池州傩戏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现状
(一)数字化资源内容单一,缺乏统一管理
当前池州傩戏的数字化资源数量较多,类型主要为数字文本、图片和音视频。数字文本主要包括池州傩戏的剧本、故事传说、学术研究成果,以及自媒体创作者的见闻、叙事等。数字图片主要包括池州傩戏面具、服饰、舞台砌末道具(包括伞、竹马、乐器、龙亭等),以及傩事活动现场照片和傩戏演出的剧照等。数字化音视频主要是傩事活动和傩戏演出的现场及采访的录音、录像。这些数字化资源多以“文字+图片”或“文字+音视频”的方式呈现,以文字为主要载体,数字化资源内容单一。目前尚未建设池州傩戏的数字资源库,无法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导致池州傩戏的资源分散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给池州傩戏的传播和研究造成极大的不便。
(二)以静态展示为主,活态性呈现不足
非物质文化是无形的,其价值主要通过人类的语言、动作和技艺加以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非遗是地域社会中传统的、具有延续性和活态性的文化事项。池州傩戏中蕴含多种文化事项,不同的文化事项适用的呈现方式应有所区别。对于池州傩戏历史、故事、传说和剧本类的知识,应以数字文本的方式进行呈现;对于池州傩戏面具、服饰,以及伞、龙亭、古老钱等舞台砌末,应以数字图片的方式进行呈现;傩事活动和傩戏演出是彰显傩戏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应在当地民众的语言、活动和技艺中加以体现。当前以数字文本、数字图片为主的“静态化”记录和呈现方式,不利于池州傩戏这种“活态性”文化事项的保护与传播。
(三)技术应用水平低
非遗的数字化是“文化”与“技术”的有效融合。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存,还能激活非遗的当代意义。我国非遗数字化起步较晚,技术应用层次较低。池州傩戏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停留在文字识别、图文信息的扫描、录音录像的采集等方面,所获取的数字化资料仅用以存档,未能进行深度开发,因此缺乏观赏性,传播价值不高。新的数字影像技术未能得到有效应用。此外,池州傩戏的传播也局限于大众媒体传播,缺乏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传播技术应用,未能根据受众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推送,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不够丰富。
二、新媒体背景下池州傩戏传播的嬗变
长期以来,池州傩戏以宗族为单位,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各宗族之间互不交流,因此保存了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形成了池州傩戏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消费习惯和娱乐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池州傩戏口传身授式的传承方式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正在消解,传统的传播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传承越来越趋向“媒介化”。广播、电视这类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内容丰富、传播广泛,能够让更多人接触到非遗项目,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播起到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观看方式转向“互联网注意力模式”,呈现出图像化、碎片化、移动化的特征。新媒体的出现为非遗传播增加了更多选择性,为非遗的创新传播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助力下,传统的非遗文化以新的姿态呈现在受众面前。相较于文本和图片,数字影像具有直观性和观赏性,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理解。非遗的影像化记录、呈现与传播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要,提高了非遗的文化感染力,成为当下受众接触非遗的重要选择。
三、数字影像在池州傩戏保护与传播中的价值
(一)数字影像与非遗活态传承的契合性
“活态性”是非遗的本质特征,非遗的文化内涵隐藏在非遗传承主体的言语和行动之中。数字文本和数字图片等“静态性”的记录,往往体现的是非遗在某一时刻的“静止状态”,不能反映非遗历经一个历史时段发生变化的“历时性”状态。数字影像的基本特征是动态性,利用视频记录方式能够有效展现非遗的言语和行动的完整过程,这对于非遗的“原地原样”“原汁原味”的客观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数字影像记录方式具有直观性,能够化无形为有形,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用“有形”的视觉化形象表达出来,因而成为非遗活态化传承的有效手段。使用数字影像记录池州傩戏演出现场,将影像记录置于特定的时空和文化生态环境之中,能够实现对非遗文化的客观记录与再现,给观众带来“沉浸感”。
(二)数字影像有利于非遗文化内涵的解构
采用数字化手段记录的非遗内容,其文化内涵蕴藏在数字媒介之中,受众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符号解码能力,才能接受和理解。非遗文化传统村落的民众由于长期受到非遗文化的浸润,能够轻松解读非遗的文化内涵,但对于外地人而言,由于缺乏非遗文化传统村落生长的语境,对于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缺乏解码能力,易造成理解困难,传播效果受限,因此需要对非遗文化内涵进行解构。使用数字影像对传承人、当地民众和研究人员进行采访,能够帮助受众理解池州傩戏的发展历史、传说故事、文化内涵和传承方式等。非遗主体对非遗的文化表达和文化评价能够解构非遗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受众理解非遗文化,提高非遗的传播效果。
(三)数字影像符合新媒体时代非遗传播的趋势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固守在特定的文化场域之内,而是要通过传播进行交流与共享,让更多的人理解其文化内涵,接受其价值观。传播对于非遗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媒体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成为数字时代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能够促进非遗的有效传承。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达9.6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1.5%。视频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数字影像运用到非遗保护与传播领域,制作池州傩戏数字影像特别是非遗短视频,利用新媒体的碎片化、互动性等特点,满足网络视频用户的需求。
四、池州傩戏数字影像有效传播路径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是现代技术支持下的新兴传播媒体形态,其内容丰富、传播范围广泛、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更符合互联网时代受众接受信息的需求。新媒体时代,数字影像为非遗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选择。然而,新媒体非遗影像传播往往只重视视觉冲击效果,以新奇性、夸张性、争议性的表达吸引观众注意,甚至通过直播打赏、流量变现、广告、带货等方式谋求经济利益,导致非遗的传播有时会陷入娱乐化、低俗化、市场化的境地,非遗传播被异化,文化内涵被遮蔽。新媒体影像传播要坚持非遗文化属性,挖掘非遗中蕴含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受众精神、道德的发展。此外,新媒体时代的非遗传播需要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融合。传统媒体拥有强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可以为非遗数字影像制作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传统媒体话语具有严谨、权威的特征,可以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获得相对客观的认知和理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使得非遗影像传播既坚持其文化属性,又能创新传播内容和方式,有利于提升非遗的传播效果。
(二)坚持以传承人为核心的文化传播主体
非遗数字影像的拍摄对象具有共性的内容,即每一个非遗项目的拍摄都离不开“人”“事”“物”三个内容。当前池州傩戏数字影像多聚焦在“事”与“物”上,对“人”的关注较少。池州傩戏与“人”相关的数字影像内容包括傩戏演出的艺人和非遗传承人以及当地民众、文化学者等。非遗的传播要以非遗传承人为核心。非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实践者、创造者和传承者,是非遗文化属性的载体。非遗影像的传播,应该坚持以非遗传承人为核心,通过他们的口述、表达和评价,阐述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池州傩戏艺人通过表演,能够展现剧本、唱词、唱腔、表演动作的内涵。而当地民众处于池州傩戏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对池州傩戏有一定的认知,因而他们也是数字影像关注的对象之一。非遗数字影像传播要聚焦在以传承人为核心的文化传播主体的“人”上,让非遗成为“记忆”,而不仅仅停留在“技艺”上。
(三)应用新技术提升可视化效果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对审美要求更高,因此需要提高非遗数字影像的视觉效果,使其具有艺术性、可观赏性。在拍摄手法上,要采取高清录像格式,采用多角度、多景别的拍摄方法,注重固定画面和运动画面的使用以及构图方式的选择,满足观众“看清”“看好”的视觉心理。在影视语言方面,可以综合使用画面造型、音乐、音响、解说词和文字等要素,提高影像画面的表现力。在剪辑方面,可以使用蒙太奇剪辑手法,提高数字影像的叙事效果和表现力。在技术应用方面,使用新的影像技术,如无人机航拍、动画、VR、AR、全息影像等,提高数字影像的视觉效果,增强互动性。
(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字影像的智能传播
当前非遗传播的目的在于分享,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非遗传播智能化水平提高,其核心变为协同和创新。一方面,基于大数据技术,非遗数字影像可采用“算法决策”创作模式,即利用互联网视频用户的网络行为信息,如传统戏剧类题材数字影像的流量和评价、用户的基本信息、爱好、观看心理、互动和分享等行为的大数据,通过算法能够勾画出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创作非遗数字影像作品,从而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分析,综合用户的自然属性、兴趣、需求、行为等数据,构建完整的“用户画像”,实现非遗数字影像的精准定位和精准传播,使非遗能够被特定的群体接受,增强非遗传播的有效性。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非遗的保护和传播突破口传身授、纸质传播和大众传播方式,嬗变为数字媒体传播方式。数字影像的形象化、碎片化、互动性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数字影像在池州傩戏动态呈现、活态化保护、文化内涵解构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让池州傩戏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池州傩戏的数字影像传播能够增强受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提高文化认同感,激发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数字影像传播成为新媒体时代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的重要途径。